臺積電總部。
“董事長,英偉達來電,要求立即停止生產並取消所有GTX 970芯片訂單!”
老張笑了:“他想取消就取消?這怎麼可能!”
“告訴英偉達,第三批200萬GTX 970 GPU芯片訂單,已經生產很多了,沒法取消。”
“至於第四批200萬GTX 970 GPU芯片訂單,還沒開始生產,可以取消,但物料都下了,取消訂單產生的違約損失,按照協議由英偉達全部承擔!”
下屬喜上眉梢:“好的,董事長,我這就回復他們。”
老張點點頭,吐槽道:“好不容易接個大單,輕鬆給你取消,那怎麼可能?取消也得脫層皮!”
實際上,早在顯存門爆發第一天,臺積電老張就敏銳地察覺到嚴重後果,就知道老黃要砍單減產甚至停產。
對此,臺積電不但沒有選擇停產減產,反而選擇加速生產,增加產線!
無他,GTX 970顯存門翻車,那是英偉達的事,和我們臺積電有什麼關係?
臺積電只負責代工,生產線一開動,把代工費賺到手裡,就夠了!
纔不管這些芯片有沒有顯存門,翻不翻車,更不管後續英偉達能不能賣出去!
那都是姓黃的事,和我張某人無關!
英偉達方面收到臺積電回覆,氣憤不已,迅速上報老黃:
“董事長,臺積電欺人太甚,竟然說第三批訂單已經生產,足足200萬顆,都沒法停產。第四批訂單可以砍單,但是要我們出違約金!”
“呵呵,這真是姓張的作風,落井下石啊!”
老黃都給氣笑了。
“那我們怎麼辦?”下屬也沒了主意。
老黃嘆了口氣:“繼續和臺積電談判,第三批真的沒法停產,那就繼續生產吧。至於第四批,必須取消,違約金也不支付。”
“這是底線!”
“若是老張不答應,第三批訂單我們也拒絕接收,拒絕支付尾款!”
“董事長,這……”下屬嚇了一跳:“這會不會導致我們和臺積電徹底鬧翻?”
老黃擺了擺手:“呵呵,老張可不敢。真鬧翻了,臺積電承受不住那個損失。尤其是明年,芯片訂單都被星逸半導體和三星半導體搶走了,再失去我們英偉達的芯片訂單,臺積電只能喝西北風!”
“何況我們今年開始,也在和三星合作,部分顯卡訂單交給了三星代工。真鬧翻了,大可以和三星深度合作,取而代之!”
其他高層也紛紛開口:
“老張就是個癩皮狗,就想著多撈一點,給他兩巴掌,他就舒服了。”
“呵呵,臺積電這邊不是問題。關鍵的,是接下來我們如何處理這些有問題的GPU芯片。”
“即便第四批全部砍單,我們依舊生產了500萬顆GPU芯片訂單,其中有200萬顆已經賣給了客戶,還有一百萬顆尚未售出,200萬顆在臺積電倉庫和生產線上。”
“已經賣出去的200萬GPU芯片訂單,不接受退貨,可以讓客戶慢慢賣,雖然現在銷量很低,但總是能賣得動。”
“可剩下的300萬顆GPU芯片訂單,我們得想辦法賣出去!”
“事是這麼個事情,但做起來難如登天啊。”
“可不是嗎?現在全球都知道GTX 970顯存門翻車了,GPU存在設計缺陷,客戶手裡的顯卡都賣不出去,誰還繼續買我們的GPU芯片?”
“眼下很難賣出去,肯定砸手裡了!”
“哎,300萬顆GPU芯片啊,一顆按照250美元的出貨價算,就是7.5億美金,48億人民幣呢!”
“這麼多錢,都砸手裡,哎,損失太大了!”
一屋子高層,全部心痛的滴血。
“可不止,現在的問題不只是這300萬沒賣出去的GPU芯片,砸手裡產生的損失,還有200萬顆已經賣出去的GPU芯片中,也會面臨大量的退貨!那損失就不是48億了,而是更多。”
“是啊,PC廠商要退貨OEM顯卡,顯卡廠商也要退貨GPU芯片,就連公版消費者都要退貨。”
“這都是問題,若是處理,損失不可估量!”
“此外,還有GTX 970後續的銷量,也涼了,損失沒法算。”
聽著衆人的話語,老黃面色陰沉到了極點:
“所以,我們不能接受退貨。堅決不能承認GTX 970存在顯存門問題,不能承認存在設計缺陷,否則我們扛不住退貨的後果。”
“現在能做的,就是冷處理,不迴應,不承認。”
“等風波過去,儘快出貨。”
“同時立即展開GTX 970 GPU芯片的修復工作,重新設計,重新流片。”
“等到缺陷GPU芯片都賣得差不多了,我們再重新量產沒缺陷的GTX 970 GPU芯片,重新推出無缺陷的完美GTX 970顯卡!”
“對,這是眼下最好的辦法。”
“也只能這麼辦。”
“所有退貨,不管是大客戶,還是消費者,都不接受,都不承認。”
“連回應都不迴應,等到迫不得已了,再說。”
老黃點點頭:“時間是解決一切問題的最好辦法,人都是健忘的,說不定過一個月,顯存門風波過去了,這事就結束了。到時候存在顯存缺陷的GTX 970,該怎麼賣,就怎麼賣。”
“還有客戶的那些顯卡,也是如此。時間可以擺平一切,讓他們淡定!”
“是!”
果然,不管顯存門事件鬧的有多大,維權退貨的用戶有多多,英偉達都彷彿死了一樣,不承認,不回覆,一副死豬不怕開水燙的姿勢。
眼見上游GPU芯片廠商英偉達都開始擺爛,各大顯卡廠商和電商平臺,也開始擺爛。
一句話,能不退,就不退。
畢竟真退貨,平臺損失大,顯卡廠商損失更大,都沒好處。
如此高傲的態度,可把網友氣壞了,但卻無可奈何。
普通人開始耍無賴,就已經很難應付。
何況是大企業耍無賴?
但網友也不是好惹的。
你不給退貨,我就給你差評,到處給你宣傳!
於是,各大平臺的GTX 970差評量激增,理由都是顯存缺陷不給退貨!
不止如此,還完完整整地在評價區科普顯存門,勸退其他即將購買的用戶。
還有的網友在抖音,貼吧,各大論壇上發帖,吐槽,勸退準備購買GTX 970的用戶,並推薦大家都去購買星逸RTX 970!
典型的,你不給我退貨,我就掀攤子,讓你不好賣貨!
結果可想而知,GTX 970本就處於風口浪尖,又差評激增,評分大大下滑,銷量也變得更加慘不忍睹。
隨後幾天,各大品牌的GTX 970的日銷量,只有幾百張。
那麼多品牌全部加起來,日銷量也只有三四千張。
可以說慘不忍睹!
而星逸RTX 970的日銷量,則依舊高歌猛進,維持在7萬-10萬張之間。
按照這個勢頭下去,繼十月份星逸RTX 970狂銷160萬張之後,十一月份完全可以再創輝煌,甚至有可能銷量超過160萬張,達到180萬張,甚至200萬張!
一句話,全靠同行襯托!
GTX 970的翻車,讓星逸RTX 970成爲三千以下最強顯卡。
少了2000多塊,卻能達到GTX 980 77%的性能,更是讓星逸RTX 970的性能得到最大的認可,性價比更是無敵!
以至於所有人都把星逸RTX 970當做全新的一代神U,性價比、性能雙絕的神卡!
於是星逸RTX 970的銷量爆了!
一般來說,顯卡上市的第二個月,銷量肯定會打折扣,是第一個月的七折都正常。
按這種神U除外。
神U的銷量比普通顯卡銷量多一半到一倍,都正常。
再加上GTX 970顯存門翻車的側面襯托和恐怖流量加持,那星逸RTX 970的銷量就更不能按常理推測。
當然,還有國產高端顯卡貼補恐怖,碾壓英偉達,更是得到了廣大國人的支持!
於是,十一月,僅僅半個月,星逸RTX 970的銷量已經超過一百萬張!
只能說恐怖,非常恐怖!
同樣熱銷的,還有星逸筆記本、臺式機、一體機!友商的滯銷,是全產業的失敗。
而星逸科技的熱銷,也是全產業的熱銷!
星逸RTX 970的強大性能和卓越表現,讓大衆對於星逸CPU,星逸電腦的認可度,都到了史無前例的高度。
哪怕這只是星逸科技第一年做CPU,做顯卡,做電腦!
但都不重要了。
英偉達等巨頭的顯卡門翻車,成就了星逸顯卡,成就了星逸CPU,成就了星逸電腦!
但王逸沒有被這種勝利衝昏頭腦,相反再度召集高層會議,時刻關注事態發展。
並且提前研究英偉達接下來可能出現的各種自救戰略,並針對性地研發應對方案!
沒辦法,星逸手機經過幾年發展,已經成了全球第一品牌,王逸不用過度擔心。
但星逸電腦這才起步,王逸都得高度關注。
星逸顯卡總裁俞龍興心情大好:
“董事長,咱們的顯卡銷量不僅重回巔峰了,反而更進一步,半個月賣了100萬張!”
十月份首發,半個月狂銷百萬張顯卡,就很厲害了。
到了十一月份,按理說根本不可能有這麼高的銷量。
畢竟超過160萬用戶都在十月份就購買了星逸RTX 970,十一月份的潛在購買力沒多少了。
可現在由於英偉達GTX 970翻車,星逸RTX 970再度封神,成爲一代神U,銷量都直線飆升!
“很好,趁著GTX 970翻車,咱們儘快出貨!不管英偉達接下來如何反應,咱們迅速出貨就是。”
王逸說道:“如果英偉達不承認GTX 970有問題,不修復GTX 970顯存問題,一條路走到黑,這自然好。”
“接下來一年乃至兩年,都是我們星逸RTX 970的主場,都是我們GTX 970的壟斷熱銷期。我們星逸RTX 970年銷量完全可以突破一千萬,甚至更多!”
朱長林附和道:“沒錯,英偉達顯卡兩年左右更新一代,如果不修復GTX 970,得到2016年纔會出GTX 1070!在這之前,GTX 970存在顯存門,咱們的GTX 970都會熱銷。”
顯卡不是CPU,不會一年更新一代,相反都是1.5年到兩年。
俞龍興點點頭:“理論上是這樣。但我估計,英偉達不會死扛到底,他們接受不了未來兩年,一直被我們星逸RTX 970壓制,肯定會想辦法扭轉劣勢。”
衆人若有所思,紛紛開口:“是啊,英偉達肯定會想辦法解決這個問題,但怎麼處理,都不好辦。”
“畢竟修復芯片架構需要時間,存在缺陷的GPU芯片生產了數百萬顆,英偉達肯定也想都賣出去。”
“沒錯,這就是我們的機會!”王逸說道:
“英偉達修復GPU芯片架構需要時間,GPU重新流片,重新量產都需要時間。這大概需要四個月。”
“英偉達有顯存缺陷的300萬張GPU芯片出貨,也需要大量時間。”
“這樣一來,至少半年後,纔會出現不存在顯存門的滿血GTX 970,到時候GTX 970的銷量會增加,咱們星逸RTX 970的銷量也會再度受影響。”
“這種狀況下,我們有半年的壟斷熱銷期。”
“不過這種可能性也不大,半年時間,三百萬張翻車顯卡,根本無法賣光。”
衆人紛紛點頭。
顯存門爆發後,GTX 970的日銷了跌到了三四千張,月銷量最多也就十萬張多點。
即便過段時間,消費者失憶,GTX 970月銷量翻倍,三百萬張的體量,也需要一年多才能售罄!
若是半年後就出完美版,那翻車的都賣不動了。
“那英偉達會不會降級銷售?把2499-2999的GTX 970降到中端顯卡,1799-2299起售?”有人開口道。
王逸擺了擺手:“可能性不大。”
“GTX 970的成本很高,沒多少降價空間。”
“一顆GPU芯片就要1300元,4G顯存也要400,再加上PCB+供電、散熱器、包裝物料等等,總成本就要2000-2400元,賣2499-2999,總毛利潤也就20%。再扣掉分銷利潤,顯卡廠商的毛利潤也就10%-15%!沒多少降價空間的。”
“那會不會英偉達迫不得已,大幅度降低GPU芯片的出廠價?”又有人開口。
王逸繼續擺手:“可能性不大。雖然GTX 970 GPU芯片的物料成本沒多少,加上封裝,總成本也就300元,但還要考慮攤薄的研發成本。”
“沒有顯存門翻車,GTX 970大賣特賣,兩三年熱銷兩千萬張沒壓力,攤薄的研發成本很低,利潤可觀。”
“可現在GTX 970顯存門翻車,銷量銳減,兩三年的銷量可能也就五六百萬張,銷量暴跌,攤薄的研發成本大增,利潤就低了。”
“英偉達想降價,都難。”
“最主要的,GTX 970顯存門翻車,降價少了也沒用,一旦降價多了,降到1799-2299,GTX 970的銷量能大大增加,可接下來的GTX 960、950,還怎麼賣?”
“產品線都得亂了!”
衆人紛紛點頭:
“也是,明年年初,英偉達還會推出GTX 960,2G顯存版預計1399-1499,4G顯存版預計1699-1899。GTX 970一旦降價,勢必衝擊GTX 960!”
“那這麼說,英偉達豈不是無路可走了?”
“當然不是。”王逸道:
“還有一種可能,那就是英偉達放棄零售渠道,放棄修復零售顯卡。把當下顯存門翻車的300萬顆GPU芯片,降價一兩百,都賣給顯卡廠商,做成非公零售顯卡,全部繼續零售渠道慢慢賣。”
“而把修復升級後的不翻車GPU芯片,做成OEM定製顯卡,賣給電腦廠商!”
聞言,俞龍興眼見一亮:“這可能性很大,也是最佳解決方法。”
“三百萬顆翻車GPU芯片,肯定得賣,OEM吃不下,英偉達只能硬著頭皮慢慢賣給顯卡廠商,一年賣不掉,那就兩年,甚至三年!”
“反正市場上沒有不翻車的零售版GTX 970,消費者只能硬著頭皮買。”
“而OEM顯卡若是繼續用翻車GPU芯片,聯想、惠普等客戶肯定翻臉,肯定取消訂單,哪怕支付違約金。英偉達只能修復顯存控制器,推出不翻車的GTX 970 OEM顯卡,給聯想、惠普、戴爾等客戶。”
“到時候市場雙分,流通渠道的零售非公版和公版,都存在顯存門翻車。”
“而後續的OEM版本都是完美修復版,並不會衝突。”
“不錯,這種可能性很大。”
“如此一來,豈不是說未來兩年,咱們的星逸RTX 970在零售市場幾乎無敵了?翻車的GTX 970根本不是我們的對手!”
“那得看GTX 960給不給力了,萬一GTX 960性能不俗,價格又低,性價比十足,成爲一代神U,我們RTX 970的銷量,也會受影響。”
“也是,1499-1899的顯卡,纔是銷量主流。”
“我估計老黃會這麼辦,尤其是GTX 970翻車情況下,銷量慘淡,老黃迫切需要GTX 960支棱起來,暴擊我們的星逸RTX 970。”
視頻會議的宋思凝卻是並不這麼認爲:“同理,如果GTX 960性價比奇高,銷量大爆,大家都去買GTX 960,那老黃手裡三百萬張翻車的GTX 970還怎麼賣?”
“對啊,一旦GTX 960熱銷,衝擊的不只是我們星逸RTX 970,還有他們自家顯存門翻車的GTX 970零售版!”
“這麼說來,老黃爲了清三百萬翻車芯片,都不敢把GTX 960做的太強!”
一時間,衆人都笑了。
現在的英偉達處境艱難,進退維谷。
要麼GTX 960性能強大,GTX 960熱銷,三百萬顆翻車的GTX 970 GPU芯片爛倉庫。
要麼三百萬顆翻車的GTX 970 GPU芯片順利清庫存,GTX 960性能拉跨,銷量慘淡。
怎麼都不好選擇。
至於折中一下,如何把握那個度,就看老黃的刀法了。
只是星逸RTX 970的出現,把英偉達逼到了絕路!
老黃引以爲傲的刀法,怕是都不好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