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院三樓的某間辦公室內,俞紅孺院土滿眼慈祥的爲翟達打開門。
這位也八十一歲了,不過這兩年因爲風洞項目進展,精神頭好了許多。
他和JF-12的故事可以說是能寫進教科書般的傳奇,50年前在錢老的指示下開始高超音速激波風洞的研究,可惜工業基礎不允許,到八十歲時纔將其帶到這世上。
期間的漫長的時光在外人眼中只是傳奇的註腳丶短短幾個字,只有他自己知道,那是差一點蹉跎的一生。
老人慢悠悠的泡著茶:「小翟啊,上次我在美國沒趕上,後來聽說你成了錢老的關門弟子,我可是高興的把帶去的最後一桶泡麪都開了。」
翟達哈哈一笑:「去美國考察就吃這個?」
「哎~年紀大了,那邊不是大魚大肉,就是高糖高油,吃點蔬菜費勁的很,吃不了幾頓胃就不舒服,還不如吃泡麪養胃。」
俞院士師從郭涌懷,那位乃是錢老的師弟,所以按輩分老人和翟達現在也成了師兄弟了。
雖然新時代不講老規矩,但心裡面親上加親的感覺還是擋不住的。
畢竟這位少年當時是他帶去的那處病房,如此佳話,老來亦慰。
翟達好奇道:「這趟考察還順利麼?我聽龔大哥說去了許久?」
俞院土笑了笑道:「可以說不順利,也可以說很順利。」
「哦?怎麼說?」
「不順利的原因,是沒看到什麼真東西,很順利的原因...也是因爲沒看到什麼真東西。」
俞院土表情帶了點感慨:「以前啊咱自己沒有,所以不敢說話,現在自己有了,發現那邊虛標太多了.:.感覺就是爲了嚇噓人隨便喊喊的..,
「鐵皮管打幾個彎,連著電腦,就說能模擬十馬赫,造價幾千萬美元...離譜...太離譜!路線錯誤都是小事,那種虛無的研究態度纔是最要命的,這麼研究再花十年,也未必能成。」
「最有意思的是,我講了講我們的進展,特意向下虛標了一些,他們卻覺得我是向上虛標...兩邊驢脣不對馬嘴,那邊許多大學教授還以爲我們是餓著肚子丶戈壁灘上撥算盤呢.」
龔長章樂了:「這麼逗麼?」
翟達抿了一口熱茶:「但也許反而是好事,不是麼?」
俞院士卻搖了搖頭:「也未必,被矮視,看似隱藏了實力可以安心發展,但處處都被矮視也會影響我們自己..:」
比如之前的「實物風洞/計算風洞」之爭...
從學界丶到商界丶到產業界...都有。
所謂的安心發展,實則是在一層看不見的天花板下面起舞,而這起舞的上限不是打破天花板.::
而是到天花板外面去。
科學界最初的一代都是鐵骨錚錚的漢子,最年輕的一代也開始嶄露頭角欣欣向榮,可中間一代...還殘留了不少他瞧不上的風氣。
俞院士突然覺得沒必要在年輕人面前說這個,傷了志氣,也露了暮氣。
於是話頭一轉道:「所以你們這一代,可以張揚點,哈哈哈。」
翟達笑了笑:「您也可以張揚點啊,有成果怕什麼。」
「我?我是打算張揚點,等明年,我準備繼續嘗試設計更高速度的風洞,9馬赫在空天領域還是不夠用,我們需要更高的速度。」
「原本院裡是覺得我年紀大了,交給年輕人去做...相對年輕的人,不過我覺得JF-12
進度這麼快,也許我能多幹幾年,要是撐不住,再把我換了也成啊。」
翟達誠懇道:「期待您更快的風洞,這次打算朝多少邁進?」
俞院士哈哈一笑:「膽子大一點,積累了這麼多經驗,直接朝著30馬赫邁進,徹底打破空天兩域的界限!」
因爲第一宇宙速度,也才相當於23.2馬赫。
30馬赫的風洞,意味著有可能打破空與天的界限。
翟達認真道:「如果還有需要我的地方,隨時聯繫。」
「好好好,走,我請你們吃飯!邊吃邊聊,這邊也下班了。」
三人結伴朝外走去,路過某走道的時候,恰好看到一行人推著箱子進來。
一個半米高的金屬箱子,包的嚴嚴實實,多達七八個人陪同,其中幾個還穿著深色制服,看不出屬於什麼部門。
爲首一人是個三十出頭的男性,頜首道:「俞院士!」
俞紅孺看了一眼,大概猜到了是什麼東西:「我去吃個飯,你們走正常入庫流程就行,那邊有人簽字。」
「您忙,我們已經熟悉了。」
翟達明顯感覺對方的目光在自己身上巡遊了片刻,兩撥人就這麼擦肩而過,
等到坐上龔長章那輛大衆,朝院外開去的時候,翟達偷偷在袖口中摸出了「純金手杖他有些好奇那箱子裡會是什麼東西。
不過最後...還是又收回了手杖。
給自己,給這個世界留一點秘密和驚喜吧。
晚飯的時候,翟達簡單提了一嘴自己註冊了一個研究院的事情,包括鴻圖0S項目。
俞院土感覺哪裡怪怪的.:.名字叫「機械核心研究院」,項目卻是手機作業系統..
這方面他了解不多,但還是祝福「小師弟」能取得好的發展。
翟達提議邀請俞院士和龔長章發佈會的時候來湊個熱鬧,龔長章有些意動的樣子,但俞院士思索片刻後,還是搖了搖頭。
「小翟啊,我時間不多了,要收心了,否則...日子就不夠用嘍~!」
翟達看著那花白的頭髮和鬆弛的皮膚,和笑瞇瞇的眼睛。
沉默的點了點頭,端起酒杯敬了這位一杯。
「祝,諸事順利。」
之後的兩天裡,翟達每日如打卡上班一樣,準時準點去老師那裡報到,一如放假前的每個週末。
成爲了老師的「眼」和「手」,遨遊在浩如煙海的資料中。
關於「鴻圖0S」的進展,比如又多了幾家企業接入,搞定了發佈會直播等,翟達都和老師彙報了。
但老師高興的同時,卻沒分太多精力去關注。
也許在錢老眼中,這件事再次需要「驚喜」,已經是橫掃市場丶推動產業升級以後的事兒了。
難道飛彈升天前,每敲一下錘子都值得開慶功宴麼?
老花鏡一戴,繼續研究,錢老似乎在說:這不是理所當然的嘛理所當然認爲,自己的關門弟子,不至於卡在這麼基礎的事情上。
翟達也就不再多嘴,專心輔助老師做產業研究。
另外,他沒有開口邀請老師來發佈會。
無論從哪個角度,都是不合適的邀請,沒有人找他談論此事,但翟達自己也很清楚,
要維護老師的名譽,因爲那三個字牽扯太多。
不是相關領域,沒必要。
京北之行的第五天,7月8日,翟達帶著星浪的六位工作人員,先行返回哈城,他們會開始拍攝研究院的素材,並且緊鑼密鼓的進行預熱。
幾乎兩天後,網際網路上,就已經出現了「機械核心研究所」這個奇怪的名字,在許許多多的角落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