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94章 安置俘虜

“現如今,我大漢民族數千年的大好河山已經完全被異族佔據,老百姓們被壓彎了脊樑,在韃子眼中漢人的生命如同草芥,他們強迫我們的同胞削髮,還說什麼留髮不留頭,試問,在場哪一個弟兄的身體不是來自父母的,身體髮膚受之父母,這句話相信大家也都有聽說,滿清韃子他們自然也知道這些,但是他們還是強迫我們非得剃頭,這是爲何?是要從精神上摧毀我們,讓我們身身世世做他們的奴隸!”

“太祖當年起兵法抗蒙古人的時候不也是因爲他們視我們漢人爲豬狗,將我們不當人看嗎?太祖起於微末,我們今天還有糧有槍,比起太祖起事之時要強上千倍百倍,我們如今更加有機會成功,只看兄弟們你們有沒有這個想法,我把話撂在這裡,誰願意跟著我幹,跟著我打韃子,我項玉就把他當做兄弟看待,不願意跟著我幹也沒什麼,但是若是誰敢回去繼續在那漢奸賊人馮信的手底下賣命,那可就別怪我們下次遇見時我心狠手辣了!”項玉說完,眼睛直直的盯著夏立看,看的夏立渾身上下一身冷汗。

項玉的話說完之後引起了樑軍士兵的一陣騷動,士兵們議論開了,這時一名士兵走了出來,大聲喊道:“將軍,我牛三願意跟著您打滿清韃子,請您收下我吧!”說完泣不成聲拜倒在地,項玉能理解他的感受,連忙走下去將他扶起來,拍著他的肩膀說道:“好樣的,我很高興你能夠加入我們的隊伍,你要相信我,總有一天我會帶著你們殺回大陸去,將滿清韃子全部趕跑!”

牛三眼眶紅紅的,重重的點了點頭。

有了一個人帶頭之後,樑軍士兵中那些有意投效的士兵紛紛站了出來,願意加入明軍,自有明軍一一接受,各有安排。

有人願意,自然也有人不願意,校場內陸陸續續被領走了一批願意加入明軍的樑軍之後,目前還剩餘大約三百來人,項玉微微皺眉,這個比例比他之前估計的要稍微多上一些,令他有些困惑。

“你們這些人都不願意跟著本將軍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嗎?”項玉還想再爭取一下,畢竟這些人都是當過兵打過仗的,比起明軍自己重新招募和訓練要省時省力的多。

“啓稟將軍,小的們原先本不是軍中人士,在此從軍實屬無奈,小的們的祖上很早之前就來臺灣定居了,我們本是臺南一帶的華人,被馮信強制性的徵了兵,這才吃起了軍飯,小的們這個時候只想著回到家中和家人團聚,不想再從軍打仗了,請大將軍放我們回去吧!”這人說著便拜倒於地。

其他人都一起拜倒在地,一齊喊道:“求大將軍放我們回家吧,我們不想打仗了!”

項玉這時也有點爲難,這些人或許確實是被脅迫加入的樑軍的,但是如果就這樣將他們放回去很有可能就將基隆這邊的情況泄露出去了,按照項玉之前估計,夏立這邊打掉之後,馮信那邊至少有半年的時間沒有這邊的音信,等到半年之後在派兵過來,那時候的明軍肯定比今天更加強大,或許就不再會害怕樑軍了。

但是如果立馬將這些人放回去,他們一旦走漏風聲,那麼基隆城就立馬又會受到戰爭的威脅了,所以經過一番思考之後項玉最終決定這些人暫時不能放,至少要在基隆城這邊扣押上一年的時間。

“你們想回家我也能夠理解,我不是一個冷酷無情的人,所以我答應你們,我將放你們回去與家人團聚!”項玉的話惹得樑軍士兵一陣歡呼,他們一個個欣喜若狂,每日每夜就像是經歷生離死別的煎熬一般折磨著他們。

“但是!”項玉將這兩個字咬得特別重,“我想提醒你們,就算是我現在將你們放回家去,馮信一樣會再把你們抓去從軍,或許還會因爲大軍的全軍覆滅而你們的逃回而將你們列位逃兵,加以殺害,所以我現在不能放你們回去,你們先不要激動,請聽我說完,馮信失道寡助,早晚會一敗塗地,一年!只要一年的時間,我就同意你們回家去,但是在這之前,你們需要到我的工礦上去,替我打工,我不會讓你們白白勞動的,我會支付你們一定的報酬,到時候你們可以帶著錢財回到家中去,也可以留下來,留在基隆這邊,我會派人將你們的家屬設法接送過來?!表椨裾f完之後,下面的樑軍俘虜們自然有些失望,不過項玉所說的也不是沒有道理,而且古往今來,坑殺俘虜的事情實在是稀鬆平常,他們這時倒不敢放肆,雖然要去礦上上工,但是至少會拿到一定的報酬,所以樑軍的俘虜們經歷了最初的失望之後,漸漸地平靜下來。

這批人中還有樑軍的一衆將領,這些人自然是無條件的全部上到礦上去了,如此一來明軍鐵礦和煤礦上面的工人數量就能得到增加了。

自從將難民們全部安置妥當之後,難民中就很少有人願意到礦上去工作了,畢竟礦山距離基隆城實在是太遠了,加上項玉根據難民一戶的人口數分派了一部分田地,因此他們便更願意安定下來經營自己的田地,而不願意外出上工。

所以之前的礦上幾乎都是日軍的俘虜在打工,說起來也是真的慘,日軍已經在礦上整整工作了一年的時間了,長達一年的時間使得日軍戰俘個個曬得漆黑,就像是非洲來的黑人一般,不過日本人也確實是十分溫順,他們從不鬧事,每天按時起牀上工,吃飯,睡覺,生活的十分規律,這倒使得明軍的監工們對他們漸漸有了一點同情,這個時候中國人還不怎麼憎恨日本人,後世的諸多慘案也還沒有發生,日本經過萬里朝鮮戰爭之後一直對東方的這個大國心懷敬畏。

明軍士兵將日本戰俘的變現彙報到了項玉這裡,項玉也有點吃驚,日本人看上去並不像是在被逼迫著進行工作,而是像是自願一樣的上工,項玉找來幾名日軍士兵加以詢問,原來日軍士兵認爲他們的勞作是換取自己公主的平靜安全的生活,而且公主也鼓勵他們說明軍很快就要送他們回去,所以他們覺得每一天都充滿了希望,這個希望就是可以回到祖國和家人團聚。

項玉聽後沉默良久,或許日本人本身並不壞,至少這些士兵們不壞,他們只是統治者手裡面的工具,又或者說他們只對強者心懷敬畏,對於弱者就恣意欺凌,項玉決心要改變這個民族,改變日後的歷史進程,中華大地在另一個時空所遭受的磨難決不能在這個時空再次發生。

日軍俘虜因爲他們的良好變現,使得明軍對他們的待遇稍稍有些提高,不僅提高了糧食的供應量,而且豐富了食品的種類,並且一改之前的全年無間斷的勞作,改爲一週工作五天,剩餘的兩天的時間進行輪休,還對錶現優異的士兵實施寬免,準許他們在休息日進城去購物。其實長時間的高強度的勞作使得許多士兵這時候都身患疾病,項玉也不想他們在船造好之前就全部因病而死,這樣他對松下美惠子那邊就不太好交代,而且改善這些日軍的待遇也是他爲日後的佈局埋下一個小小的棋子。

明軍目前的發展進展很快,由於難民全部安置下來,部分剩餘的勞動力開始富集起來,明軍自己也招募了不少工人,鐵礦廠,軍械所都進行了招募,以擴大產能,經過長時間的適應之後,軍械所裡面這時候新式子彈的產量已經提高到了每天一千五白髮了,這一數量已經足夠滿足明軍士兵的訓練強度了。

項玉深知好的槍法都是通過子彈喂出來的,加上這個時候火槍的射速又低,所以提高射擊精準度就變得十分重要。

不僅是新式子彈,連燧發槍的產量也得到了大大提高,每月產量能夠達到一千支,這已經大大超出明軍的日超消耗所需的替換了,所以生產了一陣之後,項玉便讓他們試著抽調一部分人力投入到明軍自己鑄炮的工作中去,項玉一直以來想要建立的三處炮臺目前已經提上日程了,初步估計建設三處炮臺需要軍械所製造至少一百五十門火炮,要知道一門火炮從鑄模到熔鍊耗時很長,所以這將是一項漫長的工作,考慮到漸漸發展起來的海軍隨著戰艦和人數的增多,作爲海戰利器的火炮的需求自然更加龐大,所以落在軍械所身上的擔子確實很重。

不過好在明軍有兩種現成的樣本,一種是之前繳獲荷蘭人的火炮,一種是繳獲日軍的火炮,這兩種火炮要論先進程度,日軍的火炮自然無法和荷蘭人的火炮想比,不僅射程更近威力更小,而且重量重的嚇人,從心裡來說,明軍更想仿製更加先進的西洋火炮,但是由於缺乏技術模具,這項工作變得困難重重,不得已只能先根據日本方面的鑄炮技術人員的幫助,先試製日軍的火炮,在這一過程中再慢慢改進。

第270章 打到荷蘭人的家門口了第40章 下一步計劃第415章 困守海州第293章 鎮海大營第120章 價格戰第72章 海上大火第171章 出兵馬尼拉第134章 生或者死第238章 鐵模鑄炮第10章 臨危受命第54章 金門敗軍第159章 中間開花第361章 神秘來賓第69章 積極備戰第396章 清廷北逃第333章 家族難關第250章 人才問題第134章 生或者死第354章 無理要求第356章 對峙第363章 莫臥兒使者第423章 遠征艦隊第353章 嶽樂掛帥第221章 軍火第358章 濃霧偷襲(一)第16章 大戰將至第314章 白塔第33章 遭遇風暴第179章 海戰,拉開序幕!第210章 安置第130章 陸上阻擊第240章 兵臨城下第18章 塗嶺大戰(一)第145章 島津久光的猶豫第4章 兵臨城下第83章 抓獲細作第203章 追剿海盜第356章 對峙第336章 清軍的反撲第176章 起航!第381章 鏖戰鎮南關(二)第225章 偷襲第118章 狙擊大隊第94章 安置俘虜第63章 臺中對第66章 討伐部落第94章 安置俘虜第39章 激戰臺灣城第287章 再殲援軍第16章 大戰將至第144章 倒黴的島津肆光第137章 南下方針第327章 重創第341章 海澄攻防戰(四)第386章 平西王亡第90章 發現行蹤第291章 北上南京第290章 兩難抉擇第288章 兵分兩路第394章 退守遼東第299章 到嘴的肥肉不吃?第230章 陷阱第393章 去而復還第12章 整頓亂軍(二)第72章 海上大火第293章 鎮海大營第363章 莫臥兒使者第133章 三面夾擊第144章 倒黴的島津肆光第396章 清廷北逃第57章 傷兵營第2章 穿越的苦惱第296章 意外收穫第245章 秘密武器第257章 農業的發展和建設(二)第152章 十萬聯軍第75章 日本公主第234章 破城第232章 衝出重圍第316章 接見英國使臣第329章 出城談判第372章 難民潮第82章 戰爭威脅第273章 兵臨城下第371章 破局第115章 大演武第316章 接見英國使臣第249章 遊逛基隆第46章 廈門攻城戰第201章 海上殘骸第252章 糧食戰略(二)第277章 攻破巴達維亞第382章 三水議兵第175章 邀請加入第197章 戰後政策第243章 臺南海戰(二)第407章 僵持階段第141章 擴建軍工廠第390章 遠洋艦隊第328章 問計
第270章 打到荷蘭人的家門口了第40章 下一步計劃第415章 困守海州第293章 鎮海大營第120章 價格戰第72章 海上大火第171章 出兵馬尼拉第134章 生或者死第238章 鐵模鑄炮第10章 臨危受命第54章 金門敗軍第159章 中間開花第361章 神秘來賓第69章 積極備戰第396章 清廷北逃第333章 家族難關第250章 人才問題第134章 生或者死第354章 無理要求第356章 對峙第363章 莫臥兒使者第423章 遠征艦隊第353章 嶽樂掛帥第221章 軍火第358章 濃霧偷襲(一)第16章 大戰將至第314章 白塔第33章 遭遇風暴第179章 海戰,拉開序幕!第210章 安置第130章 陸上阻擊第240章 兵臨城下第18章 塗嶺大戰(一)第145章 島津久光的猶豫第4章 兵臨城下第83章 抓獲細作第203章 追剿海盜第356章 對峙第336章 清軍的反撲第176章 起航!第381章 鏖戰鎮南關(二)第225章 偷襲第118章 狙擊大隊第94章 安置俘虜第63章 臺中對第66章 討伐部落第94章 安置俘虜第39章 激戰臺灣城第287章 再殲援軍第16章 大戰將至第144章 倒黴的島津肆光第137章 南下方針第327章 重創第341章 海澄攻防戰(四)第386章 平西王亡第90章 發現行蹤第291章 北上南京第290章 兩難抉擇第288章 兵分兩路第394章 退守遼東第299章 到嘴的肥肉不吃?第230章 陷阱第393章 去而復還第12章 整頓亂軍(二)第72章 海上大火第293章 鎮海大營第363章 莫臥兒使者第133章 三面夾擊第144章 倒黴的島津肆光第396章 清廷北逃第57章 傷兵營第2章 穿越的苦惱第296章 意外收穫第245章 秘密武器第257章 農業的發展和建設(二)第152章 十萬聯軍第75章 日本公主第234章 破城第232章 衝出重圍第316章 接見英國使臣第329章 出城談判第372章 難民潮第82章 戰爭威脅第273章 兵臨城下第371章 破局第115章 大演武第316章 接見英國使臣第249章 遊逛基隆第46章 廈門攻城戰第201章 海上殘骸第252章 糧食戰略(二)第277章 攻破巴達維亞第382章 三水議兵第175章 邀請加入第197章 戰後政策第243章 臺南海戰(二)第407章 僵持階段第141章 擴建軍工廠第390章 遠洋艦隊第328章 問計
主站蜘蛛池模板: 屏边| 永安市| 卓资县| 满城县| 精河县| 澄城县| 郧西县| 山西省| 湘西| 松江区| 平山县| 龙南县| 太原市| 上高县| 北碚区| 左贡县| 阿鲁科尔沁旗| 宜君县| 古蔺县| 株洲市| 江安县| 盐池县| 东丽区| 遵义市| 婺源县| 揭西县| 桃园市| 昭觉县| 株洲县| 兴海县| 邮箱| 信阳市| 衡山县| 南昌市| 凌源市| 南溪县| 苍山县| 钦州市| 湛江市| 凌云县| 宁波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