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0章 臨危受命

船隊航行一夜,第二天正午時分纔到廈門,項玉從船上一下來就被一名軍司監的人找到,這人帶項玉到軍司監辦理交接手續,項玉這才明白鄭成功的任命已經到了,只是這速度未免太快了一點。

從軍司監出來,項玉又被一名士兵領到了一處大營,這座營寨看上去像是新紮的,裡廈門城的距離大約在十五里左右。

士兵帶他到了軍營外面就自己回去了,項玉只好自己一個走近軍營,他打量了一眼,發現軍營佔地並不大,營內營帳也不多,看樣子只能容納一千餘人。

營地門口有兩名士兵正在站崗,項玉走近營寨,士兵也沒攔他,營地裡面十分安靜,一個人影可沒見到,項玉自己都覺得奇怪,心想士兵們是不是都去出操了,他擡頭看了一眼天空,自己又搖了搖頭,這時烈日當空,不可能出去操練,這天氣非得把人熱的中暑。

營帳中間有一頂大帳,這應該是主帥的營帳了,他走到主賬前,揭開簾子一看,裡面坐著六個人,正在清理一些銘牌,這六人竟然是張聰他們幾個,項玉走近大帳,六人這才發現了他,劉陽坐的位置靠外,他回頭一見到是項玉,高興的大叫:“統領回來了,統領回來了!”

其他幾人也都紛紛站起來,一個個都十分興奮的樣子,項玉也十分高興,讓幾人坐下,自己也隨他們坐在地毯上,他看了一眼張聰,問道:“你們幾個怎麼會在這裡,這些牌子是什麼東西?”

張聰拿起一個銘牌遞給項玉,說道:“統領你可能還不知道,我們幾個在你進城之後不久,就被通知說要到城外的一處營地去,我們以爲你已經把手續辦好了,來了這營地等你,誰知道等了一晚上將軍你都沒回來,第二天城裡又來人說將軍你升官了,這座軍營就是我們以後的營地,我們這才放下心來。

今天早上他們又送來一大堆這樣的牌子,這就是清點和記錄士兵的數量和身份要用的,我就知道上面馬上要派兵過來了,於是帶著他們幾個按照圖冊上的名單將這些銘牌一一清點,以後也好發放。”

項玉問道:“這名單上有多少士兵?”

張聰看都沒看,直接答道:“統領,一共有1467人,算上我們六個加上統領你自己,一共1474人。”

項玉心裡微微有點失望,萬禮的部下至少有兩萬人以上,不想劃到自己麾下才1400人,不過這也好多了,總比一個沒有的強,他點了點頭。

張聰又說道:“統領,廈門那邊說明天士兵們就會過來,讓我們清點好人數之後將所需的軍械和衣甲都報上去,我到時候想帶一兩百名士兵跟我一起進城領這些用品,你看能不能?”

項玉知道他是想要自己給他調一些兵,他對於明軍的軍隊編制並不是十分了解,於是說道:“把人給你也沒什麼問題,不過我這段時間頭昏腦漲,很多事情都記不住,你給我出出主意,看看這一千多人怎麼分好。”

張聰之前就見過項玉問一些奇怪的問題,這時候也不做多想,當即回答道:“我們營人數不滿兩千,可以編製成十四個百人隊,每一隊設置一名百戶,一百戶下面再設兩個旗,一旗五十人。”

項玉聽後心裡連連搖頭,心想按照百戶編制實在是太混亂了,人數又少,到時候打仗拍幾個百戶去他們之間說不定還會互相牽扯,這樣實在是不利於作戰,更何況他從現代過去,對於顯得的編制更加熟悉,對於明朝的軍隊編制十分頭疼,只是這時候當然不能直接將現代軍隊的那一套全部照搬,因爲現在還是冷兵器時代,雖然還有少量火器,但是畢竟是以冷兵器爲主,冷兵器時代講究的就是大兵團作戰,羣體優勢,編制一個班、排完全沒有意義。

項玉想了一下,對張聰說道:“編成14個百戶顯然是不行的,我們營過幾天就要去泉州府和清軍作戰了。”

張聰一驚,失聲道:“要和清軍作戰了嗎?”

項玉這時跟張聰兩人是在營帳的一邊在說話,劉陽鄧明等人還在整理那些銘牌,這時他們聽了張聰的話,紛紛轉過頭來,李權說道:“統領,我們又要去打韃子了嗎?”

項玉見他們神色,知道他們的心事,於是說道:“也不一定會打仗,其實就是去一個地方駐守,清軍打不打來還不一定。”

項玉是現代人,這時的中國已經是真正意義上的滿漢一家了,所以不會故意稱滿清爲韃子,不過明軍這時都只當滿人是關外的蠻族,不僅口裡面稱他們爲“韃子”而且心裡面也十分看不起他們。

張聰看了一眼項玉,知道他並沒有說實話,不過他顯然是不能把這話說出來的,於是問道:“不知統領對於軍隊的編制可有不同的安排?”

項玉點了點頭,說道:“我們可以在百戶的基礎上再增加一個兵力介於百戶和千戶之間的編制,比如說增加一個大隊,五哥百戶歸爲一隊,設置大隊長一名,這樣的話我們營一共可以有三個大隊,但是統制的身邊必須也有一支部隊可供調動,所以暫且設置兩個大隊,剩下的人編爲一個直屬隊,專門聽令於我,你看這樣如何。”

項玉的方案只是增加了一個大隊長的職銜而已,張聰雖然心裡微微不解,不過這樣做的確可以加強部隊間的指揮和調度。

“統制你的這個想法應該可行,不過還是要道軍司監去做一項彙報,將這項改制記錄在案,兵部那邊也要備案。”張聰顯然比較謹慎,不過爲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煩,有些事情還是必須要做。

項玉點點頭,說道:“你說的不錯,這件事情確實要辦,我會自己去一趟軍司監,把這件事情處理好,眼下有一個問題,你給我參考參考。”

“統制你說,我一定知無不言。”

項玉笑了笑,看了鄧明李權幾人,說道:“眼下士兵們還沒有到,不過我必須提前將各個軍職都提前任命好,這支軍隊必須牢牢的掌握在我的手中,一定不能形成國中之國,軍中有軍的現象。”

張聰點了點頭,問道:“不知統制心裡可有任命的名單?”

項玉搖了搖頭,說道:“我身邊目前就你們幾個人可以信賴,這有些軍職自然是由你們幾個擔任我才比較放心,不過我對你們幾個人的能力都不太瞭解,這件事不好處理。”

張聰想了一下,這才說道:“張三亮爲人比較沉默,但是也恰好比較穩重,他之前也是一名百戶出身,統制你可以讓他重新做回百戶。”

“我看可以直接讓他當一名大隊長,剩下的劉陽要跟在我的身邊做我的親衛好了,李權鄧明也都放出去了,他們兩個可以做一名百戶,剩下的一名大隊長我想讓你來擔任,這樣的話部隊都掌握在我所信任的人手中,到時候指揮起來也不會有什麼大的問題。”

張聰微微一怔,似乎沒想到項玉會把另外一名大隊長之職交於自己,他微微有些擔心,說道:“統制,這樣做會不會讓那些新來的人不服?他們之中可能有一些千戶百戶之類的將領也不好說?”

項玉哈哈一笑,目光變得堅定起來,一字一句的說道:“我不管他們之前是做什麼的,來了我的營中,就必須服從我的軍令,否則就別怪我心狠手辣了。”

張聰放過這個話題,問道:“統制,我們營目前還沒有名字,不知統制大人心中可有計較?”

項玉喜歡讀三國演義,對於高順的那個陷陣營十分推崇,於是說道:“我們營中都是步兵,就叫陷陣營好了,陷陣之至,有死無生!你看如何?”

既然項玉心中已經有想好的名字了,張聰自然不會出言反對,於是說道:“卑職沒有意見,陷陣營這個名字很好了。”

第二天一早,項玉便先行去了廈門城,道軍司監將陷陣營改編制和命名一事做了記錄。等他回了大營,卻看見營內此時等候有大批士兵,士兵們聚集在校場,張聰此時正在臺上大聲說著什麼,底下士兵亂糟糟的一通,並沒有幾個人在用心聽他的話。

項玉看了一下校場四周,只見鄧明李權張三亮幾人都在維持秩序,校場內的士兵這纔不至於到處亂跑,不過三人顯然也只能做到這個地步了,士兵們的秩序還是很亂,紛紛在底下議論,甚至有幾人還在人羣中間打起架來,很快便被周圍的士兵圍成一圈,幾名士兵高聲吆喝著拿出碎銀子要壓其中一人贏,別的士兵紛紛涌上去要去下注,場面更加混亂了。

項玉見劉陽坐在一堆麻袋上面,手裡握著一把花生米,正不停的往嘴裡送,他懶洋洋的看著校場上的亂局,並沒有想要出去維持的樣子。

項玉走上前,重重在他頭頂上敲了一下,劉陽回頭一看,見是項玉回來了,一把將手中剩下的花生塞進嘴裡,含混不清的說道:“項統制你回來了,張大哥他等你半天了!”

PS:從今天開始起,每天兩章了,之後是不是加更,要徵詢編輯的意見,大家多多收藏支持吧!謝謝大家了!

第240章 兵臨城下第217章 偵查金門第43章 廈門風雲(二)第92章 興辦教育第219章 意外的情報第371章 破局第245章 秘密武器第324章 出兵日本第131章 傷亡慘重第150章 炸懵了第298章 猛攻第209章 全殲第307章 意外交火第282章 作戰分析第99章 項玉成親第151章 一邊倒的戰鬥第183章 西班牙艦隊的覆滅第402章 平定準葛爾(一)第144章 倒黴的島津肆光第318章 歐洲局勢第155章 聯軍內訌第423章 遠征艦隊第424章 征服中亞第409章 定邊之策第104章 兩面合圍第358章 濃霧偷襲(一)第255章 清廷的封鎖(二)第379章 出兵湖南第401章 置身事外第419章 對抗沙俄第112章 李雲聰的心思第256章 農業的發展和建設(一)第166章 組建情報部門第148章 華人的村落第124章 日軍逃走第195章 西班牙人的反應(二)第338章 海澄攻防戰(一)第274章 難題第306章 皇家海軍遠征隊第245章 秘密武器第248章 謠言四起第171章 出兵馬尼拉第64章 抵達基隆第348章 最後一道防線第393章 去而復還第306章 皇家海軍遠征隊第75章 日本公主第221章 軍火第154章 陣地危急第366章 莫臥兒人買炮!第310章 海登的心思第38章 爆破城牆第427章 決戰沙俄(三)第47章 各自突圍第249章 遊逛基隆第321章 對清計劃第280章 如何破局?第148章 華人的村落第186章 海灣炮戰(下)第138章 去明朝化?第97章 人口計劃第304章 新型戰艦第89章 風波平息第418章 滅清第209章 全殲第339章 海澄攻防戰(二)第200章 搜尋海盜第10章 臨危受命第114章 北方變故第68章 意外來兵第77章 基隆市第283章 出兵第2章 穿越的苦惱第84章 戰前佈局第277章 攻破巴達維亞第275章 束手無策?第267章 佔領馬六甲第49章 成功突圍第351章 擊敗清軍第135章 戰鬥的尾聲第90章 發現行蹤第114章 北方變故第218章 施瑯的計較第431章 中南半島和澳洲第172章 發現海盜第407章 僵持階段第175章 邀請加入第141章 擴建軍工廠第263章 夜襲鎮海(三)第19章 塗嶺大戰(二)第148章 華人的村落第274章 難題第27章 新的危機第246章 戰後的巨大影響第150章 炸懵了第202章 西班牙人遇襲第424章 征服中亞第三百一是一章 火炮的演練第380章 鏖戰鎮南關(一)第三百一是一章 火炮的演練
第240章 兵臨城下第217章 偵查金門第43章 廈門風雲(二)第92章 興辦教育第219章 意外的情報第371章 破局第245章 秘密武器第324章 出兵日本第131章 傷亡慘重第150章 炸懵了第298章 猛攻第209章 全殲第307章 意外交火第282章 作戰分析第99章 項玉成親第151章 一邊倒的戰鬥第183章 西班牙艦隊的覆滅第402章 平定準葛爾(一)第144章 倒黴的島津肆光第318章 歐洲局勢第155章 聯軍內訌第423章 遠征艦隊第424章 征服中亞第409章 定邊之策第104章 兩面合圍第358章 濃霧偷襲(一)第255章 清廷的封鎖(二)第379章 出兵湖南第401章 置身事外第419章 對抗沙俄第112章 李雲聰的心思第256章 農業的發展和建設(一)第166章 組建情報部門第148章 華人的村落第124章 日軍逃走第195章 西班牙人的反應(二)第338章 海澄攻防戰(一)第274章 難題第306章 皇家海軍遠征隊第245章 秘密武器第248章 謠言四起第171章 出兵馬尼拉第64章 抵達基隆第348章 最後一道防線第393章 去而復還第306章 皇家海軍遠征隊第75章 日本公主第221章 軍火第154章 陣地危急第366章 莫臥兒人買炮!第310章 海登的心思第38章 爆破城牆第427章 決戰沙俄(三)第47章 各自突圍第249章 遊逛基隆第321章 對清計劃第280章 如何破局?第148章 華人的村落第186章 海灣炮戰(下)第138章 去明朝化?第97章 人口計劃第304章 新型戰艦第89章 風波平息第418章 滅清第209章 全殲第339章 海澄攻防戰(二)第200章 搜尋海盜第10章 臨危受命第114章 北方變故第68章 意外來兵第77章 基隆市第283章 出兵第2章 穿越的苦惱第84章 戰前佈局第277章 攻破巴達維亞第275章 束手無策?第267章 佔領馬六甲第49章 成功突圍第351章 擊敗清軍第135章 戰鬥的尾聲第90章 發現行蹤第114章 北方變故第218章 施瑯的計較第431章 中南半島和澳洲第172章 發現海盜第407章 僵持階段第175章 邀請加入第141章 擴建軍工廠第263章 夜襲鎮海(三)第19章 塗嶺大戰(二)第148章 華人的村落第274章 難題第27章 新的危機第246章 戰後的巨大影響第150章 炸懵了第202章 西班牙人遇襲第424章 征服中亞第三百一是一章 火炮的演練第380章 鏖戰鎮南關(一)第三百一是一章 火炮的演練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二连浩特市| 台中县| 靖宇县| 新和县| 阳江市| 如东县| 聂荣县| 萍乡市| 乌兰县| 秭归县| 新安县| 柯坪县| 克什克腾旗| 长治市| 巴塘县| 辽宁省| 合江县| 竹溪县| 互助| 南召县| 青铜峡市| 高要市| 循化| 淮安市| 永丰县| 永川市| 广南县| 荔波县| 类乌齐县| 中宁县| 孟津县| 尉氏县| 四子王旗| 黄浦区| 武清区| 航空| 玛沁县| 塘沽区| 东源县| 玉山县| 西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