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8章 塗嶺大戰(一)

“你軍有兩千五百人,我軍人數不及你,你若來攻塗嶺,雖不佔上風,卻並無滅軍之危險,可是你卻太過於貪心了,偏偏要分出五百軍去佔據那本是空城的沙格鎮,這樣一來你再往南行軍勢必要小心謹慎,我纔有機會在你必經之路上面佈置這麼多火藥,再來一個十面埋伏,想不到吧,你們清軍南下的第一仗便遭遇慘敗?!?

這一仗打完,南下的清軍還有兩支軍隊,一個是楓亭驛的三百清軍,還有就是沙格鎮的五百綠營。

項玉留下一部分人繼續打掃戰場,讓張三亮分出一部分軍隊看押俘虜,自己帶著剩餘的軍隊直撲沙格鎮,這隻清軍此時應該還不知道主力部隊已經全軍覆滅的消息,他們分開纔不到一天的時間,但是若讓他們得到消息,只怕他們會連夜逃跑,那樣就麻煩了。

明軍剛剛的一仗損失比較輕微,只有十五人陣亡,其中有九人是被自家的軍隊誤傷,明軍是三面合圍,夜裡光線太差,出現了幾起誤傷事件,這一次項玉便不再採取各點都突進的方式,主攻一點,清軍的逃跑路線有兩條:向西投奔主力部隊,此時他們還不知道主力部隊已經全軍覆滅,一旦遭到攻擊是有可能向主力部隊靠攏的,二是直接向北逃竄,這一種可能性是最大的,畢竟他們是從北邊過來的,路線更加熟悉,而且北邊對於他們來說更加安全。

明軍到達沙格鎮的時候已經是三更時分,大部分士兵這時已經入睡了,清軍在鎮外簡單的佈置了幾個明哨,由於主力部隊在西邊,明軍若要來偷襲必須先要通過主力部隊那邊,所以鎮上的清軍警惕並不高,也沒有在鎮中紮下大營,而是直接住進鎮上的民宅內。

沙格鎮本來有三百多戶人家,項玉從海上登陸之後便將鎮上的居民都向南疏散了,這時沙格鎮就是一空鎮。

稍稍歇息了一刻鐘,明軍便架起了火炮對著鎮上的清軍轟擊起來,由於缺乏運輸工具,明軍的重炮並沒有帶來,所攜帶的都是不到一千公斤的青銅炮,用兩頭牛拉著前進,這才耗費了大量時間。

深夜的爆炸聲驚醒了熟睡中的清軍,明軍從西面涌進了鎮中,一陣密集的槍聲傳來,十幾個剛剛從屋內跑出來的清軍被擊斃在大街上,不斷爆炸的火光引導者明軍的前進,街上的清軍越來越多,一名把總從屋內鑽出,士兵們紛紛圍住他,七嘴八舌:“將軍,我們怎麼辦,明軍打進來了,到處都是明軍,我們被包圍了。”“是啊,弟兄們衝不出去啊,怎麼辦啊將軍!”

這把總名叫江紡,他看了一眼街上的火光,只聽見西邊傳來的殺喊聲最大,心裡有了計量,知道敵人是從西邊攻進來的,那麼就不能去西邊匯合大部隊了,於是指著北邊大聲喊道:“傳我軍令,全軍向北突圍,張寶,你帶一百名弟兄去掩護兄弟們撤退,其他人跟我來。”

亂成一團的清軍見有人帶頭,紛紛跟在後面,向北邊衝去。沙格鎮並麼有城牆,清軍一路狂奔,很快便離開了炮擊的範圍,身後傳來的殺喊聲也越拉越小,清軍稍稍鬆了一口氣,突然,前面出現一陣火光,江紡心裡一震,知道那是火槍槍管噴出的火焰,緊跟著便聽見了一陣“噗噗”聲,清軍逃得十分急促,許多士兵身上並沒有盔甲,哪裡抵擋得住子彈,瞬間跑在前面的清軍便栽下去一大片。

“衝,都跟我衝,他們都是火槍,不能近戰,衝過去就安全了?!苯彯吘怪阑鹄K槍的弱點所在,他只道火繩槍的射速不快,便寄希望於能夠一鼓作氣衝過去。

清軍向前衝出了十幾步,明軍果然沒有再開槍,清軍士兵士氣大振,吶喊著向前衝去,這時,又是一陣槍聲,清軍倒下一大片,緊接著又一陣槍聲傳來,清軍愣住了,不知道該往前衝還是不衝,江紡心裡也是鬧不明白:怎麼對面的軍隊的開槍速度能這麼快?

這時候,身後的殺喊聲已經越來越近了,清軍一片大亂,紛紛向兩邊跑去,對面的張三亮也忽視了這一點,只顧著集中兵力堵在前面,兩邊並沒有佈置兵力防止清軍突圍,結果讓清軍逃了一大半。

這一仗的後來一直是明軍在四面搜捕追擊清軍的敗兵,一直搜到第二天下午。

清軍一共五百人,其中被擊斃一百一十六人,受傷被俘和投降的清軍一共有一百七十八人,連同主將江紡在內,剩下的兩百零六人都不做所蹤,這時已經沒辦法再行追擊了,明軍只好返回塗嶺,以防備清軍的突然進攻。

這兩仗結束的時間都很快,除了進攻沙格鎮後期抓俘虜多耽擱了些時間,明軍一共陣亡三十一人,六十八人受傷,其中大多是輕傷。

這兩仗打完,明軍士氣大振,不僅一掃從北伐失敗之後的頹勢,而且就連每日的訓練都表現的十分積極。項玉當然樂意看到這樣的情況,不過葵山的明軍遲遲沒有動作也令他憂心不已,根據情報顯是,永春州方向的清軍已經過了碼頭街,目前繼續向西逼近,很快就將抵達洪瀨縣,一旦清軍攻下洪瀨縣,那麼項玉不得不分出一部分兵力退守大眉山,如果不守住大眉山,清軍就可以從明軍背後居高臨下發動進攻,這將是對明軍的致命威脅。

一連四五天,對面的清軍都是毫無動靜,照理說沙格鎮的清軍此時肯定是已經逃回了清軍大營的,那麼清軍主將肯定是對自己的實力有了一定的瞭解,這樣一來雖然會暫時延緩清軍的進攻時間,但是顯然清軍也在積蓄力量,一旦前來進攻,則勢必是有充足的準備。

泉州方面傳來的消息也不容樂觀,從永春州過來的一萬餘清軍已經攻下了安溪,之後向溪尾進軍,明軍三戰兩敗,已經放棄了溪尾城,全軍退守**城,就連葵山的一千明軍也被調回了**,周全斌的用意很明顯,就是要藉助**城的城牆固守待援,一旦時局不利,也可以從海上撤退。

他絲毫沒有考慮過不是他的嫡系部隊的項玉部,反而給項玉下了嚴令,讓他無比守住塗嶺,戰至最後一兵一卒。

對於這個命令項玉自然嗤之以鼻,鄭成功曾告訴過他讓他見機行事,而且只讓他堅守住沙格鎮五天的時間,他雖沒有在沙格鎮駐軍,但是一樣守住了南下的要道,只要塗嶺不失,清軍一樣不敢從驛道上南下,他的軍隊便如一根釘子一般釘在這條要道之上,令清軍進退失據。

不過眼下最重要的事情還是確保自己軍隊背後的安全,項玉無奈之下只好調張聰帶本部前去防守,這樣一來他手中的軍隊數量就不足一千人了,一旦清軍來進攻,明軍並不好防守。

有些事情越怕越來,張聰前腳剛走,清軍後腳就到了山下,這一次清軍可謂是傾巢而出,不僅綠營士兵全部被帶來了,而且滿人自己的八旗軍也全部出動,足足有四千人之多,清軍雖然不重視火槍,但是對於火炮還是十分重視,大軍之中帶著十幾門紅衣大炮,要知道此時的紅衣大炮重量大多在兩千公斤以上,最重的甚至可達上萬斤,清軍真是因爲運輸這一批火炮而耽擱了大量的時間。

紅衣大炮這時的射程一般在一千步左右,摺合今天的長度大約是在1500米遠,這個射程可能連今天的許多遠程反器材槍械都不如,但是在冷兵器還佔主導的年代卻是極爲恐怖的存在了。

清軍大軍並不急著進攻,而是在山下佈下陣勢,將火炮拉倒前面來,對準了明軍修建的工事轟炸起來,明軍的工事十分簡陋,只是在山上稍稍掘開一些土石,堆積起來人員可以躲在後面,主要是防止清軍的箭矢,並不是爲了防備火炮用的。

明軍攜帶的火炮射程都不超過一千米,這時只能憑藉高度又是剛剛夠到清軍的陣型的邊緣,並不能對清軍造成巨大的殺傷。

清軍一連轟擊了近半個時辰,許多大炮的炮膛內都淤積了很多火藥需要清理,這才停止了炮擊,大軍在炮擊一停下來的那一刻便排著整齊的列陣向山上逼近,清軍出動的都是步兵,仰攻對騎兵顯然不利,加上明軍大量裝備火槍,對於騎兵的威脅過大,所以清軍兩翼的騎兵並沒有隨著步兵一起進攻。

清軍前面是一排盾牌兵,手裡舉著的是一副巨大的複合盾牌,能夠有效的抵擋弓箭的攻擊,在三十步之外不會被弩箭射穿,但是對於火繩槍的貼彈丸的防護力要稍稍差上一些,四十步的距離上就能夠被擊穿。盾牌兵後面是五排弓箭手和火槍手,之所以出現混編主要是因爲這支軍隊中以之前投降的明軍爲主,降清的明軍中裝備有不少的火槍。

第125章 北琉球國第140章 新槍實驗第108章 炮擊皇城第263章 夜襲鎮海(三)第251章 糧食戰略第108章 炮擊皇城第130章 陸上阻擊第66章 討伐部落第72章 海上大火第68章 意外來兵第71章 引蛇出洞第56章 軍械所第329章 出城談判第284章 故技重施?第90章 發現行蹤第381章 鏖戰鎮南關(二)第220章 浮出水面第158 章 中了埋伏?第62章 路遇陳永華第417章 兵臨盛京第113章 回到基隆第24章 明軍的出路第86章 籌備貨幣第88章 府中的意外第90章 發現行蹤第358章 濃霧偷襲(一)第94章 安置俘虜第80章 劉吳聯合第246章 戰後的巨大影響第288章 兵分兩路第257章 農業的發展和建設(二)第122章 兩軍遭遇第45章 廈門風雲(四)第330章 通商口岸第52章 消失的荷蘭人第123章 陸上交戰第73章 日軍投降第244章 臺南海戰(三)第14章 索要槍械第431章 中南半島和澳洲第420章 費揚古南下第265章 攻佔海南島第409章 定邊之策第222章 價格爭議第420章 費揚古南下第257章 農業的發展和建設(二)第251章 糧食戰略第139章 中華帝國第332章 鉅額賠償第65章 糧食危機第389章 九門提督第354章 無理要求第6章 三桂定策第27章 新的危機第325章 江戶灣第431章 中南半島和澳洲第153章 火炮封鎖帶第366章 莫臥兒人買炮!第92章 興辦教育第284章 故技重施?第327章 重創第214章 備戰第151章 一邊倒的戰鬥第426章 決戰沙俄(二)第202章 西班牙人遇襲第211章 清廷的警覺第374章 大水攔路第377章 騎兵?奇兵!第374章 大水攔路第403章 平定準葛爾(二)第99章 項玉成親第58章 風雲突變第313章 秦文的分析第141章 擴建軍工廠第271章 夜幕下的密謀第204章 海上遭遇第262章 夜襲鎮海(二)第278章 勢不可擋第345章 海澄攻防戰(八)第52章 消失的荷蘭人第34章 海上激戰第108章 炮擊皇城第9章 糧食危機第174章 海盜島第234章 破城第406章 朝鮮戰局第71章 引蛇出洞第62章 路遇陳永華第367章 項玉登基第407章 僵持階段第32章 出兵臺灣第177章 海商第36章 攻城困難第107章 慘烈廝殺第250章 人才問題第325章 江戶灣第429章 對日作戰第137章 南下方針第254章 清廷的封鎖(一)第210章 安置
第125章 北琉球國第140章 新槍實驗第108章 炮擊皇城第263章 夜襲鎮海(三)第251章 糧食戰略第108章 炮擊皇城第130章 陸上阻擊第66章 討伐部落第72章 海上大火第68章 意外來兵第71章 引蛇出洞第56章 軍械所第329章 出城談判第284章 故技重施?第90章 發現行蹤第381章 鏖戰鎮南關(二)第220章 浮出水面第158 章 中了埋伏?第62章 路遇陳永華第417章 兵臨盛京第113章 回到基隆第24章 明軍的出路第86章 籌備貨幣第88章 府中的意外第90章 發現行蹤第358章 濃霧偷襲(一)第94章 安置俘虜第80章 劉吳聯合第246章 戰後的巨大影響第288章 兵分兩路第257章 農業的發展和建設(二)第122章 兩軍遭遇第45章 廈門風雲(四)第330章 通商口岸第52章 消失的荷蘭人第123章 陸上交戰第73章 日軍投降第244章 臺南海戰(三)第14章 索要槍械第431章 中南半島和澳洲第420章 費揚古南下第265章 攻佔海南島第409章 定邊之策第222章 價格爭議第420章 費揚古南下第257章 農業的發展和建設(二)第251章 糧食戰略第139章 中華帝國第332章 鉅額賠償第65章 糧食危機第389章 九門提督第354章 無理要求第6章 三桂定策第27章 新的危機第325章 江戶灣第431章 中南半島和澳洲第153章 火炮封鎖帶第366章 莫臥兒人買炮!第92章 興辦教育第284章 故技重施?第327章 重創第214章 備戰第151章 一邊倒的戰鬥第426章 決戰沙俄(二)第202章 西班牙人遇襲第211章 清廷的警覺第374章 大水攔路第377章 騎兵?奇兵!第374章 大水攔路第403章 平定準葛爾(二)第99章 項玉成親第58章 風雲突變第313章 秦文的分析第141章 擴建軍工廠第271章 夜幕下的密謀第204章 海上遭遇第262章 夜襲鎮海(二)第278章 勢不可擋第345章 海澄攻防戰(八)第52章 消失的荷蘭人第34章 海上激戰第108章 炮擊皇城第9章 糧食危機第174章 海盜島第234章 破城第406章 朝鮮戰局第71章 引蛇出洞第62章 路遇陳永華第367章 項玉登基第407章 僵持階段第32章 出兵臺灣第177章 海商第36章 攻城困難第107章 慘烈廝殺第250章 人才問題第325章 江戶灣第429章 對日作戰第137章 南下方針第254章 清廷的封鎖(一)第210章 安置
主站蜘蛛池模板: 道孚县| 新田县| 蒲城县| 古丈县| 抚顺市| 遂平县| 新安县| 拜城县| 潜山县| 永顺县| 台山市| 栖霞市| 衡山县| 泰兴市| 涿州市| 延长县| 江油市| 沁阳市| 廊坊市| 石门县| 民和| 东平县| 明光市| 墨竹工卡县| 佛教| 武宁县| 通海县| 中西区| 衡南县| 射阳县| 明溪县| 南昌县| 汉川市| 乐清市| 调兵山市| 汝南县| 上犹县| 汤阴县| 乌鲁木齐市| 古丈县| 舟曲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