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4章 索要槍械

項玉聽後笑了笑,說道:“面對騎兵的時候陣型的厚度很重要,這一點你應該知道的吧。”

張聰點了點頭:“一般軍隊在應付騎兵的時候都會在大軍的兩邊佈置一定數量的騎兵護住兩翼,中軍的前面站滿長槍、長矛軍,之後立上道盾牆,這才能稍稍延緩一下騎兵的衝力,以免一開始就被騎兵衝動陣腳。”

“不錯,但是你剛剛所說的顯然火器營沒有這樣做,說不定還沒有兩翼的保護,直接就要面對清軍騎兵的衝擊,加上陣型厚度太薄,這才一觸即潰,不過我若訓練出一支火器營來的話,我肯定不會這樣跟清軍作戰。”

張聰不解的問道:“那不知統制大人你要如何操練這支軍隊?”

項玉笑道:“你自己用過火繩槍嗎?”

張聰點了點頭。

項玉繼續道:“那你說說看,這火繩槍的射擊速度如何?缺點又有哪些?”

張聰連連搖頭,說道:“著火繩槍用起來十分麻煩,不僅操作麻煩,射速緩慢,而且碰上大風和陰雨天氣就毫無用處了。”

火繩槍要靠扣動扳機帶動火繩點火擊發,遇上有風的天氣確實是大受影響,下雨天就完全不能用了。

“不錯,你說的這些都不錯,所以我才說火器營還有可以改進之處!”

“哦,不知大人所說的改進之處是哪一處需要改進的,又是如何改進的?”張聰見項玉說的輕描淡寫,微微有些生氣,明軍幾十年的火器使用經驗被他隨口說出有缺陷,好像不值一錢一般,他又是個正統軍戶出身,自然心有不平。

項玉自然聽出了他言語間的不耐,不過他並沒有放下心上,說道:“既然火繩槍射速慢,爲何火器營的將領讓士兵排成一個方陣或者一長排,這種陣型火槍兵發揮不出來火力的連續壓制性,大大影響了射速,如果是對付步兵還好,這種程度的火力壓制足以讓步兵的推進變得困難起來,但是一旦碰上了騎兵,而且是清軍的精銳騎兵,這個時間就會變得十分致命,往往一名火槍兵只開上了兩三槍,騎兵便已經席捲而來,而火槍兵一旦被騎兵衝亂了陣型,就失去了他的優勢,變得毫無還手之力。”

張聰點了點頭,承認了項玉的觀點確實不錯,只是這缺點要怎麼解決?他倒是想聽他說一說:“既然統制知道了火器營的弊病所在,不知大人有何革除弊病之法?”

項玉自然知道,說道:“我們可將士兵們排成三排,第一排射擊完後第二排射擊,第二排射擊時則第一排和第三排交換位置,到後方裝添火藥等,第二射擊完後再第三排射擊,第二排同開始的第一排交換位置,補充彈藥,第三排射擊完後再由第一排射擊這樣來會循環間隔的時間大大的縮短了,火槍兵的火力輸出也會連續起來,不至於間隔的太開形成不了火力壓制。”

張聰聽後點了點頭,說道:“大人你這個辦法不錯是不錯,但是就是不知道戰場上的效果怎麼樣,要是還是不能夠有效阻止清軍的騎兵前進,那也沒用。”

項玉同意他的看法,清軍騎兵騎射技藝高超,這種火繩槍暫時還不是他們的對手,他手中已經有了兩桿更加先進的魯密銃,等到什麼時候找到技藝高超的工匠,將這魯密銃交給工匠,讓工匠試著趕製一批新的魯密銃出來就好一些了。

第二天,項玉又一次進了城,這一次估計兵部哪裡不會輕易的同意自己的要求,所以軍司監他也懶得去,直接去找鄭成功了。

鄭成功這兩天心情稍微好轉了一些,一來是各地再無戰事傳來,江北的清軍雖然蠢蠢欲動,但是畢竟還沒有真的打到頭上來,二是大部分的轉移工作已經完成了,一些重要的物資和將士的家眷都已經轉移到了金門島上了,鄭成功經營金門、廈門多年,水軍也一直是他手中的王牌,一旦陸上戰局不利,至少也給自己留下了一條後路,他的父親本來就是廣東乃至南洋一帶的海上霸主,若是時局實在不利,他也可以退往此處。

這時項玉跑來求見,他心情不錯於是便接見了項玉。

鄭成功的王府並不是特意修建的,只是城中原來州府大宅,這時候當做了王府,項玉被一名士兵帶去了大堂,他等了片刻,鄭成功纔出來。

項玉連忙跪下行禮,他今天還是穿了一身綿甲,身上披甲,見禮的時候便只用單膝下跪,不用行大禮,這是他一直所反感的。

鄭成功看了他一眼,示意他平身,說道:“說吧,你今天找我所謂何事?”

“回王爺,末將營中先有一千四百餘人,末將想要向王爺要一些火器。”

“哦?火器,我記得軍械所還存了許多火器,你自己去取便是了,又何必跑我這裡來開口。”鄭成功心裡微微有些奇怪,不知道這個項玉要火器幹什麼,好像自己麾下諸將對火器都沒有什麼特別的好感,恰好這次北伐,部隊碰上陰雨天氣,許多裝備火槍的部隊都全無用處,因此被人詬病,想不到今天竟然有人想要火器。

項玉當然不知道這麼多:“王爺,末將要的數量可能有點大,兵部那邊肯定不會同意的,這才先向王爺稟報,想請王爺恩準。”

這下鄭成功心裡更加奇怪了,心想他這是要了多少火器啊,還擔心兵部不批,他淡淡的說道:“你想要多少火器,竟然連兵部都不敢直接批給你,你說出來我聽聽,不太過分我就答應你也就是了。”

軍械所確實留下了一大批火器,這些火器有些是明朝的,有些是西洋人的,還有些是從日本得來的(鄭成功的生母是日本人,他本人也出生在日本,鄭家早年跟日本的商業往來十分密切。)

項玉見他語氣似乎自己的要求得到滿足的希望很大,於是說道:“王爺,末將想要兩千桿火槍,二十門火炮,末將要佛郎機炮,火槍也要能用的好槍!”

鄭成功笑道:“你的要求本王準了,你自己帶人去軍械所取吧,我這就讓人給軍械所傳個話。”

項玉那知道事情竟然會這麼順利,連忙拜謝。

其實這件事是鄭成功記錯了,之前調運物資前往金門的時候,兵部曾清點一番,給了他一個報告,報告中似乎說火器有兩萬餘件的庫存,其實這個報告並不是寫的火器,而是防禦火器的綿甲數量,由於清廷開始使用火器,因此防禦火器能力出衆的綿甲也漸漸得到了重視。

項玉哪會知道這些,這會高高興興的去了軍械所,這麼多武器自然不可能都放在軍械所裡,於是又跟著軍械所的人到了兵部的倉庫,項玉掏出一張單子遞給管理倉庫的倉曹,這人一看單子微微有點吃驚,連忙帶著項玉他們來到這裝著火器的倉庫,項玉看了一眼,周圍有很多軍士都在往外搬著東西,看來是要將這裡的東西轉運出去了,這情況倉曹肯定知道,可是若是問他,估計他是不會說的,不過項玉能夠猜出這是鄭成功準備轉移到海上去了。

倉曹帶著衆人來到一間不大的倉庫外面,這裡並沒有什麼人來往,看來搬東西的人應該還沒有搬到這裡來,一名管理倉庫的小吏連忙上前去打開了倉庫的大門,項玉跟著倉曹進了倉庫,倉庫內放著大量的火銃,項玉之前跟鄭成功說好的是兩千桿火槍,這倉曹見他們挑選,也不阻攔,帶著手底下的人出啦倉庫,到外面去指揮那些正在搬運的士兵去了。

項玉拿起一桿火銃看了看,這槍看上去有點舊了,應該是生產時間比較久遠了,也是,距離清軍入關都已經過了十五年了,這些年來雖然還有幾個南明政權,但是這些政權都沒有財力和物力去大規模製造武器,因此這些槍只怕是明亡之前留下的。

這時,跟來的一名工匠上前說道:“統制大人,這些火銃有些年久失修,如若使用恐有炸膛的危險!”項玉接過他手中的那桿鳥銃一看,果然發現槍管之間過於鬆懈,槍管之間甚至都有錯動。

這工匠是軍中的一名老匠,修理過很多火槍,所以很容易就看出了這桿鳥銃的問題。這時倉庫內的大多是普通的士兵,他們哪裡識得槍械的好壞,這可不能隨便拿,壞的拿回去也沒用。

於是項玉便讓這名老匠守在外面,士兵們每桿槍都經過他的大致鑑定之後再行裝運,雖然看不了那麼仔細,但是至少能夠剔除那些損壞的特別厲害的槍械,拿回去至少也可以修理。

項玉在倉庫裡面轉著,倉庫的前面放著槍械,後面擺放著的是一些火藥,和鐵丸,火繩槍用的還是普通的鉛丸,重量足夠,但是硬度一般,因此穿透能力不強,一層鐵甲可以在五十步的距離上面擊穿,但是換上防護能力更強的綿甲就不行了。

第188章 疏散華人第285章 再攻鎮海第414章 破城第104章 兩面合圍第428章 決戰沙俄(四)第394章 退守遼東第235章 各自打算第118章 狙擊大隊第332章 鉅額賠償第24章 明軍的出路第169章 部落的戰爭(上)第287章 再殲援軍第320章 互相妥協第381章 鏖戰鎮南關(二)第290章 兩難抉擇第1章 戰敗的將軍第159章 中間開花第417章 兵臨盛京第120章 價格戰第124章 日軍逃走第105章 驚天動地的爆炸第361章 神秘來賓第428章 決戰沙俄(四)第426章 決戰沙俄(二)第153章 火炮封鎖帶第27章 新的危機第303章 大問題第151章 一邊倒的戰鬥第257章 農業的發展和建設(二)第59章 明軍內亂第183章 西班牙艦隊的覆滅第4章 兵臨城下第408章 後宮瑣事第334章 同意出資第320章 互相妥協第28章 新式火槍第11章 整頓亂軍(一)第352章 江陰海戰第254章 清廷的封鎖(一)第210章 安置第186章 海灣炮戰(下)第1章 戰敗的將軍第2章 穿越的苦惱第177章 海商第163章 馬尼拉的情報第100章 新式火炮第182章 落日黃昏第92章 興辦教育第389章 九門提督第314章 白塔第33章 遭遇風暴第358章 濃霧偷襲(一)第149章 土著人,開戰!第19章 塗嶺大戰(二)第421章 西伯利亞對峙第415章 困守海州第160章 千炮齊發第138章 去明朝化?第176章 起航!第396章 清廷北逃第401章 置身事外第150章 炸懵了第9章 糧食危機第147章 坑爹的項玉第38章 爆破城牆第353章 嶽樂掛帥第200章 搜尋海盜第307章 意外交火第106章 城中決戰第236章 出兵臺中第347章 外圍失守第305章 雨後春筍般的清廷水軍第28章 進攻戴帽山第229章 臺東艦的使命第284章 故技重施?第115章 大演武第255章 清廷的封鎖(二)第170章 部落的戰爭(下)第75章 日本公主第166章 組建情報部門第187章 進攻馬尼拉第230章 陷阱第94章 安置俘虜第121章 琉球的變故第362章 印度來客第165章 俘獲蒂亞戈號第298章 猛攻第130章 陸上阻擊第247章 鞏固海權第375章 尚之信的覆滅第358章 濃霧偷襲(一)第231章 包圍圈第20章 塗嶺大戰(三)第119章 糧價風雲第421章 西伯利亞對峙第24章 明軍的出路第272章 暗線第202章 西班牙人遇襲第25章 炸藥包實驗第282章 作戰分析
第188章 疏散華人第285章 再攻鎮海第414章 破城第104章 兩面合圍第428章 決戰沙俄(四)第394章 退守遼東第235章 各自打算第118章 狙擊大隊第332章 鉅額賠償第24章 明軍的出路第169章 部落的戰爭(上)第287章 再殲援軍第320章 互相妥協第381章 鏖戰鎮南關(二)第290章 兩難抉擇第1章 戰敗的將軍第159章 中間開花第417章 兵臨盛京第120章 價格戰第124章 日軍逃走第105章 驚天動地的爆炸第361章 神秘來賓第428章 決戰沙俄(四)第426章 決戰沙俄(二)第153章 火炮封鎖帶第27章 新的危機第303章 大問題第151章 一邊倒的戰鬥第257章 農業的發展和建設(二)第59章 明軍內亂第183章 西班牙艦隊的覆滅第4章 兵臨城下第408章 後宮瑣事第334章 同意出資第320章 互相妥協第28章 新式火槍第11章 整頓亂軍(一)第352章 江陰海戰第254章 清廷的封鎖(一)第210章 安置第186章 海灣炮戰(下)第1章 戰敗的將軍第2章 穿越的苦惱第177章 海商第163章 馬尼拉的情報第100章 新式火炮第182章 落日黃昏第92章 興辦教育第389章 九門提督第314章 白塔第33章 遭遇風暴第358章 濃霧偷襲(一)第149章 土著人,開戰!第19章 塗嶺大戰(二)第421章 西伯利亞對峙第415章 困守海州第160章 千炮齊發第138章 去明朝化?第176章 起航!第396章 清廷北逃第401章 置身事外第150章 炸懵了第9章 糧食危機第147章 坑爹的項玉第38章 爆破城牆第353章 嶽樂掛帥第200章 搜尋海盜第307章 意外交火第106章 城中決戰第236章 出兵臺中第347章 外圍失守第305章 雨後春筍般的清廷水軍第28章 進攻戴帽山第229章 臺東艦的使命第284章 故技重施?第115章 大演武第255章 清廷的封鎖(二)第170章 部落的戰爭(下)第75章 日本公主第166章 組建情報部門第187章 進攻馬尼拉第230章 陷阱第94章 安置俘虜第121章 琉球的變故第362章 印度來客第165章 俘獲蒂亞戈號第298章 猛攻第130章 陸上阻擊第247章 鞏固海權第375章 尚之信的覆滅第358章 濃霧偷襲(一)第231章 包圍圈第20章 塗嶺大戰(三)第119章 糧價風雲第421章 西伯利亞對峙第24章 明軍的出路第272章 暗線第202章 西班牙人遇襲第25章 炸藥包實驗第282章 作戰分析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云霄县| 卓尼县| 龙里县| 赫章县| 洪泽县| 大埔县| 亳州市| 随州市| 兴宁市| 阿克苏市| 周宁县| 忻城县| 宁晋县| 苏州市| 深圳市| 沿河| 棋牌| 富蕴县| 安福县| 顺平县| 温宿县| 九寨沟县| 自贡市| 大英县| 通榆县| 疏勒县| 西吉县| 沂源县| 安丘市| 乌兰察布市| 偃师市| 塔城市| 天全县| 高安市| 六盘水市| 岳池县| 沽源县| 兴海县| 和平区| 安徽省| 垦利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