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55章 先發制人(3)

總結一個家族的歷史,總會發現一些有趣的現象。

“滴水之恩,涌泉相報”,對凡夫俗子的要求未免太高。有些是能力有限無法回報,有些是本性遺忘天生薄情故意不報。無論如何,以怨報德肯定是不對的,這一點應該毫無異議。

郤氏卻身體力行,把“以怨報德”詮釋得淋漓盡致。趙同、趙括兩支被滅,郤錡充當了劊子手和幫兇兩個重要的角色。如果沒有他的慫恿協同,僅憑欒書一人,未必能成事。又或者,趙氏的結局未必如此慘烈,或有轉圜餘地。

當然,回看過往,我們都是事後諸葛,只能假設聊以安慰。無論如何,趙氏幾近被滅族,郤氏出過力是毋庸置疑的。

關於郤氏的另外一名貴人,我們留待將來再談。他們之間的故事,精彩程度不輸於此。

晉國朝堂

“三郤”已死,掩埋入土便是了,不曾想,腦洞大開的晉厲公竟別出心裁的設計了這樣一出——

他命人將三人的屍身陳列在朝堂,請諸卿到場觀看。

爲免諸卿太過震驚造成騷動,他特命胥童監視,長魚矯、夷陽五、清沸魋等人領著衛隊在一旁維持秩序。就這樣,士匄、智罃、韓厥、中行偃、欒書一一進入朝堂,逐個依次進出。如果不是朝堂,這情形乍看有點像瞻仰死者遺容。

但是,放在朝堂意義則大相徑庭。這是國君在向羣臣示威——忤逆國君者,下場同此三人!

氣氛是低沉哀婉的,衆卿都低頭不語。死者爲大,不管他們生前如何遭人唾棄,畢竟已經付出了生命的代價。既然已把人生最寶貴的東西交付,對他們的痛恨譴責、討伐鞭笞就應到此爲止,而不是如此這般羞辱。

更何況,郤氏就算有千萬個不是,有一點值得歷史銘記——從頭到尾,他們沒有任何謀反作亂的行爲。儘管郤錡曾動過這個念頭,終究沒有付諸行動。他們橫行數年,卻落得慘死小人之手,聞之令人唏噓。

他們不算大*奸*大惡,沒有弒君犯上,沒有通敵叛國,更沒有要謀求立新君將現任君主取而代之的心思和舉措。從何而知?經過他們的屍身時,欒書嘴角的冷笑就是佐證。

所謂楚公子告發,不過是欒書以性命要挾,編好說辭讓楚公子去厲公面前指名道姓說郤至通敵。楚公子是俘虜,性命攸關,自然不敢不從。

至於郤至去周王室獻捷,爲何還多此一舉去見了孫周,也是欒書故意撮合。欒書提前寫信給孫周,說郤至很仰慕他,希望到周王室時能與他見上一面。郤至到後,孫周主動邀請郤至,兩人才有了會面。

想要謀立新君的根本就是欒書,鍋卻甩給了郤至。這口鍋設計精巧,尺寸正好,不偏不倚罩在郤至身上,郤至把它扛得穩當當的。

郤氏被殺的原因可歸結爲——妄自尊大,對厲公不敬;通敵叛國;意圖聯合外部勢力將厲公取而代之,有謀反作亂的重大嫌疑。

集權制下的君主就是個受盡父母溺愛任性嬌慣的孩童,偏偏他們還握有不受節制的生殺大權。二者的結合催生了畸形的執政模板——一言不合便要對方人頭落地甚至抄家滅門,是非對錯全憑一時喜好,朝令夕改好大喜功更是奉爲圭臬傳承發揚。

奪厲公寵臣的田地,殺厲公的近臣被解讀爲對厲公不敬,自然是順理成章毫無違和。奴才是國君的臉面,這是身爲奴才的驕傲,也是他們興風作浪的免死金牌。

厲公所謂平衡各方,毫無技術含量。硬生生的損害世家大族的利益,只爲了滿足幾個狐假虎威的奴才的貪慾。表面上是平衡了,其實是激化了內部矛盾,得不償失。

至於後兩項罪名,純屬子虛烏有,憑空捏造。

說起冤假錯案,我們的直覺反應是某個人被冤枉了,便止步於此。然而,更嚴重的後果卻未被提及——錯殺一個好人意味著縱放了一個壞人。執法者以爲已經捉到真兇,於是放鬆警戒防範。風聲過後,壞人還會跳出來,繼續作惡。接下來,會有更多的慘案發生,更多的人受到殘害。這一切的源頭則是——錯判。

厲公在對“三郤”執行死刑的時候,錯判了他們的罪行。這就意味著,意圖謀反作亂心懷叵測的人已逍遙法外。這個人未來或將製造更大的命案,更多的人將會被捲入。

錯判者對此毫不知情,他沉浸在英明果決的自我陶醉中,對危險毫無察覺。然而有一個人覺察到了,並且還採取了行動——他就是厲公旗下最得力的頭號馬仔——胥童。

此時是寒冬十二月。就在半年前,士燮終於得償所願,鬱鬱而終。士燮死後,兒子士匄入卿。

士燮死後,郤氏遇害之前,晉國四軍八卿的排位如下:

中軍將:欒書 中軍佐:郤錡

上軍將:中行偃 上軍佐:韓厥

下軍將:智罃 下軍佐:郤犨

新軍將:郤至 新軍佐:士匄

“三郤”罹難,後來者順位升遷。欒書不變,中行偃升任中軍佐。這二人本是知音密友,如今又分居將佐成爲搭檔。

滅“三郤”的本意是削弱強族,維護君權。眼見新的利益同盟馬上就要成形,再不出手怕是前功盡棄。於是,胥童做了一個大膽的決定——在欒書、中行偃走出大殿離開宮門之前,命人將兩人扣押。

韓厥、智罃、士匄則順利歸家,毫髮無損。

申時,厲公爲首的寵臣集團召開緊急閉門會議。

“爲何要將欒書和中行偃抓起來?”厲公大驚失色,想不到胥童如此大膽。

“君主稍安勿躁,”胥童不慌不忙道:“當初定計誅殺郤氏,君主可是全力支持?”

“是寡人命令你們採取行動的。”厲公道。

胥童、長魚矯、夷陽五、清沸魋等人商量過後認定,如要強攻,以國君身邊區區八百親兵難敵郤氏一門,惟有智取才有勝算。他們打探到郤氏三人在郤錡府上聚首,決定分頭行動。

胥童、夷陽五率八百衛士隱藏在四周,長魚矯、清沸魋在郤錡門前假裝糾紛。二人以評斷是非爲名,跟隨三人進入內堂,趁三人不備,將其殺死。隨後,守候在門外的胥童夷陽五率衛士將郤錡府中上下屠殺乾淨,再趕往郤犨、郤至的居所,將其妻小家丁消滅殆盡。沒了三位首領,其餘旁支不過是無主的綿羊,只得乖乖束手就擒。

“君主可曾記得,爲何要滅郤氏一門?”胥童又問。

“郤氏囂張跋扈,不把寡人放在眼裡,兼有通敵謀反的嫌疑。”

“奴才斗膽猜測,清理郤氏的目的,旨在樹立君主的權威。之所以將三人陳屍,請衆卿觀看,是想借機警告有心人切莫以身試法,否則郤氏便是他們的明日。不知小的可有說對?”

“沒錯。”厲公點頭。

“君主可知,朝堂之中,威脅到君主權威的並未隨著郤氏的消亡不復存在。如果君主就此止步,恐怕後患無窮。”說著,胥童神情憂慮。

第15章 無辜有罪(3)第28章 休養生息(4)第37章 兄弟齊心(1)第32章 蕭魚定霸(4)第55章 先發制人(3)第57章 各國內政(1)第35章 一角退出(3)第12章 意外出局(4)第8章 新人新勢(4)第17章 北門小聚(1)第11章 意外出局(3)第21章 賢良遇害(1)第6章 韓氏來訪(2)第43章 成年寄語(3)第11章 二次弭兵(3)第7章 新人新勢(3)第3章 人事變遷(3)第8章 韓氏來訪(4)第36章 有情無情(4)第44章 成年寄語(4)第41章 子產執政(1)第22章 諸事紛擾(2)第1章 當下情勢(1)第39章 兄弟齊心(3)第69章 危機重重(1)第29章 失信於友(1)第48章 火上澆油(4)第3章 晉楚未來(3)第16章 戰役得失(4)第15章 戰役得失(3)第68章 故地重遊(4)第4章 晉楚未來(4)第21章 諸事紛擾(1)第84章 父子交心(4)第40章 兄弟齊心(4)第3章 晉楚未來(3)第1章 慶賀議和(1)第27章 潛回曲沃(3)第11章 祖孫交心(3)第33章 韓氏韓事(1)第61章 卿相太傅(1)第33章 有情無情(1)第3章 人事變遷(3)第55章 先發制人(3)第31章 蕭魚定霸(3)第3章 人事變遷(3)第64章 大石落地(4)第9章 第一次弭兵(1)第4章 人事變遷(4)第39章 伯有反撲(3)第13章 戰役得失(1)第73章 天倫之樂(1)第1章 毅然決裂(1)第12章 祖孫交心(4)第19章 冰火兩重(3)第17章 共同成長(1)第13章 何功之有(1)第27章 休養生息(3)第17章 魏絳入卿(1)第9章 雙喜臨門(1)第25章 休養生息(1)第47章 二卿論政(3)第44章 成年寄語(4)第81章 父子交心(1)第40章 欲說還休(4)第30章 蕭魚定霸(2)第8章 新人新勢(4)第39章 重回巔峰(2)第62章 卿相太傅(2)第18章 興建新居(2)第57章 八字一撇(1)第49章 風雨欲來(1)第32章 蕭魚定霸(4)第23章 由怨轉恨(3)第27章 休養生息(3)第23章 賢良遇害(3)第12章 祖孫交心(4)第5章 韓氏來訪(1)第16章 戰役得失(4)第38章 兄弟齊心(2)第7章 新人新勢(3)第6章 平陰之役(2)第19章 共同成長(3)第24章 閒談齊事(4)第41章 星辰隕落(1)第30章 失信於友(2)第15章 戰役得失(3)第6章 新人新勢(2)第5章 平陰之役(1)第15章 何功之有(3)第8章 新人新勢(4)第16章 何功之有(4)第30章 失信於友(2)第1章 慶賀議和(1)第13章 無辜有罪(1)第49章 風雨欲來(1)第2章 人事變遷(2)第83章 父子交心(3)
第15章 無辜有罪(3)第28章 休養生息(4)第37章 兄弟齊心(1)第32章 蕭魚定霸(4)第55章 先發制人(3)第57章 各國內政(1)第35章 一角退出(3)第12章 意外出局(4)第8章 新人新勢(4)第17章 北門小聚(1)第11章 意外出局(3)第21章 賢良遇害(1)第6章 韓氏來訪(2)第43章 成年寄語(3)第11章 二次弭兵(3)第7章 新人新勢(3)第3章 人事變遷(3)第8章 韓氏來訪(4)第36章 有情無情(4)第44章 成年寄語(4)第41章 子產執政(1)第22章 諸事紛擾(2)第1章 當下情勢(1)第39章 兄弟齊心(3)第69章 危機重重(1)第29章 失信於友(1)第48章 火上澆油(4)第3章 晉楚未來(3)第16章 戰役得失(4)第15章 戰役得失(3)第68章 故地重遊(4)第4章 晉楚未來(4)第21章 諸事紛擾(1)第84章 父子交心(4)第40章 兄弟齊心(4)第3章 晉楚未來(3)第1章 慶賀議和(1)第27章 潛回曲沃(3)第11章 祖孫交心(3)第33章 韓氏韓事(1)第61章 卿相太傅(1)第33章 有情無情(1)第3章 人事變遷(3)第55章 先發制人(3)第31章 蕭魚定霸(3)第3章 人事變遷(3)第64章 大石落地(4)第9章 第一次弭兵(1)第4章 人事變遷(4)第39章 伯有反撲(3)第13章 戰役得失(1)第73章 天倫之樂(1)第1章 毅然決裂(1)第12章 祖孫交心(4)第19章 冰火兩重(3)第17章 共同成長(1)第13章 何功之有(1)第27章 休養生息(3)第17章 魏絳入卿(1)第9章 雙喜臨門(1)第25章 休養生息(1)第47章 二卿論政(3)第44章 成年寄語(4)第81章 父子交心(1)第40章 欲說還休(4)第30章 蕭魚定霸(2)第8章 新人新勢(4)第39章 重回巔峰(2)第62章 卿相太傅(2)第18章 興建新居(2)第57章 八字一撇(1)第49章 風雨欲來(1)第32章 蕭魚定霸(4)第23章 由怨轉恨(3)第27章 休養生息(3)第23章 賢良遇害(3)第12章 祖孫交心(4)第5章 韓氏來訪(1)第16章 戰役得失(4)第38章 兄弟齊心(2)第7章 新人新勢(3)第6章 平陰之役(2)第19章 共同成長(3)第24章 閒談齊事(4)第41章 星辰隕落(1)第30章 失信於友(2)第15章 戰役得失(3)第6章 新人新勢(2)第5章 平陰之役(1)第15章 何功之有(3)第8章 新人新勢(4)第16章 何功之有(4)第30章 失信於友(2)第1章 慶賀議和(1)第13章 無辜有罪(1)第49章 風雨欲來(1)第2章 人事變遷(2)第83章 父子交心(3)
主站蜘蛛池模板: 威远县| 玉龙| 原阳县| 丰县| 合山市| 讷河市| 宿州市| 漳州市| 武威市| 铜川市| 望谟县| 大渡口区| 高要市| 勐海县| 台中县| 方正县| 深州市| 志丹县| 陇川县| 健康| 个旧市| 类乌齐县| 松溪县| 永新县| 寻乌县| 普定县| 微博| 新乡县| 高邮市| 桓仁| 界首市| 临湘市| 安岳县| 安国市| 东兴市| 沭阳县| 新邵县| 隆回县| 儋州市| 奎屯市| 宁德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