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3章 何功之有(1)

夜走了,天亮了,凝重的空氣重歸輕鬆閒適。屈建使出渾身解數強摁住胸口奔騰澎湃的惡念,懸崖勒馬,沒有做出愚蠢的舉動。趙武賭贏了,卻也一夜不曾閤眼,輾轉難眠。

雙方約好當日下午在宋國西門前舉行結盟儀式。

楚國營帳。

“爲何要穿上甲衣?”伯州犁不解。

“以防萬一嘛。”屈建一邊吩咐左右交待下去,一邊脫下外衣,拎起甲衣穿上。

“與諸侯會合卻行令人生疑之事,可以嗎?諸侯到此,是出於信任楚國,所以前來歸附。若是心存疑慮,惹得諸侯相互猜測,就是拋棄諸侯,與本次會盟的主旨背道而馳。”伯州犁代表公子圍參與盟會,他對令尹的做法十分不贊同。

盟會的前因後果,伯州犁很清楚。楚國內部贊成的與反對的一樣多,各自都有強烈的理由支持各自的觀點。

他是晉國人,爲求生存不得不背井離鄉來到楚國。有幸得到公子圍的信任,算是謀得一席之地不至於愧對先祖。他之所以主張停戰,並非因爲他是晉國人。如今他已算半個楚國人,食君之祿忠君之事,一心爲楚國謀利。他支持議和,乃是因爲窺見不得不議和的深層次的原因。

楚國屢受東面的吳國的侵擾,中原之事已是力不從心。再加內訌頻仍,幾任令尹不是早早病死就是被處死。近來楚王時有小恙,太子年幼,叔叔伯伯們對王位虎視眈眈。假若楚王有個三長兩短,宮廷爭鬥怕是在所難免。

就這樣內憂外患的楚國,收到晉國拋來的橄欖枝還不知珍惜,好生攀附,還想有二心?伯州犁搖頭。看起來精明能幹的令尹大人也跟許多人一樣,盲目自信,自以爲是。

不管事先同意得多麼勉強,就算心不甘情不願,終究還是來了,來了就是默認要兩國休戰了。眼看就要履行最後一個儀式,偏偏要節外生枝,豈不是落人口實?對自己有何好處?想要諸侯認同,卻又做出一副準備決鬥的架式,這不是自相矛盾嗎?

屈建已經整理好衣服,不以爲然道:“兩國彼此缺乏信任已經很久了。不必理會,我只要做對我國有利的事就是了。只要能達目的,信用有何用?”

話都說到這份上了,伯州犁還能說什麼?他無言以對,只能藉故離開。

昨夜沒有對晉軍發動偷襲,他以爲令尹大人對晉國的態度已經由戒備轉變爲信任。誰知,信任在他眼中竟如此廉價。還是一副不把對方當回事的模樣,只一心一意要逞己方威風。

臨到簽約,內襯甲衣,首先是對他人不信任,其次是令人生疑。難道楚國是準備等人齊聚之後一擁而上,將各諸侯一網打盡?否則,這一身甲衣提防的是誰?對方並不武裝,自己卻有備而去,難道是想憑藉武力威脅對方不成?

伯州犁想,令尹恐怕命不久矣。只求滿足意志卻丟棄信用,意志能滿足嗎?一旦生成有某種想法,必會形成言論。既有某種言論,則需有合於言論的行爲。言行相符,思想意志才得以樹立。言、信、志三者具備,然後能定。楚國已與宋國向戌、晉國趙武達成口頭約定,如今卻要憑武力逞意氣,是言而無信。信用丟棄者,上天怎能不捨棄?

晉國營賬。

楚國命全員著甲衣參與盟會的消息傳來,趙武剛放下的心又懸了起來。他緊蹙眉頭,十分不安。

叔向不以爲意,“何害之有?匹夫無信,尤爲不可,恐怕還不得善終。何況一個會合諸侯的卿不守信用,事定不成。”

“眼見昨日之劫已過,今日又增風波,怎能不愁?”趙武眉頭緊鎖。

就差最後關頭的盟誓,議和就算大功告成。又來這一出,難道楚國真打算在盟會加兵?如果那樣,和平是化爲泡影了,接下來恐怕又是無休止的爭霸競賽。不說遠的,近的來說,一場干戈就在眼前,如何對付?

“盟會由宋國執政牽線,此地又是宋國疆域,楚國絕不敢輕易動手。宋國是我國盟國,‘彭城之役’我國爲其平息內亂,‘偪陽之圍’取勝又將偪陽國相贈。宋國對我國定是捨命相助,何懼楚軍?”叔向說道。

“論實力,楚軍肯定不是對手。只怕衝突起來有人員損傷,豈不傷了各國和氣?明明是議和,卻成了武力逼迫,兵戎相見,場面實在令人難堪。”趙武是完美主義者。各方已定,氣氛融洽的簽約豈不美哉?一旦沾上血腥,難免遺憾。

“如果楚國執意要加諸武力,各諸侯國都看在眼裡。楚國是主動生事者,我國動武也是不得已而爲之,錯在他們不在我們。今後諸侯離心,楚國定會後悔不迭。”叔向安慰道:“元帥儘可放心,楚國連劫營都會臨時叫停,穿甲衣不過是虛張聲勢。”

“或許吧。”趙武無奈點頭。議和之事已是箭在弦上,不管有多少不如意,只能硬著頭皮往前走。“弭兵是爲了消除戰爭,團結諸侯。楚國一意孤行只會成全我國中原霸主的聲名,我們隨機應變就是。”

雙方各懷心事前去盟誓、還好,楚國人雖態度冷淡,卻並未動武,氣氛還算和諧。

向戌主持盟會。把各諸侯國君主大夫安排坐定之後,他當堂宣佈此次盟會的前因後果、目的意義。言已畢,接下來就是付諸行動——晉、楚兩國歃血,之後宣佈盟誓,完成這兩步,盟會流程就算走完。

恰在此時,爭執又起。

楚國令尹提出要第一個盟誓,趙武馬上出言反對。“晉國本是諸侯盟主,從來沒有哪國在晉國之前歃血。”只要有晉國參與的盟會,皆是晉國召集並作爲盟主。晉國是中原霸主是不爭的事實,身爲晉國執政,趙武一定要站出來主張屬於晉國的權利。

“執政大人曾說,晉、楚、齊、秦四國地位相等。如果總是晉國在先,就是說楚國比晉國弱。事實並非如此。中原諸侯並非一直順服晉國,楚國也一度成爲中原盟主,與鄭、陳、蔡、許等國也有過盟會。既然如此,爲何一定要晉國第一個歃血?”屈建振振有詞,咄咄逼人。

趙武一時語塞,半天不出聲。向戌作爲主持,一時也不知如何是好。只得宣佈盟會暫停,待晉、楚兩國商議後再繼續。

中小諸侯國一時議論紛紛。有的贊成晉國先歃,有的認爲楚國也曾成爲過霸主,兩國都有資格,晉國何必執著?

楚國代表則是得意洋洋,眉飛色舞。只要晉國敢說不,他們就要據理力爭,非要在此處爭得第一不可。晉國囂張跋扈太久了,好容易有個機會挫挫他們的銳氣,一定要贏。

第19章 冰火兩重(3)第1章 晉楚未來(1)第9章 第一次弭兵(1)第24章 諸事紛擾(4)第10章 又見風雨(2)第57章 八字一撇(1)第16章 無辜有罪(4)第77章 魏舒首創(1)第2章 毅然決裂(2)第78章 魏舒首創(2)第54章 先發制人(2)第78章 魏舒首創(2)第9章 祖孫交心(1)第17章 北門小聚(1)第62章 大石落地(2)第18章 魏絳入卿(2)第83章 父子交心(3)第24章 由怨轉恨(4)第32章 士燮之憂(4)第66章 又起波瀾(2)第31章 公子游列(3)第65章 又起波瀾(1)第7章 過往面紗(3)第4章 當下情勢(4)第2章 慶賀議和(2)第14章 何功之有(2)第82章 父子交心(2)第72章 令尹篡位(4)第79章 魏舒首創(3)第50章 霸道總裁(2)第23章 由怨轉恨(3)第1章 當下情勢(1)第64章 卿相太傅(4)第15章 難過席捲(3)第35章 一角退出(3)第24章 閒談齊事(4)第11章 意外出局(3)第56章 先發制人(4)第56章 令尹發難(4)第48章 火上澆油(4)第19章 冰火兩重(3)第21章 諸事紛擾(1)第2章 北郊之遊(2)第51章 風雨欲來(3)第58章 八字一撇(2)第33章 一角退出(1)第49章 風雨欲來(1)第10章 雙喜臨門(2)第51章 風雨欲來(3)第57章 八字一撇(1)第48章 二卿論政(4)第17章 北門小聚(1)第48章 二卿論政(4)第44章 成年寄語(4)第14章 無辜有罪(2)第46章 二卿論政(2)第28章 鄢陵之戰(4)第31章 蕭魚定霸(3)第19章 魏絳入卿(3)第83章 父子交心(3)第43章 成年寄語(3)第46章 火上澆油(2)第15章 何功之有(3)第9章 第一次弭兵(1)第44章 星辰隕落(4)第58章 八字一撇(2)第64章 卿相太傅(4)第14章 何功之有(2)第81章 父子交心(1)第2章 北郊之遊(2)第20章 魏絳入卿(4)第46章 二卿論政(2)第23章 閒談齊事(3)第28章 潛回曲沃(4)第1章 人事變遷(1)第18章 冰火兩重(2)第34章 杞城長者(2)第33章 有情無情(1)第30章 士燮之憂(2)第70章 令尹篡位(2)第17章 共同成長(1)第42章 子產執政(2)第3章 人事變遷(3)第25章 諸侯築杞(1)第19章 共同成長(3)第25章 鄢陵之戰(1)第57章 八字一撇(1)第72章 危機重重(4)第9章 祖孫交心(1)第78章 魏舒首創(2)第3章 人事變遷(3)第41章 重回巔峰(4)第5章 過往面紗(1)第40章 伯有反撲(4)第10章 雙喜臨門(2)第53章 令尹發難(1)第5章 新人新勢(1)第20章 北門小聚(4)第23章 由怨轉恨(3)
第19章 冰火兩重(3)第1章 晉楚未來(1)第9章 第一次弭兵(1)第24章 諸事紛擾(4)第10章 又見風雨(2)第57章 八字一撇(1)第16章 無辜有罪(4)第77章 魏舒首創(1)第2章 毅然決裂(2)第78章 魏舒首創(2)第54章 先發制人(2)第78章 魏舒首創(2)第9章 祖孫交心(1)第17章 北門小聚(1)第62章 大石落地(2)第18章 魏絳入卿(2)第83章 父子交心(3)第24章 由怨轉恨(4)第32章 士燮之憂(4)第66章 又起波瀾(2)第31章 公子游列(3)第65章 又起波瀾(1)第7章 過往面紗(3)第4章 當下情勢(4)第2章 慶賀議和(2)第14章 何功之有(2)第82章 父子交心(2)第72章 令尹篡位(4)第79章 魏舒首創(3)第50章 霸道總裁(2)第23章 由怨轉恨(3)第1章 當下情勢(1)第64章 卿相太傅(4)第15章 難過席捲(3)第35章 一角退出(3)第24章 閒談齊事(4)第11章 意外出局(3)第56章 先發制人(4)第56章 令尹發難(4)第48章 火上澆油(4)第19章 冰火兩重(3)第21章 諸事紛擾(1)第2章 北郊之遊(2)第51章 風雨欲來(3)第58章 八字一撇(2)第33章 一角退出(1)第49章 風雨欲來(1)第10章 雙喜臨門(2)第51章 風雨欲來(3)第57章 八字一撇(1)第48章 二卿論政(4)第17章 北門小聚(1)第48章 二卿論政(4)第44章 成年寄語(4)第14章 無辜有罪(2)第46章 二卿論政(2)第28章 鄢陵之戰(4)第31章 蕭魚定霸(3)第19章 魏絳入卿(3)第83章 父子交心(3)第43章 成年寄語(3)第46章 火上澆油(2)第15章 何功之有(3)第9章 第一次弭兵(1)第44章 星辰隕落(4)第58章 八字一撇(2)第64章 卿相太傅(4)第14章 何功之有(2)第81章 父子交心(1)第2章 北郊之遊(2)第20章 魏絳入卿(4)第46章 二卿論政(2)第23章 閒談齊事(3)第28章 潛回曲沃(4)第1章 人事變遷(1)第18章 冰火兩重(2)第34章 杞城長者(2)第33章 有情無情(1)第30章 士燮之憂(2)第70章 令尹篡位(2)第17章 共同成長(1)第42章 子產執政(2)第3章 人事變遷(3)第25章 諸侯築杞(1)第19章 共同成長(3)第25章 鄢陵之戰(1)第57章 八字一撇(1)第72章 危機重重(4)第9章 祖孫交心(1)第78章 魏舒首創(2)第3章 人事變遷(3)第41章 重回巔峰(4)第5章 過往面紗(1)第40章 伯有反撲(4)第10章 雙喜臨門(2)第53章 令尹發難(1)第5章 新人新勢(1)第20章 北門小聚(4)第23章 由怨轉恨(3)
主站蜘蛛池模板: 绥宁县| 宁明县| 德阳市| 宜宾市| 收藏| 赣州市| 宜州市| 雅江县| 边坝县| 明水县| 玛沁县| 唐山市| 垣曲县| 徐汇区| 镇江市| 南丰县| 剑河县| 临城县| 大洼县| 阳江市| 嘉义县| 龙海市| 扶沟县| 儋州市| 遂川县| 信丰县| 怀来县| 搜索| 万全县| 岗巴县| 高陵县| 庆云县| 巴林左旗| 四平市| 淮北市| 吕梁市| 青川县| 遂昌县| 达拉特旗| 电白县| 崇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