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305章 貨幣

人類最初的交換是直接的物物交換,在參加交易的範圍窄小、品種稀少的時候,這種交換是能夠適應人類生存和發展需要的。

但是,物物交換的成立要以需求的雙重巧合、時間的雙重巧合和數量的雙重巧合爲前提條件。

因此,在交易的範圍擴大、品種增加時,這種交換就顯得非常困難,即使能夠成立,也要耗費過多的人力、物力和時間。

交換效率的低下嚴重阻礙了商品生產的發展。

正如現在的媧氏族內部,就是將糧食作爲一般等價物,現在部落絕大部分的商品都是國營的,由部落統一收上來,再以售賣的方式分配下去。

現在,部落以糧食作爲一般等價物,以糧食作爲交易物品的媒介,糧食便是財富的象徵,這意味著百姓手裡擁有過多的糧食,而國庫糧倉裡的糧食卻無法聚集部落內絕大部分的糧食。

所以,陳昊才決定發行貨幣替代糧食(一般等價物),將人們手中那些用於日常交易的糧食都收歸糧倉。

糧食作爲一般等價物,在交易途中是會損耗的,甚至每家人存著用於購物的糧食,那些糧食就會保存不當爲造成損耗浪費。

發行貨幣,將人們手中多餘的糧食轉移到部落的糧倉裡,讓人們把貨幣作爲購買貨物、保存財富的媒介,這樣做,才能將部落每年生產出來大部分糧食收上來,部落纔會穩定,這纔是陳昊建造糧倉的初衷。

畢竟碰到天災年,貨幣是不能吃的,而糧食是能讓活命的,只要陳昊控制了糧食,就能穩定部落內的物價,穩定部落!

擁有足夠多的糧食,陳昊才能快速地作出出征的準備,不用像之前那樣總是爲糧倉裡的糧食不足而煩惱。

人類使用貨幣的歷史產生於物物交換的時代,就像現在這個原始社會,人們使用以物易物的方式,交換自己所需要的物資,比如十獸皮換一籮鹽。

但是有時候受到用於交換的物資種類的限制,不得不尋找一種能夠爲交換雙方都能夠接受的物品。

這種物品就是最原始的貨幣,牲畜、鹽、稀有的貝殼、珍稀鳥類羽毛、寶石、沙金、石頭等不容易大量獲取的物品都曾經作爲貨幣使用過。

貨幣最重要的特徵是不容易獲得,所以黃金白銀,甚至是銅等稀缺的金屬就被人類一直作爲通用貨幣來使用。

用銅作爲部落的錢幣?

這是不可能的,部落現在還在使用石器,銅工具也不多,更別說是鑄銅幣所需要的相關技術了。

在這個原始時代,最具有稀缺性的物品是海貝,所以海貝就被原始人最早用來作爲貨幣,可現在的陳昊連海貝的樣子都沒有見到。

所以,他打算造陶幣,陶幣容易大量鑄造,給每一個陶幣刻上一個印章,然後上特殊的釉和漆,憑現在部落的生產力(陶作坊歸部落所有)和條件,族人自己很難仿製出來。

爲了造陶幣,他特意蓋了一個“印鈔工廠”,並安排五個人專門造陶幣。

這種陶幣並不是像銅錢那樣小而平正,如果把陶幣直接造成這個樣子,陶幣就容得摔碎,這肯定不行的。

所以陳昊設計的這種陶幣就像一塊中間有一個小孔的曲奇餅,一面是拱起來的凸面,另一面是平的面。

凸面有曲奇餅那樣的花紋,這些凸起來的花紋還有防僞造的功能。

而平底面則是刻著面值、防僞印章,這樣就能大大地提高防僞性能。

其中,最重要的是這些曲奇餅狀的陶幣都會塗上不同顏色的漆,不同顏色的漆,和陶幣的大小,都能夠清楚地讓不識字的人知道陶幣的面值。

給陶器上漆還能夠保護陶幣,能減少陶幣在流通過程中的磨損,提高陶幣的性能。

而且制漆還是當前部落的最高科技,除了媧氏族外,其它部落的制漆技術幾乎一片空白,就算是媧氏族內部也沒多少人擁有制漆的技術,這又能增強防僞性。

給陶幣上漆不但能夠保護陶幣、顯示面值、增強防僞性,還能增加陶幣的美觀性。

如果一個人要仿造陶幣,首先他得擁有高超的製陶技術,還要僞造陶幣上的印章,更要懂得制漆技術。

這一系列的高端技術,就不是普通人可以隨便仿造出來的了。

當然,當部落發展到一定程度,制漆技術和製陶技術得到廣泛應用後,這種上漆陶幣還是會被淘汰的,到時就得鑄造金屬幣了。

陳昊設計的陶幣分爲一角、兩角、五角、一元、兩元、十元,一共六種面值。

而一斤糧食的價格定價在五毛錢(角),十元等於二十斤糧食。

實際上現在部落裡流通的商品中,因爲糧食的價格不高,所以沒有什麼貴重物品是超過十元錢的。

發行貨幣的主要目的是用於流通,既然沒有十元以上的商品,那麼十元以上的貨幣就沒有必要發行。

這六種面值的貨幣都塗著不同顏色的漆,而且大小不一樣,就算是文盲也能很快地辨識其價值。

看著一批新造出來的陶幣,陳昊很是滿意。

這些貨幣外形像曲奇餅,有著各種鮮豔的顏色,表面的漆光滑平整、耐磨,就是一種比貝殼還漂亮的工藝品!

每一種陶幣的底部還上了不同顏色的釉,釉漆結合,使它們更有藝術性、獨立性。

陶幣底部的面值的字體、印章清晰可見,尤其是那個“昊”字的印章更是十分帥氣,彷彿是一種偉大的精神。

“這種貨幣算及格了,我們在商業街那裡建一個銀行,讓族人用糧食來交換這種貨幣,跟族人說,以後我們就用這種貨幣在其他商鋪購買貨物?!?

陳昊對旁邊一人說道:“而換到的糧食經盤點後,就收歸糧倉,我要看看我們的糧倉今年攢到多少糧食!”

旁邊這個男人是陳昊特意選出來管理印鈔廠、銀行的“太昊銀行”總行長,叫“融”。

“太昊,你要發行這種漆陶幣,要不要讓各大商鋪都停止對族人用糧食購買商品???”阿融問道。

“不,不要馬上暫停,我們的貨幣纔剛開始造,我也不知道需要鑄造多少貨幣,等日後,糧食的價格開始上漲時,我們看情況,再考慮是否需要停止造幣?!标愱徽f道。

“糧食還會自己漲價?”阿融很是不解。

“呵呵。”陳昊一笑而過,接著道:“我們快點造幣吧,等街道上那個銀行蓋好後,我們就發行貨幣?!?

第146章 血親復仇第416章 教育第181章 慄祭第189章 強大的漁獵部隊第124章 藥與草第236章 房屋規劃第472章 羽絨第224章 太昊(十張月票加更!)第251章 訓練與遊戲(下)第194章 大豐收第230章 幹塘第66章 排水系統第302章 治國之道第228章 稅第98章 歲星第156章 小豹貓第354章 計劃第497章 騎兵襲擊第361章 天下之主第466章 新軍糧第153章 香菇與樹莓第420章 能走多遠第201章 突然的到訪第222章 安置的事宜第467章 野外拉練第361章 天下之主第142章 灌溉農具第407章 古菱齒象第447章第117章 風溼關節炎第398章 太昊族,現第541章第404章 朝貢與貿易第129章 灰雁第301章 國庫與餘糧第391章 以逸待勞第153章 香菇與樹莓第492章 奸細第325章 瞠目結舌第132章 我是老中醫第501章第285章 老祖母講故事第54章 狩獵(三)第296章 攻伐戎人(五)第232章 產鉗第132章 我是老中醫第101章 曬河鮮第178章 建窯第508章 運勢之戰第385章 市場與外貿(下)第486章 心中理想的目的第278章 你們反了?。ㄉ希?/a>第530章第366章 原始市場(三)第160章 採蜜(上)第341章 夜襲第233章 四年秋收第168章 秋收第235章 糧倉計劃與育種第517章 軍中暗涌第535章 守衛之戰第342章 風聲鶴唳第104章 田地規劃與人口登記第411章 象與駁第49章 夜觀星象第252章 你們是以風爲姓?第248章 五年春耕第222章 安置的事宜第117章 風溼關節炎第364章 原始市場(一)第541章143章 抓野鴨第423章 穩定的發展第318章 防具 (上)第126章 採藥第80章 貨物第256章 第一個礦第474章 抽絲、調絲第157章 馴貓記第10章 抓野雞第135章 漁業的初想第77章 秋獵第62章 爭論第158章 桃林(上)第76章 十斤鹽第512章 埋坑與談判第18章 原雞第420章 能走多遠第73章 水中惡獸第34章 全民種菜第362章 牛族第19章 養雞第420章 能走多遠第306章 管理糧食第178章 建窯第460章 平叛(下)第47章 度量與時間第306章 管理糧食第376章 追隨之箭第435章 麥與蕭關
第146章 血親復仇第416章 教育第181章 慄祭第189章 強大的漁獵部隊第124章 藥與草第236章 房屋規劃第472章 羽絨第224章 太昊(十張月票加更!)第251章 訓練與遊戲(下)第194章 大豐收第230章 幹塘第66章 排水系統第302章 治國之道第228章 稅第98章 歲星第156章 小豹貓第354章 計劃第497章 騎兵襲擊第361章 天下之主第466章 新軍糧第153章 香菇與樹莓第420章 能走多遠第201章 突然的到訪第222章 安置的事宜第467章 野外拉練第361章 天下之主第142章 灌溉農具第407章 古菱齒象第447章第117章 風溼關節炎第398章 太昊族,現第541章第404章 朝貢與貿易第129章 灰雁第301章 國庫與餘糧第391章 以逸待勞第153章 香菇與樹莓第492章 奸細第325章 瞠目結舌第132章 我是老中醫第501章第285章 老祖母講故事第54章 狩獵(三)第296章 攻伐戎人(五)第232章 產鉗第132章 我是老中醫第101章 曬河鮮第178章 建窯第508章 運勢之戰第385章 市場與外貿(下)第486章 心中理想的目的第278章 你們反了?。ㄉ希?/a>第530章第366章 原始市場(三)第160章 採蜜(上)第341章 夜襲第233章 四年秋收第168章 秋收第235章 糧倉計劃與育種第517章 軍中暗涌第535章 守衛之戰第342章 風聲鶴唳第104章 田地規劃與人口登記第411章 象與駁第49章 夜觀星象第252章 你們是以風爲姓?第248章 五年春耕第222章 安置的事宜第117章 風溼關節炎第364章 原始市場(一)第541章143章 抓野鴨第423章 穩定的發展第318章 防具 (上)第126章 採藥第80章 貨物第256章 第一個礦第474章 抽絲、調絲第157章 馴貓記第10章 抓野雞第135章 漁業的初想第77章 秋獵第62章 爭論第158章 桃林(上)第76章 十斤鹽第512章 埋坑與談判第18章 原雞第420章 能走多遠第73章 水中惡獸第34章 全民種菜第362章 牛族第19章 養雞第420章 能走多遠第306章 管理糧食第178章 建窯第460章 平叛(下)第47章 度量與時間第306章 管理糧食第376章 追隨之箭第435章 麥與蕭關
主站蜘蛛池模板: 喀喇沁旗| 绩溪县| 蓝田县| 高邑县| 三台县| 武功县| 东丰县| 文昌市| 开封市| 汕尾市| 仁布县| 仲巴县| 吉水县| 囊谦县| 娱乐| 建瓯市| 高安市| 繁昌县| 屏南县| 五家渠市| 河西区| 平阳县| 文化| 怀来县| 潜山县| 镇雄县| 怀柔区| 福清市| 玉溪市| 江门市| 那坡县| 普陀区| 永年县| 雷山县| 永城市| 沅陵县| 平山县| 二连浩特市| 若尔盖县| 澎湖县| 米脂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