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01章 曬河鮮

老樹下。

六籃鹽整齊擺放著,也是晾了一日。

陳昊對此很奇怪,部落每次換到大量的東西回來,部落的老祖母和巫就要將這些物品放在老樹下,還擺上祭品祭祀一晚,第二天才能移動。

他問了老祖母,老祖母就說,逝去的老族人也是這樣做的,說這樣能告知天上的先祖。

巫簡單地完成一次炙烤肩骨的占卜後,老祖母才吩咐族人處理這些換回來的鹽。

這些鹽還溼的,部落人就取來陶盆,將這些鹽曬乾,曬乾後纔會收到巫的屋裡。

老祖母和巫以及幾個老人的家裡都有一個一米多深的大地洞,那些地洞的歷史比較古老,部落的糧食都會藏在裡面,吃的時候再由老祖母進行分配。

老祖母忙完鹽的事情後,就來到陳昊身旁,問道:“昊,你說可以到河裡撈魚蝦曬乾,我們該怎麼做?”

現(xiàn)在的老祖母對陳昊也是十分相任。

“用鹽醃製魚蝦,然後曬制,魚蝦就可以保存很久,甚至可以將大魚製成鹹魚幹,可以吃更久。”陳昊說道。

“好,我派人跟你去制魚乾。”老祖母堅定地點頭說道。

她在想,要是真像陳昊說的那樣,可以將河裡的河鮮製成魚乾,那媧氏部落就能多存一份口糧。

比作以前,由於魚蝦等水產(chǎn)無法保存,都是直接看著它們爛在泥裡,等到春季河水漲回來,就連泥裡的螺都不再能採集了。

陳昊在思索著將小魚蝦製成鹹乾貨的步驟。

但很快,他就發(fā)現(xiàn)在曬制魚蝦之前,還缺少一些工具。

於是乎,他直接跑到工具房裡翻找。

工具房裡面存放的是各種未分配的石錛、石鎬等工具,以及長矛弓箭等屬於部落公有的武器,有一名老人住在這裡看守這裡的工具。

藤籃、菜籃,這些都是可以用來曬魚蝦的工具,但並不好使。

很快,陳昊又找到幾個好使的工具了。

這是一種扁平、用蘆葦桿製成的容器,一個圓形的扁平、邊框很淺的工具,通俗的話來說,這種工具叫“匾”,是用來曬制糧食和各種肉類的盛裝工具,他在朱襄氏族那裡就見過別人用這種工具曬鹽。

陳昊記得在農(nóng)村的時候,這種工具是用竹製的,叫竹匾,可在這個時代,他看到的這種工具卻是用蘆葦枝、藤這些材料編織而成,遠沒有竹匾輕便。

竹既能造弓、矛等武器,也能制籮筐、箕、匾、籃子、傢俱等各種各樣的工具,是一種非常有用的材料。

可是,陳昊到目前爲(wèi)止,包括在其它的部落裡,都沒有發(fā)現(xiàn)竹子的蹤跡,這一帶可能沒有竹子。

拿著幾個匾,再次跑到藤嫂家裡,其實就在陳昊家的隔壁。

此時,藤嫂正和三個巧手的老婦女坐在地上,編織地籠、蝦籠、還有製作背籃,而編織用的材料是蘆葦、水草、藤、樹枝。

這些老婦女平常不會外出採集和漁獵,只有在集體種地缺人時纔會跟著出去工作。

她們平時就在部落裡編織工具、搓繩子,看管部落裡半大的孩子,她們也種了幾行菜,而她們的食物發(fā)放是陳昊分配的。

陳昊進來後,直接讓藤嫂她們放下手頭上的工作,所有人全力製造這種匾。

到了中午時分。

老祖母安排了二十多個男女給陳昊調(diào)配,因爲(wèi)部落有幾個孩子要成年,需要搭建幾間新泥房屋,所以她並沒有將所有的人手都撥給陳昊。

陳昊和這二十多個男女,帶上背籃等工具,趕到了之前那個河灣處。

即使過去近十日,這河牀上依然有很多水產(chǎn)沒有死亡,但也有部分水坑裡飄著死魚。

“走了,我們下去。”

“穿了木屐的人小心點。”

陳昊帶著部落人下河牀,因爲(wèi)部落還有很多人沒有樹皮鞋穿,很多人還只穿一個木鞋底,綁上幾條繩子,就是木屐,所以陳昊要提醒那些穿木屐的人下河牀時要小心一點。

滿是螺殼貝類的河牀已經(jīng)有些乾旱,很多螺殼都被咬碎了,這應(yīng)該是青魚咬出來的,青魚喜歡吃螺絲。

陳昊捕抓過很多魚,他也不知道哪些是青魚,畢竟這個時代的魚跟後世的馴化過的四大家魚是不一樣的。

馴化魚類,還不是時候,陳昊只想先解決溫飽問題。

“這邊,你們撈這邊。”

“西面,你們幾個去撈西面。”

“大家先搜索水坑,把水坑裡的小魚小蝦撈上來。”

“你們幾個穿樹皮靴的,負責(zé)到更遠的泥地裡撿螺和貝。”

陳昊來到河牀上,吩咐族人分頭行事,已經(jīng)晚了很多日,時間要抓緊一點,一定要在魚蝦乾死前,儘量多收集上來。

一行人忙活到傍晚時分,每個人都收集到大半籮筐的水產(chǎn)。

非常不錯,種類繁多,有黃鱔泥鰍、蝦虎魚、蝦米、蟹、還有一些黑魚和鮎魚,這兩種魚最耐氧了,只要有溼泥巴就能活,不像那些草魚青魚之類,困在坑裡很快死亡。

衆(zhòng)人將今日收穫的水產(chǎn)帶回部落,也是開始忙碌起來。

泥鰍黃鱔不多,先吃了。

蝦米小魚洗乾淨(jìng)後,小魚擠出內(nèi)臟,和蝦米一起放到鹽水裡浸泡。

大魚都殺了,挖掉內(nèi)臟放到鹽水裡浸泡。

大魚浸了兩個鐘頭,就直接掛在木架子上進行晾曬。

倒是蝦米和小魚醃製完後,要煮一遍,然後榨乾水份,放進匾上進行晾曬。

而螺貝直接煮熟,挑出它們的肉,然後拌上鹽巴醃製一下,再晾曬。

連續(xù)進行好幾日的捕撈,媧氏部落的老樹下已經(jīng)擺滿了螺貝幹、小魚蝦米幹、大魚乾。

部落裡面飄滿了魚腥味,但大家並不討厭這些腥味,因爲(wèi)這些是寶貴的存糧。

“真好,看來成功了。”

“只要一直採集和曬制下去,即使到了春季,部落都能穩(wěn)定得到肉食。”

“這樣,春季的時候,就能減少採集漁獵的時間,大家可以去開墾灌木叢那邊肥沃的土地了。”

陳昊站在老樹下,撿了一些螺肉乾看著,在憧憬著春天的時候,開荒的工作。

第200章 文化知識輸出第276章 石器與豆製品第349章 能源第444章 事故第126章 採藥第167章 土冰箱第493章 反間計第452章 旱情與水車第284章 耕戰(zhàn)國策第302章 治國之道第242章 安插棋子第547章第308章 手抖癥的藝術(shù)第240章 鹽貿(mào)(上)第122章 割蕁麻與養(yǎng)殖計劃第520章 上下一心第335章 有利之地第517章 軍中暗涌第482章 奴隸大逃亡第354章 計劃第381章 傳術(shù)第177章 柏皇氏族第167章 土冰箱第503章 孤軍第483章 刺頭第46章 節(jié)氣與日晷第497章 騎兵襲擊第489章 騎兵突襲第129章 灰雁第249章 搖籃第442章 十四年秋第280章 男人的地位第321章 羊皮地圖(下)第33章 潑水抓魚第388章 佈防第224章 太昊(十張月票加更!)第525章 破城第209章 原始農(nóng)藥第102章 冬忙第337章 佔山爲(wèi)王(二)第513章 附屬的怪事第472章 羽絨第367章 原始市場(四)第1章 回到原始第220章 遷徙的柏皇氏族第149章 殘酷的治療第318章 防具 (上)第555章第28章 背式籃第313章 詭計第196章 糾正曆法第204章 石灰場第443章 能源難題第543章第272章 六年春耕第149章 殘酷的治療第193章 秋播第46章 節(jié)氣與日晷第252章 你們是以風(fēng)爲(wèi)姓?第442章 十四年秋第272章 六年春耕第453章 借糧第308章 手抖癥的藝術(shù)第547章第118章 男子出嫁第331章 廟算(下)第267章 防備第234章 脫粒翻曬農(nóng)具第553章第2章 純粹系學(xué)術(shù)性研究第400章 息壤第285章 老祖母講故事第159章 桃林(下)第93章 挖蚯蚓第163章 蠟燭、酒、醋第494章 守關(guān)第334章 戰(zhàn)備第381章 傳術(shù)第54章 狩獵(三)第78章 割禾第539章第290章 衛(wèi)星城第206章 大改造第437章 竹林裡的部落第522章 要走得更遠第327章 怪物第356章 停戰(zhàn)第436章 第二關(guān)第97章 皮靴、月相第264章 陰康氏族搬遷計劃第215章 後備糧倉和皁角第261章 城市規(guī)劃第294章 攻伐戎人(三)第524章 攻城戰(zhàn)第394章 女媧氏的心計第435章 麥與蕭關(guān)第4章 窮得吃草第270章 植物城牆第50章 知識記錄第139章 採鹽果
第200章 文化知識輸出第276章 石器與豆製品第349章 能源第444章 事故第126章 採藥第167章 土冰箱第493章 反間計第452章 旱情與水車第284章 耕戰(zhàn)國策第302章 治國之道第242章 安插棋子第547章第308章 手抖癥的藝術(shù)第240章 鹽貿(mào)(上)第122章 割蕁麻與養(yǎng)殖計劃第520章 上下一心第335章 有利之地第517章 軍中暗涌第482章 奴隸大逃亡第354章 計劃第381章 傳術(shù)第177章 柏皇氏族第167章 土冰箱第503章 孤軍第483章 刺頭第46章 節(jié)氣與日晷第497章 騎兵襲擊第489章 騎兵突襲第129章 灰雁第249章 搖籃第442章 十四年秋第280章 男人的地位第321章 羊皮地圖(下)第33章 潑水抓魚第388章 佈防第224章 太昊(十張月票加更!)第525章 破城第209章 原始農(nóng)藥第102章 冬忙第337章 佔山爲(wèi)王(二)第513章 附屬的怪事第472章 羽絨第367章 原始市場(四)第1章 回到原始第220章 遷徙的柏皇氏族第149章 殘酷的治療第318章 防具 (上)第555章第28章 背式籃第313章 詭計第196章 糾正曆法第204章 石灰場第443章 能源難題第543章第272章 六年春耕第149章 殘酷的治療第193章 秋播第46章 節(jié)氣與日晷第252章 你們是以風(fēng)爲(wèi)姓?第442章 十四年秋第272章 六年春耕第453章 借糧第308章 手抖癥的藝術(shù)第547章第118章 男子出嫁第331章 廟算(下)第267章 防備第234章 脫粒翻曬農(nóng)具第553章第2章 純粹系學(xué)術(shù)性研究第400章 息壤第285章 老祖母講故事第159章 桃林(下)第93章 挖蚯蚓第163章 蠟燭、酒、醋第494章 守關(guān)第334章 戰(zhàn)備第381章 傳術(shù)第54章 狩獵(三)第78章 割禾第539章第290章 衛(wèi)星城第206章 大改造第437章 竹林裡的部落第522章 要走得更遠第327章 怪物第356章 停戰(zhàn)第436章 第二關(guān)第97章 皮靴、月相第264章 陰康氏族搬遷計劃第215章 後備糧倉和皁角第261章 城市規(guī)劃第294章 攻伐戎人(三)第524章 攻城戰(zhàn)第394章 女媧氏的心計第435章 麥與蕭關(guān)第4章 窮得吃草第270章 植物城牆第50章 知識記錄第139章 採鹽果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乌鲁木齐县| 利辛县| 丹巴县| 盐山县| 固镇县| 西峡县| 辰溪县| 安义县| 兴隆县| 富川| 蒙山县| 新田县| 余干县| 开鲁县| 阿瓦提县| 平安县| 金秀| 遂平县| 邮箱| 休宁县| 武穴市| 丹阳市| 色达县| 徐水县| 新巴尔虎右旗| 朔州市| 嵊泗县| 竹山县| 澄迈县| 化州市| 凤台县| 长白| 裕民县| 博爱县| 云林县| 黄浦区| 龙州县| 漾濞| 离岛区| 甘谷县| 遵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