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22章 割蕁麻與養殖計劃

春天時節,晝夜溫差比較大。

大約是六點左右,陳昊就起牀,整理了一下這個三十釐米高、鋪上禾草的草牀。

風裡希也起來幫忙整理那塊用獸皮縫製起來的被子,她將被子拿出屋外曬,陳昊說這可以殺菌。

陽光很明媚,陳昊從屋裡將幾個蘆葦匾搬到屋外曬制。

裡面是葛根和枇杷,據風裡希說,這是昨天的時候,部落人收穫了西面那片野地的葛。

於是老祖母就將葛分給每一戶人,老祖母說,曬河鮮的匾閒著也是閒著,乾脆把地裡的葛收穫上來,分給每一戶人,而枇杷是從那片枇杷林採集回來的,也都分了給大家。

這個時候,風裡希抱著一捆的葛莖出來,掛在牆上的木桿進行晾曬。

兩人洗臉刷牙完了,剛好看到水缸裡的水也不多了,他們就將水缸剩下的水倒進下水道,這些水放了兩日,都要壞了。

倒完水,帶上樺樹皮桶,兩人到蔡河(菜園旁邊的河)的上游取水。

取水點鋪了很多石塊,也被人爲地清理出幾個方便取水的“渡口”,兩人打了兩桶水就加快腳步趕回家。

樺樹皮桶是用樺樹皮縫製而成,在接縫處塗了些松脂,但松脂幹了之後很硬,很容易碎,桶就會漏水。

從取水點提水回到家,水桶的水少了三分之一。

這非常的不好,要將這一個半米來高的水缸打滿,兩個人要走三個來回才能完成,陳昊也想過直接在部落裡挖井,奈何現在部落的生產力嚴重不足。

打完水後,到菜園澆水、到田地裡忙活了一會,已經到八點三十分了,時間過得真快。

女族長連忙帶著大家出外採集,此行從部落出發,一直往北走。

路過粟地的時候,又發現八頭黑毛原豬在山坡腳下睡覺,把山坡腳一些新長出來的禾苗糟蹋了。

這下子,部落人就不能忍了,有人撿起石頭扔野豬,有人拿起投矛器投矛,也有人掄起飛石索投石球,一頓的驅趕,將那羣原豬趕得遠遠的。

在外面刀耕火種種下的糧食經常會被野生動物糟蹋,這是沒有辦法的事情,只能見一次趕一次。

衆人撿回矛和石球,就繼續往北挺進樹林裡。

路過花菇堆,陳昊過去看看有沒有花菇,可被告知說昨天部落人就過來採集過。

花菇很好吃,很多人都盼著吃,陳昊想了想,就覺得應該回去加一條律法,禁止族人私自採集花菇。

陳昊把這事情給族長說,女族長也十分贊同。

路過枇杷林,此時這裡的枇杷也都被採集過了,但上面還有部分生的枇杷,看來過幾日還可以過來採集這裡的枇杷。

樹上還有猴子,那些猴子在樹冠上不斷地翻找果實,可都沒幾個熟的枇杷,只能吃苦澀的生枇杷,這可把它們鬱悶得夠嗆的。

衆人來到蕁麻地開始進行採集的工作。

大家穿戴手套,拿著蚌鐮,背上背籃,就分工合作採集蕁麻。

有人去收割嫩的蕁麻莖葉,有人去收割長成的蕁麻葉,也有人去拔整蕁麻的莖根回去熬藥湯,大家忙得不亦樂乎。

可他們採集蕁麻的時候比較混亂,三羣人各自爲政,弄得很多蕁麻沒有被完全採集就被踩倒糟蹋。

陳昊一看,不由大皺眉頭,雖然這裡有一大片的蕁麻,可是這樣無節制、無管理地採集蕁麻,只會坐吃山空,到頭來,部落的紡織業還沒發展起來,這裡的蕁麻就絕跡了。

陳昊連忙教導他們,分一批人去拔蕁麻,一批人接著摘嫩葉,一批人又接著摘老葉,最後一批人整理蕁麻莖。

一輪的管理下來,就形成一條簡單的流水線,這樣就能將每一株蕁麻物盡其用,陳昊也打算,收穫了一畝蕁麻,就立刻撒上種子補種,達到循環利用,甚至可能的話,就到遠處燒掉幾塊地用來種蕁麻。

這種流水線作業的效率非常不錯,大家只需專注幹一個工序,用了一個上午就採集到大量的蕁麻材料,足夠一日需求的量。

採集夠就暫時不採集了,畢竟蕁麻嫩葉和蕁麻大葉與蕁麻莖根不同,葉子是用來給人和牲畜吃的,這個時代沒有保鮮的手法,所以明天的時候再過來繼續採集。

中午吃完飯,忙完農活,部落的男女就去大河邊回收蝦籠地籠。

隨著漲水也有一段時間,蝦籠和地籠的收穫十分豐富,現在每戶人都有七八個籠,部落人往往一次下地籠就要佔據幾百米長的河段,隨著部落的漁業發展,陳昊覺得應該儘快把木舟製造出來。

魚獲豐富,家家戶戶都有剩餘的漁獲,於是大家就把吃不完的漁獲薰起來,或是用鹽醃製再曬成乾貨。

每戶人都有足夠多的葛、漁獲、蕁麻葉、還有枇杷幹,大家暫時不用爲食物而發愁。

部落的食物豐富,也就意味著能有一定的非採食人員,所以,陳昊也趁著這個機會,找了十個成年男女,去砍樹木。

選擇砍的樹木是松樹,因爲松樹含有松油,不易腐爛。

松樹林在部落的西北面,是在樺樹林的旁邊,隨著部落人對這一帶的開發,樺樹林和松樹林都被劃爲部落的新領地,這年頭地廣人稀,很多地方只要你開發了,說是你的,就是你的。

花了兩日半的時候,陳昊他們十一個人終於收集到足夠多的木材和樺樹皮。

一大堆的松木材和樺樹皮堆放在部落外面。

“建造房屋,還差什麼材料?”

陳昊拿著一塊樺樹皮,與其餘十人一起研究。

“養豬、養雞、還有養羊。”

“還有狗。”

“昊,把小狗分給每戶人養,不就可以了?”

“也對,每戶人都會有剩飯,這樣養狗也方便,我們養狗主要是用來增加我們部落的防禦能力,暫時來說,還是照柏叔你說的方法去做比較好,就狗分給每戶人養。”

“我們要建容納二十頭豬的豬圈,容納五十隻雞的雞欄,二十頭羊的羊圈。”

陳昊拿著毛筆認真地規劃著,這規劃有些超前,不過,再過一兩年,隨著部落養殖的動物繁殖,或者再搞一些回來,這三個動物欄很快就能住滿了。

羊、豬、雞、狗是六畜之四,古人選擇定向馴化它們是很有道理的。

鹿生性膽小,不能馴養,甚至載人的馴鹿也是一種半馴養半野生的動物,受驚之後的鹿會處於一種瘋狂狀態,會狂奔亂撞,如果是圈養,經常撞牆受傷或死亡。

而野兔的繁殖能力並不能與家兔比,野兔一年只有兩窩,而且兔十分嬌養,兔子的腸胃不能吸過多的水份,對食物十分講究,稍不注意它們就會拉稀死亡,所以,註定這兩種動物沒有馴化價值。

第359章 十年春第477章 新潤滑油和羽絨製品第4章 窮得吃草第315章 河道圍殲(下)第518章 困境第178章 建窯第170章 秋季貿易(中)第334章 戰備第297章 攻伐戎人(六)第332章 財政稅收第355章 毀寨第121章 蒲草與製品第142章 灌溉農具第431章 繁華的商業第478章 煤礦罷工第409章第466章 新軍糧第212章 牧場第211章 退“耕”還林第167章 土冰箱第158章 桃林(上)第189章 強大的漁獵部隊第243章 水桶與牛第385章 市場與外貿(下)第14章 採花菇第416章 教育第537章第458章 遇襲的大庭族人第224章 太昊(十張月票加更!)第201章 突然的到訪第8章 捕蛙(已簽約,放心收藏)第250章 訓練與遊戲(上)第174章 穿牛鼻環第65章 滿載而歸第51章 抓知了猴第422章 進與退第449章 工業的糧食第497章 騎兵襲擊第376章 追隨之箭第299章 處置奴隸(下)第202章 你們是不是傻第541章第62章 爭論第369章 奴隸市場(上)第348章 改變策略第237章 小賺一筆(上)第283章 統治者與占卜第167章 土冰箱第211章 退“耕”還林第211章 退“耕”還林第329章 車第90章 墨與“紙”第41章 製陶第485章 蕭關之戰第252章 你們是以風爲姓?第498章 新形勢第288章 建軍(上)第444章 事故第88章 有用的樹皮第452章 旱情與水車第2章 純粹系學術性研究第48章 量度工具第341章 夜襲第187章 大山裡的粉條第16章 魚頭花菇湯第215章 後備糧倉和皁角第81章 朱襄氏族第251章 訓練與遊戲(下)第55章 遇豹第24章 占卜與刀耕火種第220章 遷徙的柏皇氏族第224章 太昊(十張月票加更!)第3章 母系氏族第133章 馴化禽畜第19章 養雞第391章 以逸待勞第12章 部落的田地第197章 初級工業產品的成效第259章 豐富菜籃子第167章 土冰箱第4章 窮得吃草第291章 左右兩難第24章 占卜與刀耕火種第353章 擊潰第196章 糾正曆法第518章 困境第35章 地籠第151章 賣女奴第106章 水龍氏(上)第187章 大山裡的粉條第248章 五年春耕第276章 石器與豆製品第290章 衛星城第43章 陶器是部落的第286章 六年秋收第296章 攻伐戎人(五)第21章 摘枇杷第500章第403章 十二年春
第359章 十年春第477章 新潤滑油和羽絨製品第4章 窮得吃草第315章 河道圍殲(下)第518章 困境第178章 建窯第170章 秋季貿易(中)第334章 戰備第297章 攻伐戎人(六)第332章 財政稅收第355章 毀寨第121章 蒲草與製品第142章 灌溉農具第431章 繁華的商業第478章 煤礦罷工第409章第466章 新軍糧第212章 牧場第211章 退“耕”還林第167章 土冰箱第158章 桃林(上)第189章 強大的漁獵部隊第243章 水桶與牛第385章 市場與外貿(下)第14章 採花菇第416章 教育第537章第458章 遇襲的大庭族人第224章 太昊(十張月票加更!)第201章 突然的到訪第8章 捕蛙(已簽約,放心收藏)第250章 訓練與遊戲(上)第174章 穿牛鼻環第65章 滿載而歸第51章 抓知了猴第422章 進與退第449章 工業的糧食第497章 騎兵襲擊第376章 追隨之箭第299章 處置奴隸(下)第202章 你們是不是傻第541章第62章 爭論第369章 奴隸市場(上)第348章 改變策略第237章 小賺一筆(上)第283章 統治者與占卜第167章 土冰箱第211章 退“耕”還林第211章 退“耕”還林第329章 車第90章 墨與“紙”第41章 製陶第485章 蕭關之戰第252章 你們是以風爲姓?第498章 新形勢第288章 建軍(上)第444章 事故第88章 有用的樹皮第452章 旱情與水車第2章 純粹系學術性研究第48章 量度工具第341章 夜襲第187章 大山裡的粉條第16章 魚頭花菇湯第215章 後備糧倉和皁角第81章 朱襄氏族第251章 訓練與遊戲(下)第55章 遇豹第24章 占卜與刀耕火種第220章 遷徙的柏皇氏族第224章 太昊(十張月票加更!)第3章 母系氏族第133章 馴化禽畜第19章 養雞第391章 以逸待勞第12章 部落的田地第197章 初級工業產品的成效第259章 豐富菜籃子第167章 土冰箱第4章 窮得吃草第291章 左右兩難第24章 占卜與刀耕火種第353章 擊潰第196章 糾正曆法第518章 困境第35章 地籠第151章 賣女奴第106章 水龍氏(上)第187章 大山裡的粉條第248章 五年春耕第276章 石器與豆製品第290章 衛星城第43章 陶器是部落的第286章 六年秋收第296章 攻伐戎人(五)第21章 摘枇杷第500章第403章 十二年春
主站蜘蛛池模板: 青阳县| 恩施市| 汾西县| 越西县| 扎赉特旗| 邢台市| 嘉祥县| 金坛市| 剑川县| 铜鼓县| 深州市| 永顺县| 苍梧县| 平定县| 龙井市| 白玉县| 雷波县| 红安县| 历史| 木兰县| 七台河市| 全椒县| 文山县| 平山县| 庆阳市| 平定县| 正阳县| 德昌县| 扎兰屯市| 大邑县| 师宗县| 土默特右旗| 腾冲县| 昌乐县| 林州市| 霍山县| 施秉县| 鄂州市| 读书| 阳谷县| 临沂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