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288章 建軍(上)

寒風呼呼,很多人都穿上了厚實的羊皮衣裳,建設也隨著石灰的問題而暫緩下來。

熟石灰要等些日子才燒好,才能把第三曬穀場最後部分鋪砌好。

媧氏、陰康氏、柏皇氏,三個部落的人都很勤奮,從春季忙到冬季,他們要把自己的地盤建設好。

那作爲城牆一部分的枸桔也長到一米多高,因爲之前摘過頂,現在它們的分支變得很多、很茂密,已形成一道寬一米、高一米的刺牆,估計再過一年,它們便能形成一道具有一定防禦力的...兩米高的刺牆。

陳昊也抓緊有限的時間組建部落的軍事力量。

現在部落已經擁有三十個職業軍人,這是部落的常規軍,他打算再徵集四十個男人作爲半職業的軍事人員,準備應對來年...或今後可能會遇到的威脅。

村寨東面這條建了糧倉、柴米鹽醬醋、理髮鋪、肉菜鋪等商業設施已經漸漸形成部落的商業中心,也成爲了部落人喜歡逛的地方。

在理髮鋪的旁邊,一間新修好、還沒有裝修配套的學校(一個院子)裡,陳昊正在招募一批半職業軍人。

招募的軍人的要求是男性,年齡在十三歲到三十五歲不等(有很多人不知道自己的年齡,就得看身體狀況推測)。

一個長得比較矮小的男子,他的身體還算強壯,自報年齡是剛好十三歲。

“不錯,你可以留下來!”得知這個少年的狀況,陳昊立刻讓他留下來,這個少年明年就成年了,他還會長高長強壯的,部落缺的正是這種年輕的兵員。

接著的是一名看上去有三十多歲的男人。

他的身體長得比較一般,身高是夠了,可他的體重很弱。

打架把體重排第一位,正如拳擊散打,把體重分爲各個級別。

古代那些能打的人個個都是虎背熊腰,只要不是太肥(這年頭太肥胖的人十分少),陳昊都會留下的,最終陳昊還是把這個男人留下來。

部落的人口並不多,有很多技術人員是排除在外的。

培育一名技術人員可是要花幾年的時間,陳昊怎麼捨得讓他們去戰鬥呢?

而招募回來的半職業軍人就不同,只需訓練他們一年半載,等日後有軍事行動時,再訓練幾個月,他們就能上陣殺敵,下田種地。

“今日的招兵就到此爲止,沒有選上的人就回去吧,選上的人就到阿虎那裡領取酒醋。”

“下午開始訓練,你們聽到銅鑼聲後,就立刻到學校這裡集合!”

被選中的人在阿虎那裡進行量度身高和檢查視力、檢查手腳等進一步的身體檢查,檢查完後大家拿獎勵離開,徵集訓練是有獎勵的,所以大家都很踴躍參加。

“一共四十個半職業軍人,再加上三十個職業軍人,我就有七十人可用。”

“其中十個軍人是負責防禦部落的,而六十人是要組成一支正規部隊!”

...

下午時分,七十人分爲兩隊,站在東曬穀場上。

一隊十人是阿揮領的守城軍隊,阿揮這支部隊主要訓練守城、指揮平民依靠城池(現在只有植物刺牆,很多軍事設施都沒有造出來)而戰鬥。

另一隊是由陳昊帶領的主力部隊,一共六十人,而陳昊今明兩日要訓練的軍隊就是這支主力部隊。

主力部隊中,一面寫了一個“龍”字的黑字紅底軍旗隨風飄揚,莊嚴威武。

“聽聞馬其頓長矛方陣很厲害,我得試試。”

陳昊打算試試這樣的陣法,於是他就讓這六十人都拿上一根長七米的竹竿,整齊地排列著,他想試試真實的效果。

六十個人站立成一個密集整齊的長方形,那些七米長的竹竿都挺起來,讓這個方陣變成一隻厲害的刺蝟。

陳昊在其中,也舉著一根長長的竹竿,他覺得很吃力,因爲這竹竿太長了,重心在矛頭那裡,得吃力地將其翹起來,根本無法使用。

於是,陳昊就讓大家拿塊石頭綁在竹竿的尾端,以重量保持平衡。

勉強是能舉起來,可因爲這樣,長矛變得更重了。

“矛一般不超過四米,超過四米,人就用不好太長的矛,真是應了這句話!”

“算了,走走看。”

接著,陳昊就開始命令大家穩步前進,每喊一個數字,大家就走一步。

可這實在走得太慢了,比正常走路還慢,走不了多遠,人就感覺疲累。

“揮,如果是你們,你們會怎麼對付我們?”陳昊突然對外面的人問道。

阿揮十個人一開始看到這些密密麻麻...特別長的矛,他們還是感到很可怖的,可過了一會兒,他們就覺得這只不過是一頭笨重的獵物。

“太昊,你們走得太慢了。”

阿揮笑了笑,回去部落裡拿來一些飛石索還有幾塊拳頭大的木頭,然後掄起來,直接在外面扔木頭,這一扔就當場把方陣長矛陣給破了。

“散了,散了!”

陳昊很是鬱悶了,連原始人都知道怎麼破的陣法,根本就沒有用處,估計是某大洲的歷史是造假的,這樣的陣法根本不切實際。

馬其頓方陣看著很厲害,實際上是不堪一擊,如果當時阿揮等人扔的是三四斤重的石球,恐怕一個石球砸下來就得死掉幾個人,就算不死人,可這樣的陣法的行動太慢了,也進不了樹林,一上戰場就是捱打的份。

“華夏兵法有云,兵貴神速,一支軍隊要想在戰場上生存,第一件事是把行動速度提上去,長矛太長了,根本不適合行動,太長的矛不但影響移動速度,而且一但進入樹林就無法使用。”

“還是用回華夏的軍陣和軍備吧!”

接下來,陳昊就讓大家在曬穀場上先進行整隊起步走的訓練,他則拿出一份編好的軍事計劃書出來研究。

他做了好幾個方案,其中第一個就是馬其頓方陣,但顯然這種方案是失敗的。

第二套方案是結合華夏各種軍備陣法組建的部隊,是一支能遠、中、近戰鬥的隊伍。

這個隊伍包括主帥在內,由六十一人組成,分爲九個組成部分,是綜合能力最好的部隊。

其中有兩個兵種是主攻兵種,另一個兵種是主防兵種。

第445章 會唱歌的鳥第166章 捕盤羊第421章 峽谷相逢第132章 我是老中醫第43章 陶器是部落的第283章 統治者與占卜第138章 新漁具第150章 部落的精神第271章 增稅第64章 捕魚比賽(下)第154章 採山貨(上)第106章 水龍氏(上)第471章 結盟書第540章第41章 製陶第42章 投矛器和窯第203章 礦石第165章 養魚業第52章 狩獵(一)第17章 耕種之始第110章 蛔蟲的秘密第510章第487章 關外異族第288章 建軍(上)第305章 貨幣第262章 各種的難題第281章 第一個奴隸第293章 攻伐戎人(二)第345章 白狐女第321章 羊皮地圖(下)第58章 招攬第314章 河道圍殲(上)第80章 貨物第67章 下水道第434章 關口第187章 大山裡的粉條第345章 白狐女第97章 皮靴、月相第215章 後備糧倉和皁角第239章 初級貿易(月票突破二十張加更)第341章 夜襲第207章 女奴與春耕第74章 捕鱷第68章 不講衛生第185章 大開荒第239章 初級貿易(月票突破二十張加更)第317章 形勢分析第90章 墨與“紙”第279章 你們反了!(下)第379章 外貿與軍備第286章 六年秋收第268章 銅礦第513章 附屬的怪事第86章 市日的收穫第423章 穩定的發展第473章 紡第532章 糧道第44章 漏水的屋(求收藏,求推薦票)第453章 借糧第511章第297章 攻伐戎人(六)第476章 印染第178章 建窯第237章 小賺一筆(上)第169章 秋季貿易(上)第222章 安置的事宜第380章 送糧第17章 耕種之始第72章 飛石索第248章 五年春耕第373章 被吃的奴隸第33章 潑水抓魚第164章 消毒藥物第556章第298章 處置奴隸(上)第117章 風溼關節炎第413章 除虎第168章 秋收第41章 製陶第493章 反間計第502章第29章 孵化和菜乾第422章 進與退第503章 孤軍第429章 十三年秋第1章 回到原始第199章 孔雀石與豬鬃(下)第361章 天下之主第431章 繁華的商業第1章 回到原始第387章 東方形勢第9章 吊腳套第451章 核心技術和核心材料第497章 騎兵襲擊第227章 油料作物 (爲想成爲作家的文盲打賞加更!)第185章 大開荒第13章 小溪抓魚忙第455章 朱襄族的封地第28章 背式籃第429章 十三年秋
第445章 會唱歌的鳥第166章 捕盤羊第421章 峽谷相逢第132章 我是老中醫第43章 陶器是部落的第283章 統治者與占卜第138章 新漁具第150章 部落的精神第271章 增稅第64章 捕魚比賽(下)第154章 採山貨(上)第106章 水龍氏(上)第471章 結盟書第540章第41章 製陶第42章 投矛器和窯第203章 礦石第165章 養魚業第52章 狩獵(一)第17章 耕種之始第110章 蛔蟲的秘密第510章第487章 關外異族第288章 建軍(上)第305章 貨幣第262章 各種的難題第281章 第一個奴隸第293章 攻伐戎人(二)第345章 白狐女第321章 羊皮地圖(下)第58章 招攬第314章 河道圍殲(上)第80章 貨物第67章 下水道第434章 關口第187章 大山裡的粉條第345章 白狐女第97章 皮靴、月相第215章 後備糧倉和皁角第239章 初級貿易(月票突破二十張加更)第341章 夜襲第207章 女奴與春耕第74章 捕鱷第68章 不講衛生第185章 大開荒第239章 初級貿易(月票突破二十張加更)第317章 形勢分析第90章 墨與“紙”第279章 你們反了!(下)第379章 外貿與軍備第286章 六年秋收第268章 銅礦第513章 附屬的怪事第86章 市日的收穫第423章 穩定的發展第473章 紡第532章 糧道第44章 漏水的屋(求收藏,求推薦票)第453章 借糧第511章第297章 攻伐戎人(六)第476章 印染第178章 建窯第237章 小賺一筆(上)第169章 秋季貿易(上)第222章 安置的事宜第380章 送糧第17章 耕種之始第72章 飛石索第248章 五年春耕第373章 被吃的奴隸第33章 潑水抓魚第164章 消毒藥物第556章第298章 處置奴隸(上)第117章 風溼關節炎第413章 除虎第168章 秋收第41章 製陶第493章 反間計第502章第29章 孵化和菜乾第422章 進與退第503章 孤軍第429章 十三年秋第1章 回到原始第199章 孔雀石與豬鬃(下)第361章 天下之主第431章 繁華的商業第1章 回到原始第387章 東方形勢第9章 吊腳套第451章 核心技術和核心材料第497章 騎兵襲擊第227章 油料作物 (爲想成爲作家的文盲打賞加更!)第185章 大開荒第13章 小溪抓魚忙第455章 朱襄族的封地第28章 背式籃第429章 十三年秋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安阳市| 麻栗坡县| 张家界市| 莱阳市| 卓资县| 临邑县| 普定县| 乌兰察布市| 河北省| 上饶县| 嫩江县| 江孜县| 额尔古纳市| 昭平县| 祁连县| 错那县| 兴仁县| 株洲县| 祁门县| 新民市| 延川县| 繁昌县| 姚安县| 澄江县| 伊宁县| 三原县| 新民市| 永安市| 石阡县| 汤原县| 永年县| 东乌珠穆沁旗| 淮滨县| 桐柏县| 广东省| 延安市| 吉安市| 洛浦县| 湘乡市| 革吉县| 扶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