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7章 耕種之始

陳昊一大早就被耘嫂叫醒,耘帶著陳昊來到老祖母屋子旁邊的那間工具房。

工具房裡面存放著部落所有的工具,大到陶器,小到燧石刀片。

陳昊看著耘嫂在裡面翻弄著工具,耘嫂將一件件耕種工具拿出來。

有由一根樹杈組合而成的木耒、用動物肩骨做的骨耜,還有石錛、石刀等原始農(nóng)具。

那個石錛的外形像一個鋤頭,是一截“7”字形的樹杈綁上一塊長方形的磨製石器製作而成,這很像一個鋤頭。

“挑一個。”耘嫂說道。

陳昊挑了那個石錛。

石錛可以用來砍樹,也能用來挖土,是一種多功能的石器工具。

耘嫂拿了一個骨耜,這農(nóng)具的外形像鏟子,接著她又拿起一柄綁著石刀的木棍。

耘嫂帶著陳昊走出部落。

部落外面是一大片草地,雜草叢生,陳昊記得在部落的右側(cè)有一條小溪。

要想種菜,首先要考慮的是水源問題,這樣才能方便灌溉。

於是,陳昊帶著耘嫂來到那條小溪的旁邊。

這小溪的周圍長滿了野草,這裡的野草特別茂盛。

陳昊拿著石錛鋤了幾下,發(fā)覺這裡的地裡有很多草根,很難鋤,而且這裡的泥土已經(jīng)被野草吸走了大量的肥,變得不肥沃。

但這片地沒有砂石,除了這些礙事的野草外,這裡應(yīng)該可以攏出菜地來。

陳昊二話不說,就拿起石錛開始清除雜草。

耘嫂見狀,拿起那根綁著石刀的木棍,過來幫忙清理雜草。

只見耘嫂拿著石刀熟練地砍著地上那些縱橫交錯的野草,她使用石刀的效率比陳昊使用石錛的效率要高得多。

石刀往往一砍,就能砍斷大片的雜草莖,雖然不能除草頭,但工作效率很快。

陳昊有點(diǎn)看呆了,他還以爲(wèi)像鋤頭的工具纔是好農(nóng)具,根本沒想到那柄原始的石刀竟有如此大的作用。

“對了,這就是刀耕!刀耕火種的由來!”陳昊忽然醒悟過來。

耘嫂用石刀清理了一片大約一米乘以兩米的空地。

此時,這空地上還有很多草頭。

陳昊便用石錛去挖掉那些草頭,而耘嫂卻用骨耜挖草,兩人的效率差不多。

最後終於清理出這一小塊菜地的範(fàn)圍。

這裡是平地,與周圍的地形平行,這樣的地是不能直接下種的,這很快會被昆蟲和雜草掩蓋,甚至下雨的時候容易出現(xiàn)窪地,會把作物淹死。

所以,陳昊準(zhǔn)備將這塊菜地的地勢堆高。

陳昊拿起耘嫂那柄骨耜,然後跑到溪流旁。

他用骨耜插了一下溪底,發(fā)現(xiàn)近溪流旁的地方有很多軟土,甚至在溪流中間也有很多軟的土,這些土是好土,比較肥沃,最適合用來種地了。

陳昊用骨耜從這溪流裡取土,堆到那塊菜地上。

耘嫂看呆了,她從沒見過有人這樣種植。

“羲,你在做什麼?拿那些土幹什麼?直接燒了草,下種,不就行了嗎?”

耘嫂十分困惑,跟在陳昊後面問這問那,不過老祖母交代過她,要配合陳昊去做,所以她並沒有阻止陳昊。

“耘嫂,你也來幫忙吧,這樣種出來的菜,纔會長得好的!”陳昊沒空跟她聊天,一直從溪流裡取土。

還好這溪流不是山上那種滿是砂石的小溪,這條溪流在平原上,水流很緩,底部積聚了不少軟土,特別是還有一些腐爛的草葉,這些都是肥沃的泥土。

兩人將菜地壘高了五釐米,不過,水底土實在太稀了,就像稀泥巴一樣,這樣肯定不行的。

於是,陳昊便和耘耘嫂在菜地旁邊挖了一個坑,將從坑裡挖出來的土堆到菜地裡。

光這個坑的土是遠(yuǎn)遠(yuǎn)不夠的。

於是陳昊和耘嫂又繞著這菜地的四周挖了條小溝,將從小溝裡挖出來的土堆在菜地上。

此時,這塊菜地的樣子是一個高出地面十多釐米的平臺,四周圍繞著小溝。

這塊菜地的外形跟陳昊預(yù)想的越來越像了。

陳昊又拿著石錛,從菜地的水溝一角,繼續(xù)挖溝,一直挖到與小溪相通。

當(dāng)挖通的時候,小溪裡的水就猛的灌進(jìn)來水溝裡,慢慢地在菜地的四周形成一條“護(hù)城河”。

有了這一圈的水溝,就能杜絕大部分的爬蟲爬到菜地裡,而且這樣的設(shè)計不但方便灌溉,還起到旱澇保收的作用!

陳昊又拿著石錛,在菜地裡去打散那些大塊的泥土,將新挖的泥土與水底泥混合,這樣,菜地的肥力便會均衡一些。

到了第三日,陳昊和耘嫂再次回到這片菜地旁,幾日前清理掉的雜草已經(jīng)曬乾了。

於是,兩人便將幹雜草收集回來,放到菜地上,然後一把火燒了。

大火熄滅後,菜地上多了一層草木灰。

陳昊明白,這些草木灰便是肥料,於是他又拿著石錛將這些草木灰均衡地鋤入土裡。

做完這些後,這塊菜地總算是完成了。

現(xiàn)在,這片菜地黑油黑油的,上面佈滿了草木灰,土裡的含水量十分豐富,這是一塊很好的菜地。

“耘嫂,我們下種了!”陳昊十分高興,對旁邊的耘嫂說道。

耘嫂在這幾日來,一直跟著陳昊幹活,還一直聽陳昊說的那些種地知識,這讓耘受益匪淺。

而陳昊也從耘嫂那裡知道不少原始人種地的知識,特別是他們選擇在山地種植而不選擇在草地種地的原因。

耘嫂拿著一個陶罐,小心翼翼地倒掉裡面的水,然後掏出一顆顆吸收了足夠水份、甚至有些還發(fā)了一點(diǎn)芽的種子。

陳昊拿著黃豆種子,按照一定的間距,均勻地種在菜地的中間,而那些蕓菜種子則種在外圍。

因爲(wèi)黃豆的生長週期長,而且植株長得比較高大,所以要種在菜地的中間。

而那些蕓菜屬於蔬菜,生長週期短,植株矮,所以要種在菜地的外面。

這樣以後採收蕓菜的時候,就不容易傷到未成熟的黃豆。

下完種後,就等它們發(fā)芽了。

不過,陳昊覺得這兩種作物太單調(diào)了,他想移植一些野蔥和紫蘇回來種,這樣以後做飯的時候,就能天天用上,不用特意跑到山那裡去採集。

第249章 搖籃第474章 抽絲、調(diào)絲第214章 巡山第320章 羊皮地圖(上)第221章 困惑的柏皇氏第280章 男人的地位第452章 旱情與水車第115章 新飼料第25章 燒山種豆第65章 滿載而歸第522章 要走得更遠(yuǎn)第147章 激鬥第304章 司法體系第435章 麥與蕭關(guān)第86章 市日的收穫第434章 關(guān)口第196章 糾正曆法第360章 神秘來客第88章 有用的樹皮第353章 擊潰第498章 新形勢第397章 神秘人第81章 朱襄氏族第465章 奶粉、奶糖第174章 穿牛鼻環(huán)第216章 果園摘果第82章 市日第495章 大反擊第515章 狡與詐第343章 圍城(上)第302章 治國之道第441章 端午龍舟第347章 軍法第211章 退“耕”還林第523章 殘酷第469章第303章 思想的碰撞第494章 守關(guān)第242章 安插棋子第461章 算賬第4章 窮得吃草第540章第258章 工場倉庫第203章 礦石第534章 風(fēng)白城守衛(wèi)戰(zhàn)(下)第418章 十二年秋第79章 柘桑第175章 桑林第216章 果園摘果第514章 有才能的人第326章 奇怪的陶器第342章 風(fēng)聲鶴唳第519章 替罪羊第140章 大漆(上)第300章 各部門第342章 風(fēng)聲鶴唳第344章 圍城(下)第221章 困惑的柏皇氏第545章第449章 工業(yè)的糧食第438章 收編第303章 思想的碰撞第475章 織機(jī)與工業(yè)基礎(chǔ)第197章 初級工業(yè)產(chǎn)品的成效第312章 相遇第538章第468章 歸屬第400章 息壤第215章 後備糧倉和皁角第348章 改變策略第35章 地籠第86章 市日的收穫第32章 蛋白質(zhì)第312章 相遇第46章 節(jié)氣與日晷第56章 魚藤第501章第152章 朱襄氏族的養(yǎng)殖場第317章 形勢分析第446章 煤礦排毒第331章 廟算(下)第162章 養(yǎng)蜂大計第15章 “歷”的由來第54章 狩獵(三)第169章 秋季貿(mào)易(上)第244章 居龍氏第364章 原始市場(一)第507章 兇族危機(jī)第490章 援軍第367章 原始市場(四)第60章 慄陸氏族第319章 防具(下)第474章 抽絲、調(diào)絲第451章 核心技術(shù)和核心材料第249章 搖籃第269章 竹林第36章 私有制初現(xiàn)第118章 男子出嫁第306章 管理糧食第249章 搖籃
第249章 搖籃第474章 抽絲、調(diào)絲第214章 巡山第320章 羊皮地圖(上)第221章 困惑的柏皇氏第280章 男人的地位第452章 旱情與水車第115章 新飼料第25章 燒山種豆第65章 滿載而歸第522章 要走得更遠(yuǎn)第147章 激鬥第304章 司法體系第435章 麥與蕭關(guān)第86章 市日的收穫第434章 關(guān)口第196章 糾正曆法第360章 神秘來客第88章 有用的樹皮第353章 擊潰第498章 新形勢第397章 神秘人第81章 朱襄氏族第465章 奶粉、奶糖第174章 穿牛鼻環(huán)第216章 果園摘果第82章 市日第495章 大反擊第515章 狡與詐第343章 圍城(上)第302章 治國之道第441章 端午龍舟第347章 軍法第211章 退“耕”還林第523章 殘酷第469章第303章 思想的碰撞第494章 守關(guān)第242章 安插棋子第461章 算賬第4章 窮得吃草第540章第258章 工場倉庫第203章 礦石第534章 風(fēng)白城守衛(wèi)戰(zhàn)(下)第418章 十二年秋第79章 柘桑第175章 桑林第216章 果園摘果第514章 有才能的人第326章 奇怪的陶器第342章 風(fēng)聲鶴唳第519章 替罪羊第140章 大漆(上)第300章 各部門第342章 風(fēng)聲鶴唳第344章 圍城(下)第221章 困惑的柏皇氏第545章第449章 工業(yè)的糧食第438章 收編第303章 思想的碰撞第475章 織機(jī)與工業(yè)基礎(chǔ)第197章 初級工業(yè)產(chǎn)品的成效第312章 相遇第538章第468章 歸屬第400章 息壤第215章 後備糧倉和皁角第348章 改變策略第35章 地籠第86章 市日的收穫第32章 蛋白質(zhì)第312章 相遇第46章 節(jié)氣與日晷第56章 魚藤第501章第152章 朱襄氏族的養(yǎng)殖場第317章 形勢分析第446章 煤礦排毒第331章 廟算(下)第162章 養(yǎng)蜂大計第15章 “歷”的由來第54章 狩獵(三)第169章 秋季貿(mào)易(上)第244章 居龍氏第364章 原始市場(一)第507章 兇族危機(jī)第490章 援軍第367章 原始市場(四)第60章 慄陸氏族第319章 防具(下)第474章 抽絲、調(diào)絲第451章 核心技術(shù)和核心材料第249章 搖籃第269章 竹林第36章 私有制初現(xiàn)第118章 男子出嫁第306章 管理糧食第249章 搖籃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华亭县| 光山县| 荥经县| 湖口县| 句容市| 锡林郭勒盟| 新密市| 田阳县| 青阳县| 南川市| 东港市| 罗江县| 临沂市| 仁布县| 永泰县| 仁寿县| 怀化市| 东城区| 义乌市| 犍为县| 潮州市| 长丰县| 上饶市| 南投市| 梁山县| 镇江市| 卓尼县| 汉中市| 新干县| 江北区| 瓦房店市| 钟山县| 神农架林区| 南汇区| 五指山市| 清涧县| 定州市| 开封县| 祁东县| 淅川县| 崇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