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49章 夜觀星象

夜空很晴朗,陳昊擡頭仰望,在那月明星稀的夜空中尋找著。

很快,他便發現了一個非常顯眼的星羣。

這個星羣便是連小學生都會認的“北斗七星”。

北斗七星永遠在北方,它能在夜晚爲人類指引方向,所以很早就被人類利用起。

甚至在石器時代的人類就已經懂得北斗七星可以辨別方向,舊石器時代的人類便是以北斗七星作指引而遷徙。

“北斗星大體的方向在北面!”

陳昊面朝北,看著夜空中那顯眼的北斗七星。

“北斗星在不同的季節和夜晚不同的時間,出現於天空不同的方位。”

“但可以根據初昏時斗柄所指的方向來決定季節:斗柄指東,天下皆春;斗柄指南,天下皆夏;斗柄指西,天下皆秋;斗柄指北,天下皆冬。”

“現在斗柄指向南,天下皆夏!”

“沒錯。”

陳昊點了點頭,在他身旁的風裡希則是呆呆地看著他,她不知道他這麼晚了,還跑出來看星星幹什麼...

“昊,你跟太一樣呀,你們都喜歡看夜晚的星星...”風裡希說道。

“哦?”

陳昊一愣,回過頭來,問道:“太也會看星嗎?”

“嗯嗯。”

風裡希連連點頭說道:“太說,夜裡有七顆很亮的星,不過我們部落很多人在夜晚就看不到東西了,我也想看看太說的那七顆星。”

原來部落的老祖母早就學會觀星,看來後世的考古學者推測得沒錯,從新石器時代開始,當人類開始種田的時候,人類便有了曆法的意識,而天上的星星便是他們觀測的對象。

天文曆法與農業,應該是同時出現和發展的,不過部落人要制定完整的天文曆法,估計還要再花費數千年,不過,現在自己的出現,便可以幫助部落人提前完成這個進程。

陳昊如是想著。

部落的老祖母和巫作爲權力者,她們得到的肉食和營養最多,所以她們不會有夜盲癥。

或者,正因爲這樣,她們能看到夜空的星星,而很多部落人因爲夜盲癥而看不到夜空的星星,於是族人們便以爲她們擁有溝通天地的本領。

陳昊想了想,便指著那北斗星,回頭看著風裡希,說道:“你現在也能在夜晚看到東西了吧,看,那就是老祖母所說的七顆星,外形像陶勺的,你看看...”

風裡希順著陳昊指著的方向看去,很快,她便激動地笑道:“我看到了!我看到了!昊,我看到了!我也得到先祖的指引了,太說,只有得到先祖的指引才能找到那七顆星,好...好好看的星呀...”

“噓,別太大聲!!!”

陳昊連忙捂住她的嘴巴,這大晚上的,把部落人嚇醒就不好了,自己還要繼續觀星,確定日晷的指向呢...

風裡希連忙收住激動的聲音。

陳昊卻是看著她,在感慨,老祖母也太會忽悠人了吧?這看個星星的,還說要得到先祖的指引才能看得到。

陳昊再次看向夜空中那北斗七星。

他看著看著,又拿起一根筆直的樹枝,舉向夜空,將這根樹枝與北斗七星那兩顆代表勺底的星星相連,接著,他順著這鬥口方向延長那兩顆星之間距離約5倍遠,最後找到了一顆很明亮的星星。

“北極星!”

“找到了!”

陳昊看著,嘴角慢慢上揚,露出了喜悅之色。

如果說北斗七星能夠指引北面的方向,那麼這顆北極星便能指引一個幾乎永遠在那一個點的方向。

北斗七星會因爲四季的不同,勺的方向也不同,但這顆北極星卻幾乎永遠在星空那一點,大航海時代,很多西方航海家便是以這顆北極星確認準確的航線。

而日晷的指針,指向的方向,便是這顆北極星!

“希,看到那顆星嗎?我要找到指向那顆星的角度。”陳昊又對風裡希說道。

“嗯嗯。”

風裡希看了看,在陳昊的再三指導下,終於找到那顆北極星。

接下來,就要找到日晷指針指向北極星的仰角。

在這之前,陳昊早就在屋旁邊立了一個一米五高的木架子,這個架子是用一根直木砍斷,然後上面還有樹皮和部木纖維相連著不至於分開的兩節斷木,其中一節木與地面水平垂直,深深地插入泥土裡,另一節木能上下移動,可以造出不同角度的仰角。

陳昊準備觀星確定方向,他看著自己做的這個測量裝置,想起了老祖母說自己是伏羲的事情。

“夫幹猶木之幹,強而爲陽;支猶木之枝,弱而爲陰。”

“天干地支?”

陳昊忽然想起了太昊伏羲始作八卦,制天干地支,發明干支紀法。

但干支紀法是根據歲星(木星)在天體中運行的規律用來紀年的方法,以十二年爲一個週期,也就是十二生肖。

而現在,自己卻是準備觀測太陽運行的規律作爲紀年法,日後是以陰曆,還是陽曆作爲部落的歷法,陳昊現在還沒有好好考慮清楚,畢竟來到這麼遠古的世界,有很多事情需要長期觀測才能確定下來,所以,他現在,只想把二十四節氣和時間確定下來。

“固定在地上的那節樹枝就叫地支,能上下移動的那節樹枝便叫天干!”陳昊如是想著,爲這個測量裝置命名,畢竟日後要觀測天文,是要用到這樣的裝置的。

想過後,他便躺在地上,拿著天干放在自己的眼前,將天干兩端都對齊那顆明亮的北極星。

“希,拿靠牆的那根帶杈的樹枝給我。”

陳昊現在固定住了天干,確定好北極星的仰角後,他便需要幫手。

風裡希連忙將靠牆的這根帶杈的樹枝遞給陳昊。

陳昊躺在地上,挪動身體,小心翼翼地將這個樹杈架在天干下面,直到頂在地上,這個仰角也固定好。

接下來,他又用繩子和樹枝將這個“天干地支”測量儀器的那個彎下的角度綁死。

第二日中午時分。

陳昊拿出那個燒製好的陶日晷,他拿著這個日晷,將日晷中間的指針與天干的角度對齊,這樣,這個日晷便有了準確的仰角。

同時,他還在地面上插上一支筆直的樹枝,當太陽到了正午的時候,那根豎立的樹枝的影子便消失。

這個時候,陳昊轉動日晷,讓晷針的影子落在那正午12時的刻度上,這樣,這個日晷的仰角便準確了。

再用陶泥將這個日晷與陶臺固定住。

以後部落人想知道時間時,便能直接看這個日晷知曉。

同時,當春分和秋分那日到來之時,這日晷上的影子便會發生變化,到時候,便能知道太陽運行的週期,從而得出陽曆一年的週期。

第267章 防備第245章 破弓不破第470章第500章第67章 下水道第463章 基礎科學理論第443章 能源難題第135章 漁業的初想第246章 傳信之鳥第407章 古菱齒象第390章 集結第108章 春事第12章 部落的田地第45章 白龜第238章 小賺一筆 (下)第451章 核心技術和核心材料第314章 河道圍殲(上)第526章 軍事決議第403章 十二年春第395章 牛族撤離第349章 能源第516章 東部形勢第532章 糧道第532章 糧道第418章 十二年秋第335章 有利之地第528章第390章 集結第52章 狩獵(一)第51章 抓知了猴第5章 採集第293章 攻伐戎人(二)第260章 酸菜 (月票20張加更)第423章 穩定的發展第37章 分配權與私有第344章 圍城(下)第429章 十三年秋第8章 捕蛙(已簽約,放心收藏)第513章 附屬的怪事第361章 天下之主第54章 狩獵(三)第383章 十一年秋收(下)第229章 出口農具第200章 文化知識輸出第383章 十一年秋收(下)第427章 搬石頭砸自己的腳第349章 能源第533章 風白城守衛戰第144章 西河灣第453章 借糧第293章 攻伐戎人(二)第112章 種田忙第146章 血親復仇第328章 大型裝備—榨油機第132章 我是老中醫第428章 銅與錢第548章第458章 遇襲的大庭族人第54章 狩獵(三)第523章 殘酷第211章 退“耕”還林第474章 抽絲、調絲第424章 騎兵第68章 不講衛生第90章 墨與“紙”第346章 慶功第523章 殘酷第169章 秋季貿易(上)第468章 歸屬第504章 特殊行動第221章 困惑的柏皇氏第76章 十斤鹽第303章 思想的碰撞第466章 新軍糧第538章第396章 女媧失利第380章 送糧第403章 十二年春第369章 奴隸市場(上)第348章 改變策略第235章 糧倉計劃與育種第169章 秋季貿易(上)第429章 十三年秋第306章 管理糧食第243章 水桶與牛第6章 粟食第497章 騎兵襲擊第433章 寒第70章 割豬草第434章 關口第131章 產後風第195章 首筆交易第17章 耕種之始第198章 孔雀石與豬鬃(上)第213章 原始“化肥”廠第500章第256章 第一個礦第31章 熱水第372章 皮與肉第443章 能源難題
第267章 防備第245章 破弓不破第470章第500章第67章 下水道第463章 基礎科學理論第443章 能源難題第135章 漁業的初想第246章 傳信之鳥第407章 古菱齒象第390章 集結第108章 春事第12章 部落的田地第45章 白龜第238章 小賺一筆 (下)第451章 核心技術和核心材料第314章 河道圍殲(上)第526章 軍事決議第403章 十二年春第395章 牛族撤離第349章 能源第516章 東部形勢第532章 糧道第532章 糧道第418章 十二年秋第335章 有利之地第528章第390章 集結第52章 狩獵(一)第51章 抓知了猴第5章 採集第293章 攻伐戎人(二)第260章 酸菜 (月票20張加更)第423章 穩定的發展第37章 分配權與私有第344章 圍城(下)第429章 十三年秋第8章 捕蛙(已簽約,放心收藏)第513章 附屬的怪事第361章 天下之主第54章 狩獵(三)第383章 十一年秋收(下)第229章 出口農具第200章 文化知識輸出第383章 十一年秋收(下)第427章 搬石頭砸自己的腳第349章 能源第533章 風白城守衛戰第144章 西河灣第453章 借糧第293章 攻伐戎人(二)第112章 種田忙第146章 血親復仇第328章 大型裝備—榨油機第132章 我是老中醫第428章 銅與錢第548章第458章 遇襲的大庭族人第54章 狩獵(三)第523章 殘酷第211章 退“耕”還林第474章 抽絲、調絲第424章 騎兵第68章 不講衛生第90章 墨與“紙”第346章 慶功第523章 殘酷第169章 秋季貿易(上)第468章 歸屬第504章 特殊行動第221章 困惑的柏皇氏第76章 十斤鹽第303章 思想的碰撞第466章 新軍糧第538章第396章 女媧失利第380章 送糧第403章 十二年春第369章 奴隸市場(上)第348章 改變策略第235章 糧倉計劃與育種第169章 秋季貿易(上)第429章 十三年秋第306章 管理糧食第243章 水桶與牛第6章 粟食第497章 騎兵襲擊第433章 寒第70章 割豬草第434章 關口第131章 產後風第195章 首筆交易第17章 耕種之始第198章 孔雀石與豬鬃(上)第213章 原始“化肥”廠第500章第256章 第一個礦第31章 熱水第372章 皮與肉第443章 能源難題
主站蜘蛛池模板: 雅江县| 吉木萨尔县| 伊春市| 民丰县| 安多县| 永城市| 黄山市| 无锡市| 当雄县| 大悟县| 武宁县| 定结县| 仪征市| 长白| 偃师市| 延边| 霍州市| 富顺县| 宣武区| 玉环县| 黄石市| 加查县| 大关县| 江口县| 阿拉善左旗| 贵定县| 台湾省| 永清县| 池州市| 丹阳市| 巴林右旗| 铜陵市| 正镶白旗| 横山县| 八宿县| 日照市| 东平县| 平谷区| 高阳县| 栾城县| 清镇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