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235章 糧倉計劃與育種

秋風瑟瑟,大河的水位在慢慢下降,河牀露出,各種貝殼類動物散落河牀,越是靠近河中間,河泥就越多、越深厚。

兩頭牛拉著一捆木材來到河岸,陳昊和族人就將這些木材簡單地修整一下,就在河裡的淤泥處搭建起一條浮橋,這木浮橋一直延伸到河中央那些水位較深的地方。

這條大河每到秋冬時節,水位就會下降,但河中央的水卻依然寬闊深水。

但是,在河水與岸邊的河牀之間,卻是積聚了大量的淤泥。

這些淤泥危機四伏,能深達兩三米,如同一個吃人的沼澤,人一但陷入其中,便會被吞噬,這也是部落人就算是秋冬季也不願意到大河中央捕魚的原因。

浮橋搭建好後,陳昊就跟族人一起將岸邊的紅磚搬到河中央的木筏上,打算利用水運將紅磚運回數公里外的村寨,而河邊這裡距離那個紅磚窯只有數百米。

事實上,這趟紅磚在兩月多前就有十個人每日在那裡挖泥造磚。

平均每人每日造六十七塊磚,按每日工作10小時計算,每個小時造六塊多點的磚,再加上挖土、伐木的時間,時至今日,這十個人花了六十多日的時間,造出了四萬塊磚,造好的磚後是直接放入窯裡陰乾的,所以省下了不少的功夫。

造磚比較繁瑣,但燒磚卻很快,一個多星期前,衆人就開始點火燒製,昨天開始修浮橋,今日剛好可以搬磚。

帶著木筏隊,將第一批磚運回到媧氏族碼頭,並將磚搬到岸上的莊稼地旁邊放好。

陳昊不禁鬆了一口氣:“唉,燒好這四萬塊磚,還差四萬塊,得再燒一次,而且還要再燒一批瓦。”

“媧氏族七十多口人,從挖石灰石、燒石灰石,再到挖泥沙,前前後後...斷斷續續,花了一年的時間,到了今年秋季,才把一個五百平米大的曬穀場修造好。”

“今年剩下的時間和明年,媧氏族人的目標是建一個大糧倉,一個佔地一百平米,高達五米的大糧倉。”

“總容積大約是五百立方米,可用容積在四百立方米。”

“而一立方米能容納的小米,大約有一千四百斤,也就是說,這個糧倉能裝五十六萬斤小米。”

“一個成年人平均一天能吃一斤糧,這個糧倉在滿倉的情況下,足夠兩百人吃七年半!”

“只要保存得當,糧食保存數十年以上不是問題,甚至出土過唐朝時期的糧倉,裡面的糧食保存了千年之久,拿出來還能繼續發芽,俗話說千年草籽,萬年魚籽。”

“一個糧倉的大小是決定一座城市的人口上限。”

“就算遇到天災人禍,連續幾年沒有收成,但有了這個糧倉,大家都能活下去!”

“即使要建造一年那麼漫長,這個糧倉也要建,這是決定人口上限的先決條件,也是我們抵抗天災人禍的重要保證,沒有比吃的重要了!”

陳昊想了想,便對旁人道:“阿水,你們繼續搬磚。”

“是的。”

阿水點了點頭答應,糧食也曬得差不多了,現在屬於農閒時期,除了一些人要到河邊撈河鮮外,很多人都沒事幹,於是大家有空搬磚、燒石灰、挖河沙和紅泥,去建造糧倉。

建造糧倉是今明兩年的重點項目,主要的勞動力是媧氏族人。

而柏皇氏族人卻另有安排,現在,陳昊來到了試驗田。

只見這兩畝試驗田裡都種了早熟大豆,這些早熟大豆是今年發現的,在秋分前收割,秋分時下種。

有一個名詞叫雙搶,意思是搶收搶種,是在一個月內完成收割、犁地、下種的繁忙時段,這發生在一年種植兩季到三季作物的時候。

面前這些大豆就在秋收後下種,秋分時段的溫度適宜作物發芽,不然過了這段時間,天氣變冷,種子就無法發芽,或者沒有度過幼苗期而被凍死。。

現在的作物生長週期、特性與後世的作物都不同,陳昊要一點點地試驗培育出優秀的作物。

這片早熟大豆便是他的試驗對象,如果成功的話,部落以後就能兩年種三季作物,或者一年種兩季作物,又或者可以進行粟豆輪種,讓農民產出更多的糧食,養活更多的人。

“唉,不知道現在的大豆能不能捱過寒冷的冬季,到了來年,活下來的大豆便是一種適合輪種的大豆,再用這些具有抗寒、早熟的大豆,與其它具有高產、抗倒伏等的大豆雜交,就能培育出更加優秀的品種。”

陳昊記得農作物是否倒伏跟產量是有關的,倒伏的原因有很多,但都對作物產量有非常大的影響,倒伏越重,減產幅度越大,倒伏越早,減產越多,嚴重的能減產百分之五十!

除了培育這些大豆外,還有一塊試驗田培育了粟和黍。

這個時代的粟和黍不能渡過冬天,陳昊在嘗試著培育一些能度過冬季的粟和黍的優勢品種。

爲了能更好地將幫助它們過冬,還會在田地裡鋪上一層乾草保溫,希望可以慢慢培育出一些優勢的品種。

視察完試驗田,陳昊又來到養殖場,因爲今年擁有銅鐮刀和多了些人手,所以即使今年的田地增多了十幾畝,大家都能趕在市日開始前把糧食都收割上來。

剩下的柏皇氏族人在數日前就帶著糧食家當來到了媧氏族。

經過普查,柏皇氏族一共有八十多人,加上媧氏族本身的七十多口人,此時,部落擁有一百六十多人口。

現在,所有的柏皇氏族人都暫住在養殖場這裡,羊圈、牛房都用來安置他們。

而羊和牛則是關在養殖場一個日曬區,日曬區是用來給牲口曬太陽,或是暫時安置牲口用的。

日曬區沒有遮擋雨的地方,不過動物不怕雨淋,而且秋冬季節少雨,動物暫時安置在日曬區也恰當。

“準備好了嗎?”

陳昊打算安排柏皇氏族人利用這個冬季修房子,除了部分女人老人要到河裡撿河鮮和造野柿餅外,其他柏皇氏人都要投入到修建房子的工作中。

柏皇氏族狩正黑豹連忙回道:“嗯,我們可以去造房子了。”

媧氏族管他們吃住,柏皇氏族人可以專心去幹修房子的事情,而媧氏族人則要去修糧倉。

“那好,你們跟我來。”

陳昊帶著他們,來到了媧氏村寨旁邊,是在東面。

這裡有很多雜草,也有很多亂石,還好地勢比較平坦,沒有多少樹木,由於是河流沖積土壤,所以也較易挖土。

“該建什麼房子好呢?”雖然陳昊有大概的規劃,可他還不確定修什麼房子是最好的,最重要的是節省人力物力。

第412章 虎患第545章第421章 峽谷相逢第443章 能源難題第297章 攻伐戎人(六)第238章 小賺一筆 (下)第31章 熱水第215章 後備糧倉和皁角第451章 核心技術和核心材料第329章 車第387章 東方形勢第94章 釣魚第368章 原始市場(五)第191章 一起幹壞事情(下)第217章 脣亡齒寒第527章第469章第195章 首筆交易第70章 割豬草第329章 車第52章 狩獵(一)第420章 能走多遠第518章 困境第28章 背式籃第39章 長石決定好好經營這本書(附加更規則)第112章 種田忙第386章 備戰共工部族第411章 象與駁第327章 怪物第147章 激鬥第321章 羊皮地圖(下)第319章 防具(下)第165章 養魚業第436章 第二關第339章 敵情第58章 招攬第12章 部落的田地第503章 孤軍第4章 窮得吃草第305章 貨幣第337章 佔山爲王(二)第94章 釣魚第137章 伐木造筏第235章 糧倉計劃與育種第286章 六年秋收第290章 衛星城第227章 油料作物 (爲想成爲作家的文盲打賞加更!)第388章 佈防第337章 佔山爲王(二)第227章 油料作物 (爲想成爲作家的文盲打賞加更!)第402章 進貢第198章 孔雀石與豬鬃(上)第148章 野蠻的行爲第6章 粟食第474章 抽絲、調絲第474章 抽絲、調絲第463章 基礎科學理論第313章 詭計第434章 關口第196章 糾正曆法第476章 印染第492章 奸細第456章 戰略物資第395章 牛族撤離第344章 圍城(下)第345章 白狐女第305章 貨幣第284章 耕戰國策第445章 會唱歌的鳥第47章 度量與時間第187章 大山裡的粉條第17章 耕種之始第283章 統治者與占卜第112章 種田忙第107章 水龍氏(下)第295 章攻伐戎人(四)第475章 織機與工業基礎第444章 事故第64章 捕魚比賽(下)第100章 換鹽第441章 端午龍舟第531章 扶風族人的陰謀第467章 野外拉練第13章 小溪抓魚忙第491章 奇怪的舉動第368章 原始市場(五)第72章 飛石索第161章 採蜜(下)第18章 原雞第84章 換骨耜(上)第222章 安置的事宜第466章 新軍糧第470章第333章 點兵出征第135章 漁業的初想第262章 各種的難題第274章 制化肥(上)第482章 奴隸大逃亡第227章 油料作物 (爲想成爲作家的文盲打賞加更!)
第412章 虎患第545章第421章 峽谷相逢第443章 能源難題第297章 攻伐戎人(六)第238章 小賺一筆 (下)第31章 熱水第215章 後備糧倉和皁角第451章 核心技術和核心材料第329章 車第387章 東方形勢第94章 釣魚第368章 原始市場(五)第191章 一起幹壞事情(下)第217章 脣亡齒寒第527章第469章第195章 首筆交易第70章 割豬草第329章 車第52章 狩獵(一)第420章 能走多遠第518章 困境第28章 背式籃第39章 長石決定好好經營這本書(附加更規則)第112章 種田忙第386章 備戰共工部族第411章 象與駁第327章 怪物第147章 激鬥第321章 羊皮地圖(下)第319章 防具(下)第165章 養魚業第436章 第二關第339章 敵情第58章 招攬第12章 部落的田地第503章 孤軍第4章 窮得吃草第305章 貨幣第337章 佔山爲王(二)第94章 釣魚第137章 伐木造筏第235章 糧倉計劃與育種第286章 六年秋收第290章 衛星城第227章 油料作物 (爲想成爲作家的文盲打賞加更!)第388章 佈防第337章 佔山爲王(二)第227章 油料作物 (爲想成爲作家的文盲打賞加更!)第402章 進貢第198章 孔雀石與豬鬃(上)第148章 野蠻的行爲第6章 粟食第474章 抽絲、調絲第474章 抽絲、調絲第463章 基礎科學理論第313章 詭計第434章 關口第196章 糾正曆法第476章 印染第492章 奸細第456章 戰略物資第395章 牛族撤離第344章 圍城(下)第345章 白狐女第305章 貨幣第284章 耕戰國策第445章 會唱歌的鳥第47章 度量與時間第187章 大山裡的粉條第17章 耕種之始第283章 統治者與占卜第112章 種田忙第107章 水龍氏(下)第295 章攻伐戎人(四)第475章 織機與工業基礎第444章 事故第64章 捕魚比賽(下)第100章 換鹽第441章 端午龍舟第531章 扶風族人的陰謀第467章 野外拉練第13章 小溪抓魚忙第491章 奇怪的舉動第368章 原始市場(五)第72章 飛石索第161章 採蜜(下)第18章 原雞第84章 換骨耜(上)第222章 安置的事宜第466章 新軍糧第470章第333章 點兵出征第135章 漁業的初想第262章 各種的難題第274章 制化肥(上)第482章 奴隸大逃亡第227章 油料作物 (爲想成爲作家的文盲打賞加更!)
主站蜘蛛池模板: 伊通| 肃北| 南陵县| 修水县| 松阳县| 红原县| 崇信县| 北流市| 庆安县| 泽州县| 保定市| 凤翔县| 嘉荫县| 栾城县| 大安市| 绥宁县| 江西省| 白沙| 彝良县| 东乡县| 新沂市| 临西县| 红河县| 泸定县| 马鞍山市| 德格县| 河西区| 中山市| 洪泽县| 荔浦县| 长沙县| 遂平县| 盘锦市| 丹凤县| 五大连池市| 临沂市| 历史| 木里| 遵义市| 西华县| 闵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