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232章 產鉗

“終於好了。”

“走,我們回去了。”

每隔一段時間,陳昊就要燒松樹刮油煙制墨,每次都會叫一名工人幫忙。

還好現在部落的文字應用得不多,多是些用來記錄的物品和數字,只有陳昊用得比較多文具,因爲他要將想到的知識或者一些啓發記錄下來,用於建設部落。

無論是工農業,還是建築業,亦或是畜牧業,甚至連部落女人們的婦科病和分娩等方面,陳昊都要親力親爲,從實踐中,一邊記錄一邊學習。

他還要把自己前世想到的各方面的知識都記錄下來並且實踐,這又當爹又當媽,可謂是部落裡公認的全能天才,俊然成爲一個原始版的達芬奇。

將制好的墨放進屋裡,陳昊洗乾淨手,就來到隔壁的隔壁的耘嫂家,瞭解一下今年秋收的前期準備。

秋收的時節就是秋分日前後,這是作物完全長成的時候,是最適合的收割時節,只需看看日晷上的指針影子是不是無法看出時間,就能知曉是不是秋分日,看樣子,應該是明天或者後天就是秋分日。

耘嫂說部落每戶人已經準備好了收穫工具,就連那些不種地的戶都爲他們準備好了收穫工具。

秋收是關乎到整個部落的事情,收割花費的人力物力不比春耕小,所以即使不種地的人和那些老人孩子都要上陣。

“柏皇氏族的一些女人回去割他們的糧食,今年我們多了一批老人、婦女和孩子幫忙收割。”耘嫂說道。

“是啊,柏皇氏族種的糧食不多,他們把糧食運回來,我們可能還沒能割完自己的糧食呢。”

媧氏族種的糧食可是別人的好幾倍,是夠吃一年的糧食呢,如此大規模的糧食,收割的時間自然比別人多,即使現在有了爲數七十多把銅鐮刀。

就在陳昊剛說完的時候,他突然聽到外面有人在焦急地大喊,仔細聽聽,好像是有人要生孩子了。

部落有人生孩子,這可是事關重大,陳昊和耘嫂馬上跑了出去,只見部落各戶人都拿了一件自家的工具出來幫忙,都在朝老祖母的屋那邊跑去。

“阿太生孩子嗎?”陳昊條件反射,突然有些迷糊,可他很快就醒悟:“不對,應該是有人在那邊生孩子!”

在今年的下半年開始,每當部落的女人要分娩,陳昊都要在場,原因無他,就是部落的女人生下來的孩子總是因爲大家處理不當而死亡,造成部落的出生率不高。

上年的人口大爆發也是建立在部落的女人以低成活率大量生孩子換來的。

其中死在分娩中的孩子(妊娠時間過長而造成窒息死亡)就不在少數,甚至還出現過一個女人因爲難產而死亡,可謂是應了那句:女人生孩子就是過鬼門關。

把孩子生下來後,因照顧不當而令孩子夭折的也有部分,這非常影響部落的發展,所以陳昊看到自己媳婦的肚子越來越大,就狠下心來,去當“婦科聖手”!

一個女人,從初潮開始,到五六十歲,甚至七十歲都可以懷孕!

原始人類沒有避孕的說法,一般時候一個女人每隔三年就能生下兩名孩子。

如此厲害的生育率,然而人均壽命卻不高、嬰孩成活率也不高,人類的人口增長也緩慢,主要原因就是夭折的孩子太多了,平時小產難產也是常見的事情,甚至因爲生孩子而死亡的女人也不在小數。

當陳昊看到一俱俱嬰兒屍體和婦女屍體的時候,他就下定決心要把部落的醫療搞上去,而分娩便是部落增加人口、提高人均壽命的主要部分。

拿著筆墨,還有一疊的記錄了以前族人分娩中遇到過的問題的樺樹皮,陳昊就立刻跑到老祖母家。

擠開人羣,進入屋裡,只見一名穿著有些破舊的大肚女子正在艱難地躺在一陣木牀上。

老祖母、巫、女族長正在爲這個女子接生,她們還按照陳昊之前的教導,正在鼓勵大肚女子配合大家有節奏地使力和呼吸,這是自然分娩的常見手法。

“怎麼了?”

陳昊一看這女子的臉,發現原來是一名女奴,是一個瘸腳女奴。

之前從戎人那邊抓到三名女奴,其中的這名女奴就被陳昊射傷了大腿,後來陳昊用她來試藥,不知道是什麼原因,把她的腿給治瘸了。

於是這名女奴就送去跟榆嫂一起照顧牲畜,後來陳昊擴建了養殖場,定了三戶養殖人員,這名女奴因爲是瘸了所以不適合養殖,便被安排到老祖母的旗下,成爲老祖母的婢女。

她的名字叫石榴,是陳昊根據她的樣子而改的名字,她和春風秋月一樣都懷上了媧氏族男人的孩子。

老祖母看到陳昊進來,便主動地讓開。

在以前,給女人接生可是從來不給男族人看的,但陳昊就例外。

他提出的各種接生方法和理論,竟然比老祖母和巫研究出來的祈禱之舞蹈厲害了。

要是女人生孩子遇到困難,老祖母和巫都是馬上準備祭品,在外面對著天空跳上一支舞蹈,祈禱天神祖先幫忙治療的。

雖然平時不怎麼頂用,但也有部分女子頂用(其實是女人自己的努力,老祖母就以爲是自己跳舞的功勞。)。

“難產了!”

陳昊過來一看,只見一條小人腿露了出來,他立馬就下了結論,一般時候是頭部先出的,如果不是頭先出,那就是難產了。

之前接生過的女子都沒有出現難產,這是陳昊第一次遇到,他現在有些緊張,不知從何入手。

“她生了多久了?”陳昊問道。

“大約...差不多一個小時。”老祖母連忙說道,“她跟我去採藥,在回來的路上就要生了,我想在野外幫她接生,誰知不行,我就讓人把她擡回來...”

老祖母已經沒有辦法了,只能眼巴巴地看著陳昊,這名女人雖然是女奴,但她裡面的孩子可是媧氏族的血脈。

“差不多一個小時...”

陳昊看了看,看到那條腿還動了幾下。

“還沒死,還有得救。”

陳昊本著科學的精神,連忙湊過去。

他想起前世在村裡的時候,家裡的一頭牛也是難產了,後來他按照別人的教導,把牛腿塞回去,不知怎麼的,就把牛崽順利生下來了,從此那頭母牛就非常有靈性,當時把它賣掉的時候,它還下跪和流眼淚呢。

將腿塞回去,陳昊按著她的肚子往外推,想把嬰孩的頭推到出口處,其實他也不知道這樣做能不能成功,他也不懂這些,只是單純地知道一定要頭先出來。

這女奴好像知道陳昊在很用心地幫她,所以她即使很痛苦,也是堅持住,非常配合陳昊的治療。

“唉,死定了,以前的女人生這樣的孩子,都是孩子和大人一起死掉的。”老祖母根據自己的經驗,搖頭嘆息。

“是啊,還好這是個奴。”巫也是給她判了死刑。

但陳昊不放棄,將來還要爲自己的媳婦接生呢,這女奴是很好的實驗對象,他得記住這個過程,總結出經驗,發展醫學,幫助更多的人,巫和老祖母這些原始人是指望不上的了!

功夫不負有心人,隨著一聲嬰孩的哭聲響起,陳昊竟然糊里糊塗地搞定了,這個女奴還露出了笑容。

“這.....”巫和老祖母再次被震驚到了,他怎麼做到的?這樣的情況可是百分百死亡的!

把孩子交給她們,剩下的事情就不需要陳昊操心了。

他帶著資料回到家,將今日的事情總結出來經驗,然後編寫了一篇文章叫《分娩與難產的應對方法》。

“唉,希望可以幫助到部落。”陳昊寫完後,終於鬆了一口氣。

不過,他很快就想到了一些關於分娩用到的工具。

“產鉗!”

“我怎麼把這個重要的東西忘記了呢?”

“有了它,就能夠避免女人因爲分娩不當而死亡,而且能夠極大地提高嬰兒的出生成活率,這可是一件具有革命性意義的重要工具!”

產鉗是一種可用於輔助產婦分娩嬰兒的儀器。

產鉗助產是解決頭位難產、縮短第二產程,儘早終止妊娠的重要手段之一。

這樣的工具能夠保住大人的性命,如果手法嫺熟,可以應對各種難產癥狀,這是人們分娩必備的工具。

“可是,產鉗的類型有好幾種,我得慢慢研究、製造出來。”

陳昊覺得自己一定要發明這種現代器械。

在產鉗沒有被髮明之前,分娩是真的如同過鬼門關,像部落這種正值人口爆發時期,是急需產鉗這種助產工具、以及需要一支專業的醫療團隊,只有這樣,部落在糧食保證的前提下,才能快速地增加人口。

第504章 特殊行動第485章 蕭關之戰第75章 收益與風險第364章 原始市場(一)第395章 牛族撤離第537章第423章 穩定的發展決定好好經營這本書(附加更規則)第429章 十三年秋第341章 夜襲第421章 峽谷相逢第57章 藥魚第415章 風俗節日第303章 思想的碰撞第287章 鹽的來源第452章 旱情與水車第408章 樹葉第462章 聯盟立法第200章 文化知識輸出第490章 援軍第99章 謹慎的朱襄氏第78章 割禾第220章 遷徙的柏皇氏族第376章 追隨之箭第64章 捕魚比賽(下)第18章 原雞第268章 銅礦第487章 關外異族第160章 採蜜(上)第132章 我是老中醫第222章 安置的事宜第222章 安置的事宜第33章 潑水抓魚第354章 計劃第135章 漁業的初想第364章 原始市場(一)第190章 一起幹壞事情(上)第275章 制化肥(下)第534章 風白城守衛戰(下)第42章 投矛器和窯第309章 外貿第267章 防備第429章 十三年秋第200章 文化知識輸出第88章 有用的樹皮第93章 挖蚯蚓第226章 紅磚與窯第216章 果園摘果第182章 豬鬃與漆器第25章 燒山種豆第241章 鹽貿(下)第556章第219章 黃雀在後第249章 搖籃第6章 粟食第117章 風溼關節炎第501章第513章 附屬的怪事第176章 被俘虜的女人第442章 十四年秋第69章 閒雜瑣事第520章 上下一心第458章 遇襲的大庭族人第232章 產鉗第393章 大獲全勝第431章 繁華的商業第392章 交戰第385章 市場與外貿(下)第66章 排水系統第397章 神秘人第282章 傳達工具第248章 五年春耕第434章 關口第285章 老祖母講故事第432章 重農抑商政策第7章 釣蛙第43章 陶器是部落的第72章 飛石索第304章 司法體系第168章 秋收第107章 水龍氏(下)第105章 按戶分配第345章 白狐女第342章 風聲鶴唳第312章 相遇第272章 六年春耕第129章 灰雁第312章 相遇第490章 援軍第537章第74章 捕鱷第555章第402章 進貢第435章 麥與蕭關第38章 技術革新第81章 朱襄氏族第7章 釣蛙第259章 豐富菜籃子第120章 陰康爲土龍氏第6章 粟食
第504章 特殊行動第485章 蕭關之戰第75章 收益與風險第364章 原始市場(一)第395章 牛族撤離第537章第423章 穩定的發展決定好好經營這本書(附加更規則)第429章 十三年秋第341章 夜襲第421章 峽谷相逢第57章 藥魚第415章 風俗節日第303章 思想的碰撞第287章 鹽的來源第452章 旱情與水車第408章 樹葉第462章 聯盟立法第200章 文化知識輸出第490章 援軍第99章 謹慎的朱襄氏第78章 割禾第220章 遷徙的柏皇氏族第376章 追隨之箭第64章 捕魚比賽(下)第18章 原雞第268章 銅礦第487章 關外異族第160章 採蜜(上)第132章 我是老中醫第222章 安置的事宜第222章 安置的事宜第33章 潑水抓魚第354章 計劃第135章 漁業的初想第364章 原始市場(一)第190章 一起幹壞事情(上)第275章 制化肥(下)第534章 風白城守衛戰(下)第42章 投矛器和窯第309章 外貿第267章 防備第429章 十三年秋第200章 文化知識輸出第88章 有用的樹皮第93章 挖蚯蚓第226章 紅磚與窯第216章 果園摘果第182章 豬鬃與漆器第25章 燒山種豆第241章 鹽貿(下)第556章第219章 黃雀在後第249章 搖籃第6章 粟食第117章 風溼關節炎第501章第513章 附屬的怪事第176章 被俘虜的女人第442章 十四年秋第69章 閒雜瑣事第520章 上下一心第458章 遇襲的大庭族人第232章 產鉗第393章 大獲全勝第431章 繁華的商業第392章 交戰第385章 市場與外貿(下)第66章 排水系統第397章 神秘人第282章 傳達工具第248章 五年春耕第434章 關口第285章 老祖母講故事第432章 重農抑商政策第7章 釣蛙第43章 陶器是部落的第72章 飛石索第304章 司法體系第168章 秋收第107章 水龍氏(下)第105章 按戶分配第345章 白狐女第342章 風聲鶴唳第312章 相遇第272章 六年春耕第129章 灰雁第312章 相遇第490章 援軍第537章第74章 捕鱷第555章第402章 進貢第435章 麥與蕭關第38章 技術革新第81章 朱襄氏族第7章 釣蛙第259章 豐富菜籃子第120章 陰康爲土龍氏第6章 粟食
主站蜘蛛池模板: 赫章县| 陕西省| 库伦旗| 隆回县| 林口县| 中山市| 云和县| 贵定县| 安义县| 大石桥市| 五峰| 金阳县| 个旧市| 德江县| 湖口县| 奉化市| 平和县| 石狮市| 大兴区| 桃园市| 阿图什市| 光泽县| 永靖县| 甘泉县| 灵川县| 额济纳旗| 德昌县| 房产| 梁平县| 法库县| 珠海市| 彩票| 云霄县| 涟源市| 石河子市| 南投县| 安顺市| 繁昌县| 祁门县| 奈曼旗| 大同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