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19章 透底

房玄齡點點頭,道:“臣記得武德七年殿下轉述李潛所言的錢莊一事時曾說過均田制等事,若均田制不能得到徹底執行,錢莊的用處並不明顯。”

李世民點點頭道:“你說的不錯。那些人有了錢肯定會購置田產,錢莊的用處就不大了。嗯,咱們就學李潛剛纔說烹茶的事那般,把錢莊的事先暫且放一放。驛傳與館舍分離可先開始。玄齡你也不能閒著,得抓緊把均田這一塊做好。”

房玄齡有些遲疑道:“殿下,天下佔據良田最多的乃是勳貴門閥,若現在提議此事只怕庭議不能順利通過。臣更擔心惹出軒然大波。”

李世民思忖片刻,道:“不曾想轉來轉去又轉回來了。也罷今日孤聽李潛說了這番話已不虛此行。李潛,你抓緊寫個方略來。記住,除了在座的人和你夫人外,不能向任何人泄漏。”

李潛詫異,道:“太子爲何要讓拙荊知道?”

李世民笑道:“孤的紫瀾妹子可是經營商號的奇才,有此賢內助幫襯你做這些豈不是事半功倍?”

李潛臉色有些害臊連忙點頭應下。

李世民道:“這些議完了,你們還有什麼要說的?”

長孫無忌道:“殿下,此事臣還有些不明。”

“哦?說來聽聽。”

長孫無忌看了一眼李潛道:“李潛才幹出衆,只是他剛纔所言涉及重大,只怕非一個駕部郎中所能承擔的。單說錢莊一事就牽扯到戶部。監察這邊也牽扯到律法問題,御史臺、大理寺只怕都得涉及。”

李世民聽了深以爲然,道:“說的不錯。若李潛以駕部郎中做這些的確越權了。只是他所說的這些前無古人,似乎沒有任何官職能承擔此事。”

杜如晦思忖片刻道:“殿下說的不錯。不過現在這些還沒做的那種地步。再者真要到了那一步,可以讓戶部、御史臺派員參與。”

李世民聽了笑道:“如晦所言極是。既然涉及到他們就讓他們也派員參與,不過只是監督不得干擾正常運作。”

衆人聽了皆一致贊成。

說完了正經事衆人聊了會閒話。

柴紹見衆人都在閒聊,笑道:“李潛,你身爲主人是不是該好好招待我們?有什麼歌舞沒有?難道你要讓我們這些人只能在此磨牙不成?”

李潛有些爲難,因爲他宅中沒有蓄養歌舞伎。

這時麥紫瀾一步來到,笑道:“怎麼沒有,這就來了。”

麥紫瀾身後立刻出現了七八個打扮的花枝招展的妙齡少女,手持琵琶、箏、蕭、笛等樂器。這些女子們拜見了衆人席地而坐彈奏起來。兩名舞伎來到衆人面前翩翩而舞。

樂曲聲一起李世民等人不再說話仔細聆聽。李潛見到他們頗爲喜歡暗暗鬆了口氣。他知道李世民精通音律,尤其擅彈琵琶,若歌舞太差肯定入不了他的法眼。

歌舞正歡酒菜也跟著上來。第一道乃是用冰鎮著的酸梅湯。時值七月天氣正熱,衆人見了頓時大喜,不待李潛勸飲紛紛自己動手盛了一碗大口喝下,喝完之後吐出一口濁氣連聲道舒坦。酸梅湯祛暑、解渴、開胃,喝下這碗湯衆人立刻胃口大開。緊接著上來的是幾樣時鮮水果然後纔是正菜。因爲天氣熱,麥紫瀾沒安排太油膩的菜,主要以魚和時鮮蔬菜爲主。這些口味清淡的菜非常對衆人的胃口,衆人食指大動大快朵頤,一邊吃還一邊讚不絕口,一個勁誇李潛取了個善解人意體貼入微的好妻子。

宴會結束衆人重新烹茶閒聊觀看歌舞直到傍晚才告辭。送走李世民等人麥紫瀾與李潛來到書房。

李潛急不可耐地問道:“夫人,那幾個歌舞伎是從哪裡來的?”

麥紫瀾微微一笑,道:“剛纔我派人去清音樓請的。”說完她有些肉痛地又道:“足足花了五十貫呢。”

聽到花費了這麼多李潛也肉痛。不過一想到李世民很開心李潛覺得也值得了。

麥紫瀾忽然神情不悅地道:“你問完我了,該我問你了,你們談的那些是怎麼回事?”

李潛本來也想讓麥紫瀾幫忙參謀一下,何況李世民也沒讓他揹著麥紫瀾,便從囊中取出寫好的方略遞給她。麥紫瀾粗粗看了幾眼方略驚訝地道:“這都是你想的?”

李潛頗爲得意地點點頭,正想自誇兩句卻見麥紫瀾看到他點頭便把他當成了空氣,匆匆垂下頭仔細看方略。看了足有半個時辰,麥紫瀾才擡起頭怒道:“有這麼好的主意你爲什麼不告訴我?你知不知道這對四海來說是可天大的機會。你心裡到底有沒有我?有沒有義父?有沒有大伯?他們對你那麼好,你卻把這賺錢的好機會拱手送給了朝廷!”

一連幾個大帽子砸下來,令李潛防不勝防,連忙解釋道:“夫人暫息雷霆之怒。爲夫心裡當然有你也有師父和岳父了。不過,夫人你要明白這事若是由四海獨自來做,只怕你我會落個家破人亡的結局。四海商號也肯定會被那些有背景實力雄厚的商號給搞垮。”

麥紫瀾撇著嘴道:“等他們明白過來四海商號早就是實力最雄厚的了,要說搞垮也得是四海搞垮他們。”

李潛搖頭道:“夫人,即便四海商號能搞垮他們,朝廷會放任四海做大控制整個錢莊業嗎?”

麥紫瀾立刻愣住了。她很瞭解李世民的性格。李世民有雄才大略但掌控欲也極強。他若是不能掌控,肯定不會讓四海商號一家獨大,扶持競爭對手是一方面,搞不好要通過朝廷的力量將四海連根拔起。

李潛見狀繼續道:“錢莊業雖然好,但這個行業有個致命處,那就是容易發生擠兌。”李潛說的並非危言聳聽。他記得前世看到的資料說清末民國時期不知道有很多錢莊、銀行因爲時局不穩,加上某些人的蓄意誤導發生擠兌風潮而破產。這也是他爲什麼要將錢莊和驛傳掛鉤讓朝廷做主導的原因。眼下無論官宦富紳還是平頭百姓對朝廷都存在畏懼,只有讓朝廷來主導此事才能避免很多麻煩。

麥紫瀾還是有些不明白,道:“只要將錢送過去了還怕他們擠兌嗎?”

李潛搖頭道:“若是存戶的每一筆錢都要押送到指定的地方,費用大不安全不說也違背了開設錢莊的初衷。其實在我的計劃裡很多時候並不需要押送錢過去。比如存戶在長安存一萬貫說好到蘇州去取。因爲蘇州也會收到存戶存的錢,若蘇州有一萬貫以上的銅錢,那麼根本不用再費力從長安押送錢過去。直接將蘇州的錢支付給存戶就可以。同樣道理,蘇州的存戶若到長安來取也不需要押送過來。這樣一來不就省了很多費用了嗎?”

麥紫瀾驚訝地道:“你沒打算將錢押送過去,那若錢不夠支付給存戶的呢?”

李潛道:“這就是爲何要將錢莊開遍大唐的原因。據我估算所有分號只要有一定的鋪底資本就足夠應付日常的匯兌業務。較大數量的提現可在一道內進行調撥。若還不能應付則通過總號從臨近的道調撥押送過去。不過這種情況應該非常少,除非有人故意搗亂惡意提現。”

麥紫瀾聽了詫異地道:“若是這樣的話每個商號不是都有大批資金存著?這部分錢你不會讓他在庫裡發黴把?”

李潛笑道:“夫人不愧是經營過商號的優秀人才。一眼就看出了問題的關鍵。呵呵,那些錢若是在庫裡發黴豈不可惜了?爲夫要讓錢生錢。”

麥紫瀾眼睛一亮,道:“放貸?”

李潛點點頭道:“沒錯。不過放貸是一方面,其實還有很多更好的做法。比如生產某種大家都離不開每天都需要吃的東西。這生意肯定能賺大錢。”

麥紫瀾皺眉思忖了片刻忽然眼睛一亮,“鹽?還是糧食?”

李潛忍不住上前抱住麥紫瀾在她腮上重重親了一口,“娘子,你真是太聰明瞭。爲夫說的正是鹽。”

大唐的食鹽專營與後世(比如明清)不同。朝廷只控制場鹽和井鹽的生產至於誰來買他們並不過問。這樣一來由於商人逐利的特性,鹽商們爲了打進某個地區的市場肯定要互相競爭,所以食鹽的價格不算太離譜。不過這個不離譜只是老百姓購鹽的價格相對與鹽場和鹽礦的售價而言,由於鹽的產量有限加上運輸費用太高,整體來看鹽的價格並不便宜。李潛想要乾的不是買賣食鹽,而是開鹽場和鹽井來增加食鹽供應量,這樣鹽的價格就能降下來間接造福百姓。

朝廷不是不知道百姓吃鹽難,之所以沒有新開鹽場一是目前鹽的市場比較穩定,鹽短缺不是迫在眉睫需要解決的問題。二是開一處鹽場鹽井的投資不是個小數目。朝廷這些年的賦稅幾乎都用在了打仗上沒精力也沒資金幹這個。可有了錢莊就不同了。錢莊有朝廷一半的股份,用錢莊的錢來開鹽場無須擔心手續的問題。且鹽屬於大宗交易無論是購買還是銷售所需資金甚多,有了錢莊則方便了許多。

麥紫瀾媚眼如絲地望著李潛,道:“夫君,你真是太聰明瞭。”

李潛心神一蕩,伸手按住了麥紫瀾胸前的峰巒輕輕揉捏,在她耳邊低聲道:“爲夫不僅聰明還特別勇猛。你要不要試試?”

麥紫瀾嬰寧一聲,按住他的怪手嗔道:“大壞蛋。”

李潛被她欲拒還迎的樣子惹的心火大起,一把將她抱起來走過去放到榻上。麥紫瀾玉體橫陳羞的滿臉通紅,閉著雙眼嘴角帶著一絲微笑。李潛看到麥紫瀾一付任君採擷的樣子怎能受得了。立刻褪去衣衫怪叫一聲,“小娘子,我來了。”便撲到麥紫瀾身上。久旱逢甘霖,小別勝新婚,兩人濃情蜜意,天雷勾動地火一發不可收拾。

七月二十八日李潛的任命下來,不出所料,他先被提拔爲中郎將,然後再轉任駕部郎中。李潛接了詔命交還了郎將的印綬接過中郎將的印綬,按說他還得再將這個剛拿到手裡還沒暖熱的印綬還給傳旨的吏部官員,誰知他將中郎將的印綬遞給那官員時,那官員卻笑道:“李將軍,陛下有命,你仍保留中郎將之職。”

李潛納悶,道:“爲何?”PS:本週打賞爲零,老蕭情何以堪,掩面淚奔……

第286章 二徵吐谷渾二七零章 小人物的復仇一第104章 結婚?第162章 揚威草原(一)第86章 馬蹄鐵第134章 一個人才第179章 威逼利誘(三)第136章 御史第181章 刺殺(一)第92章 不戰而勝二六七章 肅州見聞第141章 鬧哄哄的貞觀元年(一)第120章 新官上任二五三章 御審四第166章 揚威草原(五)第26章 遇襲第152章 討伐樑師都(四)第199章 陷阱(二)第147章 阿約第180章 威逼利誘(四)第48章 劫持第65章 內有隱情第117章 意外訪客二五零章 御審一二五七章 開業大吉四第216章 絕境(三)第45章 討賭債第115章 斬特勤第24章 初入軍營二七六章 重逢第153章 討伐樑師都(五)第170章 說媒(一)第284章 欲擒故縱?第197章 剿滅三殺堂(七)第182章 刺殺(二)第82章 你的機緣第107章 拜堂第119章 透底第208章 致命一擊(一)第148章 赴任第174章 博陵崔氏(一)第96章 斬將第39章 自作孽,不可活二七七章 名分第199章 陷阱(二)二七六章 重逢第219章 援軍第149章 討伐樑師都(一)第99章 選弓第244章 螳螂與黃雀(一)第234章 病危二六六章 拓展業務第114章 戰秦州(二)第111章 宮女雲蔚第74章 陛下親臨二五六章 開業大吉三第99章 選弓第137章 渭水之盟(一)第144章 震懾第73章 授課第178章 威逼利誘(二)第39章 自作孽,不可活第101章 挑燈比箭(二)第204章 陷阱(七)第90章 屈人之兵二五四章 開業大吉一第170章 說媒(一)第96章 斬將第95章 鏖戰第64章 滋補方換槍法第131章 太歲頭上動土(三)第30章 突遭伏擊第231章 崔侍御史(二)第39章 自作孽,不可活第98章 行酒令第62章 公主?郡主?二六六章 拓展業務二四五章 螳螂與黃雀二第38章 追擊達善二六六章 拓展業務第67章 訓練班(一)第165章 揚威草原(四)二七零章 小人物的復仇一第51章 求情第134章 一個人才第75章 賞賜第286章 二徵吐谷渾第228章 棄子第217章 絕境(四)第51章 求情第103章 約戰第58章 鱸魚蓴羹第53章 分化與拉攏第161章 康密蘇第289章 交差第181章 刺殺(一)第218章 峰迴路轉第8章 自找麻煩第96章 斬將二八零章 棋盤與對弈二
第286章 二徵吐谷渾二七零章 小人物的復仇一第104章 結婚?第162章 揚威草原(一)第86章 馬蹄鐵第134章 一個人才第179章 威逼利誘(三)第136章 御史第181章 刺殺(一)第92章 不戰而勝二六七章 肅州見聞第141章 鬧哄哄的貞觀元年(一)第120章 新官上任二五三章 御審四第166章 揚威草原(五)第26章 遇襲第152章 討伐樑師都(四)第199章 陷阱(二)第147章 阿約第180章 威逼利誘(四)第48章 劫持第65章 內有隱情第117章 意外訪客二五零章 御審一二五七章 開業大吉四第216章 絕境(三)第45章 討賭債第115章 斬特勤第24章 初入軍營二七六章 重逢第153章 討伐樑師都(五)第170章 說媒(一)第284章 欲擒故縱?第197章 剿滅三殺堂(七)第182章 刺殺(二)第82章 你的機緣第107章 拜堂第119章 透底第208章 致命一擊(一)第148章 赴任第174章 博陵崔氏(一)第96章 斬將第39章 自作孽,不可活二七七章 名分第199章 陷阱(二)二七六章 重逢第219章 援軍第149章 討伐樑師都(一)第99章 選弓第244章 螳螂與黃雀(一)第234章 病危二六六章 拓展業務第114章 戰秦州(二)第111章 宮女雲蔚第74章 陛下親臨二五六章 開業大吉三第99章 選弓第137章 渭水之盟(一)第144章 震懾第73章 授課第178章 威逼利誘(二)第39章 自作孽,不可活第101章 挑燈比箭(二)第204章 陷阱(七)第90章 屈人之兵二五四章 開業大吉一第170章 說媒(一)第96章 斬將第95章 鏖戰第64章 滋補方換槍法第131章 太歲頭上動土(三)第30章 突遭伏擊第231章 崔侍御史(二)第39章 自作孽,不可活第98章 行酒令第62章 公主?郡主?二六六章 拓展業務二四五章 螳螂與黃雀二第38章 追擊達善二六六章 拓展業務第67章 訓練班(一)第165章 揚威草原(四)二七零章 小人物的復仇一第51章 求情第134章 一個人才第75章 賞賜第286章 二徵吐谷渾第228章 棄子第217章 絕境(四)第51章 求情第103章 約戰第58章 鱸魚蓴羹第53章 分化與拉攏第161章 康密蘇第289章 交差第181章 刺殺(一)第218章 峰迴路轉第8章 自找麻煩第96章 斬將二八零章 棋盤與對弈二
主站蜘蛛池模板: 玉树县| 梁平县| 潜山县| 博乐市| 米泉市| 渭源县| 远安县| 县级市| 洪江市| 龙南县| 汝阳县| 娱乐| 富蕴县| 峨眉山市| 麻江县| 抚州市| 青铜峡市| 阳山县| 和龙市| 黎平县| 兴城市| 沁源县| 揭阳市| 卓尼县| 吉木萨尔县| 和静县| 平阳县| 通州区| 乳山市| 宜城市| 濮阳县| 鲁山县| 五莲县| 屯昌县| 贡嘎县| 安新县| 肥乡县| 余姚市| 上林县| 辽阳县| 阿荣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