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五十回 湖心寺月娘祝髮 伽藍殿孝子迷途

詩曰:

舊淚新啼滿袖痕,憐香惜玉競誰存。

鏡中紅粉春風面,燭下銀瓶夜雨軒。

奔月已憑丹化骨,墮樓端把死酬恩。

長洲日暮生芳草,消盡江淹未斷魂。

這首詩,單說這世上情緣易盡,好事難全。美滿的夫妻恩愛,百年來變成寡鴿孤鸞,眼前的兒女情腸,轉眼間化做空花泡影。偏是善良遇的是缺陷世界,偏是奸狡走的是歡樂風光,只得說是前世修因不全,今生苦業未足。誰見那修因?也只得守著苦業即是修因。誰離得這苦業?想這修因也就離了苦業。因此這男效淳良,女慕貞潔,只有這孤兒寡婦守節全貞是天下最苦的入。不消說春花秋月好景良宵,孤悽悽沒有個伴說上一句知心的話兒。有門戶的寡婦,受那宗族鄰里欺凌,伯叔弟兄作踐,少柴無米,日久天長,誰來問你一聲?無有門戶的寡婦,少吃無穿,領著個窮兒女求一碗吃一碗,替人家紡綿織布,補線縫針,掙後十個指頭上手工。

多有二十歲上安貧守節,替丈夫立志成了事業,兒子登科,做起太太來的,即此便是苦修。又有一等不才的寡婦,受了丈夫寵愛,那枕上情濃,就要同衾同袕,到了丈夫死後,哭他幾場痛淚,守不到三年,看著男子漢眼裡流出水來。還有撇下兒女家財,希圖快活,只爲那一點瀅心壞了百年名節,到老來見不得前兒,反成了出母,前後不歸,比娼優還下賤一等。又有守志不全的寡婦,少年守寡在富貴之家,有兒有女,嫁不得丈夫,到了春風花鳥、夜雨孤燈猛上心來,想起當年熱熱的被窩,親親的皮膚,好不受用,也就偷饞抹嘴做出那破戒的和尚來——揹人處吃肉,在人前唸佛,這是那活動寡婦。可見這一點志氣,要從幼到老,守到玉潔冰請,一句閒言閒語沒人談說的,也就是一尊菩薩。不要說來生可以得的善果,只是這“不瀅”二字,就是佛法仙根,與蓮花生人一樣,因此朝廷要旌獎這賢人,立坊送額,刻在志書節孝中,教化這女流之輩,做個樣子,即是個現世的聖賢。

往往古今名臣大老,多是從母德貞良中積出來子孫榮貴,幾世不絕,這是人人眼前見過的。但這一點貞心十分難以持久,要依著夫婦寵愛的時節,那個說不是同死同生,一個被窩判老的?豈知這個心是拿不住的。想到親愛的時節,再去摟抱著第二個男子,可不愧死。還不如有情的妓女,有與知心子弟一條繩兒溢死的。

且說一個笑話。當初北京有一大老,寵一愛妄,相期同死。果然臨終之時,此妾全不飲食,在框前痛哭,幾次哀絕。當時大娘有一個兒子,在他養活。大娘先死了,怕此人死節,兒子幼小,沒人看養守這門戶,因此大家勸他不可因死節害了一家的大事,衆人日夜守他。此妾見這苦勸,也就回心不死了。只是與丈夫恩愛難捨,有約同死,如何背了前言?一時血性貞心,即取快刀來,將左手食指砍斷,待丈夫入礆蓋棺時節,將此指送在棺內,相期日後同死。真是-段烈性,傳滿了北京,人人驚讚。後來此妾果然守志養得兒子長成,做了秀才,事如生母,上司掛的牌扁是“柏舟完節”,門首都掛滿了。到了五十七歲,忽然念頭一動,定要嫁人。有一個守備,六十多歲,聞此妾原有才色,在宦門得寵,守成了兒子,必然還有私房財物,使人去一說就成了。許多族人苦留不住,兒子氣成一玻嫁去數月,那守備要他的金銀,一無所有。原是爲利,見手中無物,又年殘色衰,逐出不容當家。羞見前子,自縊而亡。前子不肯葬埋,後夫家埋在孤冢上,沒一個人燎張紙。滿京人大笑他的指頭在一家,身子在一家,只爲一念不正,把個好好的名節壞了。可見貞節二字,到老不移,原是難的。如沒了丈夫,即時變心,與那娼妓的私情一樣,算得甚麼人。今日講這夫妻恩愛,必到了生死不變,纔是夫妻。

直接那二十六回,吳月娘與孟玉樓在淮安府相遇,同心守寡,住了年餘。那時大金兵馬直搶過黃河來,南北音信不通,那有個人傳信清河縣去?孝哥的信,眼見得如石沉大海,-日日的遠了。也就說是死在亂軍之中,再不消望有兒子了。月娘待辭了玉樓歸家,金兵大亂,路絕人稀,無路可歸,只得死守,和小玉做些針指賣了,多少糴些米糧助玉樓玉樓度日。那玉樓又不肯使月娘費心,兩賢相聚,一氣同心,吃了長齋,如在一處修行一般。那時安郎長十二歲,孟二舅在湖嘴店房裡收些房租,開個小米鋪,將就一日討幾分銀來買水菜吃。到了次年,瘟疫盛行,孟二舅偶感時疾,七日無汗,吃藥不效而亡。玉樓、月娘痛哭-場,買口棺木葬於湖心寺莊上。不消說家下無人,止有-個蠻小廝叫進寶,是嚴州府買來的,十分癡蠢,全不中用,只好看門挑水。家中無有得力之人,兩個寡婦和小玉在家,安郎送在間壁學堂裡讀書。玉樓時常到湖心寺水田莊上看看仙戶做莊農,分幾石租來家度日。不料安郎生起疹子來,叫了老婆子來看病,不知道是疹子,只道冒寒,錯用了熱藥,變成了火癥滾腸沙,把個十二歲的孤子,幾日而亡。買口杉木埋在莊上去了。不消說玉摟痛哭傷心,月娘思兒感切,兩個寡婦哭的是各人的兒,落的是一樣的淚,日夜悲啼,幾番衷絕。這玉樓守著孤寡,又有丈夫和公公的兩口靈樞,現寄在湖心寺廊下。南北大亂,幾個家人差回真定府家去,至今二年不回,一個寡婦如何把喪樞送得回去。無可奈何,正是:流淚眼看流淚眼,斷腸人伴斷腸人。又遇著饑荒年,淮城內外俱被水淹了,湖裡水田浸爛,每鬥米賣到一兩二錢紋銀。這兩個寡婦如何支持得住?

眼見得流落他鄉,把些首飾、衣服一件件拿與小玉街上貨賣。一兩銀子的物件,賣不出一二錢紅銀來。糴些粗米,連糠和豆磨成粥吃。月娘見玉樓沒了兒子,一樣孤寡,也捨不得辭他,沒奈何,權且度日。二人別無所事,連小玉都吃齋唸佛,只好修些來生善果,再不消想今生的兒子了。當時玉時玉樓自二十一歲嫁了西門慶十五年,又嫁了李衙內七年,守寡三年,至今卻好四十五歲。吳月娘大玉樓一歲,也還是半老佳人。兩個寡婦子女親人俱無,他鄉在外,遇著兵火荒亂,飢慌兇年,如何過得。有詩嘆曰:世亂年荒家業空,他鄉嫠守泣途窮。

慈烏念子哀頭白,孤燕思維灑淚紅。

萬里櫬遙難反舍,兩人命薄易飄蓬。

黃沙衰草淮河北,安得音書寄塞鴻。

話說金朝兀朮太子,和粘沒喝、搟離不兩路取江南。兀朮太子率兵五萬,由由東從黃河岸下營,直取淮安。粘沒喝同蔣竹山、龍虎大王率兵五萬,由河南從睢州一路直取揚州,過江到建康府會齊,好去取臨安。那時蔣竹山先封了揚州都督,通知鹽商苗青、王敬宇,己把奸細布在城裡,各路的兵馬虛實件件打探詳細了。知道南宋兵馬虛弱,只把重兵把守江口,全不能照管淮揚。一路長驅,無人遮擋,過了黃河。那淮安城百姓各人爭逃怕死,連守城的兵俱走了。這月娘、玉樓聽知番兵過河,商議著往那裡逃躲。玉樓道:“這湖心寺西邊,有當初公公置買下兩頃水田,四隻水牛,四隻黃牛,知道北方大亂,不能回家,要在淮安立下產業,不料公公棄世,連衙內不在了。如今還有幾家佃戶住著十數間草房,每年討些租。我姊妹兩人又沒了男子,那裡去避兵?只好暫向莊上藏躲。這城裡幾間宅子,丟下鎖著,隨他兵來怎樣,咱也顧不得了。”一而說著,只見街上走的男女亂亂紛紛,府縣官出牌安撫,那個是不怕死的?小玉道:“趁如今不出城,到了臨時就出不去。今晚就動身罷!”打裹些隨身衣服被褥,小廝挑了。金珠首飾藏在身邊,一切家器只得拋下。月娘、小玉原是空身的,趕亂裡出城,僱個小船搖到莊上去。這佃戶只得挪出三間空房來安頓下他四口兒。次日又使人進城,取些家器鍋碗米糧來做飯,不題。

這村西頭有一個小小尼俺,住著個八十歲的尼姑,原是玉樓舍了二畝地蓋的白衣觀音,要求子的,又舍了五分菜園與他種菜。玉樓、月娘過庵去燒香,又到安郎墳頭痛哭一場,宿在莊上,不在話下。

不消數日,金兵到黃河紮營,淮安人民已逃去大半,多少有些兵丁,和府縣官,同一個參將,如何守得?只得投降。

金兵進城還殺擄了三日,方纔住手。那些放搶的夜不收們,還在村外河邊各處搜尋逃民,見一人殺一人,見一口擄一口。這湖心寺隔城不遠,如何逃躲?只見月娘向玉摟道:“孟三姐,我有一件事和你商議:咱如今都沒有兒了,是個老寡婦。你還有公公、丈夫的靈樞不曾送回,是你一件大事。只我是個孤身,終日想兒也是望梅止渴,多分是沒了。

連玳安也不得見他一面,把個小玉擔誤了這幾年。我想這個苦命,原是個尼姑。如今兵馬荒亂,一時間遇見番兵撞了去,把身子做不下主來,枉空守了幾年寡,還害了性命。不如此時把頭髮剃了,就在這庵上出家,咱妹妹們一個莊上住著做伴,我也不回山東去了。落下小玉,等等平定了,稍信與玳安來領他家去。”玉樓勸月娘說:“孝哥不知去向,日後還有指望,姐姐剃了頭,孝哥回來那時節怎麼家去?”月娘抵死不肯,即時請將座里老姑子來。可憐月娘把頭髮因想孝哥愁的白了一半,分三路剪下來,剃作比丘尼,小玉在傍和玉摟哭個不祝也是他平生信佛,前世道根,該從此成了正果。

詩日:

一縷香雲金剪開,當年玉鏡照高臺。

豈期老向空門度,安得修能伴子回。

珠翠永辭膏沐去,探蟬久被雷霜催。

萬緣歷盡唯禪定,尚有烏啼夜半哀。

按下月娘祝髮爲尼,玉樓莊上苦修不題。卻說那昆盧庵玳安問信,遇見孝哥爲僧,又得了江南差兵的信,說官船上往南婦女俱住在淮安,才知道月娘、小玉一定在官船上下來,如今只在清江浦上去跟尋,自然有信。那了空思親念急,又遇了玳安同心一路,次日拜了菩薩,辭了師父雪澗,拿個木魚,玳安也換了二尺藍布做個道士包巾,挑著一個蒲團、兩件舊衲衣,一主一僕,一路而去。有詩讚玳安好處:恩養生成一樣親,情同父子義同臣。

壺漿尚欲酬知己,犬馬猶能戀主人。

豫讓報仇終拼死,程嬰全趙不謀身。

莫言奴僕當輕賤,尚有臨危重義輪。

這首詩不止說孝子尋親,單說這奴僕有義,生死患難,不肯忘恩,就是忠臣孝子一樣。這玳安不肯背主,如今那有這樣好人。所以東漢書上出了一個李善,入在忠義傳上。這些小人,不可不細講與他,勸他行好。得了好報,又不折本吃虧。當初,東漢義僕李善,主人有十萬金的富,在京開店。

止生一子,在孩抱中,正遇天災瘟疫,主人夫妻俱死,並無宗族親戚,止有夥計家僮二十餘人,共謀害死此兒,將傢俬衆人平分。李善秘知其謀,不敢言語,連夜將此兒抱出,逃回故鄉,恐衆人追趕害他性命,夜走晝伏。兒無侞母,李善五十餘歲,只得把侞頭送在兒口中亂咂,到了夜間竟自生出侞漿來。把兒子抱到本家尋入侞養,長大教誨讀書,娶妻生子,替他開墾莊田,生息財利,治到萬金之富。後來李善臨死,只有幾件破舊布衣,埋在李氏塋邊,其兒服喪三年。又有一僕名阿寄,年六十餘歲,分在第三房兒子手裡。三房死了,主母嫌阿寄老了無用。阿寄說:“老便老了,可勝似那小的沒幹,要替你做起人家來不難。”三房娘子湊了十二兩銀子,隨他去做生意。先是江西販漆起手,每年有三四倍利息,不消十年,起家萬金,替主母把祖業都贖回了。兩個小主人各納了監生,至十萬之富。阿寄夫婦二人,臨終又寫了兩本分書與小主人均分,只有破衣數件,並無分毫私蓄。

現今有一義僕,名吳四,年二十一歲,保定府定興縣人。主人是一孝廉,甚貧,考了江西知縣缺,只帶吳四隨行。到任半年,不服水土,主人病故,停框在寺。吳四無力取柩回家,只得回家報信。不料主母也因病故了。和弟兄族人說知,只有一塊宅基,大家分訖,誰有力量去江西取靈去?這家人吳四哭個不了,定要自己到江西取得主人柩回,至死方休。卻因本縣一個李武進士升在江西守備,要投他隨去。守備見吳四伶俐,也要個人服事上官。這吳四一路殷勤得力,守備甚喜,不肯舍他去。有一個使女生得齊整,也值五六十金,情願招他爲婿,即日成家,好留住吳四跟隨。吳四痛哭道:“小人因恩主的靈柩在外,千里來取,沒有盤費,才隨了爺來。豈有今日變心,就在這裡住下的理?以待小人取回恩主的骨櫬家去,再來答應不遲。李守備不好強留,送他二兩盤費,哭著去了。到了任所,先到寺裡柩前哭了,遍向一縣鄉紳闔同學門首跪門,印了一紙乞哀資送的稟帖,逢人跪討,不消半年,積了三十五兩銀子,自己不肯買碗麪吃,因此買了一輛小車,三頭驢子來,將靈柩送上車,使驢纖著,自己扶車,由旱路來。又領了一個保定的熟人,前後推扶,到了定興縣,共有二千餘里,一年纔回。吳四同族人合葬了主人夫婦,在墳上三年,後來大富。有範吏部爲之作傳。今日玳安同孝哥遠訪主母,後來玳安隨了西門的姓,起家十萬,人稱小西門員外,豈不是天報好人!因亂世小人負義,把主僕二字看輕了,多有忘恩害主的,所以把這好人提醒他,休學那來安、來保負心喪命,有甚好處?也要使主人知道,奴僕中有做出忠孝事來的,不可十分輕賤他。

今日單說玳安同孝哥從昆盧庵出門,千里南遊,找尋生母月娘。少不的飢餐渴飲,夜住曉行,向淮安府問路而來。

那時,淮南淮北在金宋交界用兵之地,都有百姓團結避難在山寨、海島裡,日久人多,沒有口糧,只得搶劫,做起土子賊來。一兩個抓身客人,沒有敢走的。又有一件怕人處,連年荒歉,米豆沒處去糴,人人槍奪,又不敢販賣,多有強人截路,把肥胖客人殺了,醃成火肉一樣,做下飯的。百姓窮荒餓死大半,還有易子而食,析骸而焚的事。以人爲糧,說是味美無比,起了個美名,不叫做人肉,說是“雙腳羊”。這一個玳安,領著孝哥——十四五歲的個白胖小和尚子,孤身南走,豈不是件險危的事。二人不知往南的路,一步步化著飯吃,問路前行。或是晝走荒村乞化,夜投古寺覓宿,不則-日,到了淮河渡口下邳桃源地方。只見人民亂走,拖男領女的,也有推車趕驢揹著包裹的。玳安上前細問,才知道金兵兩路南侵,沿淮安一帶,州縣不攻自破,百姓們各處逃生。這了空和玳安唬得無路可避,百忙裡尋不出個寺院。往東南上一望,露出半截塔在林子裡,不上五七里路。玳安叫孝哥:“咱如今往前沒處去,不如且躲在寺裡,你是個和尚,我是個道人,那番兵來時也不難爲咱出家人。”玳安前行,了空隨後,落荒而走。遠遠看見一座古寺,但見:古塔高盤雲漢,山門倒塌埃塵。鬆枯禿頂盡無枝,荒草迷漫全失路。三尊佛像無金色,只有野鳥來巢;一坐韋馱懸寶杵,那得高僧住錫。入殿全無香火氣,到門不聽木魚聲。

玳安、了空進的山門來,只見鐘樓倒了,地下一口大鐘,半截埋在土裡,大殿上蓬蒿長有一尺餘深。到後面,禪堂、香積廚都拆淨了,只有伽藍韋馱殿,倒了半間,還有個石香爐,長了滿爐的青革,日色沉西,不見一個人來。往山門一望,都是湖泊,全無村落。了空有些害怕,道:“玳安,這個破寺怎麼著住下?”玳安說:“如今天晚了,沒處投宿,知道金朝大兵甚麼時到?一到那裡去躲?咱且在這玳藍神像後邊渡襝窈蟊?胡亂捱這一夜,明日問路再走。”一行說著天黑了,滿寺裡黑朧朧的,又沒個門戶關著。兩人取把枯草來,把禪杖蒲團倚在神座旁邊,和衣打坐。了空卻闇誦《觀音大士救苦經》和藥師解厄的咒。

到了四更雲氣,總是人煙斷絕,雞狗不聽得一聲,兩人閤眼朦朧。只聽得一羣人進寺來,到了大殿上,乒乒乓乓響了一會,來這伽藍殿裡,使撓鉤長槍亂戳,唬得玳安伏在神像後做一堆兒,一口氣也不敢出。了空不知道,問了聲“是誰”,早一撓鉤搭著破直裰袖子扯出寺門去,玳安那敢言語。等不到天明,這羣賊早已四散,不知擄著了空那裡去了。天明玳安起來,見孝哥沒了。持要往前找信,知是那條路去的。待要回山東,也是主僕一場相遇,怎舍的就去了。

只得拿起禪杖蒲團,往前找大路上淮安去吧。等尋著主母,再訪問孝哥不遲。玳安無奈,座中又飢又渴,往常化齋還有了空唸經,只得空打木魚子,口裡胡亂哼幾聲“南無觀世音菩薩”,抄化幾文錢米,討著飯吃,好不艱難。不知後來主僕何日相逢,母子何年相見,正是:苦海茫茫,前浪未休後浪起;災魔滾滾,一重未脫一重來。

且聽下回分解。

第三回 吳月娘舍珠造佛 薛姑子接鉢留僧第六回 沈富翁結貴埋金 袁指揮失魂救女第三十九回 演邪教女郎迷性 鬧齋堂貧子逢妻第五十五回 雪澗師破佛得珠 王杏庵捐家造寺第十回 夢金磚富翁得子 賜銀瓶孽女歸娼第十二回 衆女客林下結盟 劉學官雪中還債第五十五回 雪澗師破佛得珠 王杏庵捐家造寺第四十二回 悶佳人空房遭鬼魅 軟浪子借館效鸞凰第五十二回 劉學官棄職歸山 龍大師傳丹入海第七回 大發放業鬼輪迴 造劫數奸臣伏法第四十九回 沈花子魂認前身 王六兒老還舊債第三十二回 拉枯樁雙嫗夾攻 扮新郎二女交美第五十二回 劉學官棄職歸山 龍大師傳丹入海第三十七回 三教堂青樓成淨土 百花姑白骨演旁門第十五回 應伯爵掠賣孝哥 吳月娘窮逢秋菊第六十一回 龍海珠還兒見母 金梅香盡色歸空第二十三回 翟員外大撒買花錢 鄭玉卿穩吃新紅酒第五十六回 揚州城分剮苗員外 建康府箭射蔣竹山第七回 大發放業鬼輪迴 造劫數奸臣伏法第四回 西門慶望鄉臺思家 武大郎酆都城告狀第三十二回 拉枯樁雙嫗夾攻 扮新郎二女交美第三十三回 風雨夜淫女奔鄰 琉璃燈書生避色第三十四回 排善良重立黨人碑 殺忠賢再失河南地第五十二回 劉學官棄職歸山 龍大師傳丹入海第四十九回 沈花子魂認前身 王六兒老還舊債第五十二回 劉學官棄職歸山 龍大師傳丹入海第四十九回 沈花子魂認前身 王六兒老還舊債第四十回 孔梅玉愛嫁金二官 黎金桂不認窮瘸婿第二十五回 美償美兩場大棍 債還債一葉扁舟第四十六回 傻公子枉受私關節 鬼門生親拜女房師第十一回 五歲兒難討一文錢 一錠金連送四人命第三十二回 拉枯樁雙嫗夾攻 扮新郎二女交美第三十一回 汴河橋清明遇舊 法華庵金玉同鄰第二十五回 美償美兩場大棍 債還債一葉扁舟第二十八回 蔣竹山官星妙藥 苗員外賣富投誠第三十二回 拉枯樁雙嫗夾攻 扮新郎二女交美第三十七回 三教堂青樓成淨土 百花姑白骨演旁門第三十一回 汴河橋清明遇舊 法華庵金玉同鄰第十二回 衆女客林下結盟 劉學官雪中還債第三十回 瓜州渡櫻桃死節 潤州城鄭子吹蕭第八回 賊殺賊來安喪命 盜遇盜張一逢屯第三十九回 演邪教女郎迷性 鬧齋堂貧子逢妻第二十七回 淮安城月娘問渡 清江浦嫠婦同舟第五十三回 苗員外括取揚州寶 蔣竹山遍選廣陵花第三十二回 拉枯樁雙嫗夾攻 扮新郎二女交美第四十七回 木瓜郎語小莫破 石女兒道大難容第五十五回 雪澗師破佛得珠 王杏庵捐家造寺第五十回 湖心寺月娘祝髮 伽藍殿孝子迷途第三十六回 翟員外伸冤元帥府 李師師官配馬頭軍第五十八回 遼陽洪皓哭徽宗 天津秦檜別撻懶第二十九回 董玉嬌明月一帆風 鄭玉卿吹蕭千里夢第三十八回 大覺寺淫女參禪 蓮花經尼僧宣卷第五十八回 遼陽洪皓哭徽宗 天津秦檜別撻懶第二十三回 翟員外大撒買花錢 鄭玉卿穩吃新紅酒第十五回 應伯爵掠賣孝哥 吳月娘窮逢秋菊第四回 西門慶望鄉臺思家 武大郎酆都城告狀第三十四回 排善良重立黨人碑 殺忠賢再失河南地第十一回 五歲兒難討一文錢 一錠金連送四人命第十三回 陷中原徽欽北狩 屠清河子母流離第四十四回 劉瘸子告狀開封府 金桂姐鬼魅葡萄架第六十三回 玳員外修塔開金藏 空大師奉母上蓮臺第二十二回 翟雲峰義送月娘 韓搗鬼路濟玳安第四十六回 傻公子枉受私關節 鬼門生親拜女房師第十四回 夢截髮大士解冤 不食牛帝君救劫第八回 賊殺賊來安喪命 盜遇盜張一逢屯第三十三回 風雨夜淫女奔鄰 琉璃燈書生避色第十七回 給孤寺殘米收貧 兀朮營鹽船酬藥第三十五回 清河縣李銘傳信 齊王府銀姐逢時第三十九回 演邪教女郎迷性 鬧齋堂貧子逢妻第四十九回 沈花子魂認前身 王六兒老還舊債第五十九回 走江口月娘認子 下南海孝子尋親第六十二回 活閻羅判盡前身 死神仙算知來世第六十二回 活閻羅判盡前身 死神仙算知來世第三十回 瓜州渡櫻桃死節 潤州城鄭子吹蕭第二十七回 淮安城月娘問渡 清江浦嫠婦同舟第十二回 衆女客林下結盟 劉學官雪中還債第四十二回 悶佳人空房遭鬼魅 軟浪子借館效鸞凰第三十八回 大覺寺淫女參禪 蓮花經尼僧宣卷第三十七回 三教堂青樓成淨土 百花姑白骨演旁門第三十八回 大覺寺淫女參禪 蓮花經尼僧宣卷第二十五回 美償美兩場大棍 債還債一葉扁舟第三十三回 風雨夜淫女奔鄰 琉璃燈書生避色第四十回 孔梅玉愛嫁金二官 黎金桂不認窮瘸婿第十七回 給孤寺殘米收貧 兀朮營鹽船酬藥第六回 沈富翁結貴埋金 袁指揮失魂救女第三十九回 演邪教女郎迷性 鬧齋堂貧子逢妻第八回 賊殺賊來安喪命 盜遇盜張一逢屯第十六回 沈乞兒故園歸夢 翟員外少女迷魂第五回 奈河橋奸雄愁渡 枉死城淫鬼傳情第六十二回 活閻羅判盡前身 死神仙算知來世第十三回 陷中原徽欽北狩 屠清河子母流離第十六回 沈乞兒故園歸夢 翟員外少女迷魂第十四回 夢截髮大士解冤 不食牛帝君救劫第二十五回 美償美兩場大棍 債還債一葉扁舟第二十六回 薄倖郎貼金易色 癡心婦喪命償冤第五十二回 劉學官棄職歸山 龍大師傳丹入海第十二回 衆女客林下結盟 劉學官雪中還債
第三回 吳月娘舍珠造佛 薛姑子接鉢留僧第六回 沈富翁結貴埋金 袁指揮失魂救女第三十九回 演邪教女郎迷性 鬧齋堂貧子逢妻第五十五回 雪澗師破佛得珠 王杏庵捐家造寺第十回 夢金磚富翁得子 賜銀瓶孽女歸娼第十二回 衆女客林下結盟 劉學官雪中還債第五十五回 雪澗師破佛得珠 王杏庵捐家造寺第四十二回 悶佳人空房遭鬼魅 軟浪子借館效鸞凰第五十二回 劉學官棄職歸山 龍大師傳丹入海第七回 大發放業鬼輪迴 造劫數奸臣伏法第四十九回 沈花子魂認前身 王六兒老還舊債第三十二回 拉枯樁雙嫗夾攻 扮新郎二女交美第五十二回 劉學官棄職歸山 龍大師傳丹入海第三十七回 三教堂青樓成淨土 百花姑白骨演旁門第十五回 應伯爵掠賣孝哥 吳月娘窮逢秋菊第六十一回 龍海珠還兒見母 金梅香盡色歸空第二十三回 翟員外大撒買花錢 鄭玉卿穩吃新紅酒第五十六回 揚州城分剮苗員外 建康府箭射蔣竹山第七回 大發放業鬼輪迴 造劫數奸臣伏法第四回 西門慶望鄉臺思家 武大郎酆都城告狀第三十二回 拉枯樁雙嫗夾攻 扮新郎二女交美第三十三回 風雨夜淫女奔鄰 琉璃燈書生避色第三十四回 排善良重立黨人碑 殺忠賢再失河南地第五十二回 劉學官棄職歸山 龍大師傳丹入海第四十九回 沈花子魂認前身 王六兒老還舊債第五十二回 劉學官棄職歸山 龍大師傳丹入海第四十九回 沈花子魂認前身 王六兒老還舊債第四十回 孔梅玉愛嫁金二官 黎金桂不認窮瘸婿第二十五回 美償美兩場大棍 債還債一葉扁舟第四十六回 傻公子枉受私關節 鬼門生親拜女房師第十一回 五歲兒難討一文錢 一錠金連送四人命第三十二回 拉枯樁雙嫗夾攻 扮新郎二女交美第三十一回 汴河橋清明遇舊 法華庵金玉同鄰第二十五回 美償美兩場大棍 債還債一葉扁舟第二十八回 蔣竹山官星妙藥 苗員外賣富投誠第三十二回 拉枯樁雙嫗夾攻 扮新郎二女交美第三十七回 三教堂青樓成淨土 百花姑白骨演旁門第三十一回 汴河橋清明遇舊 法華庵金玉同鄰第十二回 衆女客林下結盟 劉學官雪中還債第三十回 瓜州渡櫻桃死節 潤州城鄭子吹蕭第八回 賊殺賊來安喪命 盜遇盜張一逢屯第三十九回 演邪教女郎迷性 鬧齋堂貧子逢妻第二十七回 淮安城月娘問渡 清江浦嫠婦同舟第五十三回 苗員外括取揚州寶 蔣竹山遍選廣陵花第三十二回 拉枯樁雙嫗夾攻 扮新郎二女交美第四十七回 木瓜郎語小莫破 石女兒道大難容第五十五回 雪澗師破佛得珠 王杏庵捐家造寺第五十回 湖心寺月娘祝髮 伽藍殿孝子迷途第三十六回 翟員外伸冤元帥府 李師師官配馬頭軍第五十八回 遼陽洪皓哭徽宗 天津秦檜別撻懶第二十九回 董玉嬌明月一帆風 鄭玉卿吹蕭千里夢第三十八回 大覺寺淫女參禪 蓮花經尼僧宣卷第五十八回 遼陽洪皓哭徽宗 天津秦檜別撻懶第二十三回 翟員外大撒買花錢 鄭玉卿穩吃新紅酒第十五回 應伯爵掠賣孝哥 吳月娘窮逢秋菊第四回 西門慶望鄉臺思家 武大郎酆都城告狀第三十四回 排善良重立黨人碑 殺忠賢再失河南地第十一回 五歲兒難討一文錢 一錠金連送四人命第十三回 陷中原徽欽北狩 屠清河子母流離第四十四回 劉瘸子告狀開封府 金桂姐鬼魅葡萄架第六十三回 玳員外修塔開金藏 空大師奉母上蓮臺第二十二回 翟雲峰義送月娘 韓搗鬼路濟玳安第四十六回 傻公子枉受私關節 鬼門生親拜女房師第十四回 夢截髮大士解冤 不食牛帝君救劫第八回 賊殺賊來安喪命 盜遇盜張一逢屯第三十三回 風雨夜淫女奔鄰 琉璃燈書生避色第十七回 給孤寺殘米收貧 兀朮營鹽船酬藥第三十五回 清河縣李銘傳信 齊王府銀姐逢時第三十九回 演邪教女郎迷性 鬧齋堂貧子逢妻第四十九回 沈花子魂認前身 王六兒老還舊債第五十九回 走江口月娘認子 下南海孝子尋親第六十二回 活閻羅判盡前身 死神仙算知來世第六十二回 活閻羅判盡前身 死神仙算知來世第三十回 瓜州渡櫻桃死節 潤州城鄭子吹蕭第二十七回 淮安城月娘問渡 清江浦嫠婦同舟第十二回 衆女客林下結盟 劉學官雪中還債第四十二回 悶佳人空房遭鬼魅 軟浪子借館效鸞凰第三十八回 大覺寺淫女參禪 蓮花經尼僧宣卷第三十七回 三教堂青樓成淨土 百花姑白骨演旁門第三十八回 大覺寺淫女參禪 蓮花經尼僧宣卷第二十五回 美償美兩場大棍 債還債一葉扁舟第三十三回 風雨夜淫女奔鄰 琉璃燈書生避色第四十回 孔梅玉愛嫁金二官 黎金桂不認窮瘸婿第十七回 給孤寺殘米收貧 兀朮營鹽船酬藥第六回 沈富翁結貴埋金 袁指揮失魂救女第三十九回 演邪教女郎迷性 鬧齋堂貧子逢妻第八回 賊殺賊來安喪命 盜遇盜張一逢屯第十六回 沈乞兒故園歸夢 翟員外少女迷魂第五回 奈河橋奸雄愁渡 枉死城淫鬼傳情第六十二回 活閻羅判盡前身 死神仙算知來世第十三回 陷中原徽欽北狩 屠清河子母流離第十六回 沈乞兒故園歸夢 翟員外少女迷魂第十四回 夢截髮大士解冤 不食牛帝君救劫第二十五回 美償美兩場大棍 債還債一葉扁舟第二十六回 薄倖郎貼金易色 癡心婦喪命償冤第五十二回 劉學官棄職歸山 龍大師傳丹入海第十二回 衆女客林下結盟 劉學官雪中還債
主站蜘蛛池模板: 句容市| 武陟县| 鸡泽县| 平度市| 孟村| 盐池县| 莲花县| 洪雅县| 南漳县| 墨玉县| 陇川县| 芮城县| 遂昌县| 峨眉山市| 灵川县| 霍林郭勒市| 揭阳市| 龙胜| 金坛市| 黎川县| 峡江县| 扶绥县| 仁化县| 岑巩县| 泗阳县| 宾川县| 安新县| 神池县| 海安县| 永川市| 丰城市| 清镇市| 万宁市| 巴青县| 石林| 建始县| 平泉县| 吴川市| 湄潭县| 迁西县| 江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