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77章 忌憚

“久仰仙長大名!今日得見,果然仙家氣派!”海大富滿臉親切笑容,起身迎上來拱手說到。

剛剛步入廳中,聽了童貫介紹,翟南急忙謙讓:“道法自然!山野修道之人,海總管過譽了!”

“哈哈!仙長怕是還不知道,童觀察奏章一上,仙長神通道法已是哄傳朝堂。聖上極是欣喜,還特意尋來霍沙霍道錄詢問仙長之事。”海大富也不遮掩,直說到:“此番咱家來此,得了聖上囑咐,就是要請仙長入京。”

翟南聽得此言,心中微怔,就有些躊躇。這卻是與他的計劃不符,如今正是這滲透青唐羌部的關(guān)鍵時期,如何能抽身入京?

“仙長、海公公!且入座敘話不遲!”旁邊的童貫見道泉面色猶豫,便知道他心中怕是另有想法。急忙上前插話,免得這道泉不知規(guī)矩,直接拒絕。

海大富也是入宮服侍多年,見慣了中旨被拒的事情。見得道泉此般顏色,就知這趟差事怕是有些不順。心中詫異的同時,也是急忙打個哈哈,順著童貫話語,便是入座。

待得道泉也入了座,童貫又是隨口閒敘兩句,拿著道泉仙法和海大富新書扯上一陣,這才試探著說到:“海公公怕是不知,道泉仙長前番被舉薦入京,只是行程匆忙,未能覲見聖上!”

海大富此次是得了官家授意,到鄯州宣旨之外,還要招這道泉入京。他本性謹慎,到了鄯州,先是詳詢過童貫,確認這道泉著實有不可思議的法力,這才今日特意邀了來相見。而在出京之前,又是問過霍沙,這才見面之後便是直接將聖上相招的意思說了出來。本以爲(wèi),這道泉上次入京未能覲見官家,此番得了官家相招,必然是歡欣接受的,哪知還是出了岔子?心中就有些埋怨,但也知道童貫這是在幫著圓場,便裝作剛剛知曉的樣子。

“還有此事?!咱家卻是不知。不過如此也好,仙長於這平復(fù)青唐出力甚多,如今再入京覲見,定能更得聖上信重。一襲紫衣是少不了的,說不定聖上還有法號賜下!”海大富這話其實就是在暗示利誘了。其實若非朝中大臣們有些疑議,按著官家心意,他這次來便會帶著紫衣法器賜給道泉。但法號卻是需要覲見之後,官家親定的。也是因此,他纔敢如此說話。

“呵呵!承蒙聖上相招,貧道極感恩德。不過,現(xiàn)下入京卻是有些不便。”翟南解釋著說到。

只不過是因爲(wèi)受了原時空宮廷戲的毒害,總是認爲(wèi)皇帝金口玉言,言出法隨,適才猛得聽到皇帝相招,不知該如何緩場而已。待見得海大富和童貫都是和聲試探,顯然這所謂聖意並非就不可違逆,自然就知道該如何分說。

“哦?!不知仙長有何不便?”海大富聽道泉並非拒旨,這才舒了口氣。

這於宮中服侍可非易事,海公公全靠著思慮周全,方纔一步步走到現(xiàn)下。得了官家信重,勾管宮中湖泊池塘灌水諸事。平日裡不說與其他管事的勾心鬥角爭寵奪權(quán),便是出宮宣旨的差事,也得小心謹慎才能辦得妥帖。最是要避免的就是那刺頭拒接旨意的事情,否則難免在官家心中落下個辦事不力的印象。

“貧道宗門,最是注重傳教度人。現(xiàn)如今正是教化這青唐羌人要緊之時,怕是一時半會兒不便離開。”翟南迴答到。

“青唐不過是偏僻一隅,仙長若是入京,得了聖上信重,一道旨意下來,天下皆知。於貴宗傳教豈不方便?”海大富見這道泉不過是爲(wèi)了傳教,心思一轉(zhuǎn),便從這傳教便利著手。

“海總管有所不知,貧道宗門傳教又與那尋常道門不同。不止是禮敬燒香,更是要自那習(xí)經(jīng)、典儀著手,教誨信徒領(lǐng)悟教義,於平日裡言行舉止皆與大道相合。”翟南又是解釋一番。“這般下來,才能讓信徒真正信崇。而那傳授經(jīng)義,典儀操持最是水磨功夫,卻不是隻揚名天下,衆(zhòng)人皆知便能傳教的。”

“這。。。”海大富聽聞這等傳教法,便是轉(zhuǎn)眼看那童貫。見得童貫在那微微點頭,表示這道泉平日裡確實如此傳教。心下就是頗感棘手。

童貫見此就是勸到:“依我看來,仙長只管入京覲見聖上。貴宗傳教之事有我在此照拂,諧道營傳教若是有甚阻礙,但管尋我就是。”

童貫如此說了,翟南心中思量著也是不好矯情,只得說到:“不如請先緩上月餘,容貧道作些安排,待得傳教之事安穩(wěn)下來,便即進京如何?”

待得道泉離去,海大富又飲了陣茶,這才悠悠說到:“這道泉傳教之法怎地竟是如此怪異?”

“呵呵!我剛開始也是頗爲(wèi)詫異,但他這傳教之法確實極能得了信衆(zhòng)之心。如今軍中上下,都是崇信。平日裡無事,士卒聽經(jīng)禮拜成了常例,便是軍紀(jì)也是好上許多。只能說是奇人必有異舉吧!”童貫邊想著這道泉傳教前後軍中變化,邊說到。

盯了童貫一眼,海大富輕輕說道:“這般傳教法,我卻覺得與那漢時五斗米、太平道相類。”

聽見這話中意思,童貫一陣心驚,急忙定睛看那海大富的臉色,小心翼翼地問到:“這卻是何意?”

“也無甚它般意思!只不過是就此一說。”海大富見這童貫如此緊張,心中微曬,只是說到:“你也知道,我這看書多了,不免就有些瞎想。且看看吧,朝中相公們想必更是明白的,我等只需如實稟告就是。”

——————

海大富離去良久,童貫只是呆坐椅中思量。

縱然所知不詳,但他也知道五斗米和太平道是何等存在。五斗米還好些,太平道則毫無疑問的是反亂之輩。雖然他自己不知道自然道與之有何異同,但這素有學(xué)識的海大富既然這樣說了,那肯定就是有其相類之處,怎能讓他不心中驚疑?

這道泉可是他的表章中舉薦的,萬一真的有個異動,豈不是要牽連出他來?!

又想起當(dāng)初具表奏章,邀那王厚聯(lián)署被拒的事情,心中更是猶疑:莫非這王厚看出點什麼了?否則怎就會拒絕這等迎合官家喜好的事情!

正在懊惱自己太過輕莽,又暗恨這王厚不夠地道之時,就有人傳話,說是王厚請他過去一趟,有要事商議。

心事重重地來到王厚所在的知州府衙,卻見王厚也正眉頭深皺,滿臉憂慮。

“道夫!”

童貫剛一入座,就聽王厚極是難得的用表字稱呼自己。童貫的差使本來就是監(jiān)軍,其中更是要監(jiān)督王厚。所以,自搭檔以來,兩人的關(guān)係一直維持在客套和互相敬重上。雖然相處還算不錯,齊心協(xié)力立下平復(fù)青唐的大功,但親近卻是談不上的。平日都是以官位稱呼,今日王厚如此做態(tài),加上剛纔還在猜疑這王厚陰了自己一把,童貫自然有些警惕。

王厚見童貫?zāi)駜A聽,便自說到:“你也知曉,前些時日,數(shù)個羌人部落內(nèi)亂,反叛部族首領(lǐng)。今日裡,這幾個部族都是派了人來。這裡就是他們所奉的文書。”邊說著,便將手中幾張紙遞給童貫。

童貫接過翻看,大體看去都是訴告原先頭人如何殘暴,部民忍無可忍之下方纔反抗。並向官府表示歸順之意的文字。

童貫看完,也不說話,只是暗自琢磨。既是判斷這些內(nèi)亂羌人之言是否可信,又是提防這王厚是否要算計於他,讓他去擔(dān)什麼責(zé)任。

見童貫半天不做言語,王厚又是說到:“我這幾日,也是派人探詢過了。這幾家頭人首領(lǐng)中,頗有幾人與逃竄的多羅巴等人相善。如此看來,倒是不應(yīng)會是受那些反賊指使。”

童貫只是聽著,打定主意在沒弄清楚王厚的心意之前,不發(fā)一言。

他這般態(tài)度,與往日風(fēng)格迥異,卻讓王厚有些驚奇。邊說著話邊是猜測,出了何等事情:“姑且不論這幾家部族所言頭人殘暴之事是否屬實,但顯然他們之間有所勾連,否則不會都是在這幾日間發(fā)難,又幾乎同時送來歸順文書。”

說到這,見童貫還是無所反應(yīng),便如他自說自話般,心中有些惱怒,便主動詢問:“道夫,你以爲(wèi)該如何處置纔是?”

童貫心中盤算,如今鄯州在朝廷那邊已經(jīng)算是平定了。鎮(zhèn)壓只是出力不討好的事情,不定還惹人攻擊自己安撫不力。而不鎮(zhèn)壓,若是拖延生亂,怕是還脫不了一身罪過。無論自己是否主張鎮(zhèn)壓,怕都是要擔(dān)責(zé)任。不如推脫了,任由王厚決定就是。

拿定主意,童貫就開口說到:“這等軍事處置,本該由王帥定奪,咱家並無異議!”

王厚自童貫進門就覺得不對,如今更是篤定必然有甚自己不知道的事情發(fā)生。反覆思忖,只有這海大富剛來,莫不是透露了什麼給童貫?

他也早就想得明白其中各種利害,想把這羌人內(nèi)亂之事的處置推給童貫做主,如今見這童貫只是推脫,又懷疑現(xiàn)在有什麼事瞞著他,當(dāng)然更不會拿這主意。

便岔開話題說到:“那這羌人內(nèi)亂之事暫且先放下,再做些打探後再議!如今鄯州收復(fù)已有二十餘日,只剩下廓州猶未來降,雖說朝廷並不以這等偏遠之地此爲(wèi)意,但終歸是個隱憂。如今諸般準(zhǔn)備都是齊全,我有意這幾日便出軍廓州。童觀察以爲(wèi)如何?”

言語間又是恢復(fù)了往日那般公事公辦的態(tài)度。

“那咱家就與王帥一同走上一趟!”童貫猜度,這王厚不會是想把自己留在鄯州處置這羌人內(nèi)亂的事吧。急忙就是聲明到,自己要與王厚中軍同行。

王厚愈發(fā)狐疑,童貫何曾有過如此做派?這必然是海大富傳了些話給童貫!莫不是宮中、朝廷對自己有甚議論?!

第80章 嘗試第50章 人道第17章 有緣第51章 傳說第1章 神仙第54章 看相第84章 基業(yè)第29章 名人第74章 判斷第29章 名人第72章 處置第13章 診治第34章 撬角第56章 羌人第22章 柳玎第1章 神仙第13章 診治第32章 借地第55章 誓師第89章 訪客第93章 故人第98章 誤會第15章 仙境第12章 好生第49章 懇求第31章 攝魂第96章 乳熊第64章 演戲第67章 出路第13章 診治第58章 超度第50章 人道第8章 佈道第20章 佃戶第21章 入夥第75章 對策第86章 改變第41章 善緣第39章 羽色第74章 判斷第39章 羽色第52章 用水第90章 算計第60章 戰(zhàn)陣第55章 誓師第80章 嘗試第25章 姬妾第7章 入教第70章 營嘯第67章 出路第28章 感召第84章 基業(yè)第34章 撬角第25章 姬妾第26章 心思第36章 入京第92章 寫書第92章 寫書第32章 借地第31章 攝魂第91章 接觸第70章 營嘯第92章 寫書第2章 猜疑第15章 仙境第4章 基地第20章 佃戶第75章 對策第87章 阿諛第84章 基業(yè)第73章 慶功第55章 誓師第30章 螻蟻第47章 應(yīng)對第66章 修行第18章 強索第47章 應(yīng)對第19章 教典第4章 基地第86章 改變第85章 道統(tǒng)第62章 勝宗第82章 臨行第54章 看相第72章 處置第90章 算計第92章 寫書第45章 宮觀第27章 初哥第38章 契機第89章 訪客第75章 對策第55章 誓師第72章 處置第71章 詢問第39章 羽色第37章 盤問第68章 救援第53章 妹妹
第80章 嘗試第50章 人道第17章 有緣第51章 傳說第1章 神仙第54章 看相第84章 基業(yè)第29章 名人第74章 判斷第29章 名人第72章 處置第13章 診治第34章 撬角第56章 羌人第22章 柳玎第1章 神仙第13章 診治第32章 借地第55章 誓師第89章 訪客第93章 故人第98章 誤會第15章 仙境第12章 好生第49章 懇求第31章 攝魂第96章 乳熊第64章 演戲第67章 出路第13章 診治第58章 超度第50章 人道第8章 佈道第20章 佃戶第21章 入夥第75章 對策第86章 改變第41章 善緣第39章 羽色第74章 判斷第39章 羽色第52章 用水第90章 算計第60章 戰(zhàn)陣第55章 誓師第80章 嘗試第25章 姬妾第7章 入教第70章 營嘯第67章 出路第28章 感召第84章 基業(yè)第34章 撬角第25章 姬妾第26章 心思第36章 入京第92章 寫書第92章 寫書第32章 借地第31章 攝魂第91章 接觸第70章 營嘯第92章 寫書第2章 猜疑第15章 仙境第4章 基地第20章 佃戶第75章 對策第87章 阿諛第84章 基業(yè)第73章 慶功第55章 誓師第30章 螻蟻第47章 應(yīng)對第66章 修行第18章 強索第47章 應(yīng)對第19章 教典第4章 基地第86章 改變第85章 道統(tǒng)第62章 勝宗第82章 臨行第54章 看相第72章 處置第90章 算計第92章 寫書第45章 宮觀第27章 初哥第38章 契機第89章 訪客第75章 對策第55章 誓師第72章 處置第71章 詢問第39章 羽色第37章 盤問第68章 救援第53章 妹妹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南康市| 安多县| 隆林| 昌乐县| 巴彦淖尔市| 科尔| 华亭县| 肇东市| 临朐县| 克东县| 高碑店市| 徐水县| 蒙山县| 无锡市| 宜章县| 西贡区| 南陵县| 石景山区| 肇州县| 宁阳县| 扶绥县| 双流县| 阿巴嘎旗| 夹江县| 黎城县| 兰州市| 龙门县| 海伦市| 旬邑县| 奉节县| 获嘉县| 卢湾区| 丹凤县| 栾川县| 抚松县| 固原市| 云霄县| 富顺县| 巴林左旗| 南开区| 马鞍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