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44章 弱國之大國民

“致遠,這是真的嗎?”。

看著李子誠,問出這句話的時候,黃遠生的眉頭微皺著,在某種程度上,他對眼前的李子誠充滿了好感,並不是因爲他出資三十萬元供自己創辦《隴海時報》,而是因爲兩人在某些信仰上的相近。

他尊重眼前的李致遠,否則也不會在警察局證實這個消息之後,在發表之前特意來這個辦公室打個招呼。

“嗯”

掃了一下這新聞稿,看著新聞稿件中提到的那些字眼,李子誠擡頭看著黃遠生。

“是真的”

這是事實,而且自己也沒有隱瞞他人的意思。

“不過這報道上的幾個帽子,扣的有點大啊”

笑著李子誠無奈的聳聳肩膀,這黃遠生和未來的《隴海時報》就是一柄雙刃劍,用好了傷敵,但也有可能傷自己。

輿論不需要導向,傳播的言論、自由的聲音,自己之所以創辦《隴海時報》除去需要一份報紙爲隴海張目之外,更重要的一點是讓新聞媒體甩開膀子自由行使其輿論監督之職,一份報紙比一千間法庭更能保證社會的公正正義。

儘管反之“三份不友善的報紙比一千把刺刀更爲可怕。”,但在另一方不要畏懼於衆人的批評和反對。要勇於表達自己的觀點和意見。黑夜越黑,星星就要越亮,而壞人的橫行正是源於好人的沉默,正因如此,才需要自由的輿論給予監督,對於六合和隴海而言,所需要的正是這種自由之言論,輿論將會是六合的一張保護傘,自己可以去引導廣播爲公司的利益報務,但是這張報紙嘛還是自由一點的好,只有如此才能保護六合。

“隴海鐵路警察廳,爲什麼多出了一個武裝警察部,而這個武裝警察部又是幹什麼的?”

接連幾個問題,從黃遠生的口中問出,在初看到李勤幕那《隴海欲建武裝警察》的新聞稿之後,他也是同樣一驚,最後他在警察廳的確看到了“武裝警察部”這個機構,儘管只是剛剛掛牌,甚至連個辦公人員都沒有。

或許其它人很難從武裝警察這四個字上看到什麼,但黃遠生還是能覺察到,這武裝警察或許就是換個名稱的軍隊,否則根本就沒有必要用這個特殊的名稱。

“防匪”

輕吐出兩字,看一眼黃遠生,李子誠又解釋道。

“隨著鐵路徵地和施工即將進入河南省,河南省民間的紅槍會、土匪,都有可能對鐵路築建造成影響,建立一支千人左右的武裝警察,目的就是在於保護鐵路築建的順利……”

“防匪……”

似嘲的輕言一聲,黃遠生看著李子誠,想從他的臉上看出什麼來,可他的臉上卻沒有一絲的異色。

“拿手槍的警察,是打不過土匪的,遠庸,你知道,自從這隴海鐵路開建,中央對隴海可謂是厚愛有啊”

嘲一聲,李子誠無奈的搖頭嘆口氣。

“鐵路沿線的治安具仰賴鐵路警察,而僅依靠鐵路警察卻能無法保護鐵路施工和未來鐵路線之安全,所以,建立一支武裝警察部隊,是有必要的,實際上,就是一種威懾,無非是告訴那些土匪,如果他們敢於騷擾鐵路的話,就會付出較爲慘重的代價,當然,這支武裝警察在絕大多數時候,都是駐於各車站。”

接著李子誠又是一笑,認真的看著黃遠生說道。

“怎麼遠庸,你不會是懷疑我想造反吧”

這句反問,只讓黃遠生一愣,他愣了好一會,才說道。

“這總讓人懷疑,致遠,如果被有心人利用的話,會給你帶來麻煩的”

黃遠生的語氣中帶著一種坦護之意。

“麻煩”

無奈的一聲長嘆,李子誠神色變得極爲無奈。

“打從六合得到了這隴海鐵路築路權,這麻煩事就沒少過,中央防我、地方……不提了,在中國,想辦點事情,就一個字,難”

順著黃遠生的話,李子誠大倒起了苦水來。

“可難,又能怎麼辦?咱在咱們好不容易共和了,有了一個大環境,再麻煩事情總是要做的,空談誤國,政客們可以去爭、可以去說,但是事情總要有人去做,其它的我沒想過,可我就想利用這好不容易爭下來的一些隴海線的特權,藉著這一番小天地,好好的做好文章,發揚一下實業”

從抽屜中取出一份隴海鐵路未來五年發展規劃,這是李子誠第一次展示給黃遠生看。

“遠庸,你看,隴海鐵路橫跨江蘇、河南、陝西、甘肅,皖北支線又入皖北,全線總長超過2200公里,具爲中國內陸,致遠我沒旁的念頭,只想著,能利用這隴海鐵路,把一座座工廠建起來,我的錢不夠,就把地空出來,邀請那些願意來這創業的人一共努力,這樣,而鐵路和連雲港又提供了便利的交通”

緩聲解釋著自己的設想時,李子誠一直注意觀察著黃遠生的神色變化。

“這皖北支線連接煤礦、鐵礦,連雲港五廠建成,便可以爲鐵路沿線工業提供設備,三年築路,五年以後中國落後之內陸勢必大變樣到那時,每一個車站,都將是一座工業城,到那時,國之面貌必可大改觀啊自可出現一個工業之大中國”

此時黃遠生看著那一個個存在於路線地圖上的車站,整個人在聽到那工業之大中國時,不禁驚訝的望著李子誠。

“經歷了滿清兩百六十餘年奴役之後,遠落於世界各國的中國,儘管現在我們民族匡復了,可是國家和民族的命運好似大海中的一葉扁舟,隨時會被風暴吞噬,兩百六十餘年的奴役、近代以來列強凌晨,使得不知多少人有著身爲弱國子民的自卑,他們沉醉於憤世嫉谷、頹廢感傷之中,這難道就可以救國圖存嗎?”。

道出這番話時,李子誠沒來由的一陣感傷,弱國子民的自卑……現在是,未來又何嘗不是所謂的崇洋媚外之心,又何嘗不是一種弱國子民自卑的表現。

“多少年來,咱們中國人之所以想當然地默認了“先有大國,再有大國公民”的邏輯,卻鮮有對這套莫名其妙的邏輯逆向加以思考:如果不是先有無數個心懷“大國公民”理想的個體,那麼由人們共同構建一個所謂“大國”的浩大工程,又何從談起?”

李子誠的反問讓黃遠聲整個人沉默著、思考著,在望著李子誠的時候,整個人的神情變得極爲複雜,在這一瞬間,眼前的這個只有二十二歲的年青人,在他心目中的形象似乎發生了一些變化。

事實上,在提及這一點時,李子誠自己也陷入一陣沉默之中,這種沉默更多的是一種反思,反思著自己,反思著過去,反思著……

“在連雲港、在隴海,或許在別人的眼中,我只是一個商人,但是商人,也有自己的追求也有自己的夢想”

聲音變得有些低沉的李子誠話語稍頓,整個人顯得有些恍惚,似乎忘記了自己先前那番話是爲了給黃遠聲“洗腦”,整個人完全陷入一種莫名的情緒之中,一種傷感的情緒之中,在那個“限爹不成剛的時代”……

“你或許會問我的夢想是什麼?我先前已經回答了,在這裡,在隴海,我要建立一個不憑關係、不走後門,完全依靠個人奮鬥而取得個人成功小社會,在這裡,每一個體都將獲得尊重,每一個人都將擁有“弱國之大國民”的國民意識,而這種國民意識就是一種“服務”精神:個人無私地服務於集體,但這種服務的前提是這個人必須打心眼裡相信,集體肯定反過來爲個人提供庇護,讓人獲得真正的尊嚴,這就是我的夢想”

走到窗邊,看著窗外的那越發顯出幾分都市色彩的連雲港,李子誠目中盡是對未來的憧憬。

“到那時,當這裡的的人們具有現代意義的“國民”意識之後,而且人們的這種意識越強,這個國家就越有一個大國的氣象,我希望,這一切,能夠從這裡,從隴海開始當連雲港和隴海出現一個又一個從底層奮鬥起的、朝氣蓬勃的中國國民的時候,到那時……”

回頭看著黃遠聲,李子誠露出一絲微笑。

“我們的國家,也就會發生真正的翻天覆地的變化了”

“致遠……”

“登上山坡遙望青天,倘若一朵白雲正在閃耀,便會一心專注於它,沿著山坡不斷向上攀登”

輕聲吐出那首對自己影響很大的短詩,李子誠最後長嘆一聲。

“所以,無論如何,我都必須要保護隴海,保護這片夢想之地,或許,”

盯視著黃遠聲,李子誠搖頭輕嘆道。

“遠庸,作爲新聞從業者,你有你的職責,同樣,身爲弱國之大國民,我也有我的夢想”

一句話後,李子誠沉默著靜靜的走到窗邊,推開窗戶,靜靜的仰望著那天空上的朵朵白雲。

看著桌上的那篇新聞稿,再看著站在窗邊仰望雲彩的李致遠,黃遠聲沉默良久之後,拿起那張新聞。

“譁……”

伴著撕紙聲,黃遠聲苦笑著。

“致遠……謝謝你”

吐出這句話後,黃遠聲看著李子誠,直到今天他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弱國之大國民”。

第21章 總長有所圖 總統亦有謀第199章 絲第66章 開創第151章 !!第169章 行兵諫第365章 二十一響禮炮第87章 披張虎皮當大衣第382章 就職儀式第84章 “內憂外慮”第88章 目標!蘇維耶堡第89章 蘇維耶堡第336章 國家和社會第132章 連島爲屏塞爲防 禁區鯊居擇他地第168章 兄弟第138章 子弟兵遠征歐羅巴 琪紫二人遇於海第196章 烈山第137章 實幹興邦第10章 總統府夜宴第15章 遊說第261章 只有……第113章 何爲重第323章 袁世凱的決定第51章 提筆之手第128章 1913年的心理戰第360章 陰雲第364章 一切帝國主義都是紙老虎第6章 他不是第17章 制約第195章 再做嫁衣第169章 袁世凱的心結第12章 袁氏憂局暗失望 樑揚獻計施以謀第19章 新的設想第343章 普及第352章 北與南第33章 外交突破新歷史 血鑄責任不敢棄第257章 困境第158章 德國的變化第49章 遊說湯氏第218章 西山臥佛寺第132章 廣播電臺第47章 擔保第58章 連雲之利第175章 失望之心第111章 進一步第357章 李案第82章 白里安的心思第214章 一堆玩具第12章 鬥智第35章 綠林道第309章 暗戰伊始第236章 風雲際會第379章 國會內第359章 我不能……第159章 有辦法!第191章 謀其短第370章 印象第167章 狂熱第193章 我要的是……第96章 以內急逼以人第106章 投機第115章 宮本次郎第68章 哥倆第227章 風雲起第148章 連鎖反應第3章 囑咐第3章 囑咐第87章 披張虎皮當大衣第192章 閥思第145章 大風起第205章 合肥魂第348章 民心第134章 爲什麼選我第45章 銀行團第97章 連污巷第56章 施以謀第94章 不過如此第52章 父與子第45章 銀行團第362章 變局第80章 貝當的門徒第58章 敬的是什麼第15章 議員醜聞爲我用 政治妥協定強硬第70章 法金漢的選擇第260章 喚醒民衆第5章 我來了,中國第276章 改變第183章 軍人的約定第292章 壓力與狂喜第50章 實習生第179章 南京第13章 連雲謀定最底線第144章 索姆河畔大戰起第128章 奸商第378章 離心離德第193章 我要的是……第12章 鬥智第155章 佩羅納死地攻防 輜重兵誓入作戰隊第91章 困境第20章 值得一試的生意第81章 他們可以嗎?
第21章 總長有所圖 總統亦有謀第199章 絲第66章 開創第151章 !!第169章 行兵諫第365章 二十一響禮炮第87章 披張虎皮當大衣第382章 就職儀式第84章 “內憂外慮”第88章 目標!蘇維耶堡第89章 蘇維耶堡第336章 國家和社會第132章 連島爲屏塞爲防 禁區鯊居擇他地第168章 兄弟第138章 子弟兵遠征歐羅巴 琪紫二人遇於海第196章 烈山第137章 實幹興邦第10章 總統府夜宴第15章 遊說第261章 只有……第113章 何爲重第323章 袁世凱的決定第51章 提筆之手第128章 1913年的心理戰第360章 陰雲第364章 一切帝國主義都是紙老虎第6章 他不是第17章 制約第195章 再做嫁衣第169章 袁世凱的心結第12章 袁氏憂局暗失望 樑揚獻計施以謀第19章 新的設想第343章 普及第352章 北與南第33章 外交突破新歷史 血鑄責任不敢棄第257章 困境第158章 德國的變化第49章 遊說湯氏第218章 西山臥佛寺第132章 廣播電臺第47章 擔保第58章 連雲之利第175章 失望之心第111章 進一步第357章 李案第82章 白里安的心思第214章 一堆玩具第12章 鬥智第35章 綠林道第309章 暗戰伊始第236章 風雲際會第379章 國會內第359章 我不能……第159章 有辦法!第191章 謀其短第370章 印象第167章 狂熱第193章 我要的是……第96章 以內急逼以人第106章 投機第115章 宮本次郎第68章 哥倆第227章 風雲起第148章 連鎖反應第3章 囑咐第3章 囑咐第87章 披張虎皮當大衣第192章 閥思第145章 大風起第205章 合肥魂第348章 民心第134章 爲什麼選我第45章 銀行團第97章 連污巷第56章 施以謀第94章 不過如此第52章 父與子第45章 銀行團第362章 變局第80章 貝當的門徒第58章 敬的是什麼第15章 議員醜聞爲我用 政治妥協定強硬第70章 法金漢的選擇第260章 喚醒民衆第5章 我來了,中國第276章 改變第183章 軍人的約定第292章 壓力與狂喜第50章 實習生第179章 南京第13章 連雲謀定最底線第144章 索姆河畔大戰起第128章 奸商第378章 離心離德第193章 我要的是……第12章 鬥智第155章 佩羅納死地攻防 輜重兵誓入作戰隊第91章 困境第20章 值得一試的生意第81章 他們可以嗎?
主站蜘蛛池模板: 巴中市| 胶州市| 昌黎县| 绥宁县| 辉县市| 巴林左旗| 东至县| 绥滨县| 宜兰市| 理塘县| 阳高县| 丹巴县| 大石桥市| 山阴县| 玉溪市| 清原| 竹北市| 镇康县| 平度市| 拉萨市| 石景山区| 桃江县| 永嘉县| 青河县| 西吉县| 昭通市| 榆树市| 富民县| 合川市| 通渭县| 清水县| 澄江县| 竹溪县| 台山市| 邵东县| 武穴市| 灌南县| 阳谷县| 资中县| 仙游县| 凌海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