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11章 進一步

推開窗戶,望著漂亮的匯泉……嗯,不對,現在應該叫奧古斯特?維多利亞海灣,在海灣的碧海藍天之間,可以清楚的看到噴吐著煤煙的各國貨船,而最爲漂亮、動人的卻是那一艘艘揚著白帆的鋼製縱帆船。?

“再過幾年,連雲港也會如此繁華”?

望著奧古斯特?維多利亞海灣,李子誠在心裡自語道。?

單就某種程度上而言,連雲港的發展和青島是相似的,都是“一港一路”以港口爲中心,德國利用一港一路,成功完成了山東貿易重心由煙臺向青島的轉移。德國膠澳總督府基本完成了第一輪城市規劃建設。港口、鐵路、自來水、電廠、醫院、教堂、工廠……一座設施完備的現代城市拔地而起。一港、一路再到一城、一海洋。德人是完全按照西方模式在這裡塑造一個具體而微的柏林城。?

而未來的連雲港同青島是如此的相似,一港、一路、一城、一海洋,只不過與青島不同的是,面積不匪的附屬地將會使連雲港成爲整個隴海鐵路的龍頭,最終建成一座以鐵路爲脊樑的工業帶,從江蘇直到中國西北腹地將第一次出現真正意義上的現代工業,而造成這一切的,將會是自己和自己創辦的**。?

“就差那所大學了”?

自語著,李子誠的腦海中又浮現出一個念頭,過去的七天,自己一直呆在青島等一邊等著凱貝爾的消息,一邊在青島“學習、參觀”。昨天自己參觀了德國人創辦的一所中學,那所中學給了自己很大的啓示。?

與自己所熟悉的中學不同,那裡的學生也學文化,甚至體育課上的也是軍事體育,他們也拿筆,也扛槍,但這並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一點是他們卻上工藝課,在工藝課上,有一部分學生,他們在課堂上學習如何操作機械以及相關的金屬知識、學習看圖紙,每週他們甚至還有幾堂課是在青島的機修廠,實際操作機械,這完全是引入德國式的中學教育。?

“或許他們中的很多人,因爲家庭出身優越,絕不可能進入工廠成爲工人,但是這樣通過長達3年的學習和實踐,當他們中學畢業之時,一看機械、一看零件,就能從材料根兒上看出多少韌度、多少疲勞度,能做什麼、能耐多少溫度,如何配到機器上,到什麼程度等非常全面東西,這樣未來他們如果從事機械設計或相關行業時,有著其它人難以比似的優勢,而從這樣的中學走出來學生,如何進入工廠的話,他們的整體素質非常高。”?

在那所中學內,那位魯克斯校長如此信誓旦旦的對自己解釋著,而事實上他所採用的正是德國式的中學教育,更多重視實踐,可以想象依靠這種教育方式教導出來的學生,很多人實際上在中學畢業的時候,就已經具備了一個合格的技術工人應該具備的一切,但是在德國,這樣的學生還需要接受職業教育,再經過三年的學校+企業的學徒培訓之後,纔會真正成爲一名工人。?

“難怪德國製造會名揚全世界”?

想著那些學生在課堂上認真的學習金屬知識、圖紙知識的模樣,當時自己甚至有一種錯覺,他們是在學習機械工程,可事實上呢?德國人卻是用培養機械工程師的方式去培養技術工人。?

而最後,正是這些高素質的技術工人進一步成就了德國製造的聲望,最優秀的設計會毀於憋腳的製造,優秀的製造可以彌補設計中的缺陷。?

“也許,未來連雲港的中學也應該這麼辦”?

對,既然自己可以引入德國式的大學教育,那爲什麼不能引入中小學教育體系呢?現在全中國的教育都在摸索階階段。?

“5年的初等小學、四年高等小學,五年中學,十四年才能培養出來一箇中學生,太慢了”?

想著自己曾看到的這個時代的學制,李子誠忍不住直搖頭,十四年培養出來一箇中學生,十七年培養一名大學生,未免也太浪費時間,現在京城那邊還在爲新學制討論著,與其等他們爭論,不如現在自己就聘請德國教育專家,在連雲港規劃甚至直接“克隆”一個德國式的教育體系。?

走進房間的張文政望著站在窗邊的董事長,遞過去一個信封。?

“董事長,凱貝爾先生派人送來一封信”?

從信封中抽出一張卡紙製成的卡片,展開對摺的卡片,李子誠的臉上頓時擠出了笑容。?

“是麥耶?瓦爾德克邀請我去總督府的邀請函”?

李子誠一笑,看來這件事十有**要成了?

下午,心下竊喜歡的李子誠就乘著總督府派來的德式四輪馬車前往位於迪特里希山東麓的半坡上的總督府。?

在馬車進入優美華麗、氣勢非凡且極具浪漫色彩的別墅式官邸時,李子誠便看到一身禮服的凱貝爾正滿面喜色的站在那,而在他旁邊則站著一位穿著德式軍禮服的高級軍官,想來他就是麥耶?瓦爾德克總督了。?

“你好,總督閣下凱貝爾先生。”?

一下馬車,李子誠便首先衝麥耶?瓦爾德克和凱貝爾微微行了一禮,同時伸出自己的右手。?

“你好,李子誠先生”?

麥耶?瓦爾德克在問候的同時,也伸出的自己的右手,雙方在握手一剎那,麥耶?瓦爾德克驀然發現眼前的這個人,雖然比自己想象的更爲年青,但是卻全不見任何拘謹之意。?

“李先生,我本人非常欽佩,你在技術創新上取得的成就,當然更欽佩,你在商業上的果斷”?

在官邸的會客廳內,指間夾著雪茄煙的麥耶?瓦爾德克嘴上說著欽佩,但表情卻沒有任何變化。?

“當然,我欣賞你的遠見,超過絕大多數中國人的遠見”?

麥耶?瓦爾德克在道出這番話時,特意看了李子誠一眼,六天前,自己用電報將“合辦分校”的事情給國務秘書梯爾庇茨彙報後,不到三天,梯爾庇茨便非常興奮的給自己作出了回覆,他的回覆非常簡單。?

“答應他,告訴他,我們願意這麼做”?

在隨後梯爾庇茨又一份電報中,他詳細的解釋著爲什麼要答應這個中國人,這是德國取得在華“教育領先權”的機會,況且,那裡是一片新開創地,現在還沒有英美力量進入,德國文化輸出完全可以放手行事,不必像在上海,需要隨時注意其他列強的抵制,同時可以藉助隴海鐵路,將德國文化輸入了中國腹地。甚至於梯爾庇茨還表示他將親自出面幫助青島專門學校聘請一批更多的教授。?

“總督先生,德國大學在世界範圍內保持著它的優勢,有一個最簡單例證,那就是,德語是現在國際科學界通用的語言。即便是在英國的學術雜誌論文上,他們的題目也都是德語的。不管在自然科學領域還是在社會科學領域,德國世界知名的學者都很多,陣容非常強大。我想若是辦一所大學,恐怕沒有比德國更好的選擇了”?

李子誠輕聲恭維一番,不過這番恭維到是實話實話,在過去半個世紀中,德國大學取得的成就遠超過英美的總和,即便是美國大學,也在跟在德國大學後面學習,而事實上美國引以自豪的研究生制度也是從德國移植過去的。?

“正如我們創辦青島高等專門學校的出發點是爲了促進中國的工科學術進步的一樣,我們德國,”?

對於李子誠的恭維感覺頗爲受用的麥耶?瓦爾德克,不無得意的說出這番話時,又特意強調著“德國”。?

“擁有世界上最現代的教育體系,在華推廣科學文明,……”?

一番長篇大論之後,麥耶?瓦爾德克非常肯定的說道。?

“所以,我國政府決定同意青島高等專門學校在連雲港設立分校,同時,我們將幫助你們在德國聘請最優秀的教授、學者前往分校任教。”?

“如此,總督閣下,非常感謝您們的慷慨幫助,正像我所承諾的一樣,連雲港分校將會得到超過青島本校20倍以上的辦學經費以及常年經費,而且在未來幾年,它的規模只會越辦越大,同時作爲回報,我每年將向青島本校提供不少於10萬馬克的資助……”?

在吐出這番話時,李子誠卻在心裡偷樂著,兩年,自己只不過是用兩年暫時的妥協,去換去德國的教育專家、學者幫助自己建立一所全亞洲最現代化的大學。?

或許這兩年,連雲港德華大學如同青島德華一樣,由中方任命一位中國校長與德國校長共同管理學校,準確的來說是德國人出任校長,中國人出任總稽察,但這也只是兩年的妥協罷了,兩年以後,嗯,這所德國人幫助自己建立的大學,就完全歸自己所有。?

時間,時間會改變很多東西。心下如此想著朝著凱貝爾看去時,李子誠又笑了笑。?

“凱貝爾校長,現在我們就可以開始著手招收預科學生了,你覺得呢?”?

第26章 咬鉤的魚兒更!第54章 送瘟神第168章 如何回報第29章 質物第57章 要人之要 金融之核第254章 不起眼的小東西第200章 賭第196章 烈山第80章 招商局第85章 槍第192章 閥思第138章 子弟兵遠征歐羅巴 琪紫二人遇於海第63章 驚訝第21章 總長有所圖 總統亦有謀第2章 夢想啓航第100章 南行第165章 第一個被記住的人第259章 功成第120章 另類行銷第63章 驚訝第121章 袁世凱的心思第85章 大戰前夜第129章 想想辦法第34章 宴無好宴第202章 二人之心第122章 晉身之道第313章 作畫第291章 淬鍊靈魂第311章 袁世凱的心機第361章 人體試驗第20章 值得一試的生意第183章 軍人的約定第247章 航母第170章 應對未來第116章 成功契約第190章 京城變第282章 讓他們嚐嚐第156章 宣傳之力妙無窮第107章 一本萬利第304章 殺一儆百第36章 打蛇順棍第40章 籌劃(下)第145章 大風起第338章 山騾子第90章 利益至上第9章 會館會餐第16章 逐夢第29章 居仁堂內父子談第145章 憂慮第47章 擔保第10章 幫我坑人吧 更!第3章 郵輪上第202章 二人之心第349章 兼併第27章 黑金隱患他人憂 仰山出面大包攬第227章 風雲起第338章 山騾子第180章 第一師第23章 關家第95章 袁氏一字決第76章 警察第181章 南京第153章 大柔非柔,至剛無剛第102章 張三第155章 佩羅納死地攻防 輜重兵誓入作戰隊第355章 準備好了嗎?第144章 索姆河畔大戰起第224章 颱風第50章 實習生第255章 野望第133章 雲與肉第101章 襲擊第349章 兼併第185章 前夜第70章 釜底抽薪第14章 上帝知道,我知道第237章 應對第344章 大總統的決斷第221章 印象第295章 海軍的選擇第59章 誰的未來 公司人別第15章 遊說第181章 南京第184章 經略地方第89章 蘇維耶堡第73章 理想與夢想第172章 對應之策第316章 投降第60章 挖牆腳第351章 廣州第75章 馮如第148章 連鎖反應第5章 我來了,中國第262章 覺悟第377章 袁世凱的準備第183章 帽子第92章 元帥心思第116章 成功契約第170章 兄弟第20章 接連下馬威
第26章 咬鉤的魚兒更!第54章 送瘟神第168章 如何回報第29章 質物第57章 要人之要 金融之核第254章 不起眼的小東西第200章 賭第196章 烈山第80章 招商局第85章 槍第192章 閥思第138章 子弟兵遠征歐羅巴 琪紫二人遇於海第63章 驚訝第21章 總長有所圖 總統亦有謀第2章 夢想啓航第100章 南行第165章 第一個被記住的人第259章 功成第120章 另類行銷第63章 驚訝第121章 袁世凱的心思第85章 大戰前夜第129章 想想辦法第34章 宴無好宴第202章 二人之心第122章 晉身之道第313章 作畫第291章 淬鍊靈魂第311章 袁世凱的心機第361章 人體試驗第20章 值得一試的生意第183章 軍人的約定第247章 航母第170章 應對未來第116章 成功契約第190章 京城變第282章 讓他們嚐嚐第156章 宣傳之力妙無窮第107章 一本萬利第304章 殺一儆百第36章 打蛇順棍第40章 籌劃(下)第145章 大風起第338章 山騾子第90章 利益至上第9章 會館會餐第16章 逐夢第29章 居仁堂內父子談第145章 憂慮第47章 擔保第10章 幫我坑人吧 更!第3章 郵輪上第202章 二人之心第349章 兼併第27章 黑金隱患他人憂 仰山出面大包攬第227章 風雲起第338章 山騾子第180章 第一師第23章 關家第95章 袁氏一字決第76章 警察第181章 南京第153章 大柔非柔,至剛無剛第102章 張三第155章 佩羅納死地攻防 輜重兵誓入作戰隊第355章 準備好了嗎?第144章 索姆河畔大戰起第224章 颱風第50章 實習生第255章 野望第133章 雲與肉第101章 襲擊第349章 兼併第185章 前夜第70章 釜底抽薪第14章 上帝知道,我知道第237章 應對第344章 大總統的決斷第221章 印象第295章 海軍的選擇第59章 誰的未來 公司人別第15章 遊說第181章 南京第184章 經略地方第89章 蘇維耶堡第73章 理想與夢想第172章 對應之策第316章 投降第60章 挖牆腳第351章 廣州第75章 馮如第148章 連鎖反應第5章 我來了,中國第262章 覺悟第377章 袁世凱的準備第183章 帽子第92章 元帥心思第116章 成功契約第170章 兄弟第20章 接連下馬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泸定县| 武强县| 即墨市| 江达县| 景洪市| 鄂温| 佛教| 三原县| 泸水县| 云龙县| 邵阳县| 临泉县| 体育| 咸丰县| 明水县| 望都县| 岚皋县| 远安县| 新干县| 武安市| 奉化市| 明溪县| 深水埗区| 大邑县| 商都县| 建阳市| 潜江市| 青铜峡市| 洪湖市| 博野县| 集安市| 方城县| 楚雄市| 瑞丽市| 平武县| 马关县| 镇平县| 开化县| 磐安县| 抚松县| 偏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