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237章 應對

居仁堂內,靜,靜的甚至都聽不到人的呼吸聲。

在做出“送客”之後,袁世凱便坐於居仁堂內,動也不動,話也不說,只是靜坐於椅上,想到先前日置益出言相威,那雙眼中流露出的盡是敵視之意。

對於袁世凱來說,從出督朝鮮起,與日本人打交道達二十餘年,對日人野心袁世凱可謂是瞭解頗深,也正因如此,纔會有在朝鮮以及隨後甲午年時的對日強硬之舉,再到後來日俄戰(zhàn)後,聯(lián)美、德制日,瞭解越深,纔會對日本越加防範。

而在武昌起義後,袁世凱在外交上依賴英、美等西方列強,對日本仍持抵制立場。英、美等國也公開希望袁世凱出來掌權,並予以財政上的大力支持,而這更引起日本的強烈不滿,雙方關係一直十分緊張。

而此時歐戰(zhàn)方酣,列強無暇顧及,於是日本擬乘此千載難逢之機,意圖侵吞膠澳,進而染指山東,下一步是什麼,袁世凱可以說是再清楚不過,下一步,他們就是想控制整個中國。

“李致遠啊”

想著李致遠以“地方之名”接收膠澳,袁世凱倒是佩服起他的見縫插針,可佩服是佩服、感嘆歸感嘆,現(xiàn)實總是要面對的,日人的威脅,他不能不去考慮。

就在袁世凱思索著解決之道時,他的老朋友、英國公使朱爾典進了居仁堂,兩人並沒有客氣什麼,簡單的寒暄之後,袁世凱便直接切入了正題。

“公使閣下,歐洲之戰(zhàn),業(yè)經(jīng)波及中國。”

雖是老朋友,但在提及國事的時候,袁世凱還是選擇稱呼他的官謂,接著又用帶有訴苦及哀求的口吻說道。

“地方蠻橫、妄動,陷中央於當前不利之局,日本更許以戰(zhàn)爭相威肋,現(xiàn)在中國盼望大英帝國能夠公正地干預此事。”

朱爾典當然明白袁世凱在向英國求救,他是英國人,可他了解中國,他知道,以袁世凱的謹慎,淮海經(jīng)略使李子誠跳過中央直接與德國談判,接收膠澳租借地,並非出自袁世凱的授意。同樣,他也瞭解日本,知道日本意欲出兵膠澳,根本就是項莊舞劍。

可朱爾典更瞭解倫敦,倫敦一開始求助日本,只是因爲一時“手忙腳亂”,後來之所以又希望日本暫緩參戰(zhàn),原因正是擔心日本在中國和南太平洋擴張,從而損害到英國的利益,而之後則是在鑑於難以阻止日本參戰(zhàn),爲安撫日本,才被迫同意日本參戰(zhàn),但仍要求日本聲明“不攻擊德戰(zhàn)區(qū)以外的中國地區(qū),不在南中國海及太平洋採取戰(zhàn)鬥行動”。那時,倫敦的想法很簡單,就是想靠犧牲中國膠州灣來換取日本不再南進的保證。

但日本卻什麼保證也不給,反而利用英國在膠州灣問題上的妥協(xié),向德國人發(fā)出最後通牒,從始至終,倫敦對日本參戰(zhàn)都是懷有戒心的,最後被迫讓步,也是爲了避免日本倒向同盟國,瞭解日本人的朱爾典明白,日本人的野心絕不會侷限於膠州灣,他們的野心將會在未來擴展到全中國。

而現(xiàn)在,中國地方機構的“冒險舉動”,卻讓朱爾典看到機會,日本人或許用步步進逼的狡詐手段,取得英國對其出兵山東的承諾,現(xiàn)是現(xiàn)在他們“自行宣戰(zhàn)”,卻已經(jīng)讓這個國家沒有任何利用的價值,在這個時候,作爲英國駐華公使,朱爾典必須要儘可能維護英國的在華利益。

他端起茶杯,眨眨眼睛,先表示個無可奈何的架式,淡淡地笑了笑,才說。

“總統(tǒng)的心意,我們理解而且同情。不過,我也坦誠地奉告:日本已經(jīng)加入了協(xié)約國,站在我們一條戰(zhàn)線上。你們還是中立國。我們沒有理由幫助二箇中立國來抵制自己的盟國。”

“這麼說來,貴國就沒有辦法了?”

朱爾典的回答讓袁世凱有點著急,不過他卻已經(jīng)聽出了朱爾典話中有話,他了解朱爾典,或許是在中國呆了太長時間,使得他習慣了像中國人一樣賣關子。這時候還是要藏拙,這樣才能顯出朱爾典的“精明”,讓他生出一切都在他掌握之中。

“辦法也不是絕對沒有。”

朱爾典賣了一個“關子”。

“什麼辦法?”

心裡涌起一線希望,袁世凱連忙急聲問道。

“如果中國也加入?yún)f(xié)約國,”

看著袁世凱,朱爾典開口說出了自己的建議,袁世凱曾在英國對德宣戰(zhàn)時,提出過加入戰(zhàn)爭,但是倫敦卻拒絕了,因爲相比於中國,倫敦更希望日本參戰(zhàn),但現(xiàn)在的情形卻發(fā)生了變化,日本——已經(jīng)自行宣戰(zhàn)了。

“情形就完全兩樣了。那樣,中國也是我們的盟國,又是日本的盟國。我們總不能看著盟國欺侮盟國。你說對不對?”

袁世凱點點頭,朱爾典的這句話使得他意識到,英國,至少朱爾典,在中國參戰(zhàn)的態(tài)度上已經(jīng)發(fā)生了變化,這種變化或許和現(xiàn)在的局勢變化不無關係。

宣戰(zhàn),早在二十天前,英國向德國宣戰(zhàn)之後,政府就已經(jīng)達成了參戰(zhàn)的共識,只不過在徵求英國態(tài)度時,英國一開始同意,後來卻又拒絕了中國參戰(zhàn)的要求,原因就是日本人干涉。

“再說,都是盟國了,日本就沒有理由再來欺侮自己的夥伴。:”

“中國加入?yún)f(xié)約國是可以的。但是,中國沒有力量出兵歐洲呀!”

袁世凱明白自己的國力和兵力,之所以想要參戰(zhàn),根本就是爲了想用“盟友”的名義,從“盟友”那騙點東西,對於打仗,還是免了。

袁世凱的問題只讓朱爾典搖搖頭。

“出兵不出兵,是無所謂的,只要中國人在精神上和物資上儘可能支持我們,就可以被認爲盡了盟國的義務。”

事實上,在中國參戰(zhàn)的問題上,倫敦一開始並不反對,後來之所以反對,全是因爲意圖染指中膠澳與中國的日本強烈反對中國參戰(zhàn),而爲了促成日本參戰(zhàn),纔有了倫敦反對中國參戰(zhàn),在將“中國地方政府越過中央政府同德國談判,業(yè)已收回膠澳租借地”的電報發(fā)出後,朱爾典更希望袁世凱能利用這個機會——自行宣戰(zhàn)。

袁世凱點點頭,這是一件有利無害的事,在國際上,可以爭取盟國保護,不至被侵;在國內,還可以以參戰(zhàn)名義擴張軍隊。至於之前提出的加入?yún)f(xié)約國的三個條件——由協(xié)約國墊款整頓中國兵工廠;協(xié)約國不得簽定與中國有關的條約;中國租界不得包庇中國政治犯。

現(xiàn)在看來並不重要,而且這三個條件英和法國也曾原則上同意了,以後還可以利用其它的機會再提出這三個條件,現(xiàn)在最要緊的是……

“那公使的意思是?”

揣著明白裝糊塗的袁世凱反問道,而朱爾典卻不再說話,他只是喝著茶,終於在一杯茶喝完後,他纔看著袁世凱說道。

“我的朋友,我希望你知道,日本對德宣戰(zhàn),並未得到英國的同意他們是自行宣戰(zhàn)的,事實上,作爲一個國家,在宣戰(zhàn)問題上,完全不需要徵求他國的意見”

朱爾典的話只讓袁世凱的眼前一亮,他立刻意識到,或許這是現(xiàn)在最好的選擇了,向日本一樣,選擇自行宣戰(zhàn),從而成爲協(xié)約國的一員,至於過去提到的那些參戰(zhàn)條件嘛反正英法兩國已經(jīng)同意了,現(xiàn)在自行宣戰(zhàn)之後,雖說未同他們簽署協(xié)議,但是以後還可以再繼續(xù)向他們爭取,有些事情只要他們鬆個口就行,沒準以後兩國還有求於中國還不一定,德國人就是那麼好打敗的?

更何況,這英國讓中國幫他們代造兩萬條步槍,就說明他們自身軍工產(chǎn)能不足,既然自身產(chǎn)能不足,那麼墊資幫助中國整頓兵工廠,中國再以武器償付墊資,便是事關英國自身利益的的事情。

而更重要的是,如果中國對德國宣戰(zhàn),那英國再同日本簽署任何同中國有關的條約,他們就需要考慮一下,同一陣營的盟友互相出賣,這隻會引發(fā)內部的混亂,英國不會那麼蠢,而且更重要的是,一但中國自行宣戰(zhàn),英國爲了維持協(xié)約國內部的穩(wěn)定,他們即便是再不情願,恐怕都得插手中國的事情。

嗯宣戰(zhàn)

在朱爾典的勸說下,袁世凱瞬間便做出了決定——立即對德宣戰(zhàn)

東京,首相府會議室內,在對德、奧宣戰(zhàn)後的第二次緊急內閣會議,再一次召開了,相比於上一次會議的輕鬆與歡喜,這一次參會議的內閣成員們面上大都帶著怒色。

“消息確認了嗎?中國軍隊真的進駐青島了?有多少軍隊?”

會議一開始,大隈重信便向海軍大臣八代六郎詢問道,

日本圖謀青島的野心已久,也是垂涎已久,日本的外務大臣、關東軍司令、大連民政署長(時大連爲日本殖民地)、駐南京總領事等重要官員先後來青島,窺探青島德軍情況。日本第二艦隊也曾往青島寄泊。

好不容易有了現(xiàn)在這麼一個天賜良機,當?shù)聡艘庥麑⑶鄭u轉給中國時,日本纔不惜以武力相威脅,但誰曾想千算萬算,竟然事到臨頭時,被中國地方政府,甚至那連一個地方政府都不算,給摘去了桃子。

“就現(xiàn)在掌握的情報,不少於一個師,至少1.5萬人以上”

相比於陸軍,海軍反而有著更多的情報,八代六郎然後又神情凝重的說道。

“同時德人將全部要塞無加破壞的低價售於中國人,而且其還在進一步增兵之中”

充足的兵力、完整的要塞,對於任何進攻者而言,都是一場惡夢,八代六郎甚至都有些擔心,青島會成爲第二個旅順。

“嗯……”

沉哼一聲,大隈重信又朝著陸軍大臣岡市之助看去,他的目光中帶著一絲疑惑,雖未開口但那意思已經(jīng)再清楚不過,就是問他陸軍能不能打下青島。

“支那人……他們並不是俄國人,即使是青島有十萬支那軍隊,以皇軍之威名,六個小時就可攻下青島”

就在這時首相府書記官匆匆走進會議室。

“首相閣下,駐支那大使館發(fā)來急,支那共和國向德國宣戰(zhàn)了”

1912年初面對洶涌澎湃的各省反清獨立之潮,清帝宣佈退位,隨後中華民國成立,對於世界其它國家而言,中華民國就是中華民國,但是1913年7月日本政府明文規(guī)定:今後不論中國的國號如何變化,日本均以“支那”稱呼中國,稱中華民國爲支那共和國。

而在戊戌變法失敗後,當時中國留日人士在排滿情緒中,往往不再自稱“清國人”,那麼改稱什麼呢?——當時多半隻有叫做“支那人”,可今日不同往日,過去是因民族情緒而不認同滿清爲祖國,迫不得已選擇支那,而現(xiàn)在,中華民國已成,日本人稱中國爲支那,稱中華民國爲支那共和國,而其又以官方爲中國定名“支那共和國”,則就是對中國尊嚴的侵犯了,可日本卻依然如此,依然稱中國爲支那,甚至連外交文件上亦是支那或支那共和國,這會書記官先是支那,又是支那共和國,便是日本政府規(guī)定。

“什麼……”

驚慌之餘,加藤高明立即向首相進言道。

“閣下,我們必須要立即向支那、英國提出外交照會,通知他們,以後凡與支那有關的問題,必須先與日本磋商。否則,日本不能認爲有效。同時向青島地方以及淮海經(jīng)略使發(fā)出最後通牒,令其撤軍”

接著他又把視線投身海軍大臣。

“艦隊什麼時候能到達青島,一但到達青島,如果其超出最後通牒而不撤退,就立即開炮”

“這個……”

加藤的建議卻只讓大隈重信一陣猶豫不決,御前會議只通過對德宣戰(zhàn),而對膠澳行動則是對德作戰(zhàn)的一部分,現(xiàn)在德軍不在青島,守衛(wèi)青島的又是支那軍隊,如果開炮的話,會不會造成日支衝突?

“首相閣下,支那絕不敢向日本宣戰(zhàn),只要要不宣戰(zhàn),就是膠澳衝突”。.。

更多到,地址

第130章 材料學第234章 激發(fā)第382章 就職儀式第129章 想想辦法第307章 陽謀之計第190章 京城變第140章 哈特菲爾德演武 武官睹新欲擁新第233章 改編第314章 爲了……第96章 以內急逼以人第162章 戰(zhàn)俘營內求以死 軍官生而爲公平第11章 是忠?是奸?(上)第46章 鷹降抱犢崮第18章 舊金山第281章 自由攻擊第308章 改變第146章 大風起兮血飛揚第167章 狂熱第360章 陰雲(yún)第358章 驚愕第141章 隴海造揚世界名 華陰試驗新兵器第63章 出征第138章 宋教仁第6章 大總統(tǒng)的煩惱第64章 東洋之變變於後第71章 向六合致敬第93章 華潤泉的建議第368章 搖扇軍師第114章 啓航第382章 就職儀式第92章 元帥心思第3章 郵輪上第154章 戰(zhàn)地以攻替爲守 東方肉搏長短現(xiàn)第165章 第一個被記住的人第35章 綠林道第195章 再做嫁衣第36章 魯南鐵道大劫案第91章 震驚第158章 不想讓人坑你們第277章 出擊第17章 以資獎勵第366章 梁啓超第159章 商校軍官不受迎第192章 閥思第224章 颱風第2章 第四帝國的迷團第3章 囑咐第158章 德國的變化第45章 銀行團第186章 奪他的刀第149章 利益第28章 克定六合會藕初 天津租界徵地忙第67章 歐羅巴的歡迎方式第138章 子弟兵遠征歐羅巴 琪紫二人遇於海第361章 人體試驗第186章 兩局合作第133章 雲(yún)與肉第5章 我來了,中國第68章 尊嚴是靠打出來的第240章 自治會第38章 總統(tǒng)面臨大事件 田中玉憂喜相接第144章 索姆河畔大戰(zhàn)起第41章 內務部隊決緩急第137章 院內憂心欲分肥 琪紫欲行離是非第53章 勢不及人更!第112章 派遣服務第90章 利益至上第178章 青年之擇第93章 已變之局第46章 鷹降抱犢崮第180章 情報分析第9章 會館會餐第17章 願意來中國嗎?第318章 未來第201章 人蔘鐵第239章 絕不妥協(xié)第250章 航母第129章 想想辦法第163章 意外收穫第253章 東西方第17章 鷹遊門內議新廠 新廠要爲新隴海第244章 血忠社第155章 佩羅納死地攻防 輜重兵誓入作戰(zhàn)隊第172章 對應之策第106章 投機第12章 不愧是袁世凱第306章 文刀第5章 繞不開的人第16章 秦王掃六合第170章 兄弟第32章 金融亂引幣制第234章 激發(fā)第68章 尊嚴是靠打出來的第8章 摩根的心思第130章 材料學第178章 青年之擇第252章 誰都想成爲王牌第250章 航母第93章 華潤泉的建議第91章 困境
第130章 材料學第234章 激發(fā)第382章 就職儀式第129章 想想辦法第307章 陽謀之計第190章 京城變第140章 哈特菲爾德演武 武官睹新欲擁新第233章 改編第314章 爲了……第96章 以內急逼以人第162章 戰(zhàn)俘營內求以死 軍官生而爲公平第11章 是忠?是奸?(上)第46章 鷹降抱犢崮第18章 舊金山第281章 自由攻擊第308章 改變第146章 大風起兮血飛揚第167章 狂熱第360章 陰雲(yún)第358章 驚愕第141章 隴海造揚世界名 華陰試驗新兵器第63章 出征第138章 宋教仁第6章 大總統(tǒng)的煩惱第64章 東洋之變變於後第71章 向六合致敬第93章 華潤泉的建議第368章 搖扇軍師第114章 啓航第382章 就職儀式第92章 元帥心思第3章 郵輪上第154章 戰(zhàn)地以攻替爲守 東方肉搏長短現(xiàn)第165章 第一個被記住的人第35章 綠林道第195章 再做嫁衣第36章 魯南鐵道大劫案第91章 震驚第158章 不想讓人坑你們第277章 出擊第17章 以資獎勵第366章 梁啓超第159章 商校軍官不受迎第192章 閥思第224章 颱風第2章 第四帝國的迷團第3章 囑咐第158章 德國的變化第45章 銀行團第186章 奪他的刀第149章 利益第28章 克定六合會藕初 天津租界徵地忙第67章 歐羅巴的歡迎方式第138章 子弟兵遠征歐羅巴 琪紫二人遇於海第361章 人體試驗第186章 兩局合作第133章 雲(yún)與肉第5章 我來了,中國第68章 尊嚴是靠打出來的第240章 自治會第38章 總統(tǒng)面臨大事件 田中玉憂喜相接第144章 索姆河畔大戰(zhàn)起第41章 內務部隊決緩急第137章 院內憂心欲分肥 琪紫欲行離是非第53章 勢不及人更!第112章 派遣服務第90章 利益至上第178章 青年之擇第93章 已變之局第46章 鷹降抱犢崮第180章 情報分析第9章 會館會餐第17章 願意來中國嗎?第318章 未來第201章 人蔘鐵第239章 絕不妥協(xié)第250章 航母第129章 想想辦法第163章 意外收穫第253章 東西方第17章 鷹遊門內議新廠 新廠要爲新隴海第244章 血忠社第155章 佩羅納死地攻防 輜重兵誓入作戰(zhàn)隊第172章 對應之策第106章 投機第12章 不愧是袁世凱第306章 文刀第5章 繞不開的人第16章 秦王掃六合第170章 兄弟第32章 金融亂引幣制第234章 激發(fā)第68章 尊嚴是靠打出來的第8章 摩根的心思第130章 材料學第178章 青年之擇第252章 誰都想成爲王牌第250章 航母第93章 華潤泉的建議第91章 困境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克东县| 黎川县| 贵定县| 方城县| 边坝县| 阿拉善右旗| 通渭县| 高平市| 通州市| 鄂尔多斯市| 新昌县| 靖宇县| 礼泉县| 镇安县| 博罗县| 西丰县| 大关县| 焦作市| 卓尼县| 东安县| 永定县| 金山区| 连州市| 通海县| 乌鲁木齐县| 郑州市| 明星| 九江市| 丹阳市| 交口县| 西城区| 都兰县| 克拉玛依市| 徐水县| 田阳县| 漾濞| 荣昌县| 抚远县| 定边县| 乌兰察布市| 开远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