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49章 利益

山雨欲來風滿樓,清晨,憂鬱的陽光和幾朵烏雲聯合起來,東北的天邊密佈著陰雲,遠方的天空中陰雲翻滾,全是一副大雨即將來臨前的模樣。

民國二年3月21上午。

依如往日,身爲國務總理的趙秉鈞正主持國務會議。在前國務總理陸徵祥請假後,內閣總理便由身爲內務部總長他代理,在數月前,經大總統袁世凱向臨時參議院提出任命趙秉鈞爲內閣總理,得到參議院的順利通過。

這也算是短短不到一年間,這第三界內閣了,在這接連的內憂外患之中,內閣快速更迭到也是尋常之事,甚至也在意料之中,天下事有許多奇怪的,也不可解的,陸徵祥以擅長外交來組織民國的第二屆內閣,可是在他任國務總理期間,卻沒有什麼大的外交事件讓他一顯身手,麻煩的卻是內政。

先有黎元洪請殺張振武案發生,其後則是孫、黃入京,四巨頭髮表政綱,這一連串的大事都使陸徵祥尸位素餐,幸而他因病入住醫院,落得一個不聞不問。至於趙秉鈞組織第三屆民國內閣時,他一直負責內務部,從清宣統年間到民國,應算是一個內政專家了,可是他一上臺,麻煩就出在外交上,那便是轟動一時的庫倫問題。

俄國陰謀掠佔外蒙古所發生的“俄庫問題”。這著實讓這位“內政專家”大爲頭痛,自庫倫問題發生後,總統府開會,國務院開會,總統府國務院開聯席會,總統府開高等軍官高等顧問會,袁世凱和樑士詒單獨計議,討論來討論去,不外戰爭與和平兩條路,可是最後的結論是,既不能戰又不能和!

面對種種問題,因此政府只好裝聾作啞,不予理會了。

“……這個事物需要呈請大總統!”

面對陸徵祥提出俄庫問題時,趙秉鈞再一次使出了他的老法子,早在唐內閣和陸內閣中,他一直就是獨立特行的,他不參加國務會議,遇事直接向老袁請示,過去是,現在也是。

如果說趙秉鈞和唐昭儀有什麼不同,怕就是他心甘情願的做一個“象徵總理”,但凡是他感覺不能做主的事情,都會用同樣的一句話結束。

“嗯,前天大總統已經宣佈下個月國會開幕,我這個總理啊……”

在說話時,趙秉鈞的臉全不見一絲的不滿,甚至還帶著絲許的解決,前天,大總統袁世凱宣佈國會開幕典禮定於4月8日在京舉行,而且並多次催促宋教仁北上,自己這個總理,總算是當到了頭了。

趙秉鈞明白,無論是大總統的穩操勝券,或是宋教仁等國民黨人的野心勃勃,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自己這個總理,不過就是臨時的而已。

“總理,五國銀團迴應……”

突然,就在財政總長周學熙彙報的時候,這內閣國務會議室的門一下被推開了,根據規定,內閣召開國務會議時,除張和第三科長擔任會議記錄,任何人不得擅入。

進屋的是國會選舉事務局長顧鰲,他的突然闖入使得彙報五國借款談判進展的周學熙把眉一皺,而趙秉鈞同樣是把眉一皺,正欲開口訓斥時,卻聽著這冒然闖進來的顧鰲報告道。

“總理,前門車站收到上海來電,國民黨代理理事長宋教仁昨晚在滬寧車站遭槍擊,傷重恐難救活。”

“什麼!”

國務院內閣會議室內的參會者無不同時一驚。

而身爲國務總理的趙秉鈞聞訊後,更是面色大變,猛然站了起來,以手掌擊手背,環繞會議桌一個勁地兜圈,一面反覆喃喃自語:

“這一下俺可砸了。人家豈不要說我打死了鈍初嗎?豈不要說賣友嗎?我還能算人嗎?”

長於內政的趙秉鈞豈會不知道,現在宋教仁被刺,南方的矛頭肯定指向大總統,尤其是指向自己,自己的殺人動機再簡單不過了,要是宋教仁要來做總理了,姓趙的往哪擱呢?肯定是要殺他的!

而原本被這個消息驚呆的在場閣員目睹著總理的這種怪誕舉動,無不面面相覷,鴉雀無聲。

趙秉鈞和宋教仁的關係頗爲親密,在京城這是衆人皆知的事情,宋教仁在京城任職的時候,因爲他住在城外不便,因而經常留宿趙秉鈞家。在宋教仁退回五萬元交通銀行支票給袁世凱時,也是委託趙秉鈞辦理並請求趙秉鈞從支票中代爲償付五千債務。倘若兩人關係不好,斷不可能有此委託。

在趙秉鈞驚慌失措的來回踱步時,一位國務總理秘書走進進來報告道。

“總理,大總統請總理立刻去公府!”

聽著秘書的彙報之後,趙秉鈞纔回過神來,連忙停止轉圈自語。

“還請諸位閣員們不要散會,等我回來後,再接著開會!”

說罷,趙秉鈞便匆匆而去。

袁世凱早已從看了密電後,神色大變中冷靜了下來,看著坐於房中的樑士詒、趙秉鈞、段祺瑞、段芝貴等人,只是長嘆一聲。

“這一次,不管誰下的手,誰是幕後主使,只怕這個大屎盆子,怕是要栽到我頭上了!”

袁世凱的語中透著絲無奈,這事,就像殺張振武時一樣,那時黎元洪請殺張振武,大驚之下反覆發電數次詢問,在確定是黎的意思後,纔將其殺之,而事後輿論大譁,最後不得已才公佈了他和黎元洪的來往密電,說明是遵照副總統之命不得已乾的事。

上一次有和黎的來往密電加以澄清,而這一次呢?

“如果有人那麼想的話,怕也是蠢貨!”

段祺瑞冷哼一聲,雖說他是軍人,可也知道過去的一年多,大總統爲這“黨派內閣”、府院之爭以及同盟會鬥爭得不亦樂乎,早就鬥出了豐富經驗,就是那國民黨中,也有不少可都是奉著大總統的命令加入國民黨,就像……趙秉鈞,他不也是國民黨黨人嘛。

以大總統的謀略,犯得著幹這種損人不利己,反倒讓他人從中得益蠢事?

“蠢貨?”

搖著頭,袁世凱那張老農似的方盤上這會盡是憂色。

“世間蠢人何其之多!”

接著袁世凱惘然一聲長嘆。

“大總統,若是南方革命黨以此指責大總統,我等自當爲大總統申辯……”

樑士詒連忙開口勸說道,在這間房內的都是袁世凱的心腹,豈會不知,之所以準國會開幕、請宋教仁來京,是因爲大總統已經控制了國會,這時候有必要對宋教仁下手嗎?對於大總統來說宋教仁活著,反而比他死了更有價值。至少宋教仁能約束革命黨內那些叫嚷著“二次革命”的野心之徒。

“我一生代人受過無數,今日我不殺鈍初,而鈍初卻因我而死,即便辯怕也難辯啊!辯有何用!”

說著袁世凱惘然一聲長嘆後,面上盡顯苦楚之色。內間滋味怕也只有他一人才能體會。

“大總統,這不見得不是好事!”

這時段祺瑞冷哼一聲,臉上全不見一絲波動,就像一個小時前,他知道宋教仁遇刺時,也只是輕哦了一聲,全是一副不在意的模樣。

“公道自在人心,清者自清,濁者雖不一定自濁,過去宋教仁活著的時候,有他壓著孫大炮、陳其美那樣叫喊著“二次革命”之徒,而今,若是大總統和中央在宋案中能保持公允之立場,自然取信於民,再則,這不見得不是一件好事……”

段祺瑞這麼一說,只讓屋內衆人眼前一亮,幾乎所有人都看到了一個機會,一個他們期待已久的機會。

“大總統。若是,到時革命黨中倡導二次革命之徒,定以宋案爲藉口,斷然行以叛亂,必定將不爲民衆所以,現今地方上的那些政客、黨魁、軍閥,彼此間也是爭鬥不休,地方各界人士無不希望一個強有力的中央政府來加強統一,所以……”

“是啊,大總統,這沒準就是一件好事,革命黨人或是進行所謂二次革命,咱們正好藉此統一了全國,如此豈不是更好……”

相比於先前討論“宋案”,這會房內的樑士詒、段祺瑞、段芝貴等人,反倒是開始設想起如何利用“宋案”謀求名正言順加強統一了。而靜聽他人建議的袁世凱則是不時點著頭,偶爾用手指撫一下鬍鬚思索著,不過面上的憂色卻慢慢慢消失了。

而這時一直沉默著的趙秉鈞卻突然開口說道。

“大總統,當務之急是應立即致電江蘇都督程德全,要求迅速緝拿兇犯,按法嚴辦,以維國紀!”

趙秉鈞提出這個建議時,更多的是站在自己的立場上,只有抓住真兇,纔有可能洗刷可能扣在自己身上的屎盆子。

“嗯!智庵所言極是!”

袁世凱點點頭,到是沒有反對,隨後在沉思片刻後,又看著趙秉鈞說道。

“我現在給口述一份報告,若是宋鈍初……再發出吧。對於宋鈍初國務院從優議恤,……前農林總長宋教仁,奔走國事,締造共和,厥功至偉。適統一政府成立,贊襄國務,尤能通知大體。擘畫勞苦,方期大展宏猷,何遽聞慘變?民國新建,人才難得,該兇犯膽敢於衆目睽睽之地狙擊勳良,該管巡警並未當場緝拿致被逃逸,閱電殊堪髮指。凡我國民,同深愴惻。”

此時袁世凱的態度發生了此許變化,相比於別人肯定會扣到他腦袋上的屎盆子,現在他反而更關心如何利用宋案達成自己的利益,心境的變化,相比於之前希望宋活,現在他反倒是希望宋死了!

(歷史總是如此,太多的迷團,太多的……無論如何,對於袁世凱來說,宋死,雖說弊大於利,但對他來說卻是一個機會,一個等待一年多的機會!或許這就應了那句屁股決定腦袋吧!求月票!)

第339章 陸軍海戰隊第184章 經略地方第119章 捧殺第286章 中國的土匪第347章 首義之都第121章 袁世凱的心思第316章 投降第35章 綠林道第41章 內務部隊決緩急第29章 居仁堂內父子談第30章 斷其命脈第186章 奪他的刀第170章 兄弟第174章 驅虎吞狼第160章 陳其美的解決之道第144章 弱國之大國民第214章 一堆玩具第166章 徐州第112章 派遣服務第102章 張三的建議第146章 大風起兮血飛揚第141章 社會督察第96章 以內急逼以人第170章 應對未來第174章 軍如匪、政如盜第117章 些許小事第44章 鷹降第370章 印象第318章 未來第108章 什麼最重要第93章 已變之局第237章 應對第203章 大總統的憂民之心第11章 海盜第68章 尊嚴是靠打出來的第9章 會館會餐第68章 哥倆第246章 志願軍第141章 隴海造揚世界名 華陰試驗新兵器第139章 他人短視吾不計 吾欲看遠留遺產第106章 投機第25章 送上門來第121章 袁世凱的心思第229章 奇蹟第120章 至高點第291章 淬鍊靈魂第330章 敲打第11章 是忠?是奸?(上)第38章 總統面臨大事件 田中玉憂喜相接第108章 什麼最重要第104章 列車浮想第317章 那一天第157章 機車製造廠第38章 總統面臨大事件 田中玉憂喜相接第164章 最後一刻令強攻 強攻之前又奇襲第63章 出征第241章 要塞第184章 經略地方第13章 挖個坑等你跳第190章 楊度的建議第142章 英模會第130章 學工第162章 人造絲第174章 根本第188章 報復第58章 敬的是什麼第2章 夢想啓航第307章 陽謀之計第128章 奸商第55章 公而無畏第294章 今時不同往日第33章 外交突破新歷史 血鑄責任不敢棄第35章 綠林道第255章 野望第190章 京城變第228章 難題第20章 接連下馬威第252章 誰都想成爲王牌第7章 江海關稅務司浮想 京城內風雲變幻第124章 謀國之嘆第145章 憂慮第152章 尚蒂伊將軍怒意濃 前沿處欲把名來揚第344章 大總統的決斷第134章 不得已間二人擇第103章 列車浮想第56章 施以謀第26章 連雲謀租界 克定思黑金第260章 喚醒民衆第346章 武昌第82章 白里安的心思第140章 首戰第194章 揚州第90章 致友軍於何境?第299章 期望第1章 百慕大三角第10章 幫我坑人吧 更!第374章 雙雄會第137章 實幹興邦第232章 繞開第223章 交易
第339章 陸軍海戰隊第184章 經略地方第119章 捧殺第286章 中國的土匪第347章 首義之都第121章 袁世凱的心思第316章 投降第35章 綠林道第41章 內務部隊決緩急第29章 居仁堂內父子談第30章 斷其命脈第186章 奪他的刀第170章 兄弟第174章 驅虎吞狼第160章 陳其美的解決之道第144章 弱國之大國民第214章 一堆玩具第166章 徐州第112章 派遣服務第102章 張三的建議第146章 大風起兮血飛揚第141章 社會督察第96章 以內急逼以人第170章 應對未來第174章 軍如匪、政如盜第117章 些許小事第44章 鷹降第370章 印象第318章 未來第108章 什麼最重要第93章 已變之局第237章 應對第203章 大總統的憂民之心第11章 海盜第68章 尊嚴是靠打出來的第9章 會館會餐第68章 哥倆第246章 志願軍第141章 隴海造揚世界名 華陰試驗新兵器第139章 他人短視吾不計 吾欲看遠留遺產第106章 投機第25章 送上門來第121章 袁世凱的心思第229章 奇蹟第120章 至高點第291章 淬鍊靈魂第330章 敲打第11章 是忠?是奸?(上)第38章 總統面臨大事件 田中玉憂喜相接第108章 什麼最重要第104章 列車浮想第317章 那一天第157章 機車製造廠第38章 總統面臨大事件 田中玉憂喜相接第164章 最後一刻令強攻 強攻之前又奇襲第63章 出征第241章 要塞第184章 經略地方第13章 挖個坑等你跳第190章 楊度的建議第142章 英模會第130章 學工第162章 人造絲第174章 根本第188章 報復第58章 敬的是什麼第2章 夢想啓航第307章 陽謀之計第128章 奸商第55章 公而無畏第294章 今時不同往日第33章 外交突破新歷史 血鑄責任不敢棄第35章 綠林道第255章 野望第190章 京城變第228章 難題第20章 接連下馬威第252章 誰都想成爲王牌第7章 江海關稅務司浮想 京城內風雲變幻第124章 謀國之嘆第145章 憂慮第152章 尚蒂伊將軍怒意濃 前沿處欲把名來揚第344章 大總統的決斷第134章 不得已間二人擇第103章 列車浮想第56章 施以謀第26章 連雲謀租界 克定思黑金第260章 喚醒民衆第346章 武昌第82章 白里安的心思第140章 首戰第194章 揚州第90章 致友軍於何境?第299章 期望第1章 百慕大三角第10章 幫我坑人吧 更!第374章 雙雄會第137章 實幹興邦第232章 繞開第223章 交易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天水市| 阳山县| 苏尼特右旗| 耒阳市| 青浦区| 平塘县| 新民市| 开封市| 沅江市| 磐石市| 威海市| 祥云县| 台东市| 永丰县| 县级市| 扎赉特旗| 马鞍山市| 三亚市| 两当县| 西藏| 汤原县| 黄山市| 桐庐县| 吉隆县| 泸溪县| 祁阳县| 邵阳市| 西平县| 濮阳市| 绍兴县| 定兴县| 宾川县| 南平市| 高碑店市| 罗平县| 安远县| 河东区| 咸阳市| 肇州县| 阿荣旗| 双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