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223章 交易

在經略使府的二樓的會客廳內,當看到李致遠走進會客廳,徐樹錚的嘴邊綻出微笑,這許就是相見禮。

“見過經略使”

“徐次長”

進廳後,李子誠笑點下頭,然後便肅客入座,而徐樹錚則欣然就席,而張一麟也在這時,知趣的退出了這間會客廳,他知道,當經略使進廳之後,剩下的事情或許就是兩人的秘事了。

從後世的一些民國傳記書籍中,李子誠知道徐樹錚並不是一個喜言之人,在某種程度上來說,他甚至是一個沉默寡言的人,在這一點上,他和段祺瑞的性格相近,而同樣自己的話也不算多,於是兩人在落坐後,誰也沒有說什麼。

李致遠的一言不發,落在徐樹錚眼中,他卻沒顯露出任何情緒,只是端起茶杯,打量了一眼這年青人。

世人皆傳著李致遠是如何的年青,第一次見李致遠的徐樹錚同樣驚訝於對方的模樣顯出來的年青,儘管他刻意蓄起了鬍子,但那年青的甚至顯得太“嫩”的模樣,還是會讓人看出他的年齡來,這模樣,即便是一些大戶人家的少年,也不過如此。

而李子誠同樣打量著徐樹錚,這一張團臉看起來沒有任何特點的中年人,就是自己少時曾崇拜的偶像嗎?在他身上果然看不到一絲印象中的軍人氣質,反倒是有點像是書生,或是文官,也許更像是一個學者。

一番打量後,二人便默默相對,不交一語,壁上的時鐘的答的答的聲音特別響。

終於,這沉默近半小時後,李子誠還是先忍耐不住,打開一聽香菸遞過去,他便一枝接一枝的抽了起來,巴答巴答之聲可聞,在吸完一根菸後,李子誠再遞煙時,徐樹錚卻拒絕了,李子誠便主動爲其倒了一杯茶,給徐樹錚倒茶,卻是沒有一絲心理障礙,事實上,相信後來任何人都不會有這個障礙,因爲他是北洋時代,真正於國有大功之人,爲他倒杯茶,他當得,而自己這麼做也應該。

李子誠的舉動看在眼裡,徐樹錚心裡卻是微微一笑,對方的舉動可以說讓他頗爲受用,而待徐樹錚一杯茶喝完之後,李子誠便主動爲其再續上一杯茶,而徐樹錚則毫不客氣的一口一口的翕呷,左右顧盼,意態蕭然。

等到茶盡三碗,煙罄半聽時,兩人依然沒有一句話。

這小子

雖說對方一言不發,徐樹錚倒覺得眼前這小子挺對自己的脾氣,也是在再一次放下茶杯時,他主動開口說話道。

“薩拉熱窩”

這是徐樹錚來連雲港的目的所在。

“僥倖蒙對”

李子誠也沒說什麼廢話,先前透過張季直的口傳到他徐樹錚耳中的話,就是爲了今天的會面,能讓徐樹錚主動提起這事,基本上自己算是掌握了大局。

從見到到現在差不多半個鐘頭,兩人,不過說了兩句,八個字而已。

“幸也好,運也罷,蒙也成,你能猜到這一天,已令人驚訝不已幾乎不遜鬼神之算”

面對徐樹錚的誇獎,李子誠只是微笑不語,而後再次拿起茶壺給他倒起了茶來,見李致遠再次爲自己倒茶,徐樹錚依然笑納了。

“武荑山的鐵觀音,今年的新茶”

李子誠並沒有回答他,而是扯到了這幾次水後,已經沒什麼茶味的茶味上,不過這茶的確是新茶,是穆給自己送來的,相比於茶,自己更喜歡喝咖啡,而穆卻認爲喝咖啡太過於西化,還是喝茶的好,於是便改喝起了茶。

“當時大多數人覺得是笑話”

在意識到李致遠和自己一樣話少,甚至可以說是不甚擅於言詞,徐樹錚便知道,如果自己不挑明來意,只怕兩人像現在這樣坐在這“談”一個月,也談不出任何頭緒來,最後的結果,怕是他李致遠吸一肚子煙,自己灌一肚子茶。

不過這小子也是,茶不過三,他到現在還不知道換茶葉,當真是咖啡喝慣了。

主動接過腔,吸了太多的煙,有些口乾舌燥的李子誠便喝了一口茶,擡眼看一眼徐樹錚說道:

“就像復蒙一樣”

江蘇陸軍請復蒙古,雖說江蘇未通電,可還是社會上悄悄的傳開了,當然外界更認爲那不過就是一個笑話。這是第一次,在言語中透出江蘇陸軍和自己這個淮海經略使之間的“關係”,而之所以說出這句話,更多重要的一點是現在需要自己的坦誠。

“嗯”

徐樹錚點點頭,在驚訝於李致遠的坦誠之餘,也知道,如果說過去他藏著經略使公署同江蘇陸軍間的關係,是不想惹人注意,那麼現在他恐怕更希望別人看到他所擁有的力量,有時候就是如此,過去李致遠看似一頭肥羊,如果不是因爲大總統護商,沒準這頭肥羊不知會掉下多少肉來,現在他有了力量,自然希望別人看到這那裡是一頭肥羊,分明就是一頭狼。

“非不可爲,而是時機不當”

在陸軍部中,徐樹錚一直主張武力復蒙,但他同樣明白,武力收復蒙古可能會面對什麼,所以纔會謹慎從事,主張武力,卻不贊同立即使用武力。

“明知不可爲,而爲之,爲大丈夫”

李子誠的話依然很簡單,話比平素少了許多,而這是刻意爲之,畢竟,徐樹錚不喜歡那些誇誇其談的人,自己也不簡單,和徐樹錚這樣的人玩弄心機,落下風的一定是自己,與其這樣,倒不如的坦白一些。

這兩年,自己的待人以誠沒吃虧,那些想算計自己的人,最後沒見得有幾個人能落得什麼好下場。

“話如此,但事非如此”

徐樹錚搖搖頭,喝一口茶。

“那你來連雲,又是爲何?”

“致遠,你目光較他人能遠看半年,想來能一解今日之局”

兩人的坦白和寡言都贏得了對方的好感,自然也不用再藏著什麼,徐樹錚直接開口說道,今天他來江蘇就是向他就國際時局請教的。

“批準江蘇陸軍呈請”

李子誠提出了自己的要求。

“一定要赴蒙?”

徐樹錚倒是有些奇怪他的堅持,但他卻隱隱覺得這事沒那麼簡單

“失地一定要收復”

李子誠半真半假的說著,有時候就這麼模棱兩可的話纔不會得罪人,至少等將來徐樹錚知道了事情的原尾之後,他不會因此記恨上自己,如果說在這個時代,自己最不想幹的是什麼?恐怕就是得罪那個人,然後令對方記恨上自己。

在這個時代,自己沒什麼朋友,更沒有一個親人,對人待事,持之以誠總是沒錯的,我待人以誠,雖不說能換得以誠,但至少能讓對方和外界無話可說,有時候“名聲”非常重要,那怕將來自己真要玩起陰的,也得讓外界挑不出一個說詞來。

“哦”

對方的堅持令徐樹錚思索片刻。

“可往察哈爾駐訓,以爲交涉助力”

這是徐樹錚能做出的最大讓步了,但就這,他還需要回去好好考慮一下,怎麼說服袁世凱,準確的來說是那位兵馬大元帥府總辦事王士珍。

“夠了餉械糧自籌,月底必須出兵”

李子誠一笑,自己要的東西終於到手了要的就是這個調動軍隊的許可,江蘇陸軍在江蘇境內,可以隨意調動,可若是出省,沒有陸軍部的命令,到時不知會惹出什麼麻煩,適當的恭維比什麼都重要。

山西的閻錫山一邊同德國人商量著買子彈機,一邊還知道呈請陸軍部批準,第一次陸軍部沒批準,他又發電說什麼“子彈機俱爲山西商民血汗所購,若取消合同,恐損失十數萬元,百川恐不能向山西父老交待”,現在還不是那種軍閥混亂,各自爲政的時候,至少在袁世凱死之前,中國還有一箇中央,無論如何,只要袁世凱在,各省就出不了什麼亂子,更不能太過逾越,否則最後吃虧的只能是他自己。

畢竟無論如何,袁世凱都佔著“中央”的大義在那,地方終歸只是地方,就像孫中山一樣,最後只落個叛亂之名,甚至連一直支持他的海外華僑,亦通電反對其發動叛亂,而地方商民更是對其行反感至極。

名聲或許可以不在乎,但一個好名聲,卻是有利益而無害,沒必要在這個時候自污已名。

“蒙古肯定要收復”

眼一擡,李子誠又是一笑,蒙古一定要收復,當然不是自己所爲,既然歷史上是由徐樹錚收復蒙古,那麼現在,自己也不應該奪人之美。

“哦?”

眼皮微微一跳,徐樹錚盯著李子誠,似乎想弄明白,他這幾句話的意思,但想不出由頭,自然也猜不出本意。看著眼前這人,徐樹錚終於知道什麼叫膽大包天。

“致遠,你可知……”

“有所爲,有所不爲”

打斷徐樹錚的話,李子誠的臉上閃過些許神彩。

“我是在賭,如果我能賭贏第一步,你又豈知我不能賭贏第二步”

賭贏第一步?

徐樹錚連連搖頭。

“致遠,你只是猜對了一件事,但卻無遠沒賭贏一步”

“又錚兄,你又豈知我沒賭贏第一步?”

“現在,頂多只是危機”

“危時隨時可演變爲戰爭”

“即便是演變爲戰爭,恐怕也只是奧塞兩國之戰,又豈會如你所願,變爲諸國大戰”

“若俄國向奧國宣戰,那麼武力收復蒙古的時機也就成熟了”

“這……”

徐樹錚沉默了下來,蒙古自治實爲中國之恥,若是收復蒙古又不得不考慮俄國,現在的中國根本沒有同俄國叫板的實力,可若是俄國陷入與奧國戰爭,到時以偏師一隻直搗庫倫,再配以外交交涉,倒也有幾分可爲。

“咱們做一個約定,現在我做好準備,如果下月月初,奧匈向塞國宣戰,而俄國捲入其中,你即助我成此事……”

身體向前一傾,李子誠盯視著徐樹錚,自己是在賭,不僅是在賭歐洲各列強,同樣也是在賭眼前的徐樹錚和他背後的段祺瑞,賭他們不甘被袁世凱奪了兵權,賭他們不願做那個辦事員,賭……

有賭才能贏,這一次自己不能不賭

因爲現在的連雲港,經不起任何風浪,爲了避免發生意外,自己只能這麼做,那怕就是把整個連雲還有自己都押上賭桌,自己也要去賭一把

“打下蒙古你怎麼辦?”

徐樹錚反問一聲,同時認真的盯視著眼前的李致遠。

“收復蒙古後,江蘇陸軍官兵皆爲南人,不耐塞外苦寒,界時自當請中央另組邊防軍,遣一良將固蒙戍邊,如此方能長治久安而江蘇在撤軍後,自願每月解款20萬元,用作邊防督辦經費”

望著徐樹錚,說完這句話後,李子誠便只笑不語,自己設下這麼一個棋局,準確的來說是賭局,就是賭眼前的他和段祺瑞想抓住兵權,到時一個邊防督辦,每月數十萬元軍餉,對於兩人而言,可謂是誘惑十足啊

雖說對段祺瑞來說,他對自己“門生故舊”遍天下,可以說是頗有信心,所以不考慮抓實際兵權,但眼前的徐樹錚卻不同,相比於“門生故舊”,他更願意相信直接統領的軍隊,而徐樹錚又是“合肥魂”,對徐樹錚,段祺瑞從來都是言聽計從,

而自己需要的是什麼?一個理由而已,如此也就夠了。

幾乎是徐樹錚還在半路上的時候,在西山臥佛寺養病的段祺瑞便有些沉不住氣了,而在接到徐樹錚的秘電之後,他更是一驚,整個人甚至驚出病來。

“務必等又錚回來再說!”

賈潤泉和他身邊的幕僚們勸說著他。

當徐樹錚回到京城的第一時間,便再次來到段祺瑞身邊,段祺瑞只對他點頭示意,便又合上雙眼。那副神態,是個重病的樣子:面色灰黃,皺紋更多了,連呼吸都頗爲艱難。

一看到老總這個樣子,徐樹錚便單刀直入地說。

“老總不必爲那件事憂心,若是他猜準了,他小子想輸都難”

“這可不一樣啊,要知道,要知道……”

段祺瑞的話只說了一半。

“姑且算作失誤吧,”徐樹錚接著又說道。

“反正,成了,大事也就定了,若是一個星期不成,那……就別怪咱們翻臉無情了”

而段祺瑞搖搖頭,不再說話。

徐樹錚這才把話說透,

“若是李致遠能一戰功成,不僅能收復失地,更能解老總之困,豈不快哉!”

“談何容易!”

“容易!”

徐樹錚用力的一點頭說道。

“李致遠得了咱們的保證,他纔敢死心塌地大膽出兵,他想利用這個機會,咱們也得利用這個機會,他有所成,咱們也能有所獲。”

“能收回來?”

“能!”

徐樹錚堅定地說道。

“李致遠手中不僅有三個師的江蘇陸軍,還有十幾萬勞工團,想來其是鐵了心想拿下蒙古,而且我也去連雲港的倉庫裡看了看,他也算是準備充足了。”

想著在連雲倉庫中看到那些械彈,徐樹錚便是一陣心熱,雖說做了陸軍次長,可除去在日本,在中國他還真沒見過那麼大的軍械庫,而李致遠也提到的若邊防軍組建,江蘇願意供兩個師的械彈。

爲了弄一個名聲,他李致遠算是下了血本了,不過他下了這個血本,將來的收益只怕更大,一個好名聲比什麼都重要,到時有了那個“復土衛邊”的名聲,就是大總統也得讓其三分。

“有把握嗎?”

“只要俄國和奧匈打起來,就有十足把握,若是兩國不打,那這件事就等於沒談。”

徐樹錚道出了一句他認準的話,那天他同李子誠談了一下午又一夜,又在連雲港參觀了兩天,然後從連雲港回來的路上,他考慮了一路,最後得出的結論是無論如何,老總和他在這件事上,不僅不會吃虧,反而會大佔便宜。

“他,李致遠的膽子,那可真是大啊”

“老總,膽大包天,才能吃天下飯”

這番話,徐樹錚說的是意有所指,事實上在他看來老總有些地方,實在是不甚可取,這些年不培養親信、不培養自己的武力,這北洋軍看似鐵板一塊,可事實上卻是誰抓誰兵,誰抓誰的權,至於門生故舊的,也不過就是成勢之用。

“天下飯……”

徐樹錚的一句話,卻讓段祺瑞的眉頭一皺,那張略顯病態的臉上又閃出一絲隱憂。

“看來李致遠所謀深遠啊”

“所謀深遠不假,可他……”

沉吟著段祺瑞卻是沒說出什麼語來,他只是在心下思索著,最後卻是不得其解的長嘆一聲。

“走一步算一步吧,只盼著,他李致遠當真是心憂國事,而不是……”

“老總,您是擔心李致遠有不臣之心?”

“不臣之心不可懼,可若是有作亂之心,那可就……”

搖著頭段祺瑞卻不願意再說下去,在這時候他寧肯相信李致遠是心憂國事,而不是欲藉此成其名,再舉其勢,亂國局。

聽著老總的擔心,徐樹錚卻冷哼數聲。

“哼哼,老總,別忘了,他的老根在江蘇”。.。

第11章 總統府內論運勢 袁氏讓權外交部第203章 大總統的憂民之心第344章 大總統的決斷第113章 何爲重第15章 遊說第31章 條件第340章 走向海洋第304章 殺一儆百第5章 貸款第261章 只有……第38章 總統面臨大事件 田中玉憂喜相接第153章 敵後穿插戰事忙 乘車飛奪鐵路橋第170章 應對未來第280章 金剛的末日第242章 首釁不由我發第117章 電第38章 你有張良計,我有過牆梯第8章 白宮內決策突變 國務院中謀略起第258章 海軍的憂慮第234章 激發第329章 取捨第319章 衆人心思第113章 擔擋第32章 金融亂引幣制第109章 公債風潮第15章 遊說第278章 像訓練時一樣第35章 綠林道第180章 情報分析第347章 首義之都第96章 張季直第146章 大風起兮血飛揚第136章 邀請第263章 湘潭地第7章 匹茲堡第170章 兄弟第197章 是政客?還是……第160章 初戰第245章 好好幹第56章 有意思的人第164章 我要做的事情第333章 先天不足第103章 列車浮想第9章 名啊!利啊!第253章 東西方第140章 哈特菲爾德演武 武官睹新欲擁新第166章 徐州第88章 目標!蘇維耶堡第64章 善與狠第381章 芒種第331章 合縱之間第90章 致友軍於何境?第350章 野心第87章 血與火的考驗第180章 第一師第306章 文刀第147章 刺宋第238章 回答第141章 社會督察第118章 捧殺第280章 金剛的末日第92章 解決之道第181章 南京第8章 白宮內決策突變 國務院中謀略起第145章 大風起第47章 他們敢第132章 廣播電臺第312章 奮勇隊第186章 奪他的刀第17章 願意來中國嗎?第164章 最後一刻令強攻 強攻之前又奇襲第73章 理想與夢想第202章 二人之心第317章 那一天第79章 少爺第352章 北與南第339章 陸軍海戰隊第154章 落迫公子第78章 一種人第96章 以內急逼以人第117章 電第360章 陰雲第85章 大戰前夜第125章 應該如此第112章 派遣服務第197章 是政客?還是……第336章 國家和社會第306章 文刀第190章 京城變第238章 回答第160章 初戰第187章 英雄末路第186章 兩局合作第13章 父與子第178章 傀儡第315章 戰地歌聲第345章 飛機上第140章 哈特菲爾德演武 武官睹新欲擁新第292章 壓力與狂喜第217章
第11章 總統府內論運勢 袁氏讓權外交部第203章 大總統的憂民之心第344章 大總統的決斷第113章 何爲重第15章 遊說第31章 條件第340章 走向海洋第304章 殺一儆百第5章 貸款第261章 只有……第38章 總統面臨大事件 田中玉憂喜相接第153章 敵後穿插戰事忙 乘車飛奪鐵路橋第170章 應對未來第280章 金剛的末日第242章 首釁不由我發第117章 電第38章 你有張良計,我有過牆梯第8章 白宮內決策突變 國務院中謀略起第258章 海軍的憂慮第234章 激發第329章 取捨第319章 衆人心思第113章 擔擋第32章 金融亂引幣制第109章 公債風潮第15章 遊說第278章 像訓練時一樣第35章 綠林道第180章 情報分析第347章 首義之都第96章 張季直第146章 大風起兮血飛揚第136章 邀請第263章 湘潭地第7章 匹茲堡第170章 兄弟第197章 是政客?還是……第160章 初戰第245章 好好幹第56章 有意思的人第164章 我要做的事情第333章 先天不足第103章 列車浮想第9章 名啊!利啊!第253章 東西方第140章 哈特菲爾德演武 武官睹新欲擁新第166章 徐州第88章 目標!蘇維耶堡第64章 善與狠第381章 芒種第331章 合縱之間第90章 致友軍於何境?第350章 野心第87章 血與火的考驗第180章 第一師第306章 文刀第147章 刺宋第238章 回答第141章 社會督察第118章 捧殺第280章 金剛的末日第92章 解決之道第181章 南京第8章 白宮內決策突變 國務院中謀略起第145章 大風起第47章 他們敢第132章 廣播電臺第312章 奮勇隊第186章 奪他的刀第17章 願意來中國嗎?第164章 最後一刻令強攻 強攻之前又奇襲第73章 理想與夢想第202章 二人之心第317章 那一天第79章 少爺第352章 北與南第339章 陸軍海戰隊第154章 落迫公子第78章 一種人第96章 以內急逼以人第117章 電第360章 陰雲第85章 大戰前夜第125章 應該如此第112章 派遣服務第197章 是政客?還是……第336章 國家和社會第306章 文刀第190章 京城變第238章 回答第160章 初戰第187章 英雄末路第186章 兩局合作第13章 父與子第178章 傀儡第315章 戰地歌聲第345章 飛機上第140章 哈特菲爾德演武 武官睹新欲擁新第292章 壓力與狂喜第217章
主站蜘蛛池模板: 江孜县| 平罗县| 丹巴县| 剑川县| 湛江市| 拉孜县| 宽城| 台前县| 炉霍县| 米易县| 甘洛县| 泸州市| 乐昌市| 南安市| 屏南县| 汤阴县| 宝清县| 拜城县| 瑞丽市| 泰来县| 斗六市| 广州市| 宣城市| 阿拉尔市| 蒙自县| 时尚| 潮州市| 五原县| 上蔡县| 象山县| 贵港市| 济阳县| 南阳市| 乐平市| 房产| 陵川县| 甘谷县| 安乡县| 邯郸市| 南宁市| 沧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