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十三章 人心

明黃的謹身殿屋頂。一個身材瘦長,眉骨高聳,相貌冷峻,有鷹視狼顧之相的青年,此時卻正吊兒郎當地躺在大殿的屋頂翹著二郎腿。

謹身殿殿名爲帝王提醒加強自身修養之意,乃是皇宮前三殿之一。

是皇帝上朝更換朝服,冊立皇后、皇太子之處。皇帝生日,節日也在此殿受賀。

如此國之重地,這個青年卻沒有半點畏懼,反而直接躺在房頂上,在這個皇宮內,也就只有太孫朱瞻基纔敢這麼幹了。

宮殿下方圍了一圈錦衣衛和太監,他們不敢喧譁,只敢在前後兩處安排了多人,防止殿下一時失足跌落下來。

餘先急的快要哭了,壓著聲音勸道:“殿下,快下來吧,一會兒皇上知道了,又要打奴才板子了。”

“不是爲了故意讓皇上看到,我還不上來呢。不過今天真他娘冷啊!”朱瞻基理也不理,只是隔著華蓋殿,看著奉天殿那邊的動靜。

他敢爬到謹身殿屋頂,卻無論如何也不敢爬到奉天殿屋頂。爬上謹身殿屋頂,最多被朱棣罵兩句胡鬧,要是敢上奉天殿屋頂,哪怕他是最受寵的皇太孫,也要挨板子了。

時值寒冬臘月,不能說滴水成冰,但是宮中的小河上面也已結冰了,躺在屋頂的感覺還真的有點不好受。

遠處的鼓樓傳來了報時的鼓點,已經午時了。不過又過了一會兒,纔看到皇帝的儀仗旗從奉天殿那邊過來。

今日大朝,終於將明年二月北伐的工作都安排了下去。事情理順了,朱棣的精神都輕泛了許多。

剛下朝,卻聽到了都知監太監李謙小聲稟報:“皇上,太孫又上房了……”

“這小猴子……這次又是爲了什麼事?”

九月間,爲了放自己的老師解縉出獄,朱瞻基上了一次房頂,當時可沒把宮中的太監們嚇死。

宮中大殿規格都有定製,大部分大殿高度都在十米以上。普通人就是用梯子,爬上去也膽戰心驚,但是太孫什麼也不用,幾步一跨,就到房頂上了。

當時把朱棣也嚇了一跳,爲了哄他趕緊下來,答應了將解縉放出來。

“奴才不知……”

“去看看。”

看到朱棣走了過來,自己也不躺那裡了,站起來活動了一下身子,溜滑梯一樣從房頂溜到了屋檐處。

下面的人無不看的膽戰心驚,即使屋檐處,距離地面也有近兩丈高。這裡地面都是青磚,青石爲基。

要是摔下來,輕則傷筋動骨,重則連命都沒有了。

玄真和一清子兩人飛掠到了屋檐下,做足了準備,哪怕被砸死,也比太孫有個好歹要強。

但是朱瞻基卻一點不怕,快到屋檐處的時候,雙腳由直變橫,來回輕搓了兩下,就在屋檐處站穩了身子。

朱棣一口氣差點沒有喘過來,大聲斥道:“荒唐。千金之子坐不垂堂,你乃大明未來之國君,豈可輕涉險地。”

朱瞻基朗聲笑道:“爺爺,我自然是有把握的,豈會因這點事就傷著自個。”

老朱家其實是很講人情味的,不是正式場合,很少用朕啊,孤啊,跟普通家族一樣,經常就是爺爺,孫兒地稱呼。

“爲何又上房頂?這次你沒有老師要救吧?”

“孫兒豈會因私廢公,上次不過是看解師被冤枉,才相助一把而已。都讓開……”

下面的的人更緊張了,上次朱瞻基就是一下子從房子上面跳下來,把朱棣嚇了個夠嗆。

結果朱瞻基沒有事,也沒有受罰,卻把朱瞻基的貼身太監餘先給打了二十大板。

不過有了上一次的經驗,朱棣也不會像上次那麼擔心,他擺了一下手,下面的人立刻讓出了一大片空地。

朱瞻基從上面一躍而下,落地之時身子微弓,向前翻騰了一圈,就站穩在了地面上。

雖然是第二次看他這麼輕鬆就跳了下來,但是大多數護衛們依舊驚的目瞪口呆。

著可是真正的飛檐走壁啊!

拍了拍身上的土,朱瞻基若無其事來到了朱棣的面前,陪著笑說道:“爺爺,北征大計確定好了嗎?”

朱棣看他無事,哼了一聲轉身就走,臨走指了一下餘先吩咐:“督管太孫不力,打十大板。”

餘先心底委屈不已,卻不敢有任何不滿。上次二十大板,這次變成了十大板,懲罰輕了呢!

是不是下次就變成五大板了……呸,呸,大吉大利,太孫下次不再上房了最好。

朱瞻基對著餘先擠了一下眼,陪笑著跟在了朱棣的身後。“爺爺,大軍出發在即,我的兩百幼軍已整裝待發,隨時效命。”

朱棣頭也不回說道:“我已命你父王監國,你就在京城輔佐你父王吧!”

朱瞻基有些傻眼了,謅媚說道:“爺爺上次看了幼軍表演,不是答應了讓他們充當斥候嗎?”

朱棣哼了一聲說道:“你這一軍統帥都視軍機爲兒戲,如何取信與人。”

朱瞻基明白了過來,這是故意在敲打自己了。所以此時他也不再糾纏這個話題,自言自語說道:“據聞寧波府來了一批洋人,體臭多毛,剛好能去見見世面。”

朱棣知道這個孫子故意在逗自己,這皇宮裡,自從皇后去後,也就只有自己能壓住這個小猴子。

上次北征他還太小,沒有帶他去,回來就鬧騰了許久。如今他已十六歲了,可以帶他去戰場上見識一番了。

孫兒肖己,不怕戰場,反而躍躍欲試,其實是讓朱棣很滿意的。

進入了謹身殿,朱瞻基幫朱棣倒了一杯茶水,這才坐到了他的下手位。

朱棣盯著他看了半晌,越看越覺得像年輕時候的自己,心裡一點不滿也消散一空。

“說說看,今天上房又是爲了什麼?說不出個一二,我說不得也要拿板子打你了。”

朱瞻基靠在椅背裡笑道:“孫兒怎會拿上房來威脅爺爺,只是偶有所想,有了解決皇宮遭受雷劈,火災的想法。所以上房去查看一二。”

歷代以來,因爲皇宮建築龐大,大殿地勢較高,每遇電閃雷鳴,往往就是遭受雷劈的主要對象。

其實想要解決這個問題很簡單,那就是安裝避雷針。

只是這個時代的人沒有這個概念,更不敢跟天鬥,所以一直都是被動承受。

朱棣驚訝問道:“此事當真?”

朱瞻基笑道:“孫兒豈能拿此事玩笑,永福宮被燒,孫兒就一直在想此事。昨日查閱各地雷擊傷人事件卻被孫兒發現一個規律。”

朱棣有些好奇了。“什麼規律?”

“雷電不僅能直接傷人,也能通過物體傷人。木頭磚瓦不能導雷,往往會被炸開,但是遇到金屬物品,卻往往消散於無形。”

朱棣從來沒有想過這裡面的環節,忍不住問道:“那你有何所得?”

“既然有些東西能導雷,有些不能,那我們何不將能導雷的物體裝在不能導雷的東西上。比如這皇宮大殿,只要在房頂上裝一個導雷的鐵條。就能把雷引入地下。”

朱棣只覺得匪夷所思。“雷也能爲人所控!”

朱瞻基笑道:“反正花不了多少費用,就讓孫兒試一下。如果管用,今後我大明皇宮就不會再受雷電之擾。”

“若是有用,那些寺廟,道觀的高塔,以後也可免受雷電之擾。”

朱瞻基撇了撇嘴,沒有說話。這個時代的人對神神道道的東西癡迷甚深,可不是他一個人隨隨便便就能扭轉過來的。

思想的改造更難於對國家的改造。

哪怕是六百年後,宗教對世界的影響依舊大的驚人,更別說現在了。

太監們端著午飯進了大廳,朱瞻基一邊吃飯,一邊跟朱棣講著他查的各地雷擊事件,把這些當故事講,讓朱棣也聽的津津有味。

陪著朱棣吃完了午餐,現在是寒冬臘月,天短夜長,所以朱棣也不午休。

朱瞻基陪著他又聊了一會兒北征之事,權當給他解悶,等他要去西宮處理國事了,這才告辭離開。

作爲他在這個世界最大的依靠,朱瞻基以前對徐皇后親近,徐皇后在永樂五年去世以後,朱瞻基就把主要精力放在了跟朱棣相處上。

徐皇后去世,朱棣消沉了很長一段時間,每天都是朱瞻基陪著他進餐,這也就養成了一個習慣。

不管再忙,只要兩人都在宮中,就必定會在一起進餐。

哪怕朱棣宴請大臣,宴請外賓,朱瞻基也一起作陪。

習慣的力量是強大的,現在哪怕朱高煦鬧騰的再厲害,也比不上朱瞻基在朱棣心目中的地位。

就連他的便宜父親太子朱高熾,時常還要靠他來維護跟朱棣之間的關係。

不過朱瞻基知道自己現在接觸大臣的實際還不成熟,所以除了勳貴,外戚,太監,這些人可以隨便接觸,外臣絕對不能接觸。

像他的老師解縉爲什麼被關進錦衣衛,還不是因爲擔任外臣期間,來京城彙報工作。朱棣當時第一次北伐,不在應天,解縉就跟監國的朱高熾彙報了工作。

雖然是太子,雖然是監國,但皇帝的權力是絕對不允許觸動的,哪怕你是繼承人。

就因爲這點小事,朱高熾被斥責了一番,解縉被關進大牢。

要不是朱瞻基念著老師的情分搭救,就要被紀綱塞進雪堆凍死了。

所以,他一直以爺孫情分跟朱棣相處,讓爺孫情大於皇帝和太孫情,有時候哪怕故意惹他生氣,事後他也會感到溫暖。

周遊在現代就善於操控人心,只需要略施小計,來到古代同樣能混的風生水起。

第八十八章 發現第五十四章 壽宴第九十七章 激動第一七九章 對手第一四二章 大婚(搖搖搖頭盟主加更5)第四十八章 異心第二十四章 誘之以利(大隋章德公宗師加更)第一一三章 新年第二零七章 收穫(二合一大章節)第二十八章 野望第七十七章 問言第一三六章 大善第三十九章 大朝會第二二七章 家法第三十三章 抵達南洲第十四章 逃兵(求推薦票)第一三零章 靜與動第八章 傳統與打破第一四一章 緣由(紫軒煜塵盟主加更1)第一五四章 天何不公?第四十二章 試探的本意第三十五章 楷模第九章 拜師第一三五章 接連震撼第一零八章 一國兩制第七十九章 暫不聲張第九十七章 送行第七十五章 任務第一三七章 改造和改進(搖搖搖頭盟主加更4)第一一九章 城破第二章 小露一手第七十三章 處罰第一七一章 關係第六十一章 見面禮第四十章 無所適從(一萬字大章求訂閱)第三十章 總攻第一零六章 水泥第九十七章 激動第三十七章 戰爭的意義第五十六章 拜見殿下第三章 美女與制約第四十九章 變化第四十八章 活動第六十一章 問計第四十五章 孔家第四十二章 試探的本意第五十六章 拜見殿下第六十章 新生第一三七章 禪位第一五零章 臨戰(求訂閱)第五十二章 出擊第四十五章 孔家第二十章 誘捕(月票補加更)第九十二章 華夏第六十八章 回宮第六十八章 質問第一三七章 禪位第一九六章 無需再藏第一九七章 層次境界第九十七章 送行第一一二章 捱揍第一二五章 海權(搖搖搖頭盟主第一更)第五十六章 拜見殿下第八十四章 機牀第二章 家天下第四十章 殺無赦(八千字大章)第九十九章 初入第三十四章 探索第一二一章 紡織引發革命第四十章 遠行第一一九章 城破第五十九章 種子第一零四章 新奇第三十五章 接觸土人(八千字大章)第四十四章 東西方文明初接觸第四十六章 無奈第一七五章 傳聞第二十三章 發明帶來的欣喜第三十七章 前往西洋第四十一章 黃金城第八十九章 馬欣第一零七章 改進(新一週求推薦票)第一零八章 一國兩制第四十四章 聯絡第十八章 帝王之術第九章 旅途第七章 王振之死(九千字大章加更)第五十三章 君權神權第三十章 勝利的威懾第三十五章 楷模第七十二章 相見第八十六章 鐵竹鐵木第一三八章 推讓第四十八章 活動第十七章 結果並非我想象的那樣第二一四章 班師回朝第一三六章 大善第六章 學文(求推薦票)第一零四章 英國公回京
第八十八章 發現第五十四章 壽宴第九十七章 激動第一七九章 對手第一四二章 大婚(搖搖搖頭盟主加更5)第四十八章 異心第二十四章 誘之以利(大隋章德公宗師加更)第一一三章 新年第二零七章 收穫(二合一大章節)第二十八章 野望第七十七章 問言第一三六章 大善第三十九章 大朝會第二二七章 家法第三十三章 抵達南洲第十四章 逃兵(求推薦票)第一三零章 靜與動第八章 傳統與打破第一四一章 緣由(紫軒煜塵盟主加更1)第一五四章 天何不公?第四十二章 試探的本意第三十五章 楷模第九章 拜師第一三五章 接連震撼第一零八章 一國兩制第七十九章 暫不聲張第九十七章 送行第七十五章 任務第一三七章 改造和改進(搖搖搖頭盟主加更4)第一一九章 城破第二章 小露一手第七十三章 處罰第一七一章 關係第六十一章 見面禮第四十章 無所適從(一萬字大章求訂閱)第三十章 總攻第一零六章 水泥第九十七章 激動第三十七章 戰爭的意義第五十六章 拜見殿下第三章 美女與制約第四十九章 變化第四十八章 活動第六十一章 問計第四十五章 孔家第四十二章 試探的本意第五十六章 拜見殿下第六十章 新生第一三七章 禪位第一五零章 臨戰(求訂閱)第五十二章 出擊第四十五章 孔家第二十章 誘捕(月票補加更)第九十二章 華夏第六十八章 回宮第六十八章 質問第一三七章 禪位第一九六章 無需再藏第一九七章 層次境界第九十七章 送行第一一二章 捱揍第一二五章 海權(搖搖搖頭盟主第一更)第五十六章 拜見殿下第八十四章 機牀第二章 家天下第四十章 殺無赦(八千字大章)第九十九章 初入第三十四章 探索第一二一章 紡織引發革命第四十章 遠行第一一九章 城破第五十九章 種子第一零四章 新奇第三十五章 接觸土人(八千字大章)第四十四章 東西方文明初接觸第四十六章 無奈第一七五章 傳聞第二十三章 發明帶來的欣喜第三十七章 前往西洋第四十一章 黃金城第八十九章 馬欣第一零七章 改進(新一週求推薦票)第一零八章 一國兩制第四十四章 聯絡第十八章 帝王之術第九章 旅途第七章 王振之死(九千字大章加更)第五十三章 君權神權第三十章 勝利的威懾第三十五章 楷模第七十二章 相見第八十六章 鐵竹鐵木第一三八章 推讓第四十八章 活動第十七章 結果並非我想象的那樣第二一四章 班師回朝第一三六章 大善第六章 學文(求推薦票)第一零四章 英國公回京
主站蜘蛛池模板: 惠东县| 齐齐哈尔市| 乐业县| 楚雄市| 佛学| 同心县| 商洛市| 衡阳市| 苍梧县| 奉新县| 石门县| 云和县| 兴城市| 大庆市| 南宫市| 阿巴嘎旗| 望江县| 平顺县| 静宁县| 龙陵县| 兴城市| 邵阳市| 公主岭市| 秭归县| 澄迈县| 清远市| 金乡县| 沙田区| 威宁| 鞍山市| 衡阳县| 奉新县| 中宁县| 柳江县| 两当县| 芜湖市| 曲麻莱县| 漳平市| 大洼县| 昌江| 莲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