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三十三章 抵達南洲

除了這些海軍將領,那些宗室們也都積極了起來。以前一直只是聽說南洋有金礦,但是從來沒有看到過,所以他們並不積極。

但是現在看到這大塊的狗頭金被發現,這巨大的金礦就出現在自己的面前,每個人的心思都開始轉動了起來。

當艦隊離開海龜島的時候,他們看這個荒涼的小島,也都變的順眼了起來。

但是他們還不到行動的時候,因爲這纔是第一個地方,據說在南洲,同樣也有金礦,那裡也更大。

不過這個地方,在他們的心裡還是優選地。因爲這裡距離南洋很近,從這裡到香料羣島並不遠,而內監一年到頭都有商船到香料羣島,這裡算不上偏遠。

據說從這裡到南洲的南部,還要走一兩個月,那纔是真正的蠻夷之地啊!

這次出海,宗室人員一共分乘四艘大船,這四艘船分屬一個編隊,並有四艘軍艦護航,四艘補給船供應,還有各傳令船負責聯絡。

從去年皇上下旨,令各王府,郡王府各派世子,郡王隨太孫駕。

這些個王府就已經有了預感,恐怕是皇上又要削藩了。

但是有太祖的金書鐵卷,加上朱棣本來就是因爲削藩才造反上位,所以他對名分,大義看的比較重,更在乎宗室對他的大義支持,所以各王府並不怕他像朱允炆那樣倒行逆施。

他們不敢違逆朱棣的聖旨,但是同時也都是不見兔子不撒鷹之輩,反正他們已經拿定了主意,如果給的條件不夠,是別想他們輕而易舉就移藩。

諒這朱棣爲了史書留名,也不敢拿他們怎麼樣。

當然,只有一些沒有犯錯的藩王府會這麼硬氣,而有把柄被朱棣抓在手中的藩王府,從一開始就在謀劃,該如何爲自己爭取最大的利益。

朱瞻基其實是不在乎這些宗室怎麼想的,不管這些宗室能幹也好,窩囊廢也罷,他需要的是他們的名。

哪怕他們是頭豬,最少他們都姓朱。

今後的世界將會進入一個快速發展的階段,落後的通訊,交通方式,不可能讓中央朝廷有效控制偏遠角落,那麼就需要他們這幫人佔住大義的名分。

他們是能幹之輩,朱瞻基反而會擔心他們勢力大了之後,不搭理中央朝廷,自立爲王。

如果他們都是無能之輩,只需要他們佔住這個位置,反而以後更方便干預和管理。

哪怕他們乾的天怒人怨,大不了以後換了子孫當王爺,這些地方就始終還是在姓朱的後代手裡。

所以,他只是在船上安插了一些眼線,隨便他們折騰。

現在還不到時間,想要讓宗室移藩海外,不僅需要他們自願,更需要整個社會對這件事的認同。

否則,光是一個苛刻宗室,就會讓皇室處境艱難,陷入衆口鑠金的地步。

哪怕是皇帝,在風土人情這些方面,也要遵循這個時代的規則。

船隊繼續航行,大部分宗室都覺得無所謂,這裡的金礦雖然發現了,但是也許後面還有更好的。

而且這個島面積雖然大,但是太熱,大部分人對這裡的環境並不算滿意。

但是晉王朱棡的幾個兒子因父兄接連被囚,如今正人心惶惶,在所有宗室裡面,是最想移藩海外之人。

朱棡,朱濟熺,朱濟熿三人,在永樂年間接連被廢,被囚。朱濟熿更是不念父子之情,囚禁其親生母親,蒸煮父親侍女,囚禁其兄長朱濟熺,侄兒朱美圭。

年前皇上派錦衣衛到太原調查,廢掉朱濟熿,又救出了朱濟熺和朱美圭,但是至今仍然沒有還封王位,也讓晉王府一系如履薄冰。

慶成王朱濟炫曾經參與了朱濟熿誣告其兄朱濟熺一案,如今朱濟熿被囚禁在鳳陽高牆,他很怕皇上會想起他也曾經參與誣告一案,所以這次出海,一開始就拿定了想要儘快離開大明的主意。

雖然這個海龜島在其他人看來環境惡劣,但是在他的眼裡,這裡卻是一處寶地。

這海龜島面積龐大,比大明整個江南的面積都大。島上雖然有一些毒蛇,毒蟲,卻有無盡的森林,各種名貴木材遍地。

特別是這個金礦,只要經營妥當,哪怕每年大部分大部分收益要交於朝廷,自己也能落得數十萬兩白銀的收入,再加上移民種田,販賣木材,怎麼算都比現在要強的多。

他如今駐守汾州,每年的收益只有萬兩白銀,一年到頭,手裡根本剩不了多少銀子。

所以看到這裡,他就想要聯絡各宗室,將這個金礦拿到自己的手裡。

只要他主動移藩,想必皇上也不會再記住他的過錯。

“四哥當真絲毫不顧戀故土,想要移居海外?”

說話的人是寧化王朱濟煥,他是晉王嫡五子,比朱濟炫這個庶四子要更受皇室看重一些。

朱濟炫擔心自己被廢,但是朱濟煥卻沒有這方面的擔心。

“我也不想如此啊,但我不同五弟,如今我在皇上心中恐怕就是戴罪之人,若是戴罪立功,恐怕才能讓皇上寬宥。”

朱濟煥嘆道:“這海龜島面積雖大,卻人口稀少,據說上面還有食人族。在此發展,勢必艱難。”

朱濟炫搖了搖頭說道說道:“我卻不這樣想,這裡雖然人口少,距離我大明卻近,移民便利。而有了這個金礦,最不濟也能當個富家翁,山大王,不用在大明提心吊膽地活著。”

朱濟煥見他拿定了主意,嘆了口氣說道:“那四哥想我怎樣幫你?”

朱濟炫長揖說道:“爲兄想請五弟到太孫面前探探口風,對這宗室自願移藩海外,有什麼章程。”

與此同時,在這艘船上其他的房間裡,其他宗室關於海龜島的討論衆多,這個儲量豐富的金礦,吸引的可不僅僅只有朱濟炫一人。

如今能夠無憂無慮地盡情玩耍的,也就只有那一幫還沒有成年的宗室子弟。

像朱瞻埈,朱瞻墉他們,現在根本沒有這方面的憂慮。對他們來說,這趟出海,就是出來見見世面的。

面對衆宗室的試探,朱瞻基卻一直沒有一個肯定的答覆,只是以稍安勿躁打發了衆人。

因爲這件事在解縉的力主之下,被壓了下來。

由於前世的經歷,朱瞻基對於任何事都喜歡快刀斬亂麻,直接了當地解決。

但是這種性格在商業上或許是一件好事,但是對玩政治的人來說,這樣的性格確實不合時宜的。

因爲政治沒有對錯,政治也只有妥協。

可以馬上打天下,不能馬上治天下,什麼事都不能靠武力來解決問題。

而政治,就是一門妥協的藝術,靠快刀斬亂麻,只會把事情越辦越糟糕。

按照朱瞻基的意思,將海外各處領土都各劃一片。然後把這些宗室都分封出去,每個地方,安排一個軍衛,或者兩個軍衛來維持治安。

由藩王來管理民政,軍隊來管理軍政,然後用金礦,土地來維持基本的生存,用貿易來盤活每一個封地之間的聯繫。

大明一個軍衛大約是五千五百人,一個地方衛,或者是護衛就是三千人左右。他們這些人加上家屬,再加上藩王帶的官員和隨從,就有兩萬人左右。

這麼多人不管在哪一個地方開始發展,再加上大明本土提供幫助,都能維持基本統治。

但是這件事在解縉和金純這樣的大儒面前,就完全不能這麼做。

事情還是同樣的事情,但是要實施起來,就需要換一種方式。

比如說,將藩王分封海外,哪怕皇室很想這樣做,但是絕不能由皇室提出來。

如今還是宗族社會,宗族的力量是社會的重要組成部分,社會影響力與後世相比更是不能比較。

比如說,每個家族都有自己的律法,自己的族規。朝廷認可宗族對宗族弟子的獎勵或者是處罰。

在縣治以下,宗族的管理是朝廷管理的有效補充。

這個時代的法律不健全,人們更講究人情。

朝廷大臣要告老還鄉,需要辭職三次,皇上要挽留兩次,第三次才能同意。否則的話,就說明皇帝對這個大臣很不滿意,有很大意見。

就連皇帝篡位,也需要有大臣三次勸諫,這個皇帝“謙讓不過”,才“勉強”登基。

在這樣的社會環境下,因爲如果由皇室提出這樣的計劃,就會讓人覺得皇室寡情薄意。

連自己的親人都不能照顧,誰會相信他們能顧憐百姓?

所以,哪怕是朱瞻基想要把宗室分封海外,但是這件事現在不能由他定下來,先要在社會上將這件事醞釀成熟,然後“勉強”答應。

他們說的有道理,朱瞻基當然願意聽。他知道自己的弱點和缺點,在不影響大局的情況下,他也願意按照現在的這套規則來行事。

所以,他現在先要炒作,把這件事炒熱。

反正分封這件事,也不是這兩年可以推行的,最快也要等到他出海回了大明才能辦。

要是不順利,更是要等到他登基以後,這件事才能推行。

所以他現在根本不表態了,也不提分封了。只是先在軍隊方面,爲以後做準備。

從海龜島到南洲,這段旅程是非常無聊的。

因爲是逆風行駛,艦隊如今的航行速度只有每小時四五節,只比人走路的速度快一些。

這樣的速度,在茫茫的大海上,簡直跟烏龜爬一般。

各軍將士們天天可以學識字,打牌來消磨時間,但是船艙憋悶的環境,還是讓許多人的情緒逐漸變的低沉了。

朱瞻基最近也一直在學習,他原本是最不喜歡儒家學術的,總認爲東方古國的衰落,與儒家有著非常密切的關係。

但是在這個時代待的久了,成爲了這個時代的人。他逐漸認識到,儒家縱然有著各種不足,但是在社會規則的制定方面,維護朝廷的統治,建立民族的向心力方面,都有著非常明顯的優勢。

所以最近一段時間,他也每天抽出一兩個時辰的時間,專門聽解縉和金純爲他講解儒家經義。

他不是要做一個儒生,他只是需要了解儒家能在社會發展中起到的作用,然後更好地利用這股力量。

他的這種好學讓金純格外高興,每天給朱瞻基講課的時候,總是精神百倍。

雖然船上的生活無聊,這個老傢伙的精神卻越來越好。

但是解縉對朱瞻基的瞭解就更深一些,從小他都在教朱瞻基,很清楚朱瞻基是個什麼樣的人。

特別是朱瞻基開始推行格物以來,積極推進數字,字母,幾何的研究,也帶動了解縉,包括解禎期,解楨亮他們一同研究這些。

他們更清楚,像朱瞻基這樣功利的人,學儒不是爲了當儒,而是爲了分解儒家。

因爲對朱瞻基來說,顯學,實學纔是朱瞻基真正喜歡的。

當時間進入了五月,南洋地區就進入了旱季。天上偶爾會下一個時辰的雨,然後就是那讓人悶的喘不過氣的溼熱。

整個六月,天上都沒有下過幾次雨,一直到他們抵達海龜島的時候,才又下了一場雨。

船隊繞過了託雷斯海峽之後,就小心翼翼地沿著大堡礁的外圍,一路向南行駛。

以前人們看到太陽從東方升起,在西方降落,大部分時候,太陽都掛在南方。

但是現在,太陽到了北方,原本從左到右的太陽軌跡,現在變成了從右到左。

每個人都會感到一種時空顛覆的壓抑感,視線之中,幾乎看不到陸地,那美麗的海洋景色如今讓每一個人感到厭倦了。

偶爾經過幾個小海島,除了會讓領航員感到緊張,生怕觸礁,已經不能吸引其他人的注意。

因爲從北方開始,就要開始測繪南洲的海岸線,船隊也分散開來、哪怕是朱瞻基所在的中軍,目前的船隻也只有一百多艘。

被派出去的士兵們都受到了一個小冊子,上面詳細記載了南洲北部的一些自然環境,毒蟲毒蛇的防治。

特別是那些羽林衛學的勘測人員,他們每一個,在朱瞻基的心裡都價值千金。

現如今的士兵們,幾乎每一個都是全才。雖然他們大部分都不識字,或者是隻認識簡單的一些字。

但是他們一個個都是野戰兵,又是工程兵,還會種地,什麼苦活,累活,他們都任勞任怨。

而這些羽林衛學的學員兵,更是接受了文化課,地理課,天文課等等,每一個都接受了兩三年的專業課程教育,特種兵教育。

這些種子,可以說是這個世界上最厲害的技術兵。

當時間進入七月之後,主力船隊也終於行駛出了赤道無風帶,感受到清涼的海風,船隊的人精神亢奮了起來。

這個時候,朱瞻基卻緊張了起來。因爲七月對大明人來說正是炎熱的夏季,但是他們現在已經來到的南洲,現在卻是處於冬季。

雖然現在距離赤道不遠,氣溫還沒有降下來,但是也要嚴防這種氣候的變化引發的流感。

在後世,流感只是小病,但是如今,卻很有可能要了人命。

艦隊的每個隨行醫師都被調動了起來,幾乎每艘船上,都安排了一個醫師,做好防護工作。

船越向南行,溫度越來越低,特別是早晚,已經需要穿厚衣服了。

不過這種氣溫的降低,讓航行途中的舒適度增加了許多。

士兵們的士氣都又提了起來,因爲大家都知道,快要抵達目的地了。

他們第一站的目的地是位於東海岸的一處位於南迴歸線附近的海灣,這裡也就是後世的布里斯班。

之所以選擇這裡作爲第一個目的地,主要原因就是因爲這裡有一個世界級的天然海港,而且這裡也有充足的淡水資源。

當然,更重要的是這裡有著衆多的礦產資源,光是在後世的布里斯班市區範圍內,就有多座礦區,在城市西北的亞勒曼銅礦,是澳大利亞十大金銅礦之一。

優越的地理環境和氣候,這裡成爲了開發南洲最適合的據點之一,相比北方的惡劣環境,這裡更適宜大規模開發。

船隊終於行駛到了南迴歸線,這也意味著,船隊走完了地形複雜的大堡礁,可以向海岸線附近行駛了。

船隊僅僅向西行駛了一天,就能看見南洲的海岸線了。能夠看見大陸,船隊上的所有人,精神也變得振奮了起來。

不管什麼人,哪怕再喜歡大海,對於大陸,也總有一種期望感。

因爲人類,總歸是陸生動物。

有領航船不停測試水深,朱瞻基的旗艦也行駛到了距離海岸只有幾公里的水域,可以清楚地看到陸地上的樹。

“殿下,昨日都能看到岸邊都是潔白的沙灘,爲何今天依舊是這樣的景色?”

朱瞻基笑道:“這裡是南洲最著名的海灘,據說南北有近千里長。”

從陽光海岸最北的弗雷澤島,一直到南方黃金海岸,都是有著美麗沙灘的海灘。

實際上,在南洲的東部,大部分海灘也都是沙灘,這也的確算是大自然的奇蹟。

到了傍晚時分,傳令船傳來了信息,發現了海峽。

布里斯班之所以被稱爲是世界級的海灣,主要就是她有三個連在一起的島嶼,形成了一個天然的防波提。

而這三個島嶼,只是在向北的方向,開了一個不到十公里寬的海峽。整個面向東方大海的方向,都被包圍了起來。

這裡在後世都能夠停靠二十萬噸級別的貨船,對於現在最大的級別不到萬噸的木船來說,根本不是問題。

就以朱瞻基的旗艦爲例,這艘船長達一百多米,寬度五十多米,吃水深度才六米多,而後世上了十萬噸的貨船,吃水深度一般都超過了十米。

在其他港口可能需要小心翼翼才能靠岸,但是這裡靠岸的難度一點也不大。

不過,天色已晚,現在又不是南洲的颱風期,其他船隻進了灣區就開始派人上岸查看地勢,這些大船依舊停在灣區的海面上。

到了第二日,先遣船隻就進入了這裡的主河道,也就是後世的布里斯班河向上遊探索。

而留守在大本營的將士們則開始上岸,在岸上安營紮寨。

到了晚間回來的時候,他們不僅捉回來了一隻袋鼠和幾隻樹袋熊,也就是著名的考拉。

讓李亮把幾隻樹熊送到後艙去給幾個女人逗弄,他就迫不及待地問道:“岸上是個什麼情況?”

領隊張鳳山恭敬地行禮後答道:“末將率領兩百人沿著河道向上遊行了大約二十里地。這河道彎彎曲曲,二十里地我們就轉了有二十七道灣。

河道兩岸樹木茂盛,叢林密佈。這裡的土地是黃土與紅土的混合狀,也不算肥沃,並且因爲靠近海邊,鹼性比較大。

末將與屬下目前正在繪製這裡的地圖,不過因爲這裡屬於丘陵地帶,想要繪製詳細地圖,恐怕需要最少五天的時間。”

“有沒有發現土人?”

“正要與殿下稟報,今日一上岸,末將就發現了有人類活動的痕跡,還找到了這個……”

張鳳山呈上來的是一節經過粗糙加工過的木製硬弓的弩臂,因爲已經斷裂,所以被土人丟棄。

朱瞻基看了一下就沒有了興趣,這種加工工藝非常粗糙,以至於朱瞻基懷疑,他們是用石頭刮出來的。

張鳳山繼續說道:“但是末將與衆人搜尋了一天,也沒有看見土人,更沒有發現做飯的炊煙。待明日再次出去搜尋一番。”

朱瞻基知道澳洲的土人主要是以狩獵和採集爲生,他們不會打漁,所以一般很少到海邊活動。

布里斯班三面都是丘陵,矮山,一面臨海,並不是土人們喜歡活動的區域。

他點了點頭說道:“明日出去搜尋,多帶一些琉璃玩意和鹽巴。那些土人就喜歡這些東西。你們帶足行李,乾糧,活動的範圍可以大一點,不必急著回來。”

“是!”

處理好了公務,回了後艙,只見幾個女人忙忙碌碌,正在忙活著給樹熊做窩。她們的生活單調,現在有這樣可愛的小動物,都喜不自禁。

就連那幾個異族女人,平日活的小心翼翼,這個時候也留在了大廳裡看著幾隻考拉。

那馬欣抱著一個還是幼崽的小考拉,就再也捨不得放手。可惜的是,這些考拉絲毫不給她面子,懶洋洋地窩在她的懷裡,怎麼逗都不想搭理她。

看到朱瞻基,她可愛的大眼睛就充滿期盼。“殿下,我們把它養起來好不好?”

(澳大利亞不準備寫的太細了,因爲這裡的鬥爭不多,加快速度去西亞,西歐。)

感謝怕搓泥,竹籤子,雲光星現,燈火見人家,額吐你哦的打賞,謝謝大家的支持

第五十五章 區別對待第十七章 文明與愚昧第一零一章 藍煙第九章 執政方針第二十二章 地球儀第六十六章 制度第四十章 遠行第十二章 代理人第五十七章 撥動歷史第四十二章 文明地搶劫第三十七章 戰爭的意義第七十五章 任務第二零六章 火燒大阪第三十一章 銀山第一一二章 捱揍第一二七章 自作第一七四章 特使第四十三章 戰爭不僅僅是殺敵第三十三章 查案第五十五章 利益第三十一章 繼續南行第一四八章 寶船第一百章 生日第九十四章 懂事第六十九章 開始要債第二二二章 心態與進京第九章 旅途第二章 處政第十八章 暗地聯絡第五十章 老人第二零七章 收穫(二合一大章節)第一三五章 對儒家態度(求訂閱)第三十三章 兩種待遇第三十四章 出征第七十章 欽差第二二一章 銀行與試探第四十二章 試探的本意第一一四章 選定第四十三章 目的第三十二章 猶豫第一三五章 接連震撼第一二八章 西域使團第一二四章 迎接(第十更求訂閱)第二零一章 成本第一五一章 登陸第二零一章 成本第六十七章 結盟第十一章 要下西洋了第一三八章 金融和經濟(求訂閱)第六十二章 抓捕第一零四章 英國公回京第三十九章 銘記歷史第四十八章 備戰第二十七章 驚喜第四十一章 黃金城第一三二章 安排與意外第八十八章 過年第一三三章 歸來第八十二章 目光第一一八章 局勢第一四六章 準備出征第六章 學文(求推薦票)第四十二章 刀第七十七章 問言第九十三章 格物第三十一章 根第七章 遷都第七十九章 暫不聲張第十九章 變化第六十八章 質問第八章 控制手段 解開心結第八十三章 交易第七十一章 反轉第二十一章 各有打算第二零七章 收穫(二合一大章節)第八十一章 紛擾(八千字大章求訂閱)第一七一章 關係第三章 克太子第一九五章 再上征途第一四四章 疫情第十九章 厚賞第二章 處政第六十四章 喜好第二十一章 要借題發揮第一四零章 金錢與軍權第十六章 娘娘歸來第一二三章 鄭和要回來了第四十六章 海權論第二章 處政第七十八章 海軍司令第一五零章 大移民第一零四章 新奇第三十六章 緣分第二十一章 聚合第一六八章 燧發槍第三十一章 勢如破竹第七十九章 認錯第五十七章 軟禁(Libra~汐牧羊人盟主加更)第一三三章 閒聊(搖搖搖頭盟主加更第三更)第一九五章 再上征途
第五十五章 區別對待第十七章 文明與愚昧第一零一章 藍煙第九章 執政方針第二十二章 地球儀第六十六章 制度第四十章 遠行第十二章 代理人第五十七章 撥動歷史第四十二章 文明地搶劫第三十七章 戰爭的意義第七十五章 任務第二零六章 火燒大阪第三十一章 銀山第一一二章 捱揍第一二七章 自作第一七四章 特使第四十三章 戰爭不僅僅是殺敵第三十三章 查案第五十五章 利益第三十一章 繼續南行第一四八章 寶船第一百章 生日第九十四章 懂事第六十九章 開始要債第二二二章 心態與進京第九章 旅途第二章 處政第十八章 暗地聯絡第五十章 老人第二零七章 收穫(二合一大章節)第一三五章 對儒家態度(求訂閱)第三十三章 兩種待遇第三十四章 出征第七十章 欽差第二二一章 銀行與試探第四十二章 試探的本意第一一四章 選定第四十三章 目的第三十二章 猶豫第一三五章 接連震撼第一二八章 西域使團第一二四章 迎接(第十更求訂閱)第二零一章 成本第一五一章 登陸第二零一章 成本第六十七章 結盟第十一章 要下西洋了第一三八章 金融和經濟(求訂閱)第六十二章 抓捕第一零四章 英國公回京第三十九章 銘記歷史第四十八章 備戰第二十七章 驚喜第四十一章 黃金城第一三二章 安排與意外第八十八章 過年第一三三章 歸來第八十二章 目光第一一八章 局勢第一四六章 準備出征第六章 學文(求推薦票)第四十二章 刀第七十七章 問言第九十三章 格物第三十一章 根第七章 遷都第七十九章 暫不聲張第十九章 變化第六十八章 質問第八章 控制手段 解開心結第八十三章 交易第七十一章 反轉第二十一章 各有打算第二零七章 收穫(二合一大章節)第八十一章 紛擾(八千字大章求訂閱)第一七一章 關係第三章 克太子第一九五章 再上征途第一四四章 疫情第十九章 厚賞第二章 處政第六十四章 喜好第二十一章 要借題發揮第一四零章 金錢與軍權第十六章 娘娘歸來第一二三章 鄭和要回來了第四十六章 海權論第二章 處政第七十八章 海軍司令第一五零章 大移民第一零四章 新奇第三十六章 緣分第二十一章 聚合第一六八章 燧發槍第三十一章 勢如破竹第七十九章 認錯第五十七章 軟禁(Libra~汐牧羊人盟主加更)第一三三章 閒聊(搖搖搖頭盟主加更第三更)第一九五章 再上征途
主站蜘蛛池模板: 木兰县| 东平县| 浠水县| 进贤县| 晋中市| 翁牛特旗| 梅河口市| 平定县| 宣恩县| 元江| 彰化县| 当涂县| 永吉县| 林口县| 兴国县| 辉县市| 开原市| 肃宁县| 长治县| 拉孜县| 新密市| 山丹县| 许昌县| 萍乡市| 永胜县| 长武县| 金溪县| 台山市| 墨脱县| 丰宁| 乐平市| 泰州市| 阳谷县| 明星| 松溪县| 金寨县| 绍兴县| 延津县| 海林市| 伊宁县| 重庆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