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一一四章 選定

朱瞻基的要求不高,製作這點墨塊對工部來說簡直是舉手之勞。當天就安排了幾個人加班了一夜,用石墨粉,加上香料,少許的松香製作了墨料。

然後將這些墨料放進了用木製的圓形凹槽裡,再放進熱砂裡面散發水分。

第二天的中午,製作出來的第一批五十根石墨條就送進了宮中。這個時候,朱瞻基的第一遍的孝經,都還沒有寫到三分之一。

他用一張硬紙將石墨條捲了起來,只露出一小節,然後在紙上試著寫了幾個字,效果還不錯。

他抽出一根石墨條交給了身邊的小太監說道:“讓工部研製更細的石墨條,大約兩毫的直徑最佳。然後這跟石墨條你去交給在夾江的馬致才馬所副,讓他研究用機牀鑽出相應的木條。然後將木條切開,將石墨條包住,再粘合起來。”

鉛筆從正式發明出來的那天開始,一直到21世紀,幾乎都沒有變化過。

而現在有了機牀,大批量生產鉛筆應該不是一件難事。有了鉛筆,小孩子上學,學寫字就會降低學習成本,這也算是利國利民的大事了。

朱棣當然也很快得到了這個消息,還試著用紙捲起來的鉛筆寫了幾個字。“此筆雖然寫不出字的風骨,倒是簡單好用。這小猴子,腦袋倒是好用的很,就是喜歡搞一些歪門邪道。”

史記官卻是如獲至寶,他跪下稟道:“陛下,臣請將此筆賜予微臣,此筆只需經過改進,就能便於記載,更容易攜帶,可隨時隨刻拿出就記。”

朱棣楞了一下點頭說道:“朕倒是沒有想到這裡來。方便。僅此一個理由,這石墨筆就可推行全天下啊。”

而就在朱瞻基在興慶宮奮筆疾書的時候,他上天的新聞也在應天府傳播了開來。

洪武年間的萬戶這個時候也被提了起來,當時他是用火箭帶著自己上天,結果卻被摔死。

太孫不僅上天了,還能平安地下來,這纔是真正的成功。

當日朱瞻基上天看到人可不是一個兩個,應天府東側最少有十萬人看到了他在天上的身影。

關於他的傳聞也就越來越多,而且傳的也越來越邪乎。甚至有一些惡意的傳言說朱瞻基纔是真正天子,朱棣應該主動讓位這樣的說法。

錦衣衛就是打探小道消息的專家,幾天下來,在京城就抓獲了不少居心叵測之人,而這些人竟然全部都是有心人花錢僱傭的。

朱棣爲之大怒,著令嚴查此事,但是因此卻弄的人心惶惶,這樣的傳言似乎被證實一般。

朱瞻基得到這個消息之後,只是腦袋一轉,就笑了起來。

這件事離不開自己那個二叔的手筆,不過想要依靠這件事就想破壞自己跟朱棣的感情,那也是妄想。

“金闊。”

“老奴在。”

“去告訴皇爺爺,就說讓馬迪訓練一幼軍健壯軍士,於風和日麗之時,在應天府再飛一次,此傳言自散。”

現在只有朱瞻基一個人上天,就把他傳成天子,那換一個普通的孤兒呢?

衆人見到普通人都能上天,這傳言自然是散了。而且這還能激發人們的上天熱情,一舉兩得。

這件事原本是馬迪最合適,因爲朱瞻基讓他做這個滑翔翼的時候,每一個部位的功能都要讓這個設計師明白道理,所以馬迪對控制這個滑翔翼最熟悉。

但是馬迪年幼體弱,力量不足。而且這個小傢伙可是難得的人才,所以朱瞻基才捨不得讓他上天,要是出點差錯,這損失可就大了。

雖然沒有任何證據,但是隻要看這件事誰是利益獲得者,就知道幕後之人是誰了。

朱棣也無心追究朱高煦的罪,畢竟他對這個兒子也是心有愧意的。靖難之時,這個兒子出生入死,屢立戰功,但是現在卻只能發配到青州。

他沒有追究朱高煦責任的心,但是這個傳言想要平息,讓人不再議論也是一件難事。

聽了金闊的建議後,他也不得不認爲這是一個好方法。

隨即便下令:“著司天監挑一吉日,在應天府送人上天。”

此時正是黃梅季節,應天府多雨,所以也給了馬迪足夠的時間來教人技巧,進行訓練。

而錦衣衛在京城各處張貼皇榜,昭示將於端午節前後,將會再送一幼軍軍士上天,也讓許多人都傻眼了。

原來普通人也能上天啊!

這樣一來,所謂朱瞻基是真正天子的傳言,不攻自破。

朱瞻基在興慶宮憋了半個月,總算是把孝經給抄完了。

他雖然被禁足,但是許多工作也不能不做。夾江工業區建設,工作指導,下馬橋農莊的研究院組建,海軍的全國性排查,重組,組建工作組分赴各地水師監督,領導改組計劃,這都需要他來操心。

所以足足抄了半個月的孝經,才把這九萬多字給抄完。

而這個時候,爲他挑選出來的五十個妃子,已經全部挑選了出來。

而剩下的兩百五十人,也沒有直接全部放出宮。徵求了她們的意見後,想要回家的就發放路費送回家。願意留在宮中的就會安排在宮中當中層宮女,作爲朱瞻基選妃的備胎。

往常的時候,這些秀女們幾乎都會選擇回家。在皇宮經歷這麼一遭,哪怕是沒有選上的,但是能進入最後環節,說明沒選上不是因爲姿色,只是因爲運氣。

回家了之後,她們這些人也是身價百倍,百方求娶。

但是太孫搞了這麼一遭,這一次竟然還有小半秀女不願回家,哪怕是當個備胎,也想留在宮中。

到最後,除了這五十名秀女,宮中又留下了三十多人,大部分也被安排到了興慶宮服侍。

她們不會從小宮女做起,而是直接作爲管理人員,不用侍候其他人,各有職司,屬於管事的宮女。

比如興慶宮,光是宮女,就有六十三個有職司的。衣食住行禮,這些分別都是有人專門負責。

而選出來的這五十個秀女,還需要經歷選三這一關,也就是由昭懿貴妃,太子妃選出三個人來,一位太孫妃,剩下兩個則爲良娣。

按照朱元璋欽定的大明律,朱瞻基這個太孫最多可以有五十九個有品秩的老婆。

太孫妃一人,良娣二人,良媛六人,承徽十人,昭訓十六人,奉儀二十四人。

太子和太孫一般,最多隻能有這麼多有品秩的老婆。名額滿了以後,至於想要再多的女人,要麼把現有的人清除一個,要麼就只能沒名沒份。

當然,在宮中不是名分了,而是冊寶。

除了太孫妃有金冊,寶印,其餘人等只有冊無寶。

能被等級在冊的,纔算是皇家認可的媳婦,也才能生孩子。

所以,每次選妃最多隻選五十人,以便留下幾個份額給太孫自己選人,或者是賜給之前的身邊人。

當然,這不是已經固定死的,即使這五十個名額,也還沒有固定,因爲要看朱瞻基有沒有選侍。

這五十人除了前面九人是固定的,後面的都是有兩年實習期的。兩年之內,如果朱瞻基沒有跟她上牀,那麼對不起,就只能當宮女,或者選擇回家。

明朝現在才經歷了三任皇帝,當然朱棣承認的只有兩任,而大規模選妃,這還是第二次。

第一次是洪武二十八年。那一次選妃可不是給某一個選的,而是朱元璋的幾十個兒子,孫子一起選。比如朱瞻基的老媽,包括朱允炆的太孫妃,都是那一次選的。

朱允炆娶的太孫妃早就在十幾年前就死了,張氏當初的命不如那位馬氏好,只給指了一個燕王世子妃,如今卻顛倒了過來。

也就是說,兩次選妃沒有可比性,所以這選妃,也是按照五十滿額選的。至於留下來多少,要看朱瞻基跟多少人上牀了。

太孫妃不出意料地被封給了孫嫺,良娣兩人,一人是四川藍氏,一人是山東胡氏。

朱瞻基哪怕更重視馬欣的背景,但是馬欣年幼,不論哪方面都比不過胡氏。

這位胡氏胡善祥,也是原本歷史上的被廢的胡皇后。當然,她被廢不是因爲自身不好,而是朱瞻基當初喜歡孫嫺。

加上孫嫺生了兒子,而胡善祥沒有,所以廢了皇后之位。但是因爲這件事,朱瞻基自身的名譽受損,自己最後也後悔了。

馬欣被封了良媛,這已經能讓馬家滿意的了,而剩下的風花雪月四女,在朱瞻基的要求下,也封了良媛,等於良媛就只剩下了一個名額。

不過,其餘人等暫時都不冊封了,這個權力留給了以後的朱瞻基。

馬欣從此就在宮中住了下來,只有孫嫺,胡善祥,藍煙三人被送回了家或者是京城的住所,只待挑好良辰吉日,就舉行大婚。

別的可以不用計較,但是朱瞻基只能先跟太孫妃同房。其他女人就是睡了,也要先避孕,這個禮不能廢。

要是按照朱元璋的規定,太孫妃,太子妃不懷孕,其他女人也不能懷孕,爲的是保證長子長孫的嫡系地位。

不過現在朱瞻基的靈魂已經換了,這個規定以後就是個屁。

誰能保證長子長孫,嫡子嫡孫,以後就是好皇帝?這個位置,還是德才兼備者居之的好。

他要是活的夠長,以後實行君主立憲的話,可以再試試這個長子長孫繼承製。

要不然,這個大明又會走回老路去。

(不出意外,這是最後一章公衆章節,多謝各位兄弟姐妹們的支持。老妖拜謝)

第二零九章 正道邪道第二一二章 征服者第三十章 選擇第一五三章 戰場的變化第二十四章 震撼第八章 傳統與打破第一一二章 捱揍第十八章 驚喜第五十六章 拜見殿下第八章 控制手段 解開心結第四十二章 試探的本意第二二一章 銀行與試探第十五章 局勢與大勢第一百章 北上第一二六章 想法第一零五章 纏腳禁令第六十四章 從歐洲到大明第三十四章 理清脈絡第二二八章 輿論宣傳第一二一章 紡織引發革命第三十一章 銀山第七章 遷都第一八二章 備戰第一二八章 病危第三十三章 查案第六十七章 結盟第一二七章 自作第六章 分道第五十五章 希望第五十一章 大明來了第五十章 卡爾索利一家第一八七章 頓悟第五章 隔閡第六十四章 喜好第一一一章 消息第五十七章 撥動歷史第二一七章 心思第九十九章 初入第一章 迎接第五十六章 各方反應第一五七章 攪屎棍第九章 拜師第八章 傳統與打破第四章 誰家天下第一二八章 西域使團第四章 誰家天下第五十二章 被遺忘的人第七十章 欽差第一一六章 敵退(祝各位書友除夕快樂)第三十一章 銀山第一四九章 包圍第八十七章 叔侄第二二四章 實力與裝比第六十三章 喧囂結束第二三一章 移花接木第五十章 老人第四十一章 大勝第二十一章 聚合第一五八章 謀劃第一四零章 數字和符號第六章 學文(求推薦票)第六十五章 文臣第四十一章 大勝第二二三章 銀行與異人第二十二章 公主出使第八章 控制手段 解開心結第六章 分道第二十四章 引導第九十章 技術封存第九十八章 劉江抵京第一六一章 絕望第四十章 天道第一零三章 幼軍擴招第二一三章 刺殺與條約(搖搖搖頭兄弟盟主加更總十更)第二二二章 心態與進京第五十九章 一場婚禮第二十章 唯纔是用第二十五章 星城第五章 隔閡第五十六章 銅山第四十七章 出兵休達第十二章 第一次下西洋第八十六章 鐵竹鐵木第一二五章 海權(搖搖搖頭盟主第一更)第二二四章 實力與裝比第四十四章 東西方文明初接觸第一零三章 幼軍擴招第七十六章 倭寇第一四一章 拉攏一批(求訂閱,求月票)第九十三章 格物第五十八章 壓力第三十九章 趙王(求推,求收)第一八一章 一觸即發第二十章 錦衣衛第四十章 殺無赦(八千字大章)第二一三章 刺殺與條約(搖搖搖頭兄弟盟主加更總十更)第二十九章 投靠第二十七章 驚喜第六十三章 出海第四十八章 先禮後兵
第二零九章 正道邪道第二一二章 征服者第三十章 選擇第一五三章 戰場的變化第二十四章 震撼第八章 傳統與打破第一一二章 捱揍第十八章 驚喜第五十六章 拜見殿下第八章 控制手段 解開心結第四十二章 試探的本意第二二一章 銀行與試探第十五章 局勢與大勢第一百章 北上第一二六章 想法第一零五章 纏腳禁令第六十四章 從歐洲到大明第三十四章 理清脈絡第二二八章 輿論宣傳第一二一章 紡織引發革命第三十一章 銀山第七章 遷都第一八二章 備戰第一二八章 病危第三十三章 查案第六十七章 結盟第一二七章 自作第六章 分道第五十五章 希望第五十一章 大明來了第五十章 卡爾索利一家第一八七章 頓悟第五章 隔閡第六十四章 喜好第一一一章 消息第五十七章 撥動歷史第二一七章 心思第九十九章 初入第一章 迎接第五十六章 各方反應第一五七章 攪屎棍第九章 拜師第八章 傳統與打破第四章 誰家天下第一二八章 西域使團第四章 誰家天下第五十二章 被遺忘的人第七十章 欽差第一一六章 敵退(祝各位書友除夕快樂)第三十一章 銀山第一四九章 包圍第八十七章 叔侄第二二四章 實力與裝比第六十三章 喧囂結束第二三一章 移花接木第五十章 老人第四十一章 大勝第二十一章 聚合第一五八章 謀劃第一四零章 數字和符號第六章 學文(求推薦票)第六十五章 文臣第四十一章 大勝第二二三章 銀行與異人第二十二章 公主出使第八章 控制手段 解開心結第六章 分道第二十四章 引導第九十章 技術封存第九十八章 劉江抵京第一六一章 絕望第四十章 天道第一零三章 幼軍擴招第二一三章 刺殺與條約(搖搖搖頭兄弟盟主加更總十更)第二二二章 心態與進京第五十九章 一場婚禮第二十章 唯纔是用第二十五章 星城第五章 隔閡第五十六章 銅山第四十七章 出兵休達第十二章 第一次下西洋第八十六章 鐵竹鐵木第一二五章 海權(搖搖搖頭盟主第一更)第二二四章 實力與裝比第四十四章 東西方文明初接觸第一零三章 幼軍擴招第七十六章 倭寇第一四一章 拉攏一批(求訂閱,求月票)第九十三章 格物第五十八章 壓力第三十九章 趙王(求推,求收)第一八一章 一觸即發第二十章 錦衣衛第四十章 殺無赦(八千字大章)第二一三章 刺殺與條約(搖搖搖頭兄弟盟主加更總十更)第二十九章 投靠第二十七章 驚喜第六十三章 出海第四十八章 先禮後兵
主站蜘蛛池模板: 繁昌县| 赞皇县| 丰都县| 盐山县| 白城市| 肃南| 安多县| 宜宾县| 昌江| 科技| 建阳市| 苍溪县| 龙门县| 深圳市| 柳河县| 平安县| 惠安县| 皋兰县| 梁山县| 航空| 开封县| 岑溪市| 桑日县| 什邡市| 林周县| 大足县| 左贡县| 嘉义县| 迁安市| 邢台市| 盘锦市| 沙洋县| 望城县| 天柱县| 图木舒克市| 新竹县| 长武县| 武穴市| 凌源市| 土默特左旗| 垦利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