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四十章 殺無赦(八千字大章)

帖木兒帝國是西察哈臺汗國後裔,在蒙元人的鐵蹄下,突厥人屈服了很長一段時期,但是蒙元的勢力衰退,給了他迅速發展的機會。

帖木兒從洪武十二年開始,先後奪取了波斯和阿富汗,進而攻佔兩河流域。洪武二十年征服花剌子模,洪武二十一年之後,多次進攻欽察汗國,毀其首都薩萊伯克爾等城市,統治亞美尼亞和南高加索。

洪武三十年,他攻下了德里蘇丹國首都德里,屠殺戰俘超過十萬人,佔領印度北部。

如今的德里蘇丹國已經完全成爲了他的附庸,在帖木兒國混的不如意的貴族們,到了德里蘇丹國,就能變成太上皇。

蒙元人,突厥人,大食人,雅利安人,還有印度人,就這樣形成了一條完整的食物鏈。

或許不能說是食物鏈,而是生態鏈。

這種弱肉強食的叢林法則,也直接影響了後世六百年的世界生態意識。

歐洲人自從有了文明意識,其實一直都是處於一直封建領主的平等意識下,他們哪怕打的再狠,也一直守著他們的一套規則。

只要敵人認輸,就不會趕盡殺絕,用聯姻在上層社會之中形成親屬關係,失敗的敵人可以用贖金來買回自己的性命。

但是蒙元人讓他們認識到了敵人的兇殘,他們人生最大的樂趣,就是把敵人斬盡殺絕,搶奪他們所有的財產,看著他們親屬痛哭流淚,騎他們的馬,強姦他們的妻子和女兒。

這種文明的倒退和殘暴直接影響了歐洲人以後對異族的態度,對印第安人的屠殺,對非洲和亞洲人的屠殺,都是他們從蒙元人那裡學來的。

他們對歐洲自己人是套準則,對其他人是一套準則,就是從蒙元人這裡學到的。

看到這些德里人,朱瞻基忍不住走神了,心裡想著該如何糾正這種意識形態。

他不認爲這種弱肉強食的叢林法則是一套好的規則,像大唐時期,漢族對異族的融合,對異族的思想控制,纔是真正好的規則。

在漢人與異族之間建立鮮明的等級,卻不完全阻斷底層人向上層奮鬥的渠道,這種社會規則更文明,也更能促進社會的發展。

在大唐時期,漢族比其他民族的人更高貴,但是漢族並不拒絕其他民族人的上升通道,在那個時期,許多異族也能在大唐爲官,只是比漢族更難一些。

對待鄰國,只要你承認我的這一套規則,我就認可你,並且接納你。

所以那個時期,不管是朝鮮,東瀛,還是吐蕃,都承認唐朝的正統,自認屬國。

但是唐朝時期有兩個方面的政策錯誤,導致了這一規則的失敗。

一是唐朝並沒有重視技術和經濟的控制,不管什麼先進的技術,都無所謂地送給異族,導致了異族的迅速發展。

那個時候的朝鮮,東瀛,吐蕃,包括阿拉伯人,都是靠著大唐的先進文化和技術,迅速發展了起來。

二是大唐中央政權賦予了節度使太大的軍權,重武輕文,導致了支強幹弱,中央政權的控制力衰落太快,短短的一百年時間,朝廷就幾乎失去了對基層的控制。

論武力對比的懸殊,唐朝遠遠比不上漢朝,但是爲什麼不管古今中外,都認爲唐朝是漢族最鼎盛的時期呢?

這不是指國力鼎盛,而主要是文明的鼎盛!

明朝如今的基礎比唐朝更好,因爲唐朝初期的突厥和吐蕃都非常強盛,有心腹大患。

可是如今的大明幾乎沒有了任何敵人,連草原民族現在都被大明收拾了。

現在唯一比不上的是人口……

朱瞻基查了皇宮裡面的記載,北宋宣和四年,全國人口普查是九千多萬人,但是到了元朝至元十一年,全國人口僅剩下不到九百萬人。

明朝建國初期,當時的全國人口盤查是不到兩百萬戶,不過當時隱戶太多。到了洪武十四年,因爲明朝大肆發放土地,藏在山裡的百姓紛紛出山,這個時候的人口普查是一千一百萬戶。

而永樂五年,大明重新進行了一次人口普查。經過了三十年的發展,大明的戶數增加不到一千萬,但是人口將近六千萬。

這裡面,江西的人口最多,達到了一千多萬,佔了全國人口的四分之一左右。

這主要是因爲北方的戰爭,導致了百姓都逃到了南方的江西。

這也是明朝初期,爲什麼大明的進士,狀元大多都來自江西的原因,人口基數在那裡啊!

北方的人口大量減少,主要都在山西一地,因爲那裡山多,便於百姓藏匿。

朱元璋還怕北方的百姓與異族勾結,將山西的百姓移居湖廣。

相比後世的十幾億人,如今的六千萬人只不過是個微不足道的數字。大明的土地都拋荒了許多,也是大明不願意發展海洋政策的主要原因。

“殿下……,殿下……”

朱瞻基擡起頭,馬歡才低聲說道:“使節脫不花花向殿下獻上西域美女兩人,汗血寶馬兩匹。”

望著高臺下的一衆使節,朱瞻基點了點頭說道:“我大明與德里歷史淵源甚久,大唐時期,玄奘法師就曾到德里那爛陀寺遊學譯經,兩國民間往來頻繁。如今兩國雖然山高地遠,缺少往來,但兩國貿易卻能互補,今後當大力拓展。今我大明在柯枝設置西洋行宮,今後每年都當運送大批大明貨物至此。你國所需我大明特產,都可報與我內監官員。”

那脫不花花是個蒙元人後裔,一口流利的漢話,交流不成障礙。他抱拳說道:“殿下,我德里雖不如大明繁華,卻也盛產黃金,民間不缺食糧,不管布料,絲綢,瓷器,茶葉,我國都大量需求。但,外臣聽聞大明如今有一種火器,可以隔空傷人,不知可否售於我國?”

還真敢想啊!朱瞻基笑了笑,搖了搖頭說道:“我大明與德里雖無利益之爭,但火槍乃是我大明立身之本,概不外售。若是民間之易貨,什麼都好說,國之重器,不在民間易貨之列。”

如今不管南洋也好,西洋也好,都知道了火槍的厲害。他們當然想要得到這種武器,但是朱瞻基是絕對不會出售了槍支,然後讓他們有機會對付自己的。

除非等大明以後的武器升級了,在佔據絕對優勢的時候,纔會有選擇性地售賣一些低級武器,讓他們自相殘殺。

對方不論怎麼說,朱瞻基都不理睬他們,直到天色已黑,他們才只得怏怏離去。

“殿下,德里人所送美女如何處置?”

“帶過來我看看,合我心意就留下,不合心意就賞賜給軍中將士吧!”

女人對他來說已經不是享受,只是負擔了。

不管怎麼說,他都做不到像這個時代的人一樣,把女人只是當貨物一般,不當人看。

如果收了那個女人,就必須對她的人生負責。只是收集到後宮裡,睡一覺,然後就讓她一輩子在後宮裡寂寞老去,死去,他不忍心。

這兩個女人都是波斯女人,容顏嬌美,也符合朱瞻基對女人的審美,身材苗條,而沒有粗壯感。

不過她們的容貌對朱瞻基來說缺少震撼力,他也就沒有了太大的興趣。“將她們一人賞給劉安,一人賞給趙永亮。囑咐他們,軍事機密不可泄露。”

劉安和趙永亮都是中級將領,他們不像薛祿,朱真這樣的主官,每到一地就會有藩王貢獻美女。

賞給薛祿他們,他們也不會在乎,賞給更下級的將領,他們並沒有在艦隊裡攜帶女眷的權力,也不一定能保住這些美女的能力。

朱瞻基可不想因爲女人,鬧的下面將士之間起矛盾。

回到了後宮這裡,朱瞻基就聞到一股濃郁的中藥味,他心裡緊了一下,問道:“誰生病了?”

領路的李亮說道:“稟殿下,只是最近春燥,馬良媛她們上火,喉嚨痛,並無大礙。”

朱瞻基點了點頭,放下心來。水土不服的問題,是每個人的體質問題。這在後世都避免不了,這個時代更是尋常。

這次出海,軍中消耗最多的就是治療皮膚起疹子的藥和消火的藥。抵達印度後還稍微好一點,在南洲期間,超過一半士兵都出現過水土不服和上火癥狀。

不過朱瞻基如今的體質不同,幾乎沒有出現過任何不適,這一點讓所有人都感到非常驚詫。

晚上安頓下來,朱瞻基一晚上都沒有睡好,一直在想著如何應對印度這個地區。

以後加強對這裡的控制是一定的,但是干預到什麼樣的程度,如何實施,都是需要耗費大量精力的事情。

鄭和他們忙碌了一夜,第二日一早就把西亞各國的位置,簡介,都抄錄整齊,在地圖上也標註下了各國的位置。

雖然這個地圖比較粗略,但是最少朱瞻基一看,就能知道每個國家大約在什麼位置。

雖然知道國家的位置所在,但是對於當地的特產,大明掌握的並不多。

印度也盛產鋼鐵,煤炭,黃金,還有世界上不多的天然硝石礦。

這裡的硝石礦比大明江油那裡的儲量要大的多,大航海時代一直到十九世紀中期,歐洲侵略全世界,所生產的火藥,絕大多數硝石都是來自印度。

可惜的是,朱瞻基並不知道這硝石礦在什麼地方,而當地人對硝石礦的認識更不多。

今日登神山祭拜,衆人先是坐船,然後坐車,最後還要步行登山。

今日沒有用龍輦,這個車跟個大房子大小,一般的道路都還沒有這個車子寬。

朱瞻基今日騎馬,一幫女眷坐車,祭拜神山之後,會直接到柯枝王宮做客。

沿途無數的印度百姓爭相膜拜朱瞻基這天朝上國的皇孫,看到大明皇室出行的儀仗,一個個都面露嚮往之色。

如今的印度各地咖喱還沒有徹底流行,但是不講衛生這一點,一直沒變。

這裡人們,不管大小便當街就來,就是有廁所,也只是劃一塊地方,根本沒有遮擋。

以至於一進他們的城鎮,就是一股屎尿味,讓人反胃。

許多人在電影上面,看到印度女人的臉蛋輪廓漂亮,就意味印度人很美,其實這是錯誤的認識。

印度的五大人種,除了雅利安人種與白人有些相像之外,幾乎都是黑色人種。他們的膚色由深到淺,只有雅利安人種和東亞人種能夠入朱瞻基的眼。

其餘的三個人種,要麼是顴骨高的讓人覺得五官變形,要麼是黑的讓人恐懼。

因爲他們的黑不像是非洲黑人,是一種單純的黑。他們皮膚的顏色,跟黃色人種死亡之後的膚色幾乎一樣,所以格外滲人。

即便是在後世,朱瞻基也欣賞不來南部印度人的美,柯枝位於印度南部,這裡的人就更入不了朱瞻基的眼。

繞過他們的國都埃爾納古勒姆,來到了位於東南方的神山。

鄭和第三次下西洋期間,朱棣命工部吏員隨行,在此刻下了一座巨大石碑,並刻下了中文碑文,供當地土人膜拜。

工匠耗費了數月時間,完成了這座足足二十米的石碑。這座石碑利用山石就地雕刻,除了文字,還雕刻了東方的龍,自刻成之日,就成爲當地的聖物。

登上了三百多級的臺階,朱瞻基登上了山腰。禮部官員擺下香火,文武百官在朱瞻基帶領下,共同敬奉香火。

然後,朱瞻基才仔細瀏覽了這座巨大石碑。

王化與天地流通,凡覆載之內、舉納於甄陶者,體造化之仁也。

蓋天下無二理,生民無二心,憂戚喜樂之同情,安逸飽暖之同欲,奚有間於遐邇哉。

任君民之寄者,當儘子民之道。

《詩》雲“邦畿千里,惟民所止,肇域彼四海”。

《書》雲“東漸於海,西被於流沙,朔南暨聲教,訖於四海。”

朕君臨天下,撫治華夷,一視同仁,無間彼此。推古聖帝明王之道,以合乎天地之心。

遠邦異域,鹹使各得其所,聞風向化者,爭恐後也。

看到這碑文的內容,朱瞻基的心裡感慨萬千。這碑文充分顯示了大明天朝上國的氣勢,也表現了對印度各國的籠絡之意。

如今的印度南部和沿海,都臣服於大明,可是在後世,這裡根本沒有任何人記得。

哪怕他見多識廣,也沒有聽說過這座聖碑,恐怕是早就被當地人摧毀了。

大明如果不放棄交趾,不退出南洋地區,一直對印度地區進行干預和控制,恐怕就沒有人敢這麼做。

如今的大明已經在這裡修建了行宮,今後準備加強對南洋的控制。朱瞻基相信,大明只要不重蹈覆轍,這座聖碑就會一直流傳下去,供後人瞻仰。

如今已經是二月末,按照陽曆,都四月份了,如今的印度已經非常炎熱。

衆人在山上並沒有耽擱太久,就原途下山,前往柯枝王宮。

朱瞻基特意召瞭解縉隨行馬後,問他:“如果在這柯枝推行漢話,解師以爲可行否?”

解縉雖然是文士,但是騎馬也不在話下,他沉吟了一番說道:“若只是以加大貿易份額爲由,開設漢話學塾,當地土人怕不是要爭先恐後。但是若想全面推行,恐困難重重。”

朱瞻基明白他的意思。如今大明境內的文人數量不多,而此地地域遼闊,人口繁多,想全面推行漢話肯定不容易。

但是如果是以貿易爲藉口,在這裡設立一所漢語學校,這裡的土王們恐怕都會派子弟來學習。

他點了點頭說道:“那就先辦一個學塾,讓這天竺一地各國,都以會說漢話爲榮。解師可在文人間聯絡衆人,能有十幾個文人留在此地教授漢話,暫時就夠了。孤承諾,凡是願意留在此地授課的秀才,舉人,滿三年後,回去大明可按同進士授官。”

解縉答應了下來,願意幫助說服一些文人留在此地授課。

這只是一件小事,但是對想要長期在印度實施影響力的大明來說,卻非常重要。

不管大明如何強盛,印度各小國如何落後,如果相互之間民間的的溝通不夠,一切控制都無從談起。

抵達柯枝皇宮,這裡的皇宮建設的倒也頗有規模,大理石的建築城堡,還有幾分氣勢,就是稍微小了一點。

柯枝國主率領家人和文武官員在城堡外迎接了朱瞻基一行,諸多女眷也直接被接進了後宮。

接下來的十天,朱瞻基一直在各種應酬中度過,每天接見各國使節,安排各種瑣事。

在這裡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委派了八十餘個羽林衛學的士兵,與內監的人員一起,前往印度各國進行貿易摸底。

大明與各國的貿易,需要了解各國的情況,所以這件事是印度各國都認可的。

但是他們不知道的是,在每個隊伍之中,都有幾個羽林衛學裡面孤兒出身的士兵,他們任務是繪製印度半島的詳細地圖,還有道路。

在朱瞻基的計劃裡,不僅要開通大明到印度的海上線路,還要勘測一條大明到印度的陸地線路。

幾千年來,從印度前往大明,都是要先繞到阿富汗一帶,然後從西域進入中原,這條路交通不便,補給困難,當然不合適。

最合適的道路應該是從雲南到緬甸,經密支那抵達阿薩姆。

印度東部區域是除了中國以外,最適合茶葉生長的地區,這個地區是一定要控制在大明手裡的。

因爲只要控制住了這裡,全世界就沒有其他地區適合種茶葉了,而茶葉就成爲了大明的特產,完全壟斷。

只有完全壟斷的商品,才能暴利。

而密支那地區雖然偏僻,道路險阻,但是那裡是世界唯一的翡翠產區。控制住了那裡,以後也等於控制住了華人最喜歡的奢侈品之一。

最大的好處是,大明打通了這條通道,就等於是有了一個印度洋的出海口,這是造福子孫後代的千秋大事。

但是最少在朱棣征討帖木兒國之前,朱瞻基不會暴露這個計劃。真要修這條路,需要耗費的精力不會小,耗費的人力,物力,也是現在的大明承受不起的。

三月中,就在朱瞻基準備出發的時候,兩艘來自南洋的戰艦追了過來。

他們不是來自大明的傳令船,而是張輔派過來的人,船上裝滿了兩船草藥,還有一個已經滿七十四歲的老人中和子。

得知中和子前來,朱瞻基都吃了大驚,得知他帶來了各種防治瘴氣的草藥,更是大喜,隨即親自到碼頭迎接了中和子一行。

一見朱瞻基,他就長揖笑道:“老道慚愧,耗費一整年,纔算勉強不負殿下所託。”

朱瞻基笑道:“得知道長終於研製出治療瘴氣的特效藥,孤不勝驚喜,道長這是造福萬民之舉。”

中和子固然是世外高人,但是這個時候也忍不住有些自得,笑道:“不敢當,老道也只是盡些本分。”

他自去年二月抵達交趾後,在交趾一帶現場研究各種瘴氣。有了顯微鏡的幫助,他能觀測到不同瘴氣裡面的病菌組成。

雖然不通原理,但是東方古代的研究學者們絕不缺少試驗精神。

古代流傳下來的藥方,具體的藥理,都是通過一次次的試驗,才匯聚起來,然後經過歷史的淘汰,留存下來的。

各種藥理從何而來?每種植物的特性是如何形成?不都是通過一代代的中醫們,通過各種試驗證實下來的。

現在知道了不同的病菌,就通過不同的藥物,不同的藥方配比來針對它們,這樣的藥效就比以前的防治瘴氣的藥物要有效的多。

到了秋冬的時候,他委託張輔從各地購買了無數的藥材,進行研究。經過多次試驗,確定下來了七種常見瘴氣的特效藥,現在帶上藥材追了上來。

朱瞻基之所以不敢去勃固,也不敢去榜葛刺等地,主要原因就是怕當地的瘴氣。

如果早有這些藥方,他絕對不怕去那些地方。

不過現在也不晚,回程的時候,他就能把勃固,也就是後世的緬甸給收服了。

他來柯枝,說是給朱瞻基送藥方和藥材,但是更主要是自己想要去西洋看看。

朱瞻基雖然怕他年紀大,身體受不了,但是見他堅持,也不忍趕他回去了。

朱瞻基將中和子留在了自己的旗艦上,讓他在船首的二層,與黃淵作伴。

整個艦隊,只有少數船上有小廚房,還有御廚專門做菜,而此後朱瞻基的人也是最多的,所以在這裡吃的最好。

他不需要女人伺候,但是朱瞻基依舊派了四個宮女,專門伺候他們師徒二人。

他們的到來,劉承徽是最開心的,每日晨提夕命,伺候在旁。

朱瞻基的嬪妃之中,劉承徽的作用是最大的,她精通醫術,每次後宮妃子有個感冒發燒,上火,不需要太醫,她就能直接開藥。

而且,她還負責整個後宮的管理,幫朱瞻基管理的井井有條。

因爲朱瞻基的重視,劉承徽的尊重,後宮的幾個妃子對這個老人也是尊崇有加。

雖然中和子已經七十四歲了,但是身體依舊很好,他對西洋各處的異國景緻很有興趣。每次跟朱瞻基談到這次幾萬裡的旅程,他都以不負此生來回答朱瞻基,堅持不肯回去。

藉著東南來的季風,船隊只用了七日,就行駛了超過三千里路,抵達了忽魯謨斯,也就是後世的波斯灣入海口,霍爾木茲海峽的這個名字,就是從這個國家的名字而來。

忽魯謨斯是鄭和前三次下西洋的最遠處,是大明的最後一個貿易點,也是最大的一處貿易點。

這個國家在後世早就沒有了,變成了伊朗的一部分,這個時代,他們也是帖木兒國和大明的雙重屬國。

帖木兒國雖然忌諱大明,但是他們同樣需要一個貿易渠道跟大明做生意,得到大明的瓷器,茶葉,絲綢。

可是這次還沒有進入海灣,前軍回傳,帖木兒國的艦隊封鎖了海灣,嚴禁大明艦隊進入。

朱瞻基本來陪著中和子在甲板上吹著海風,討論他身上出現的狀況對身體有無妨礙,聽到傳來的消息,登時精神大振。

“升戰旗,先打了再說!”他向中和子抱拳說道:“既有戰事發生,孤先去去,回頭再與道長暢談。”

“殿下身體已經修煉有成,無需擔憂。殿下請便,老道靜候佳音。”

朱瞻基轉身就走,問道:“爲何不讓我軍艦隊進入?”

報信的傳令指揮還沒說話,就聽見內監們的稟報聲:“滇國公鄭和請見……”

“陽武侯薛祿請見……”

“定海候朱真請見……”

“……”

“……”

一聲接一聲的稟報,都是得到消息的高級將領們前來拜見朱瞻基了。

“宣……”

來到了三層的指揮艙,朱瞻基反而不急著問話了,一直等到所有人到齊,他纔開口問道:“以往我大明艦隊來貿易,帖木兒國都沒有干涉,爲何這次阻攔我等?”

“對方送來國書一封,請殿下裁決。”

“念!”

這一封國書洋洋灑灑數千言,主要意思就是以前的艦隊不過兩百多艘船,兩萬多人,但是這次八萬多人,九百條船,忽魯謨斯沒有接待能力。所以希望大明艦隊只派商船進入海灣貿易,他們不會做阻攔。

李亮唸完,朱瞻基冷笑了一下,開口說道:“諸位以爲如何?”

鄭和說道:“我大明的茶葉,絲綢,瓷器,是帖木兒國不可或缺之物。他們每次採購我大明的貨物,除了自用,還有不少都是跟奧斯曼國進行貿易,賺取大額利潤,所以他們不會放過這個財路。”

朱瞻基又說:“我知道他們會跟我們貿易,我只是問,我大明該如何應對?”

鄭和知道這是朱瞻基逼他表態,以前他每次還給朱瞻基提一些意見或者是建議,但是後來每次都跟朱瞻基的本意不符,所以這種建議提多了會怕朱瞻基反感。

但是身爲副官,他不能不表態,隨即說道:“他們帖木兒國既然知道這次我大明來了近九萬人,八百多艘船,當然也會知道殿下一同前來了。他們既然故作不知,顯然是輕視殿下。我大明不受他們的安排,當以殿下意見爲重。”

朱瞻基笑了笑說道:“既然對方敢攔,那就先打了再說。我大明四海暢行無阻,誰敢攔,就要有被擊沉的準備。朱真……”

“末將在!”

“令前軍升起出戰旗,我要所有人將前面不屬於我大明的戰艦全部擊沉!”

“是!”

鄭和鬆了口氣,這次說的話總算不會違逆殿下的心意了。

薛祿有些激動地說道:“殿下,我幼軍當可爲殿下攻打下忽魯謨斯,將他們的金庫搶來獻給殿下!”

朱瞻基搖了搖頭說道:“帖木兒國與忽魯謨斯不可同日而語,忽魯謨斯是肉在案上,不得不從,所以在不知道他們參與多深的時候,先不攻城。不過,幼軍做好準備,等候命令攻城。”

帖木兒國在帖木兒時期,首都是撒馬爾罕。但是在他死後,因爲沒有立下繼承人,兒子孫子互相爭王,兩個侄子也起兵造反。

永樂七年,帖木爾之孫哈里勒被叛將拘繫,四子沙哈魯趁機進軍中亞,驅逐叛將,奪取撒馬爾罕,平服內爭,將撒馬爾罕封予其子兀魯伯。

從此,原帖木爾帝國所轄地區,除波斯西部、伊拉克和敘利亞以外,波斯東部和河中地區均由沙哈魯統一。

他將國都南遷到哈烈也就是後世的阿富汗赫拉特,便於控制波斯一帶,故明朝稱“哈烈國”。

如今的巴格達一帶也是屬於帖木兒帝國,但是卻不屬於沙哈魯,而是由他的侄子統治,只是向他臣服。

忽魯謨斯的統治者是原本西波斯的黑羊部落,因爲位於沙哈魯與他侄子庫馬斯統治的分界線處,所以得以生存,目前忽魯謨斯也成爲了他們對外的一個貿易口岸。

他們的國主賽夫丁是個苦逼的老實人,夾在兩大勢力中間,誰也不敢得罪,向大明稱屬,也是爲了通過貿易得到一些物資。

朱瞻基早就跟鄭和詳細瞭解了這裡的局勢,絕不認爲賽夫丁敢跟大明作對,現在作對的不只是是沙哈魯還是庫馬斯。

要是庫馬斯,朱瞻基不介意去巴格達劫掠一番,但是要是沙哈魯,就難辦了。

因爲他們的首都遠在河中的撒馬爾罕,距離忽魯謨斯四千多裡,即便是新首都哈烈,也距這裡三千多裡,除非專門討伐,否則他根本沒有時間在這裡跟他們周旋。

感謝竹籤子,額吐你哦,燈火見人家的打賞,謝謝大家的支持

第一三九章 處置第四十章 殺無赦(八千字大章)第九十三章 格物第五十一章 不能聲張第五十三章 風暴第一二二章 春闈第一五八章 謀劃第一八六章 娶親第三十九章 趙王(求推,求收)第五章 碰撞第十八章 刑部尚書(又是一萬二求訂閱)第八十二章 各方第三十六章 環島之行第一九四章 後院穩定第一零一章 冒險第六十六章 制度第二十五章 階級論第一章 穿越第六十二章 控制第一七二章 達成第一三五章 對儒家態度(求訂閱)第一七一章 關係第七章 王振之死(九千字大章加更)第一四六章 婚事第二三三章 家第一四三章 風向(紫軒煜塵盟主加更2)第三十一章 銀山第一零四章 英國公回京第一六五章 大赦第三十八章 有客東來第二十五章 階級論第十四章 逃兵(求推薦票)第十章 林家第四十六章 無奈第二十八章 紀綱第一七零章 異人(搖搖搖頭盟主打賞加更七)第六十六章 安排第十七章 文明與愚昧第九十五章 八股第二十章 錦衣衛第一二五章 海權(搖搖搖頭盟主第一更)第八十一章 紛擾(八千字大章求訂閱)第五十章 卡爾索利一家第六十章 返回北平第四十六章 教誨第四十三章 塵埃落定第二二七章 家法第九十八章 目標第一八二章 備戰第一八四章 家(搖搖搖頭盟主第八更)第二十六章 社會穩定的基礎第八十四章 機牀第一二四章 黃金(祝大家情人節快樂)第十五章 斬殺第七十七章 問言第十一章 各國第一三二章 鍊鋼之難第七章 蒙特第一零六章 見聞(八千字大章)第一零八章 一國兩制第八章 傳統與打破第八章 習武第七十四章 相見第四十三章 戰爭不僅僅是殺敵第一一三章 新年第四章 蒲家第七十六章 坦白第一二八章 病危第二十二章 地球儀第八十八章 發現第一一三章 懲罰第三十五章 接觸土人(八千字大章)第九十七章 激動第二三一章 移花接木第八十二章 目光第一零六章 水泥第八十六章 秋闈第二二七章 家法第一一五章 戰第一二二章 銀元第二十一章 要借題發揮第三十七章 對策與覲見第一四六章 婚事第三十九章 趙王(求推,求收)第二零四章 船(兩章合一大章節)第三十二章 錦衣衛的前途第一二二章 春闈第七十一章 目的第十七章 備戰第一二八章 病危第八十二章 目光第八十四章 機牀第五十二章 出擊第一九四章 後院穩定第一七一章 關係第一二一章 火車第八十八章 過年第七十五章 探尋東洲第一零八章 國家與民族第一一一章 消息
第一三九章 處置第四十章 殺無赦(八千字大章)第九十三章 格物第五十一章 不能聲張第五十三章 風暴第一二二章 春闈第一五八章 謀劃第一八六章 娶親第三十九章 趙王(求推,求收)第五章 碰撞第十八章 刑部尚書(又是一萬二求訂閱)第八十二章 各方第三十六章 環島之行第一九四章 後院穩定第一零一章 冒險第六十六章 制度第二十五章 階級論第一章 穿越第六十二章 控制第一七二章 達成第一三五章 對儒家態度(求訂閱)第一七一章 關係第七章 王振之死(九千字大章加更)第一四六章 婚事第二三三章 家第一四三章 風向(紫軒煜塵盟主加更2)第三十一章 銀山第一零四章 英國公回京第一六五章 大赦第三十八章 有客東來第二十五章 階級論第十四章 逃兵(求推薦票)第十章 林家第四十六章 無奈第二十八章 紀綱第一七零章 異人(搖搖搖頭盟主打賞加更七)第六十六章 安排第十七章 文明與愚昧第九十五章 八股第二十章 錦衣衛第一二五章 海權(搖搖搖頭盟主第一更)第八十一章 紛擾(八千字大章求訂閱)第五十章 卡爾索利一家第六十章 返回北平第四十六章 教誨第四十三章 塵埃落定第二二七章 家法第九十八章 目標第一八二章 備戰第一八四章 家(搖搖搖頭盟主第八更)第二十六章 社會穩定的基礎第八十四章 機牀第一二四章 黃金(祝大家情人節快樂)第十五章 斬殺第七十七章 問言第十一章 各國第一三二章 鍊鋼之難第七章 蒙特第一零六章 見聞(八千字大章)第一零八章 一國兩制第八章 傳統與打破第八章 習武第七十四章 相見第四十三章 戰爭不僅僅是殺敵第一一三章 新年第四章 蒲家第七十六章 坦白第一二八章 病危第二十二章 地球儀第八十八章 發現第一一三章 懲罰第三十五章 接觸土人(八千字大章)第九十七章 激動第二三一章 移花接木第八十二章 目光第一零六章 水泥第八十六章 秋闈第二二七章 家法第一一五章 戰第一二二章 銀元第二十一章 要借題發揮第三十七章 對策與覲見第一四六章 婚事第三十九章 趙王(求推,求收)第二零四章 船(兩章合一大章節)第三十二章 錦衣衛的前途第一二二章 春闈第七十一章 目的第十七章 備戰第一二八章 病危第八十二章 目光第八十四章 機牀第五十二章 出擊第一九四章 後院穩定第一七一章 關係第一二一章 火車第八十八章 過年第七十五章 探尋東洲第一零八章 國家與民族第一一一章 消息
主站蜘蛛池模板: 随州市| 准格尔旗| 靖宇县| 丹巴县| 沁源县| 深水埗区| 盐山县| 赞皇县| 榆林市| 永川市| 香港| 大丰市| 锡林郭勒盟| 综艺| 莱阳市| 九寨沟县| 沛县| 松潘县| 临洮县| 基隆市| 武宣县| 伊通| 鄂伦春自治旗| 乌拉特后旗| 盈江县| 商洛市| 维西| 桦川县| 南通市| 上栗县| 清流县| 登封市| 屏边| 新龙县| 四川省| 泾源县| 台东市| 台中市| 湖北省| 平阴县| 太康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