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七十九章 認錯

在關於政治智慧方面,朱瞻基覺得自己還有很多的地方要學。

倭寇的出現,他還只想到了利用這個機會來開張東瀛攻略,但是朱棣的眼界卻更高,已經想到了利用這個機會進行體制上的改變。

而他雖然把建立海軍的計劃斷斷續續地跟朱棣提了一部分,卻至今沒有形成一套完整的規劃,他的動作還是太慢了。

現在,朱棣沒等過年,突如其來就讓他把海軍的事務抓起來,他還真有點措手不及了。

目前的大明擁有一支3500艘戰艦的海軍,水師將士超過六十萬人,每一年春天和夏天都要進行大規模巡航和訓練。

自洪武年間,明朝水師兩次追擊倭寇直至琉球羣島,倭寇已經將近二十年都沒有出現過了。

在這個時代,任誰也沒有把東瀛的倭寇當做真正的對手,更不相信他們在以後會成爲大明數百年的大患。

而永樂七年,鄭和艦隊在北部灣擊敗越南唯一的水師之後。又在錫蘭擊敗了妄圖挑釁大明的錫蘭國王,生擒其人和其家眷。

從此以後,南洋向中國海上權威的挑戰都被粉碎,三十六個國家的使節嚮明帝國臣服,中國成爲當時最強大的海洋國家。由此,形成了一個由北印度洋和東太平洋的貿易網絡。

馬來半島和南洋羣島以及硫球羣島所組成了大明海外帝國附屬國,無數國王以能來大明進貢爲榮。

許多國王來到大明以後,就不願意離開,他們臣屬在應天府大肆買房,成爲了歷史上第一批移民。甚至一些國王也不遠離開繁華的大明,需要朱棣下旨驅趕,才能讓他們回去。

因爲在大明當一個富家翁,都比在自己的國家當一個國王要強的多。

更有一些國王,甚至連死,都想死在大明的土地上,年邁之際就來到大明,然後就死在大明,葬在大明,生不能做大明人,死也要當大明鬼。

大明的水師就是有如此的霸氣,大明的繁榮也遠比後世的美國要更讓人嚮往。

但是具體到水師的管理,絕對不是一件輕鬆的事情。北至遼東,南至廣東,整個大明的沿海有四大水師,近百衛所。這股力量的分散由來已久,想要聚攏起來,要費的心思也會更多。

至於跟五軍都督府打擂臺,朱瞻基倒不擔心。因爲他在前世就善於協調關係,而且他現在還是太孫,有天然的執政優勢。

關鍵問題就是如何有效地整合軍隊,讓他們以後能爆發出更大的力量,而不是浪費更多的資源。

這屬於是專業問題,朱瞻基還要從頭開始學。

此時天色已晚,朱棣交待清楚了這件事就大搖大擺地走了。整合整個水師,他當然只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是他不想給朱瞻基提供任何幫助。

該交待的事情已經交待好了,兵部尚書方賓,通政司通政使姚振邦他也介紹給了朱瞻基,再加上一個錦衣衛紀綱,如果他要是還不能順利解決這件事,那就說明他的政治能力還不夠。

那個時候,他再出來撥亂反正,也能顯示出他這個爺爺的高明。

當然,如果他要是能順利解決這件事,那就說明他這個孫子擅於利用各種力量,具有一定的政治能錄,那他會更開心。

不管怎麼說,總比那個被儒家忽悠瘸了的兒子要強的多。

時間不早了,朱瞻基住的興慶宮雖然不屬於後宮,但是與東宮所在的文華殿也都屬於內宮,外臣不能耽擱太久。

朱瞻基乍聞要接受水師,自己的心裡還沒有章程。加上他現在心裡更掛念的是如何跟自己的父親解釋這件事,而不是立即虎軀一震,讓衆將臣服。

所以,他只是簡單與三位商議了一下明日去錦衣衛商議接管水師的章程,就親自送了他們出了西華門。

他們畢竟都是二三品大臣,朱瞻基這個還未親政的太孫第一次與他們共事,親子送出宮門並不辱沒他的身份。

只有紀綱跟他使了一個眼色,在宮門口他將紀綱留了住。

守衛西華門的大漢將軍王禮本就屬於是錦衣衛系統,立即騰出了靜室,並且親自守在了門口。

“殿下,今日陛下已經命令新江口水師出師,前往東海巡視,同時下令讓威海水師,寧波水師出海巡視,嚴令各沿海衛所提高警惕。”

“也就是說,大明已經做好了交戰的準備?”

“是的,如今大明水師有些屬各軍都督府管轄,有些又屬於地方衛所管轄,命令不一,甚至連各軍的號令都不統一。所以殿下的水師改建海軍,其實正符合陛下心意,也因此,他才一意獨斷,讓殿下接管海軍。”

朱瞻基沉吟了一下說道:“海軍的改建,不是一時半會兒能完成的,這件事有方賓和姚振邦幫我,你可以暫時不用管。我需要你將精力放在東瀛方面,不管是那個傀儡稱光天皇,還是足利義持方面,包括支持足利義嗣的那一系將軍府老臣,你們錦衣衛都需要加快在他們之間挑撥離間的力度。在明年年底,最遲後年夏天之前,我需要他們之間必須勢同水火。另外……”

朱瞻基壓低了聲音,紀綱也連忙俯身過來,湊近了他的嘴邊。“我需要你派人到東瀛出雲國一趟,說服也好,綁架也罷,必須要弄一個京極家族的成員,安插在倭寇隊伍裡面去。”

這種陰謀詭計在紀綱這個老江湖面前根本不算什麼,聽到朱瞻基這樣說,他立刻就明白了過來。

石見銀山是在出雲國境內,而京極家族則是出雲國的實際統治者。如果京極家族有人蔘加了倭寇,那麼,大明向出雲國動手,也就有了正當的理由。

甚至不需要動手,只需要大明水師的艦隊開到出雲國,以此爲藉口,就能在出雲國把銀山那塊地要下來。

只要那裡的銀山到手,大明就絕對不會再吐出來。

紀綱聞言笑道:“殿下請放心,微臣知道那裡的情況後,已經拍了三十餘人在出雲國,除了二十幾個大名人,還有七人原本就是東瀛的學生和武士。他們中有不少人都刻意與京極家族的成員保持友好關係,不要說一個人,就是弄兩三個人出來,也不是難事。”

朱瞻基點了點頭說道:“這件事不需要做的天衣無縫,但是那幾個京極家族成員是絕對不能留,因爲只有死人才不會泄露秘密。人到手以後,先單獨關起來,待時機成熟,再砍下他們的腦袋。”

“殿下請放心,錦衣衛辦這樣的事,是專業的。”

跟紀綱分開,朱瞻基回返宮中,卻沒有回自己的興慶宮,而是直接前往文華殿。

太子並沒有回宮,下午就派了小太監回來,告知太子妃張氏,今晚要參加一個什麼詩詞聚會。

每年從八月到過年的這幾個月,農戶不算忙了,又到了蝦肥蟹美的時候,各種酸溜溜的聚會就多了許多。

朱高熾就最喜歡這樣的聚會,聽到一首好詩詞,他會覺得比上了一個美女還開心。

朱瞻基就一直不能理解,詩詞之道,在唐朝時期就被認爲是小道,朱高熾這個太子爲什麼就一直勸不回頭,還這麼癡迷。

他今日一直耐著性子,不僅陪著張氏說了好一會兒話,還帶著幾個弟弟妹妹,給他們講了自己去北征的“驚險”故事。

雖然裡面有些故事編的大人一聽就是假的,但是一幫小孩子一個個聽的津津有味。

朱高熾卡著宵禁,關閉宮門的時間返回宮中,這個時候,朱瞻基正在跟幾個弟弟妹妹講炮轟瓦剌大軍的緊張時刻。

他們紛紛起身跟朱高熾行禮,然後幾個小孩子就迫不及待地催促著朱瞻基往下講。

朱高熾顯然對兄友弟恭的這一幕很開心,也不打擾朱瞻基講故事,並且也一直坐在旁邊聽著。

等到故事講完,他還有檢查了幾個大弟弟的功課,吩咐他們用心學習,才讓他們回去。

他能有這樣的好心情,顯然是不知道下午的時候宮中發生的事情。

看朱瞻基依舊沒走,他纔有些好奇地問道:“基兒今日是有話與爲父講?”

朱瞻基點了點頭,然後站起身來,就直挺挺地跪在了地上。

朱高熾看到這一幕直接傻眼了,而張氏也慌的連忙來拉他。“基兒何至於如此?”

聽到張氏說話,朱高熾才反應過來,問道:“基兒可是犯錯了?”

“孩兒無錯也有錯,錯不在我,卻因我而錯。”

張氏身嬌體弱,哪裡拉的動繃緊了身體的朱瞻基,她不忍心說兒子,只是反過身對朱高熾喝道:“還不先讓基兒起身好好說話!”

宮中諸位成員的身份高低,很多時候不是因爲身份而確定的,更多是因爲皇帝的寵愛程度而確定的。

朱高熾雖然身爲太子,但是他不得朱棣喜歡,所以他在宮中的地位,不要說跟朱瞻基相比,就是跟張氏比,他也要差一點。

加上他的俸祿不夠交際,還要張氏和朱瞻基補貼,錢包不足,他的話語權也就更低了。

他連忙說道:“起身說話吧,你讓爲父一下子太吃驚了,從你五歲到現在,這好像還是你第一次向爲父認錯,快說說是怎麼回事!”

第四十八章 先禮後兵第二十三章 我們的世界第五十三章 君權神權第二二六章 籌備與立威第五十九章 種子第四十二章 文明地搶劫第四十章 遠行第一四五章 計劃第七十二章 改進第十二章 朝議 (下)第二二四章 實力與裝比第一五五章 一邊倒第三十三章 抵達南洲第十二章 朝議 (下)第一六五章 大赦第一五六章 警告(搖搖搖頭兄弟盟主加更6)第四十二章 試探的本意第四十四章 東西方文明初接觸第一九四章 後院穩定第二十六章 得與失第一二零章 偶遇(求訂閱)第二十五章 分工第一七九章 對手第三十二章 墳第一四七章 移民規劃第六十二章 控制第六十三章 選妃第一七四章 特使第三十章 勝利的威懾第五章 天才第一零四章 新奇第四十八章 備戰第一五八章 謀劃第十五章 斬殺第一九七章 層次境界第六十章 佈局第七十六章 坦白第十章 囚禁第一四四章 疫情第七十七章 科學教第六十九章 兄弟第八十七章 叔侄第六章 東洲第八十九章 馬欣第一一九章 城破第九十八章 劉江抵京第四十四章 聯絡第一九零章 父子之爭第一七六章 清查第四十一章 大勝第一三八章 推讓第一二六章 想法第一四九章 包圍第一一七章 擢升(繼續求票票)第一零六章 水泥第一一三章 懲罰第八十六章 鐵竹鐵木第二十七章 計劃書第四十七章 引以爲戒第二十二章 糧食哪去了(汐牧羊人宗師加更)第五十一章 大明來了第一一八章 局勢第三章 皇宮第八十一章 登聞第一四五章 安排第八十二章 各方第一四零章 數字和符號第二十七章 驚喜第一二七章 自作第二零七章 收穫(二合一大章節)第一三一章 勝利第九十章 工部第四十六章 教孫第二二四章 實力與裝比第十七章 結果並非我想象的那樣第十一章 逆反第九十四章 懂事第二十章 曙光第一四七章 移民規劃第四十五章 打秋風第二十六章 社會穩定的基礎第十章 輿論控制第十三章 渤泥國第四十五章 微服私訪第二十三章 利奧納多第一八六章 娶親第六十六章 制度第一一零章 如意第一一五章 二狗子(求訂閱,求保底月票)第五十九章 種子第五十章 卡爾索利一家第一一四章 選定第十七章 結果並非我想象的那樣第三十九章 銘記歷史第一六一章 絕望第一八六章 娶親第十八章 暗地聯絡第二十四章 表白心跡第十四章 改變的策略第三十五章 理想
第四十八章 先禮後兵第二十三章 我們的世界第五十三章 君權神權第二二六章 籌備與立威第五十九章 種子第四十二章 文明地搶劫第四十章 遠行第一四五章 計劃第七十二章 改進第十二章 朝議 (下)第二二四章 實力與裝比第一五五章 一邊倒第三十三章 抵達南洲第十二章 朝議 (下)第一六五章 大赦第一五六章 警告(搖搖搖頭兄弟盟主加更6)第四十二章 試探的本意第四十四章 東西方文明初接觸第一九四章 後院穩定第二十六章 得與失第一二零章 偶遇(求訂閱)第二十五章 分工第一七九章 對手第三十二章 墳第一四七章 移民規劃第六十二章 控制第六十三章 選妃第一七四章 特使第三十章 勝利的威懾第五章 天才第一零四章 新奇第四十八章 備戰第一五八章 謀劃第十五章 斬殺第一九七章 層次境界第六十章 佈局第七十六章 坦白第十章 囚禁第一四四章 疫情第七十七章 科學教第六十九章 兄弟第八十七章 叔侄第六章 東洲第八十九章 馬欣第一一九章 城破第九十八章 劉江抵京第四十四章 聯絡第一九零章 父子之爭第一七六章 清查第四十一章 大勝第一三八章 推讓第一二六章 想法第一四九章 包圍第一一七章 擢升(繼續求票票)第一零六章 水泥第一一三章 懲罰第八十六章 鐵竹鐵木第二十七章 計劃書第四十七章 引以爲戒第二十二章 糧食哪去了(汐牧羊人宗師加更)第五十一章 大明來了第一一八章 局勢第三章 皇宮第八十一章 登聞第一四五章 安排第八十二章 各方第一四零章 數字和符號第二十七章 驚喜第一二七章 自作第二零七章 收穫(二合一大章節)第一三一章 勝利第九十章 工部第四十六章 教孫第二二四章 實力與裝比第十七章 結果並非我想象的那樣第十一章 逆反第九十四章 懂事第二十章 曙光第一四七章 移民規劃第四十五章 打秋風第二十六章 社會穩定的基礎第十章 輿論控制第十三章 渤泥國第四十五章 微服私訪第二十三章 利奧納多第一八六章 娶親第六十六章 制度第一一零章 如意第一一五章 二狗子(求訂閱,求保底月票)第五十九章 種子第五十章 卡爾索利一家第一一四章 選定第十七章 結果並非我想象的那樣第三十九章 銘記歷史第一六一章 絕望第一八六章 娶親第十八章 暗地聯絡第二十四章 表白心跡第十四章 改變的策略第三十五章 理想
主站蜘蛛池模板: 连州市| 黑河市| 长顺县| 广平县| 天全县| 灵宝市| 桓仁| 布拖县| 峨山| 库尔勒市| 北海市| 利津县| 新乐市| 从江县| 桃江县| 东至县| 海盐县| 衡水市| 晴隆县| 昭通市| 唐海县| 武陟县| 三明市| 衡东县| 于田县| 原平市| 诏安县| 博兴县| 浠水县| 常德市| 慈利县| 泗洪县| 土默特左旗| 余姚市| 托里县| 来凤县| 历史| 乐业县| 原平市| 灌南县| 江川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