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一七八章 就是故意的(第二更)

雖然人家大理負責了王師的給養(yǎng),自己也不能這樣死皮賴臉的享受。

剿滅儂智高,是檯面上的理由,大理已經(jīng)開了方便之門,王師總得行動。

再說趙曦也膩煩跟人虛以委蛇了,這樣下去,都擔心自己還會不會說人話。

所以,在進入大理的第三天,王師開拔了。

挺奇怪的,大宋的軍隊,在人家大理國行軍,還有大理國的軍隊陪著。

“殿下,王師對地形不熟,爲何拒絕各家的軍卒支援?”

狄青就不會問這種問題,呂公著會問。

這就是真正的軍漢和文人司職軍伍的區(qū)別。

“地形不熟,咱們可以熟起來,軍卒不純,一旦戰(zhàn)事焦灼,或者大軍稍有敗相,你根本無法確定他們的槍會扎向誰。”

自己就這萬數(shù)軍卒,在人家的腹地。倘若讓這家摻和兩千,這家再送三千的,真打開戰(zhàn)了,讓自己內(nèi)部開花的可能不是沒有。

他們說好聽話是一回事,送來拼命的將士又是一回事。

再說了,趙曦還準備拿元江做文章呢,倘若合夥打下來,最後這事說不清了。

理念不同,處理問題的方式也不同,經(jīng)歷不同,理念自然不同。

在呂公著看來,勞心者制人,勞力者制於人。

既然國朝被恭敬,那麼就有資格拿他們送來的軍卒做個衝鋒陷陣的槍頭。

而狄青是純粹的軍漢,只信任自己的人。

趙曦心裡彎彎繞太多,不單純想這次戰(zhàn)事,他還考慮怎樣才能搞到銅礦。

從臨近廣南的最寧府,到大理腹地元江,這一路幾乎全是山水傍行。

大理國的三家雖然給了給養(yǎng),也不可能讓王師的萬數(shù)軍卒全部都有坐騎。

爲保持體力,整個行軍很緩慢。

這做法有點賴皮,可沒辦法……沒戰(zhàn)馬,都是步卒。真不是故意浪費錢糧的。

本來打算就糧於敵的,現(xiàn)在是友好鄰邦,又如此熱情。王師只好勉爲其難了。

終於抗不過去了,兩日後,作爲嚮導的大理人,把王師領(lǐng)到了河邊,可以容納兩三萬軍卒的舟船已經(jīng)備好了。

嗨,看來錯怪人家,不給馬,是因爲準備了船。

那怕是逆流而上,有民夫勞作,也比翻山越嶺快多了。

本來準備十幾日的路程,五天後已經(jīng)到了元江,屬於大理國的威楚府。

這一路,趙曦還沒見過大理國比較大的城池,而在這裡他看到了。

段氏雖然起家是儀仗三十七部烏蠻,但自段氏以下,高家,楊家包括董家,都是白蠻,也就是說他們被漢化的程度較高。

所以,能看到如同國朝,或者說如同中原地區(qū)的城池,並不奇怪。

在這千山萬水中,有這麼大一處平原,還有這樣的的城池,確實讓人垂涎……

狄青是名將,這段時間接觸火器以來,一直琢磨著火器在大規(guī)模作戰(zhàn)中的運用。

趙曦是太子,當著外人指揮作戰(zhàn)不恰當。

這是一場有人圍觀的攻城戰(zhàn),很有可能在特定情況下,變成大理國四方力量圍攻王師的局面。

懾於王師攻打安南的傳聞,大理國爲不重蹈覆轍,把姿態(tài)放低了。還如此恭敬的把王師迎進了腹地……

這裡有根深土長和南來北往的區(qū)別。

看似恭敬,未必不包藏禍心。一旦王師戰(zhàn)局不利,所謂的恭敬,很快就會變成猙獰,然後,整個大理的各方團結(jié)起來吃掉王師。

即便不常用惡意揣度他人,對於現(xiàn)狀,誰也能想的到。

裝備有火器的宋軍,還有大宋唯一的大統(tǒng)繼承人,西軍名將,名門望族之後等等,任何一個都在大宋舉足輕重,任何一個拿到了,都可以跟大宋談判。

鑑於大宋歷來的風格,很可能最終會息事寧人,花錢買平安。

關(guān)鍵就看這一戰(zhàn)。

趙曦他們商談過,從大理這邊在邊境迎接時,已經(jīng)考慮到了各種可能。

也好,那就讓這些土鱉見識一下吧!

如同常規(guī)的攻城一樣,狄青命令將士們把打造好的投石機,像以往攻城一樣擺開架勢……

“轟……轟……”

當石彈被投射進城內(nèi),然後便是這種不間斷的炸響聲……

亂了,一下子就亂了。城裡的情形不清楚,圍觀者先亂了。

段、高、楊三家,都各自帶著一兩千的軍卒,還有不少的矮腳馬騎兵,結(jié)果在聽到這一聲聲炸雷響起時……馬驚了。

也是距離遠些,否則,又一次馬踏聯(lián)營了。

想看熱鬧可以,有其他心思?得看你們有沒有這個能力了。

純粹就是故意的。

沒錯,就是故意的。一旦戰(zhàn)事不利,跟在後面的這些圍觀者,很有可能變成從背後捅刀子的。

特別是騎兵,也就一個衝鋒的距離。這讓趙曦感覺很不安全,所以,就得讓他們離遠點,躲到一個讓自己放心的距離以外。

這沒法明說,最起碼在明面上,都還是相當和諧的。總不能跟人說:我們怕你們背後捅刀子,你們躲遠點看吧。

所以,有了火藥彈偷襲安南時的效果作基礎(chǔ),也就很容易讓這羣圍觀者離遠點。

投石機還是那個投石機,石彈還是石頭的,只是石彈被鍛燒後裂開了,中間還塞了火藥彈。

當?shù)诙喌幕鹚帍椡渡涑鋈メ幔麄€大理國的騎兵,都已經(jīng)沒了……很好!

再看這個城……

原本密密麻麻的站在城牆上的人,現(xiàn)在看不到了,滿城牆上都是煙塵,不停的傳來各式各樣的慘叫聲。

若這時候衝城,估計這就相當於一個無人看守的城池。

火藥彈的面世,不僅僅是安南,就是大理也一樣被震驚了。

原本也只是聽說,聽說宋國打安南有了火藥彈。原本也都設(shè)想過,可沒曾想會是這般威力。

這一次,董家算是徹底完了。

不管背後有怎樣的謀劃,也甭管有多少貓膩,在大宋火藥彈響起時,一切都成定局了。

趙曦很想看看這三家圍觀者的臉色,可惜,都躲遠了。

在邊境隆重的歡迎,恭敬的提供給養(yǎng),甚至連自家的妹子都要當作禮品了。

誰天生就犯賤?趙曦不相信僅憑傳聞,大理國這些老大不鳥老二的勢力,就會被王師嚇著了。

王師在人家境內(nèi)耀武揚威,還被人家恭敬著……要說大理國的這些人一點想法沒有,絕對不可能。

無非是想看看情形而已,那就讓他們看看。

沒有絕對的實力,所有的謀劃都是白搭。

第一八零章 又來這套(第四更)第五五七章 蕭卓爾一口老血第三七一章 翻了個底朝天第七一六章 有克敵之法方能制勝第七四一章第九一三章 事情本來就該這樣第三五八章 求全責備了第五二一章 揣度第五三一章 處置第七二五章 被包圍了第三百章 這纔是就緒第六三章 初臨朝堂第四一一章 沒省油的燈第六一七章 又一個驚人之舉第三一四章 不同往日第一零八章 一場蹊蹺的大火第四六九章 槍頭趙允弼第七百章第五零六章 借力借勢第七二八章 絞肉機的誘餌第一五七章 國朝需要銅第九五零章 兩重天第二零三章 不明白(第二更)第五八六章 撞槍口的蘇軾第六三九章 先禮後兵的兵第二七四章 最後的問題第六二章 用爛的策劃第四六六章 王安石打人臉第七七四章第七一九章 高遵裕部危險了第一四七章 歸仁鋪第十六章 內(nèi)苑不同版第五零六章 借力借勢第八四二章 首相的威信需要維護第八三七章 窩囊的海戰(zhàn)第六三七章 很難說第三四章 放個煙霧第七七零章 經(jīng)營權(quán)撲賣第三六七章 拒絕禪讓第三八章 那人是誰第八二五章 說不清第六三四章 打開的話頭第八四四章 拓海之謀第五六一章 往好處想 往壞處準備第五八零章 心知肚明第八四四章 拓海之謀第一四三章 廣南之脊樑第七四一章第七六九章 漕運之弊第一二二章 文寬夫無恥第六八四章 難度在哪第四八一章 閒不下的王安石第二一一章 摺子戲(第五更)第九十章 選兵還是武舉第九一零章 形勢不饒人第四一章 記賬法燒著誰了第五六八章 制衡第七二二章 撤第四八九章 到底在建什麼第八五一章 王安石的執(zhí)著第三三五章 趙曦論戰(zhàn)第三五章 又一次弄瓦之喜第九五七章 三日第六九四章 不得已的選擇第六六二章第四零五章 這是鬧那般第八零一章 微服私訪(十五)第七七八章 官家囑咐第六一三章 徹查第七一二章 沙州第五九二章 暫時的平靜第七六四章第七八八章 微服私訪(二)第七二四章 河殤第三零九章 趙曦失態(tài)了第七九八章 微服私訪(十二)第一五一章 意不意外第六四四章 一片譁然第二七六章 不是一人在戰(zhàn)鬥第六二八章 初步成型的模式第八三二章 安魂處第七八六章第六六三章 韓琦的危機感第六三九章 先禮後兵的兵第七四九章 什麼算金甌無缺(感謝盟主財叔寧打賞,今日第二更)第四一六章第五七八章 狠辣第七六三章 大理的嫌疑第六二九章 大變革的開始第五六九章 河東第九四八章 評估第四七三章 老王這鍋背的冤第五八四章 他們有了信念第四九四章 猝不及防第六九八章 官家的推斷第六六七章第二三一章 試探第八三七章 窩囊的海戰(zhàn)第二七一章 又玩了第四一七章 都糊塗著
第一八零章 又來這套(第四更)第五五七章 蕭卓爾一口老血第三七一章 翻了個底朝天第七一六章 有克敵之法方能制勝第七四一章第九一三章 事情本來就該這樣第三五八章 求全責備了第五二一章 揣度第五三一章 處置第七二五章 被包圍了第三百章 這纔是就緒第六三章 初臨朝堂第四一一章 沒省油的燈第六一七章 又一個驚人之舉第三一四章 不同往日第一零八章 一場蹊蹺的大火第四六九章 槍頭趙允弼第七百章第五零六章 借力借勢第七二八章 絞肉機的誘餌第一五七章 國朝需要銅第九五零章 兩重天第二零三章 不明白(第二更)第五八六章 撞槍口的蘇軾第六三九章 先禮後兵的兵第二七四章 最後的問題第六二章 用爛的策劃第四六六章 王安石打人臉第七七四章第七一九章 高遵裕部危險了第一四七章 歸仁鋪第十六章 內(nèi)苑不同版第五零六章 借力借勢第八四二章 首相的威信需要維護第八三七章 窩囊的海戰(zhàn)第六三七章 很難說第三四章 放個煙霧第七七零章 經(jīng)營權(quán)撲賣第三六七章 拒絕禪讓第三八章 那人是誰第八二五章 說不清第六三四章 打開的話頭第八四四章 拓海之謀第五六一章 往好處想 往壞處準備第五八零章 心知肚明第八四四章 拓海之謀第一四三章 廣南之脊樑第七四一章第七六九章 漕運之弊第一二二章 文寬夫無恥第六八四章 難度在哪第四八一章 閒不下的王安石第二一一章 摺子戲(第五更)第九十章 選兵還是武舉第九一零章 形勢不饒人第四一章 記賬法燒著誰了第五六八章 制衡第七二二章 撤第四八九章 到底在建什麼第八五一章 王安石的執(zhí)著第三三五章 趙曦論戰(zhàn)第三五章 又一次弄瓦之喜第九五七章 三日第六九四章 不得已的選擇第六六二章第四零五章 這是鬧那般第八零一章 微服私訪(十五)第七七八章 官家囑咐第六一三章 徹查第七一二章 沙州第五九二章 暫時的平靜第七六四章第七八八章 微服私訪(二)第七二四章 河殤第三零九章 趙曦失態(tài)了第七九八章 微服私訪(十二)第一五一章 意不意外第六四四章 一片譁然第二七六章 不是一人在戰(zhàn)鬥第六二八章 初步成型的模式第八三二章 安魂處第七八六章第六六三章 韓琦的危機感第六三九章 先禮後兵的兵第七四九章 什麼算金甌無缺(感謝盟主財叔寧打賞,今日第二更)第四一六章第五七八章 狠辣第七六三章 大理的嫌疑第六二九章 大變革的開始第五六九章 河東第九四八章 評估第四七三章 老王這鍋背的冤第五八四章 他們有了信念第四九四章 猝不及防第六九八章 官家的推斷第六六七章第二三一章 試探第八三七章 窩囊的海戰(zhàn)第二七一章 又玩了第四一七章 都糊塗著
主站蜘蛛池模板: 河津市| 自贡市| 商城县| 通道| 定襄县| 诸暨市| 武义县| 兰西县| 兴隆县| 永清县| 玛曲县| 平邑县| 扬州市| 保靖县| 安吉县| 镇安县| 天门市| 集安市| 章丘市| 宁城县| 横峰县| 金门县| 冷水江市| 小金县| 增城市| 霍州市| 揭阳市| 景德镇市| 亳州市| 贵南县| 海林市| 咸阳市| 阳新县| 嘉禾县| 许昌县| 石城县| 葫芦岛市| 文成县| 旬邑县| 当涂县| 惠来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