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一百一十三章 朽木難雕

歷史稀爛,不知道太平天國的北伐軍歷史上在北方堅持了多少時間,南撤中的太平軍主力突然在連鎮小城駐步,這點當然讓吳超越是大吃一驚,完全的措手不及。

吳超越其實一直都在悄悄放水,本來以吳軍練勇的強大機動力,急行軍強行穿插到太平軍主力前方絕不算什麼難事,到時候就算殲滅不了太平軍主力,起碼也能讓太平軍爲此付出慘重代價。但是出於對太平天國北伐軍的同情,還有對韃子朝廷的切齒痛恨,吳超越一直都沒有這麼做,始終都是尾隨在太平軍的背後沒有使出真正全力,寧可多吃些苦少立些功也想悄悄把太平軍一把,給李開芳和吉文元等反清戰士留下一條生路。

但是,媚眼做給了瞎子看,太平軍還是無比頑固的在連鎮停下了腳步,憑藉一道單薄夯土城牆與吳超越抗衡,還馬上著手挖掘壕溝修築城防工事,擺出了要在連鎮長時間駐紮的架勢。吳超越好心好意的發起一次進攻,想要逼著太平軍繼續南逃,結果還遭到了太平軍的拼死抵抗,付出死傷代價,同時來不及準備攻堅武器的吳軍練勇暫時也拿那道夯土城牆毫無不辦法,德勒克色楞的騎兵在攻堅戰中更是起不了任何作用,吳超越無可奈何,也只好是暫時停止進攻,等待清軍主力抵達。

接下來發生的事更是讓吳超越叫苦不迭,太平軍抵達連鎮的第二天晚上,一支數量不明的太平軍步騎乘著清軍主力還沒抵達的機會,突然離開主力單獨南下,吳超越立營正被來不及出動步兵攔截,只能是趕緊命令德勒克色楞率領騎兵追擊,結果騎兵還吃了一個敗仗,死傷頗爲不小。而吳超越分析太平軍此舉用意時,也馬上懷疑太平軍是用主力牽制自己,以精銳搶先南下去尋找穩定立足地,然後主力再突圍去和偏師會合,憑藉穩定立足地繼續與清軍在北方長期對峙。

“李開芳和吉文元這幫人怎麼就這麼頑固?他們怎麼也不想想,這裡距離他們的老巢南京有多遠,就算楊秀清真的給他們派出援軍,也只是給滿清朝廷圍點打援的機會?回到南方穩紮穩打,先把江淮安徽這些產糧區拿下才是王道啊!”

切齒痛恨著太平軍的戰略目光之短淺,抱著最後一線希望,吳超越破天荒的主動派人與僧格林沁聯繫了一次,以書信告訴僧格林沁自己的分析,要求騎兵衆多的僧格林沁不惜代價咬住太平軍的偏師,不給太平軍奪佔堅固城池立足的機會。同時吳超越又逼著德勒克色楞率領騎兵再次出擊,爭取咬住太平軍偏師的尾巴。

吳超越的書信當然是被僧格林沁給撕了一個粉碎——咱們僧王爺現在的處境是有些不妙,但還沒有淪落到要聽一個四品道臺號令指揮的地步。咆哮大罵過後,僧格林沁不但沒聽取吳超越尾隨牽制的正確建議,相反還帶著他的騎兵當道攔截,拿騎兵打陣地防禦戰。結果……

結果理所當然吃了大虧,從揚州一路打到這裡,太平軍同樣已經建立了一支騎兵隊伍,在騎術方面雖然還不及僧王爺麾下的騎兵,但是鬥志昂揚意志堅定,個個敢打白刃戰,只用了一個衝鋒,騎著駑馬的太平軍騎兵就正面沖垮了僧王爺麾下那些養尊處優的滿蒙騎兵,僧軍大敗根本收拾不住,僧王爺一看情況不妙也只好繼續腳底抹油。再等德勒克色楞好不容易追到現場時,太平軍連步兵都已經跑得沒影了。

再接下來自然是歷史重演,看到太平軍突然殺來,德州和恩縣的清軍倒是很盡職責的死守城池不住,太平軍偏師也沒敢停下來攻城,然而太平軍再繼續南下時,高唐的清軍卻因爲被嚇破了膽的緣故,竟然自行打開了西門出城逃命,李開芳乘勢率軍入城,輕而易舉的就拿下了城池頗爲堅固的高唐城。尾隨而來的德勒克色楞稍微晚了一步,到得高唐時太平軍已然控制了城池,只能是望城興嘆,而比德勒克色楞更加晚到一步的僧格林沁卻是臉色蒼白,知道又一口大黑鍋註定又要扣在他的脊背上。

被僧王爺料中,李開芳拿下高唐的消息送回連鎮戰場時,正趕上勝保也帶著清軍主力抵達連鎮與吳超越會師。對此,吳超越當然是大皺眉頭,擔心太平軍會重蹈歷史覆轍,勝保卻是笑得連嘴都合不攏,二話不說就上了一道摺子彈劾僧格林沁,把攔截不力導致高唐淪陷的屎盆子直接扣到了僧格林沁的頭上。

還是很湊巧,同一天,咸豐大帝關於天津戰事的聖旨也送到了連鎮,在聖旨上,咸豐大帝狠狠誇獎了一通勝保和吳超越的力戰破城,要求勝保和吳超越儘快剿滅太平軍餘部回京升官受賞,同時把作戰不力丟失營地輜重的僧格林沁給臭罵了一通,削去郡王爵位降爲固山貝子,雖仍然還讓僧格林沁繼續在軍中戴罪立功,卻也明白告訴僧格林沁,如果再捅出什麼婁子,下一次就不是降爵一等那麼簡單了。

聽完了咸豐大帝的聖旨,勝保當然是笑得要多開心有多開心——咸豐大帝可還不知道僧王爺又丟了高唐的好消息。然後勝保也沒和任何人商量,馬上就直接頒佈命令,調兵遣將佈置連鎮包圍圈,很是不客氣的把吳軍練勇安排在了連鎮正南面當道紮營,讓吳超越負責攔截太平軍的南下道路。同時又安排各軍四面合圍連鎮,挖掘壕溝和修築土壘,準備先把太平軍徹底困死在連鎮城內,然後再發起進攻破城。

至於高唐那邊,勝保當然是毫不客氣的就把皮球直接踢給僧格林沁,讓僧格林沁負責圍困和攻打高唐城——勝保很清楚以僧格林沁的本事和實力絕對拿不下高唐城,但這也是勝保所希望看到的局面。

吳超越很不願意移營到連鎮南面駐紮——不是怕當炮灰,而是想盡可能給太平軍留一條生路。但是沒辦法,勝保既然已經下達了這個命令,吳超越身爲勝保部下,又和勝保的關係正處於蜜月期,當然只能是乖乖奉命行事,當天就帶著吳軍練勇把營地遷移到了連鎮正南面。

還好,勝保對吳超越也還算夠意思,除了安排德興阿率軍幫助吳超越守衛南線外,修築長壕堤壩的苦差使也沒攤派到吳超越身上,點名道姓讓德興阿的軍隊負責土木工程,讓吳超越的疲憊之師好生休息以便將來作戰。而德興阿也很清楚太平軍如果真的向南突圍,自己想要擋住太平軍撈取戰功就必須依賴吳超越頂在前面打硬仗,所以德興阿自然也沒有抱怨,馬上就接受了給吳超越當苦力的任務。

清軍圍著連鎮大修圍城工事的時候,太平軍也很快就暴露出了一個巨大的戰術計劃漏洞——李開芳和吉文元兩軍之間無法取得有效聯繫,互相交換消息,李開芳先後兩次派遣信使北上和吉文元聯繫,讓吉文元率軍突圍到高唐會師。結果先後兩個信使都被清軍在路上捕獲,導致吉文元對南面形勢一無所知,爲了給李開芳奪取穩固立足地爭取時間,只能是咬著牙齒繼續在連鎮小城裡堅持,白白錯過了最好的突圍機會,也給了清軍修築工事包圍太平軍的時間和機會。

在此情景,吉文元倒也沒有完全一味的坐著等死,利用連鎮小城橫跨運河的有利地形,兩度從西連鎮出兵,襲擊正在挖掘長壕的清軍兵勇,給清軍制造了相當不少的傷亡,但清軍最大的優勢就是人力近乎無窮,大量徵調周邊民夫日夜不停的全力挖掘之下,工程進度相當之快,才十來天時間就把壕溝建成,又在壕溝後方築起了一道壘牆,居高臨下而戰,象一座外城一樣徹底包圍了連鎮內城。同時勝保又讓清軍在運河南北兩端修築起了水柵,又堵死了太平軍從水路逃亡的道路。

半個月後,清軍圍城工事勝利竣工,考慮到年關將近,爲了討好鹹豐大帝升官發財,勝保也理所當然的喊出了過年前殲滅連鎮太平軍的狂妄口號,全力著手安排佈置攻城的同時,又迫不及待的要求吳超越出動火炮炮擊連鎮,摧毀太平軍修建的土木工事和城內民房,讓太平軍在鎮內無法容身。

招架不住勝保的再三催促,在很不情願的情況下,吳超越終究還是出兵向連鎮發起了炮擊戰。十門後裝線膛炮連續轟鳴,把一顆顆苦味酸炮彈轟進連鎮小城,也很快就把連鎮城外圍化爲一片火海。太平軍那邊雖然也拿出了在僧格林沁營地繳獲的火炮還擊,無奈武器差距實在太大,吳軍炮兵的技術優勢也徹底抵消了太平軍炮手的經驗優勢,火炮對轟戰完全呈一面倒的局勢,吳軍炮兵從始至終都是吊打太平軍。

用輕便擲彈筒幹掉了太平軍火炮後,再到吳軍練勇把十門臼炮運往前方參與炮戰時,太平軍就更沒了反抗的餘地,臼炮拋物線打出的炮彈可以直接越過夯土城牆打進城內,既能保持一定精度,且裝藥量更大,只幾輪齊射就把連鎮城內化爲一片火海,水澆不滅的苦味酸火焰熊熊燃燒間,連鎮城裡的房屋也接二連三的轟然倒塌,太平軍將士在火海中奔走滅火,可是卻毫無作用,糧草物資也因此被焚燬無數。

忍受不了被吳軍火炮完虐的局面,吉文元一度鼓起勇氣派軍出擊,衝擊吳軍炮兵陣地妄圖阻止吳軍繼續開炮。但很可惜的是,吳軍練勇最不怕的就是和太平軍打野戰,空心刺蝟陣一出,尚未接戰就已經讓吃夠苦頭的太平軍膽寒,即便鼓起勇氣衝到吳軍方陣近前,也只是白白給吳軍練勇練槍法的機會,遠了吳軍狙擊手用米尼槍狙殺太平軍將領,近了有擊針槍熱情招待,捨死忘生的衝到吳軍方陣近前,也隨時有可能被吳軍練勇的連射左輪槍殺害。隊形太過疏鬆,即便衝到吳軍陣前也擋不住吳軍練勇的刺刀齊刺,人數太過密集,吳軍練勇又專門用擲彈筒和手雷彈招待,再怎麼不惜代價的衝鋒都是飛蛾撲火,除了留下滿地屍體外再無任何作用。

是日一戰,吳軍炮火幾乎把連鎮小城內部夷爲平地,同時還在野戰中打死太平軍將士八百餘人,自軍卻無一陣亡,只有不到二十人受傷。面對這一壓倒性局面,勝保和載垣等清軍文武當然是哈哈大笑,益發堅信過年之前必然可以攻破連鎮,清軍兵勇的士氣也是爲之高漲,軍心振奮。而與之相反的是,太平軍那邊卻是軍心沮喪,士氣低落,意志本來就不夠堅定的新附士卒更是徹底絕望,天色纔剛入黑,許多太平軍的新附士卒就紛紛跑到清軍陣地面前請求投降。

面對這一局面,勝保也還算理智,沒有急著把這些投降士卒砍了腦袋騙斬獲,還下令善待這些投降的太平軍士兵,並且組織這些降兵到連鎮城外喊話,勸說城裡的同伴出城投降。結果這一手自然收到了滿意效果,看到投降後也可以保得活命,不要說新附士卒更加瘋狂逃亡,就連一些老兵都開始動搖,甚至開始出現軍官率領士卒成編制出城投降的惡劣行爲。

對此,本來還想故意放水的吳超越也徹底沒了辦法,只能是悄悄哀嘆道:“吉文元,不是我不想再放你一馬,是你自己不爭氣,怪不了我了。算了,還是想辦法儘快幫你解脫吧,讓你死痛快點,我也借你的腦袋多升點官,早點打下軍閥基礎。”

或許絕望得太早了點,就在吳超越下定決心不再手下留情的同一天,勝保的中軍大帳之中,卻突然發生了一件影響深遠的事……

引發這件事的人是一個叫玉昆的旗人蔘將,原來是前任直隸總督訥爾經額的部下,訥爾經額丟了臨洺關後歸了勝保指揮,在勝保的帳下表現平平,也並不是很受待見,但這一天玉昆也不知道是吃錯了什麼藥,在求見勝保時竟然請中軍傳令兵給勝保帶了一張紋銀五百兩的銀票,勝保見了銀票當然是大喜過望,立即就親自接見了玉昆,還假惺惺的把那張銀票遞還給玉昆,說道:“玉將軍太客氣了,這麼貴重的禮物,本帥如何承擔得起?”

玉昆當然沒把已經送出去的銀票又收回去,一個勁的只是懇求勝保收下,勝保又虛情假意的推辭了幾句後,自然是毫不客氣的笑納,然後直接了當的向玉昆問道:“說吧,想要什麼?”

“大帥,末將斗膽,想求一個參戰機會。”玉昆也很不客氣,賠著笑臉說道:“末將想請大帥在正式發起攻城時,讓末將也率領本部人馬出戰,參與攻打連鎮長毛,殺賊立功,報效朝廷和大帥。”

勝保一聽差點沒笑出聲,心說你小子還真是貪得無厭,區區五百兩銀子,就想買到一個統兵破城之功,想得倒美!撇嘴過後,早就決定把這些功勞分給聽話心腹的勝保敲起二郎腿,搖晃著說道:“到時候再說吧,長毛軍心已沮,降者不斷,再等過一兩天,等長毛的軍心士氣徹底崩潰後,本帥再考慮如何發起進攻,到時候本帥自然會考慮讓你也率軍參戰。”

“多謝大帥,多謝大帥。”玉昆一聽大喜,趕緊又連連道謝,然後又厚著臉皮懇求道:“大帥,末將不敢貪圖破城首功,末將知道那個功勞是吳大人的,末將不敢爭也不敢搶,只求大帥千萬別讓末將去掩護吳大人攻城,讓末將也有一個率軍入城的機會,末將就心滿意足了。也請大帥放心,進城之後,末將繳獲的一半……。”

“等等!”勝保打斷玉昆的阿諛諂媚,疑惑問道:“你剛纔的話什麼意思?誰說破城首功是吳大人的?”

“大帥,這功勞難道不是吳大人的嗎?”玉昆很是驚奇的反問道:“軍營裡早就傳遍了,吳大人他早就說過攻破連鎮長毛的首功非他莫屬,末將我們也知道吳大人驍勇善戰,又是大帥你和載王爺面前的大紅人,所以我們誰也不敢和他搶。”

“吳超越真這麼說過?”勝保的臉色有些變了。

“末將也是聽說的,不知道真假。”玉昆沒敢把話說死,然後又小心翼翼的說道:“但是末將等都知道,自從吳大人統兵北上以來,我軍一掃之前連戰連敗的晦氣,連戰連捷屢破長毛,而且每一戰都是吳大人當先鋒拿首功,不要說大帥你和載王爺把他倚爲長城,就是皇上也對吳大人恩寵有加,還專門派下旨犒賞吳大人的軍隊。所以末將等也認爲,大帥你是應該把連鎮首功讓給吳大人。”

勝保的臉色開始有些難看,盤算了片刻後,勝保隨口敷衍了幾句就把玉昆打發離開,然後臉色陰沉著在心裡暗暗說道:“不管是真是假,慰亭的功勞是有一些太多了,再這麼下去,真要是讓他大破長毛,生擒李開芳,活捉吉文元,那本帥豈不就是完全被他踩在了腳下?將來凱旋迴到京城,皇上和朝廷會怎麼看他?怎麼看本帥?!”

“不行!連鎮破敵之功不能再讓給他了!只能給本帥的自己人!反正現在已經是穩操勝券,有他沒他都一樣!”

勝保在中軍大帳了下定這個決心的時候,玉昆也離開了勝保的中軍營地,還直接找到了僧格林沁的死黨佟鑑,向佟鑑低聲介紹了拜見勝保的經過。佟鑑耐心聽完,然後趕緊追問道:“勝保的反應如何?”

“表面上不動聲色。”很會察言觀色的玉昆如實答道:“但我看得出來,他的心裡肯定有些不爽。”

“幹得漂亮!”佟鑑大喜,重重一拍玉昆的肩膀,微笑說道:“放心,僧王爺虧待不了你,新上任的兵部滿尚書阿靈阿是惠王爺(綿愉)的門生,等這事大功告成,最起碼給你弄個副將噹噹。你如果運氣好點,總兵也不是沒有可能。”

第二百三十六章 搶生意第二百四十七章 乘機攬權第二百八十二章 小念越的奇遇第六百三十五章 老馬失蹄第一百九十章 風平浪不靜第六百七十四章 無限接近成功第一百二十四章 彈藥不足第四百零四章 決戰大冶(2)第五百四十八章 演技出色第二十四章(下) 洋船來襲第二百三十四章 才與德第八十五章 瞞天過海第一百五十章 不約而同第四百七十八章 以動制靜第五百四十四章 效果非凡第三百零七章 被當榜樣第四百九十六章 攻佔安慶第四百六十八章 註定水火第三百零五章 想爲雞首第四百二十三章 和談條件第六百零七章 清還債務第一百二十五章 聰明的太平軍第五百九十二章 各有拿手第二十四章(下) 洋船來襲第一章 買辦爺爺不良孫第二百四十九章 衡州兵變第三百四十八章 聲西擊東第三十四章 表演過於出色第一百四十六章 打中了沒有?第六百一十章 感謝天父天兄第四百二十五章 吳賊作浪第四百三十二章 雞鶴同羣第三百七十三章 亨利連珠槍第一百八十二章 師生反目第五百九十八章 困難重重第一百九十九章 都不是好東西第一百二十三章 心有靈犀第二百三十二章 勝敗關鍵第六百零六章 最長之夜(5)第四百三十六章 術業有專攻第二百一十一章 撕破臉皮第六百七十八章 慈禧的決斷第三百二十五章 荊州之戰(上)第三百四十四章 性格決定命運第三百零八章 鬼子六的努力第三百零七章 被當榜樣第七十六章 山寨水貨第二百七十五章 天京事變第一百八十四章 年輕人的事第六百三十二章 十天時間第五百七十三章 雙管齊下第五百七十五章 捨身飼虎第二百二十五章 身陷絕境第二百六十九章 家門不幸第五百六十章 翼王不義第二百七十六章 天京事變的收場第三百九十三章 風暴前夜第五百七十六章 一錘定音第二百七十三章 要的就是適得其反第四百六十九章 硬拖下水第四百二十九章 真正原因第三百零九章 炒作手段第三百九十二章 榮祿借路第二百六十八章 沒能領會卻更壞第二百九十一章 你會後悔第一百零二章 幸未辱命第二百一十一章 以一敵三第四百四十四章 僧王厚禮第五百一十章 我想辦法第三百五十二章 最大弱點第二百零三章 真變刺蝟第五百三十章 居人上者第三百九十七章 親臨九江第六百五十一章 借錢打仗第四百八十五章 臨陣換帥第五百零三章 區別對待第二百六十九章 家門不幸第一百二十三章 心有靈犀第六百四十二章 談判破裂第四百零四章 決戰大冶(2)第三百九十九章 唯一選擇第三百九十二章 榮祿借路第一百四十一章 比爛時代第二百九十六章 英明指示第五百八十九章 允許犯錯第二百二十一章 冒險東進第六百五十四章 聯合艦隊第二百五十七章 鬧矛盾的下場第二百五十二章 即便沒必要第三百六十一章 挑錯了地第五百三十四章 太拉仇恨第四百一十七章 向誰投降?第五百一十一章 強敵到來第六百二十六章 趁火難劫第二百九十二章 八旗敗類第一百三十八章 海歸赤子第二百一十一章 以一敵三第六百八十一章 大導演李鴻章第三百三十四章 平吳三策第一百一十章 各打各的
第二百三十六章 搶生意第二百四十七章 乘機攬權第二百八十二章 小念越的奇遇第六百三十五章 老馬失蹄第一百九十章 風平浪不靜第六百七十四章 無限接近成功第一百二十四章 彈藥不足第四百零四章 決戰大冶(2)第五百四十八章 演技出色第二十四章(下) 洋船來襲第二百三十四章 才與德第八十五章 瞞天過海第一百五十章 不約而同第四百七十八章 以動制靜第五百四十四章 效果非凡第三百零七章 被當榜樣第四百九十六章 攻佔安慶第四百六十八章 註定水火第三百零五章 想爲雞首第四百二十三章 和談條件第六百零七章 清還債務第一百二十五章 聰明的太平軍第五百九十二章 各有拿手第二十四章(下) 洋船來襲第一章 買辦爺爺不良孫第二百四十九章 衡州兵變第三百四十八章 聲西擊東第三十四章 表演過於出色第一百四十六章 打中了沒有?第六百一十章 感謝天父天兄第四百二十五章 吳賊作浪第四百三十二章 雞鶴同羣第三百七十三章 亨利連珠槍第一百八十二章 師生反目第五百九十八章 困難重重第一百九十九章 都不是好東西第一百二十三章 心有靈犀第二百三十二章 勝敗關鍵第六百零六章 最長之夜(5)第四百三十六章 術業有專攻第二百一十一章 撕破臉皮第六百七十八章 慈禧的決斷第三百二十五章 荊州之戰(上)第三百四十四章 性格決定命運第三百零八章 鬼子六的努力第三百零七章 被當榜樣第七十六章 山寨水貨第二百七十五章 天京事變第一百八十四章 年輕人的事第六百三十二章 十天時間第五百七十三章 雙管齊下第五百七十五章 捨身飼虎第二百二十五章 身陷絕境第二百六十九章 家門不幸第五百六十章 翼王不義第二百七十六章 天京事變的收場第三百九十三章 風暴前夜第五百七十六章 一錘定音第二百七十三章 要的就是適得其反第四百六十九章 硬拖下水第四百二十九章 真正原因第三百零九章 炒作手段第三百九十二章 榮祿借路第二百六十八章 沒能領會卻更壞第二百九十一章 你會後悔第一百零二章 幸未辱命第二百一十一章 以一敵三第四百四十四章 僧王厚禮第五百一十章 我想辦法第三百五十二章 最大弱點第二百零三章 真變刺蝟第五百三十章 居人上者第三百九十七章 親臨九江第六百五十一章 借錢打仗第四百八十五章 臨陣換帥第五百零三章 區別對待第二百六十九章 家門不幸第一百二十三章 心有靈犀第六百四十二章 談判破裂第四百零四章 決戰大冶(2)第三百九十九章 唯一選擇第三百九十二章 榮祿借路第一百四十一章 比爛時代第二百九十六章 英明指示第五百八十九章 允許犯錯第二百二十一章 冒險東進第六百五十四章 聯合艦隊第二百五十七章 鬧矛盾的下場第二百五十二章 即便沒必要第三百六十一章 挑錯了地第五百三十四章 太拉仇恨第四百一十七章 向誰投降?第五百一十一章 強敵到來第六百二十六章 趁火難劫第二百九十二章 八旗敗類第一百三十八章 海歸赤子第二百一十一章 以一敵三第六百八十一章 大導演李鴻章第三百三十四章 平吳三策第一百一十章 各打各的
主站蜘蛛池模板: 岳阳市| 绥江县| 阜南县| 福清市| 呼和浩特市| 集安市| 醴陵市| 瓮安县| 寿阳县| 绵阳市| 新兴县| 藁城市| 锦州市| 巫山县| 沈阳市| 凤凰县| 山阳县| 龙井市| 清原| 巴林左旗| 泰州市| 鄂州市| 平昌县| 衡南县| 临颍县| 玉屏| 鲁山县| 五莲县| 荔波县| 黄冈市| 集安市| 大兴区| 博野县| 乳源| 钦州市| 开封市| 三明市| 吉木萨尔县| 临安市| 华阴市| 会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