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團、特四團在耙齒凌和南坎打得好,粟裕、葉飛、陳丕顯等人得到陶勇和吉洛發來的電報,隨後又從前方歸來的參謀長劉先勝那裡得到更爲具體的戰鬥詳情,幾個人都高興而滿意。
一九四四年七月一日,粟裕傳令嘉獎南坎戰役參戰部隊,同時爲了防止日僞集結兵力報復“清鄉”區的軍民,粟裕命令一、二、三分區在其防區發動軍事與政治攻勢,以轉移敵人視線與牽制敵人兵力,從而減輕對“清鄉”區的壓力。
接到粟裕的命令後,一分區主力和民兵紛紛出擊;二分區攻下了洪家垛、戴家窯、西團;三分區攻下了石莊、蝦蟆圩、新生港、張黃港、新壩、新市、田家鋪等日僞據點。這一輪攻勢過後,日僞果真不敢從其他分區抽調兵力增援清鄉區力量。後來敵在清鄉區集中三千多的兵力向如(皋)中、豐(利)東地區進行報復,但只兩天就草草結束了。
日子就這麼從容的過去,一切似乎比粟裕預料的還順利一點。這是一件事業,一種成功,粟裕因此感到十分快樂,覺得生活值得更加努力。
除了工作,粟裕種菜,傍晚帶警衛員和嚴振衡、秦叔瑾等參謀到固晉的小河裡游泳,後來還在家養了一羣鴿子。這樣一來,生活更加完全,越來越有秩序,充滿樂趣。
養鴿子的方法同養雞差不多,但意趣大不相同。鴿子溫順,漂亮,象徵著吉祥、希望與和平。粟裕雖有運籌帷幄、指揮千軍萬馬軍事家的雄才大略,但也有一般平民百姓的內心世界:他要安定,不要動盪;他反對戰爭,酷愛和平。
鴿子白天會飛出去活動、覓食,晚間歸巢棲息。粟裕要做的,就是每天早晚兩次將穀物玉米餵給那“咕咕”叫的鴿子。每當他看著鴿子吃飽後在天空自由快樂地飛翔時,內心深處的念頭,就是讓中國百姓過上這種自由快樂的生活,——沒有戰爭,沒有剝削、沒有壓迫。
這年夏天,粟裕在固晉的家的常客除了這些鴿子,還有施亞夫。
施亞夫從前的身份是汪僞綏靖軍第七師中將師長、汪僞第一集團軍第三十四師參謀長兼一三五團團長,現在是“蘇中人民抗日自衛軍(南)通如(皋)縱隊”司令員。他的部隊駐在留城,與固晉只隔著一條草蕩。
施亞夫第一次到粟裕這裡來是一個晚上,他利用晚間乘涼的時間乘一條小船到粟裕家裡去。
當警衛員告訴粟裕,說施亞夫來見時,粟裕高興地說:“快請進!”
握過手後,粟裕親手給施亞夫擺凳子,端茶水,親切地叫施亞夫坐下談。
粟裕無數次在根據地危急時總是及時得到施亞夫冒死送來的情報,但見到施亞夫本人卻還是第一次。施亞夫臉龐白晰,鼻樑高直,眼睛靈活又不失軍人的威嚴,難怪日本人和汪精衛都喜歡他,信任他。
粟裕關心地問施亞夫:“根據地的生活比外圍要艱苦多了,你纔回來,過不慣吧?”
施亞夫說:“不,過得慣,我吃過人間最難熬的痛苦,根據地生活好多了。”
粟裕以詫異的神情說:“這可不是真心話吧?”
施亞夫以前坐過國民黨的監獄,他把受刑的情景和在獄中的非人生活情況講給粟裕聽,還開玩笑地說,“我沒參加過長征,可我卻參加過‘短徵’。”
粟裕不解地問:“什麼叫‘短徵’?”
施亞夫說:“長征是爬雪山、過草地、吃樹皮,我在獄中吃的是發了黴的毛稗子,在獄中排字房裡檢字,一天十多小時,一刻不停地來回走動,可出不了這間屋子,這不是‘短徵’嗎!”
粟裕聽了發笑不止。
施亞夫是一個富有傳奇的英雄。星光下,施亞夫用帶著南通地方口音的語言告訴粟裕他在汪僞陣營裡的種種事情。
施亞夫是南通人,十六歲加入中國共產黨,參加了中國工農紅軍第十四軍,主要是從事地下工作,曾在蔣光鼐的十九路軍活動。一九四一年受命打入汪僞時,他蒐羅了兩、三百雜牌軍冒充汪僞綏靖軍第七師,用一本上海市電話號碼簿、一本《百家姓》、幾本喜喪人情的帳本胡亂編造了八千多名官兵的姓名和槍支號碼。而汪清衛在南京聽說有這麼一支冒牌的部隊並不生氣,反而真的委任他爲第七師中將師長。談及汪精衛,施亞夫說汪精衛很聰明,有演講天賦,講話很有鼓動性。他在僞中央政府主辦的第一期將校軍官輪訓團的開學典禮上說諸葛亮爲什麼取西川,不拿東吳,是因爲諸葛亮要讓東吳與曹操打,等他們兩敗俱傷之時,再出兵。意思是他汪精衛現在不跟日本人打,讓日本人跟蘇聯打,然後坐收漁翁之利,死不承認自己是漢奸。又說汪精衛在僞組織和僞軍官員面前威風凜凜,可一到鬼子面前就是個奴才,是個純粹的兒皇帝。他對日本主子言聽計從,不敢有半點怠慢。鬼子毒死他的干將李士羣,汪精衛不敢發半點脾氣。說到鬼子,施亞夫說鬼子很驕橫。汪精衛的日軍顧問晴氣慶胤只是一箇中佐,可在汪精衛面前卻非常神氣,汪精衛基本都是聽他的。在鬼子召開的作戰會議上,僞軍軍官幾乎沒有發言權,即使有那麼一點發言權,決定權也完全在鬼子。一般鬼子講話,不能插話,否則會大怒,有時還會打人。但鬼子上下對他算客氣,因爲施亞夫是南通地區日僞軍棋社社長,鬼子還經常找他下圍棋。
施亞夫應當是是蘇中地區唯一與交戰雙方高層都見過面直接打過交道的人。如汪僞方面的汪精衛、周佛海、李士羣及僞軍各師以上頭目,日寇方面日本華中派遣軍總司令畑俊六、南浦旅團長、小林師團長,新四軍這方面粟裕、葉飛、陶勇、陳丕顯。
施亞夫對粟裕十分敬佩。在敵營兩三年裡,他親眼目睹日僞的頭目因粟裕這個人物的存在而焦頭爛額。他從另一個視角看到粟裕怎樣度過了他抗戰中最艱苦的歲月,又怎樣率領蘇中抗日軍民由以前被動防禦轉化爲現在的主動出擊,由局部反攻向全面反攻過渡。在地圖上看抗日根據地,從前是處在被敵人分割、包圍的態勢,現在看去,這一態勢正在轉變爲敵人的孤立據點被大片抗日根據地所封鎖和包圍。
粟裕讚歎說:“你是我們大英雄呀,沒有你捨命送來的情報,我們不知要多走多少彎路,多付出多少代價呀!蘇北汪僞‘清鄉’《總綱》剛出籠,你就將全部情報送到我們這裡,這些情報對我們粉碎日僞軍的‘清鄉’陰謀起了重要作用。”
“師長過獎,我做得不夠,遠遠不夠!”施亞夫感受到一種溫暖洋溢在他的周圍,從前在敵營裡受盡的委屈、羞恥此刻消失得無影無蹤。他覺得吃的所有苦,冒的所有險都值得。但他也真的有一點害羞了。
一九四一年七月初,施亞夫把日僞將出動一萬七千人進攻新四軍軍部的情報發給四分區的陶勇,但這個情報卻沒有送到四分區司令陶勇手中。原來當時爲了加強情報的隱蔽性,四分區敵工部與施亞夫約好,用香菸和火柴表示敵人掃蕩的兵力:半盒火柴,表示敵人出動的是一個小隊的兵力;一盒火柴,代表的是敵人的一個大隊;而一盒大炮臺香菸呢,則說明敵人出動了一個聯隊。那天,施亞夫送出去的是十盒香菸。沒想到在傳遞的過程中,有個情報員以爲這是從敵佔區送來的慰問品,便自作主張地分給來抽了。南浦的這次的掃蕩最終被粉碎,但完全是靠新四軍自己的頑強抵抗。因爲這事陶勇直接從新四軍如東團內抽調出兩名得力的參謀來協助施亞夫工作。在那次反“掃蕩”中,粟裕率所部乘敵後方空虛,採用“圍魏救趙”的戰法進攻南浦的司令部所在地泰州,迫使南浦率部從鹽城南撤回防,尋殲粟裕的主力,從而粉碎了這次“掃蕩”。當時施亞夫不知情,還以爲是自己的情報起了大作用。
主賓談得開心,不覺夜深,施亞夫察覺後忙告辭而去。粟裕和他談得來,意猶未盡,送出幾步,要施亞夫常來。
施亞夫真心仰慕粟裕,極想接近粟裕,出門時得了這句話,放在了心上。過了些時日,他在營中一時無事,撐了船過了草蕩,又來到固晉。
這一次粟裕正伏案查看全國地形圖。當時蘇中根據地正在向日僞發動反攻,日寇卻在向國民黨駐守的河南、湖南進攻。上半年四月日寇在河南打得四十萬國民黨留守部隊潰不成軍,隨後日寇又在湘北沿粵漢鐵路向南發動進攻,佔領長沙,猛攻衡陽。兩人談話,免不了要說及衡陽的戰事。
粟裕憂慮地對施亞夫說:“衡陽這一帶地形很好,有利條件很多,現在鬼子正在進攻,如果決心守,還是能打一氣,能夠守住,就怕國民黨不想守,那就完了。”
這話說了不到半個月就傳來衡陽失守的消息。——國民黨高層沒有打算守衡陽,他們給第十軍方先覺將軍的命令只是堅守十天到兩週時間,沒有給方先覺援兵。方先覺孤軍奮戰,堅持了四十七天,斃傷日寇一萬二千多人。
粟裕關注全局,料事如神,施亞夫內心對粟裕的敬重又增一份。
屠戶講豬,書生說書,軍人談怎麼帶兵。一次粟裕問施亞夫:“紅十四軍打仗時,對傷員是怎麼辦的?”
施亞夫說:“我們的赤衛隊,是土生土長的羣衆,軍民關係很親密。戰土掛了花,羣衆很快會趕來救護,還趕緊幫助隱蔽傷員。”
粟裕點點頭,說:“軍民關係密切確實是克敵制勝的法寶。還有就是一定要選一個好的司務長,把供給搞好,讓戰士們吃飽穿暖。對司務長要求一定要嚴格,他的工作做好了,戰士才能得到照顧。”
過後幾天,粟裕得到情報,說有一架B26重型轟炸機在轟炸日軍吳淞口軍港時被日軍地面火力擊中,飛至蘇北射陽地區時,五名機組人員被迫棄機跳傘。當時美軍飛行員的處境十分危險,他們降落的地點離日軍射陽據點只有一公里,據點內的鬼子已出動搜捕他們。粟裕發急電給駐在射陽附近一旅旅部,命令他們想盡一切辦法、不惜一切代價救出這五名美軍飛行員。
一旅接到電報後立即派出一個營的兵力將這五名飛行員從鬼子的槍口下搶了出來,用牛車送到固晉。美軍飛行員來到固晉後住在村東頭的大廟裡,負責的是是一位中校,叫薩伏埃?雷蒙。自太平洋戰爭爆發後,薩伏埃?雷蒙來華作戰,駕駛著B26重型轟炸機在上海至南京一線,對日軍重要軍事設施執行轟炸任務達數十次,每次都給敵人致命打擊。
粟裕在師部設宴招待薩伏埃?雷蒙的機組人員,由葉飛、管文蔚、陳丕顯、劉先勝、陶勇、地方黨政負責同志及當地知名人士作陪。粟裕讚揚了薩伏埃?雷蒙五位飛行員支援中國的抗日事業及他們的英勇行爲,希望他們在此安心休息,把身體養好了,重駕戰機,再去狠狠打擊日軍。雷蒙中校則代表全體飛行員表示感謝。
這是一個好的信號,意味著大反攻的日子不遠了。此時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已進入大規模戰略反攻,歐洲戰場上希特勒處於東西夾擊的困境之中,亞洲戰場上日寇也是面臨窮途末路。美軍已準備在中國登陸,並向延安要求八路軍、新四軍配合作戰,華中局已經接到毛澤東電報,開始佈置吳淞、寧波、杭州、南京間,特別是吳淞至寧波沿海及滬杭甬鐵路沿線地區的工作。
到了十月,華中局饒漱石等領導根據中央的指示決定派第一師主力過江南下,向蘇浙地區挺進,指揮人選則根據中央的意見派葉飛、朱克靖擔任。粟裕聞訊給致電華中局和軍部,請求由他率領蘇中第一批主力部隊執行南進任務。
粟裕南進有其優勢。他在蘇浙地區先後有抗日先遣隊、浙南三年游擊戰爭、新四軍先遣支隊和江南指揮部幾個階段的經歷,對那裡的地理、社情較爲熟悉。粟裕過長江到蘇中後仍一直關注著那裡形勢的發展,保持有與浙東的海上通道。一九四二年日軍發動浙贛線戰役佔領金華、蘭溪、進賢、東鄉等大片地區後,粟裕曾向華中局和軍部建議增派部隊向浙江發展。後來華中局派譚啓龍、何克希等到浙東領導浙東工作時,粟裕給以積極的多方面的支援並從部隊中抽出幾個曾經在浙江打過遊擊的得力幹部如張文碧、劉亨雲隨何克希前往。現在活躍在江南的王必成、陳鐵君、張文碧、劉亨雲都是他以前的舊將。
粟裕的請求引起華中局和軍部的重視,他們回電表示同意,並將情況及粟裕的建議電報發給延安毛澤東、***並報陳毅。
那些日子裡,施亞夫依舊常來。粟裕忙,施亞夫就默默地離開;粟裕不忙,兩人總要聊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