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四三年六月二十三日,薜元愷從四分區實地察看日僞的封鎖與抗日軍民**的情況回到吳家橋。才進屋,見偵察參謀嚴振衡和測繪參謀秦叔瑾在收拾行李,詫異地問:“又要轉移嗎?”
嚴振衡說:“我們和師長要到軍部黃花塘去!”
粟裕聽到他們的說話,從另一間屋子走過來,薜元愷連忙給粟裕敬禮,將四分區的情況向粟裕做了彙報。
鬼子和僞軍竹籬笆將南通、海門、啓東及餘皋縣一部用竹籬笆完全圍了起來。他們將封鎖線視爲“清鄉”的一個“法寶”,專門調集僞三十二師與三十四師擔任警戒,不斷沿封鎖線巡邏,發現有人靠近就開槍,還恐嚇羣衆:“誰拔一根竹子,誰就是新四軍”,“哪家田邊少一根竹子,哪家就是私通**”,“竹籬笆通上了電,誰碰上就要被電死?!?
薜元愷說:“老百姓還真拿它沒辦法,詛咒說:可恨鬼子臭王八,竹籬笆,硬分家,糧田荒了沒法種,有田有糧收不到它。後來四分區地方武裝、短槍隊、區隊來了,給老百姓壯膽,教他們拔籬笆,如果鬼子和僞軍找麻煩,讓老百姓賴賬,說是新四軍游擊隊的幹活?!?
幾個人笑了起來。
粟裕沉思良久,說:“看來要想個辦法,給日僞致命一擊?!没馃?,行不行?”
“我看可以,有的地方羣衆用火燒,比用手拔快得多,而且省力?!鞭翟獝鸹卮稹?
正在四分區的陶勇與粟裕想到了一塊,並和吉洛、張震東商量後發電報向粟裕請示,粟裕立即回電同意陶勇的方案,並指示二分區和三分區積極配合四分區的行動。
當天晚上,粟裕帶著上繳軍部海產品等物資和經費離開吳家橋,同行的有嚴振衡、秦叔瑾、管理科的王重,還有一個警衛連。第二天下午到湯家舍臺北獨立團駐地。第三天到林葛莊興化獨立團駐地。
臺北獨立團和興化獨立團是二旅李忠民的六團下放到地方,與臺北、興化地方武裝合編的部隊。興化獨立團派出一部,將粟裕護送到王文二垛。
沿途所見,滿田黃秧,河邊風車林立。衆人心情愉快,唱起了《四季風車歌》:
“春風呀吹來呀暖又暖噯!風車呀團團轉,
播種插秧家家忙,爲了抗日多生產。
救國公糧齊繳足,軍隊呀吃飽好作戰。哎咳哎咳喲!
夏風呀吹來呀熱又熱噯!風車呀種如梭,
太陽當頭要車水,田裡水滿稻子活,前線勝利靠軍隊,一年呀收成靠風車,哎咳哎咳喲!
秋風呀……”
二十六日到安豐北邊的野陳家,附近駐紮有七團的一個營。四分區因爲是小林信男“清鄉”區,地盤有些縮小,爲彌補這種損失,粟裕將七團調給十八旅的劉先勝,要他們在淮寶、高寶地區開闢新區。
二十八日在晚間逆風坐船連過兩道封鎖線。七月一日下午十八旅長劉先勝的旅部。劉先勝護送粟裕一行到譚家套住了兩個晚上。在譚家套得到四分區在陶勇和吉洛的領導下將小林信男構築的幾百裡竹籬笆燒得精光的消息。
七月三日劉先勝送到刁家莊,七月六日,在十八旅作戰科長蔡嘯的護送下通過昭關壩。昭關壩的僞軍暗通新四軍,他們關起門,佯作不知,放他們通過。
粟裕過運河後乘船過邵伯湖,在揚州城北十五公里邵伯湖南岸的黃玨橋登陸,隨後越過揚(州)天(長)公路,經顧家大莊、榮興集、馬莊、大通鎮,於七月十二日到達新四軍軍部駐地江蘇省盱眙縣觀音寺鎮黃花塘。
黃花塘是安徽、江蘇交界地區的一個小村莊,當時屬安徽省,因有一口常年乾涸難得蓄水的池塘而得名。這一地區是新四軍二師的中心地區,大部爲丘陵,地形起伏多變,進可攻,退可守,加上這個地區距國民黨頑固派軍隊的基本作戰區較遠,磨擦較少,羣衆基礎好,政治局面相對穩定,一直是二師師部的駐地。一九四三年一月十日,陳毅、饒漱石率新四軍軍部和華中局機關由江蘇鹽城遷到這裡,二師師部則遷到來安縣大劉郢,黃花塘成爲新四軍繼雲嶺、鹽城之後的指揮中心。
新四軍在“皖南事變”後已擁有蘇南、蘇中、蘇北、淮南、淮北、皖江、鄂豫、浙東八個戰略區的抗日民主根據地,橫跨五省,與華北八路軍形成南北呼應的戰略態勢。
新四軍的七個主力師中,有一師、二師、六師和七師是原來的新四軍發展起來的,黃克誠的三師、彭雪楓的四師是八路軍四、五縱隊發展起來的,**的五師比較特殊,他的部隊既不是由原南方游擊隊組成,也不是由南下的八路軍部隊組成,而是師長**從延安帶一部分幹部過去自己發展起來的,名義上屬新四軍序列,實際上受中央直接領導。羅炳輝的二師、彭雪楓的四師、傅秋濤的七師三個師,在淮南、淮北、皖中三地互爲犄角,鼎立江淮,東逼南京的侵華日軍大本營,北扼徐州日軍華北派遣軍,西瞰武漢京廣交通線,南控長江水上運輸大動脈。黃克誠的三師、粟裕統一指揮下的一師、六師則自北而南虎踞江蘇。粟裕的兩個師一北一南扼守長江口,直接威脅日僞統治中心南京和上海。
粟裕此行是參加軍部的整風會議和彙報工作。軍部按中央指示對師長以上幹部開展整風運動,陳毅、饒漱石發電要粟裕親自到軍部參加整風運動。整風運動是**組織和成員的一種自我完善。
到黃花塘後,粟裕在陳毅和饒漱石的帶領視察司令部各科。陳毅資格老、能力強,威望高。饒漱石則大權在握。在新四軍的歷史上,客觀上一直存在著軍政主官不和的現實。先是葉挺與政委項英間的分歧與爭議,爾後是代理華中局書記饒漱石與代理軍長陳毅不和。此時饒、陳二人矛盾尚未公開,但兩位首長之間關係微妙。但不管陳毅還是饒漱石對粟裕都十分重視。
當粟裕在軍部各科視察時,管理科長王重則在準備去揚州接楚青,嚴振衡、秦叔瑾和特務連則移往大通鎮,後駐在李家樓。秦叔瑾得了瘧疾,發寒發熱,嘔吐。
七月三十日粟裕到第二師見羅炳輝和譚震林。二師是饒漱石親自蹲點搞整風的部隊,值得學習和借鑑的方面很多,所以粟裕直到八月十號纔回到軍部。到揚州的王重已經將楚青接到黃花塘,粟裕與愛侶重逢,得悉兒子在揚州安好,滿臉喜氣。
回到軍部後,粟裕讓秦叔瑾到黃花塘來繪製蘇中四分區反清鄉要圖,隨後向軍部機關和直屬隊介紹了蘇中反“清鄉”鬥爭情況。
時日寇新的部署已於七月下旬調防完畢。日寇第七十師團司令部設在揚州,第六十九旅司令部移駐東臺,第七十旅司令部駐鎮江,每個大隊擴編爲五個中隊。第五十四、五十五大隊開揚州整編,原防由巖切直屬隊及各大隊抽機動部隊接替,五十二大隊仍駐如皋、海門及靖泰線。五十一、五十三大隊至鹽阜區接防。僞軍方面,日寇爲分散與國民黨李明揚關係緊密的李長江部,在七月間調李長江二十四師顏秀五部去江都,二十五師秦慶霖部調泰州以東至姜堰線警備,令二十六師延伸至立發、柴灣、海安、丁所沿線。
蘇中軍區的形勢繼續緊張。
八月二十日,日僞北自阜寧,西自高寶、江都,南自如皋調集兵力,從東臺、海安等地,突然向二分區臺南、臺北地區猛撲。此次“掃蕩”日僞出動日寇四千多人,僞軍三十五師、三十三師、二十八師、二十二師各一部約四千多人,總計出動八千多人?!皰呤帯蔽逄?,撲空後分批退回,又轉向三分區“掃蕩”,也撲空。在敵情嚴重的四分區,日僞企圖進一步強化南通,但所有清剿計劃全部落空,敵“清鄉”人員及特工在新四軍的打擊和爭取下紛紛向新四軍自首,各種跡象表明敵對四分區的“清鄉”可能告一段落。
粟裕發電報指示,如果通中、通西各據點之敵全部撤退,即可能是“清鄉”暫告結束。四分區應抓住此次反“清鄉”勝利,在羣衆中進行深入宣傳教育,以提高鬥爭熱情與信心;對各界人士應進行普遍慰問,以便更進一步團結他們,對蒙難民衆應發動各階層人士進行普遍救濟;對僞軍則應擴大我反“清鄉”偉大勝利的宣傳,以促其動搖。粟裕特別提醒他們:“必須防止輕敵與驕傲,以防止敵人反襲?!?
整風運動到月底提前結束,歸心如箭的粟裕立即把偵察參謀嚴振衡來,佈置回蘇中的準備工作。
他說:“這次來淮南,我們走的是南線,興化、江都、高郵地區和淮南路東的南部、中部都去了一下,情況比較瞭解了?,F在要回蘇中了,我不想再走老路,想從北面繞回去,從龍崗坐帆船經閔家橋到黎城鎮(今金湖縣)的淮河口,再視情況乘船或步行到淮安、寶應以西地區看看,爭取在平橋以南、涇河附近過運河,再向南、向東南迴三倉地區去?!?
嚴振衡聽了當時一愣:因爲淮安、寶應以西地區和平橋以南、涇河附近地區敵情較爲嚴重。回蘇中可走的路很多,爲什麼首長要繞得這麼遠,而且專揀他們從來沒到過、敵情和地形較複雜,而他們的地方工作較薄弱,甚至完全沒有地方工作的地區走呢?
嚴振衡有點緊張,但粟裕主意已定,他就不便多問,也不好提意見,和秦叔瑾一起按粟裕的佈置帶著警衛連到移往銅城,隨後到龍崗。
嚴振衡和秦叔瑾離開黃花塘後,粟裕和妻子楚青及王重也收拾行李準備前往龍崗。
臨行,粟裕得到原蘇中二分區副司令喬信明從上海治病回到軍部療養、臨時住在招待所的消息。當時粟裕已定於當天下午出發,王重等隨行人員都已做好準備,正在午休。爲了不影響他們的休息,粟裕抽出午休時間,帶了一些錢,一個人冒著酷暑匆匆前去軍部招待所看望喬信明。
到招待所時喬信明夫妻正在睡午覺。聽到粟裕的喊聲,躺在牀上的喬信明急忙用手撐著身體坐起來,激動地喊了一聲:“粟司令!”
他真是做夢也沒想到遠在蘇中的粟裕會來看望他的,喉頭就像被棉花塞住似的說不出話來了。
汗水把粟裕的衣服都溼透了。喬信明的妻子於玲趕緊從水缸裡舀了盆涼水給粟裕擦臉。天實在太熱了,汗還是不斷地冒出來。
“我這次是到軍部開會的,因情況變動,今天下午就要走,所以只能抽中午時間來看看你了?!闭f著,粟裕從口袋裡掏出一個信封,交給喬信明說:“這是我帶給你的休養費,軍部困難多,所以給你帶一點錢,自己買些東西,補充營養,讓身體快點好起來!”
喬信明是湖北大冶人,原來在彭德懷的紅三軍團當兵,隨後在方誌敏手下當參謀??谷障惹碴犜趹延裆绞Ю麜r,喬信明因彈盡糧絕而被捕,腳上銬著九斤半重的腳鐐在監獄中度過三年。後在徐特立的親自營救下重返革命隊伍,走上抗日前線。由於長期的艱苦生活和三年牢獄,身體跨了,連馬也不能騎,只能坐在擔架上工作,直到下肢失去知覺,才被迫離開了工作崗位,潛往上海治病。然而治病效果不好,只得回軍部療養。
喬信明是新四軍裡的一員猛將。他和葉飛率江抗二路孤軍東進,攻佔滸墅關,截斷京滬鐵路,火燒虹橋機場,殺得日寇聞風喪膽;在郭村保衛戰中,他曾率一個營在頑軍包圍圈裡如入無人之境,打得頑軍到處亂竄;在黃橋決戰中,是他帶領一營在亂軍中將翁達的獨立六旅旅部消滅;在二分區他主管武裝這一塊,領導東臺人民建立了牢不可破的抗日根據地。
喬信明想起以前馳騁疆場是多麼的勇武神氣,現在卻被病魔捆住了手腳,上不了戰場殺不了鬼子不說,還成了一個廢物、累贅,頓時百感交集,禁不住失聲痛哭。
粟裕理解他的心情,安慰他說:“俗話說:‘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與犧牲的同志相比,你還有座青山。你好好休養,即使不能走路,革命工作還是有你做的!”
喬信明心境豁然開朗,臉上綻開了笑容。
與喬信明夫妻握手告別後,粟裕回到張莊,和王重前往銅城,後到天長縣龍崗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