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068章 東都之變【二】

王世充獲悉此消息,勃然作色,當(dāng)下就命令手下將士披甲執(zhí)銳,攻打含嘉門,圍攻宮殿。時(shí)已三更,元文都被外面的人喊馬嘶聲驚醒。他獲知王世充發(fā)動(dòng)兵變以誅殺自己,不由得陷入極度恐惶之中。爲(wèi)此,他連忙跑進(jìn)乾陽殿,召集侍衛(wèi)保護(hù)自己,命令他們緊閉宮門以拒敵。

這時(shí)候,王世充已率兵攻入了宮殿之內(nèi)。元文都感到大事不妙,心想光靠這幾個(gè)侍衛(wèi)是無法擋住王世充的進(jìn)攻。於是沉吟了會(huì)兒,他就令將軍跋野綱領(lǐng)兵出去抗擊王世充的叛軍,把他們趕出宮外。然而,跋野綱是個(gè)識(shí)時(shí)務(wù)的武夫,他清楚元文都必喪命於王世充手下。因此,他不等王世充與自己交戰(zhàn),就主動(dòng)下馬投降了他。

元文都在宮殿中傻傻等候著跋野綱的好消息,誰知得到的竟是他不戰(zhàn)而降的事實(shí)。爲(wèi)此,他大動(dòng)肝火,痛罵了跋野綱一番,然後決定親率侍衛(wèi)從玄武門出去攻打王世充軍的後頭。可宮門緊鎖,無法出去。此時(shí)右武衛(wèi)大將軍皇甫無逸遣費(fèi)曜、田闍領(lǐng)兵與王世充激戰(zhàn)於太陽門。然終因?qū)嵙Σ粷?jì)而節(jié)節(jié)敗退,最後顧不上宮內(nèi)的皇泰主和元文都他們,飛馬逃出宮城之外了。

在一片廝殺聲中,東方露出一縷曙光,天漸漸地亮了起來。這時(shí),元文都從段瑜手中接過了鑰匙,將宮門打開。然後,他準(zhǔn)備率軍從太陽門出戰(zhàn)。可剛衝出大門,就被王世充的士卒擋住了去路。元文都自知突不出重圍,只得抽身逃回乾陽殿以避刀鋒。王世充見太陽門已洞開,就趁機(jī)攻入。

進(jìn)了太陽門,王世充命令自己的手下立即搜捕盧楚、皇甫無逸等異己分子。皇甫無逸見大勢已去,當(dāng)下就拋下老母妻兒,砍破大門,朝長安方向逃亡。盧楚來不及出逃,只好躲藏在太官署,以避亂軍搜捕。然終未逃過此劫,不多久就給王世充的部下抓獲。大將董浚親自將盧楚提著到王世充跟前,請他發(fā)落。王世充見到盧楚目露兇光,厲聲斥責(zé)他一頓。盧楚雖外表文弱,可胸中有股凜然正氣,因而視死如歸。他怒目瞪視著王世充,大罵他爲(wèi)逆賊。王世充怒不可遏,一劍刺向盧楚。

殺掉盧楚,王世充一轉(zhuǎn)身命令手下繼續(xù)攻打紫微門。他想借此敲打皇泰主,好讓他出來與自己談判。

果然,不一會(huì)兒皇泰主楊侗就令鴻臚卿崔善福登上紫微觀,質(zhì)問王世充爲(wèi)何舉兵作亂。王世充下馬,仰頭望著崔善福高聲答道:

“臣非作亂,只因元文都、盧楚等反賊對(duì)臣橫加陷害,爲(wèi)自保不得已而爲(wèi)之。”

“既如此,那就請王將軍收兵息事吧!”崔善福扯著粗嗓門對(duì)王世充嚷句。

“臣願(yuàn)息兵,以免再驚皇上。”王世充口氣堅(jiān)定地亮出底牌,“然請殺元文都,臣甘願(yuàn)受刑罰!”

“王將軍何故如此,元大人乃皇上肱股,豈可讓皇上折一臂呢?”想了想,崔善福用央求的語氣說道,“請王將軍網(wǎng)開一面吧!”

“元文都與我乃水火也,不可相容!”王世充揮鞭指著高高立於門牆上的鴻臚卿,斬釘截鐵地回答道,“若元文都不死,臣定當(dāng)率軍攻入乾陽殿,手刃仇敵,然後任由皇上處置。此仇不報(bào),本將軍誓不罷休!”

崔善福見王世充態(tài)度如此強(qiáng)硬,自知多言無益,就下去向楊侗覆命。皇泰主聽說王世充要?dú)⒆约旱膶櫝荚亩迹难e自是一百個(gè)不樂意。可他也明白如不答應(yīng)王世充的條件,那他定會(huì)派兵攻破乾陽殿,活捉元文都,甚至很有可能會(huì)危及到自己的安全和地位。因此爲(wèi)了自保,楊侗似乎只有舍卒保車這條老路可走了。但他內(nèi)心對(duì)元文都充滿了顧念之情,因而遲遲不肯下令捉拿自己的愛卿。

這時(shí),段達(dá)深知元文都明白真相後不可能束手就擒,因此使出一計(jì),詐稱皇上請?jiān)亩忌套h反擊王世充之事。元文都一時(shí)糊塗,居然信以爲(wèi)真,開門從殿內(nèi)走了出來。段達(dá)見元文都中了自己的計(jì),忍不住仰面哈哈大笑數(shù)聲,一揮手令手下把元文都綁了。元文都大驚失色,知道自己遭段達(dá)等人暗算,然爲(wèi)時(shí)已晚。他一邊厲聲怒罵段達(dá),一邊掙扎著朝紫微觀走去。

楊侗看見自己的寵臣如此痛苦不堪,不禁悲從中來。他忍不住對(duì)著元文都默然垂淚,良久方令將軍黃桃樹把元文都交出去,任由王世充處置。元文都自知必死無疑,反而冷靜了下來。他撲通一聲給皇泰主行了個(gè)大禮,然後悲聲對(duì)他說句:

“臣死不足惜,只是臣死之後,王世充必會(huì)加害皇上。臣請皇上多加小心啊!”

說罷,元文都充滿絕望的眼睛裡滾落出兩顆淚珠來。接著,他一扭頭,帶著親赴刑場的悲愴,跨出了城門。

很快,元文都被黃桃樹押解到興教門。王世充已立在那兒恭候多時(shí)了,他瞧見元文都,心間洋溢著無限的歡快,禁不住對(duì)著自己的仇家縱聲大笑。此刻,元文都已完全將生死置之度外,他用輕蔑的眼光掃視了眼自己的政治對(duì)手。沉默片刻,他痛罵了番王世充。

王世充一言不發(fā),嗖地一聲拔出劍,用力刺向?qū)Ψ降男靥拧R还梢蠹t的熱血如水注般噴射出來,濺在他的面頰上。他咬著牙,伸開手掌擦了把臉上的血跡,兩眼死死地盯住緩緩倒下的仇敵,嘴角邊露出絲猙獰的冷笑

王世充信守諾言,幹掉元文都後,就立馬令將士卸甲棄戈。持續(xù)了近兩個(gè)時(shí)辰的廝殺終於停止了,宮殿內(nèi)外一片沉靜。王世充警惕性極高,爲(wèi)了預(yù)防殿內(nèi)侍衛(wèi)行刺自己,在入宮拜見皇泰主之前將他們?nèi)繐Q成自己的人。完畢,王世充方纔擡頭挺胸,闊步邁向乾陽殿,叩見皇泰主。

皇泰主雖因今日之事對(duì)王世充心存芥蒂,可他清楚要保住東都就不能開罪這位兵權(quán)在手的大將軍。因此,他盡力壓制住心中的怒火,用較爲(wèi)溫和的語調(diào)責(zé)問拜伏於地的大臣:

“王世充,你膽大妄爲(wèi),竟敢不稟奏朕,就擅自舉兵誅殺朝廷大臣。你說,這是爲(wèi)臣之道嗎?”

王世充知道楊侗不敢對(duì)自己怎麼樣,心生邈視之意,卻故作誠惶誠恐之狀,伏地哭拜道:

“此乃臣之罪過,請皇上恕罪!臣承蒙先皇厚愛,粉身碎骨也難以報(bào)答皇恩,豈敢有二心。今日之事,實(shí)爲(wèi)所逼。元文都包藏禍心,欲與李密勾結(jié)危害社稷。此賊怕臣不同意,便欲加害於臣。臣迫於求生,來不及稟奏皇上。然臣實(shí)無惡意,也不敢忤逆皇上。此心昭昭,日月可鑑,請皇上明察!”

皇泰主也不糊塗,他當(dāng)然清楚王世充所說非實(shí)情,只不過是藉此掩蓋自己的真實(shí)企圖。說到底,王世充就是想剷除元文都這股異己勢力,以便獨(dú)攬大權(quán)。楊侗自然不想看到王世充專權(quán)宰政,這對(duì)自己很不利,所以,他暗自支持元文都、盧楚等人與王世充分庭抗禮,甚至消弱他的勢力。然而如今元文都完敗於老奸巨猾的王世充手上,所有的計(jì)劃都宣佈落空了。爲(wèi)此,楊侗感到很失望,很難受。

但是他又不能將這份怨氣撒在王世充頭上,這很可能會(huì)激怒他,從而使他做出不利於自己的瘋狂舉動(dòng)。爲(wèi)今之計(jì),最明知的做法就是想辦法穩(wěn)住這隻惡狼,讓他儘量服從自己,繼續(xù)爲(wèi)自己賣命。這麼一想,楊侗慢慢地緩和了面色,語氣頗爲(wèi)和悅地說:

“愛卿之心,朕自當(dāng)深察。卿無罪,朕豈能加罪於你!如此,則不寒了天下功臣之心嗎?”

“謝皇上不殺之恩!”王世充聞之,叩頭拜謝,接著信誓旦旦地說,“皇上對(duì)臣有再造之恩,臣願(yuàn)爲(wèi)皇上肝腦塗地,死而無憾!”

皇泰主對(duì)王世充的表白半信半疑,然他深知王世充爲(wèi)人奸詐殘暴,又手握東都之重兵,若不重用他,很可能會(huì)促使他叛逆自己,甚至置自己於死地。因而,楊侗只能給王世充高官厚祿,以拉攏他替自己賣命。於是,很快皇泰主頒詔,任命王世充爲(wèi)尚書左僕射,專宰朝政。

王世充大權(quán)獨(dú)攬,飛揚(yáng)跋扈,他大力剷除異己,捕殺趙長文、郭文懿、盧之意等異己者,同時(shí)又任用親信,命兄長王世惲爲(wèi)內(nèi)史令,監(jiān)視皇泰主的一舉一動(dòng),又令兒子和弟弟爲(wèi)軍隊(duì)統(tǒng)領(lǐng),其餘軍政部門也安插自己的人主管。如此一來,東都完全掌控在王世充的手中,而身爲(wèi)皇帝的楊侗變成了一個(gè)無力主政的傀儡。

在王世充與元文都內(nèi)鬥的同時(shí),李密跟宇文化及正在衛(wèi)州激戰(zhàn)。瓦崗軍的確驍勇善戰(zhàn),大戰(zhàn)一番之後,終於擊敗了宇文化及,並獲得宇文化及大將王軌、陳智略、樊文超、許敬宗等十餘人。然而這一場惡戰(zhàn)也使得李密損兵折將,傷亡慘重,直接導(dǎo)致了瓦崗軍進(jìn)一步走向衰敗。正因爲(wèi)如此,這場勝利並沒有令李密感到多少凱旋的欣喜,他滿腹憂傷地帶著滿營傷兵,朝東都而來,打算入朝主政。

可到溫縣,噩耗就傳到了李密的耳朵裡,他的政治盟友元文都、盧楚等人皆爲(wèi)王世充殺掉。這料想不到的變故著實(shí)令李密驚慌失措,一時(shí)間不知如何是好。李密清楚王世充發(fā)動(dòng)政變殺掉元文都的原因,其目的就是爲(wèi)了主宰朝政,獨(dú)霸東都。既然如此,那他也就容不下他這個(gè)要跟自己爭權(quán)奪勢的異己分子了。而現(xiàn)今東都軍權(quán)已落入王世充手中,他必定會(huì)想方設(shè)法阻撓自己入朝主政。如此,東都是進(jìn)不去了。

這麼一想,李密不禁仰天長嘆,滿腹憂傷與憤懣。他做夢也沒想到,自己付出了這麼沉重的代價(jià),到頭來竹籃子打水一場空。此刻,他有些後悔當(dāng)初的決定,甚至懷疑這是皇泰主、王世充等人早已設(shè)置好的圈套。他很氣憤,卻又無可奈何,只好帶著一身的疲憊與傷痛返回金墉,在那兒屯兵以抗王世充的反擊。

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159章 取美良川【四】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112章 誅殺李密【四】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194章 收服猛將【一】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248章 鄭國滅亡【六】第一卷 大唐開國_第013章 連和突厥【二】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282章 洛水之戰(zhàn)【八】第三卷 北門喋血_第368章 出巡洛陽【五】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190章 千里追襲【七】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159章 取美良川【四】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070章 兵敗高墌【二】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216章 圍攻洛陽【二】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193章 千里追襲【十】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292章 洛水之戰(zhàn)【十八】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131章 齊王敗北【一】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268章 攻取相州【三】第三卷 北門喋血_第337章 將計(jì)就計(jì)【一】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185章 千里追襲【二】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240章 虎牢之戰(zhàn)【十】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153章 兵進(jìn)龍門【四】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230章 齊王顯威【四】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203章 智取慈澗【三】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219章 圍攻洛陽【五】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128章 大涼覆滅【二】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170章 攻取蒲阪【一】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234章 虎牢之戰(zhàn)【四】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249章 鄭國滅亡【七】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097章 平定西秦【六】第三卷 北門喋血_第356章 謀殺行動(dòng)【五】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150章 兵進(jìn)龍門【一】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120章 世充稱帝【四】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191章 千里追襲【八】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085章 輕取偃師【二】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158章 取美良川【三】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101章 招降李軌【二】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202章 智取慈澗【二】第一卷 大唐開國_第009章 剷除異己【四】第一卷 大唐開國_第063章 李淵登基【十六】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288章 洛水之戰(zhàn)【十四】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317章 太子親征【四】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095章 平定西秦【四】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194章 收服猛將【一】第一卷 大唐開國_第058章 李淵登基【十一】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122章 世充稱帝【六】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119章 世充稱帝【三】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173章 攻取蒲阪【四】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109章 誅殺李密【一】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242章 虎牢之戰(zhàn)【十二】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211章 大戰(zhàn)邙山【六】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157章 取美良川【二】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184章 千里追襲【一】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072章 化友爲(wèi)敵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248章 鄭國滅亡【六】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202章 智取慈澗【二】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141章 兵敗介休【四】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176章 謀反未遂【一】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309章 捲土重來【六】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095章 平定西秦【四】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083章 邙山之戰(zhàn)【五】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074章 兄弟之爭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171章 攻取蒲阪【二】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319章 大戰(zhàn)魏州【二】第一卷 大唐開國_第016章 連和突厥【五】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255章 平定江南【六】第一卷 大唐開國_第018章 連和突厥【七】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218章 圍攻洛陽【四】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135章 齊王敗北【五】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154章 兵進(jìn)龍門【五】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300章 洛水之戰(zhàn)【二十六】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320章 大戰(zhàn)魏州【三】第一卷 大唐開國_第033章 兵進(jìn)長安【二】第一卷 大唐開國_第054章 李淵登基【七】第三卷 北門喋血_第365章 出巡洛陽【二】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107章 兵伐河?xùn)|【五】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167章 大敗敬德【一】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143章 文靜之死【二】第三卷 北門喋血_第338章 將計(jì)就計(jì)【二】第三卷 北門喋血_第374章 絕地反擊【六】(二)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114章 殞命聊城【二】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221章 鄭夏聯(lián)手【一】第一卷 大唐開國_第059章 李淵登基【十二】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180章 柏壁之戰(zhàn)【一】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134章 齊王敗北【四】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069章 兵敗高墌【一】第一卷 大唐開國_第064章 李淵登基【十七】第三卷 北門喋血_第337章 將計(jì)就計(jì)【一】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101章 招降李軌【二】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225章 發(fā)兵虎牢【二】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263章 平定江南【十四】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140章 兵敗介休【三】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258章 平定江南【九】第一卷 大唐開國_第051章 李淵登基【四】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136章 齊王敗北【六】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172章 攻取蒲阪【三】第一卷 大唐開國_第062章 李淵登基【十五】第三卷 北門喋血_第336章 刺殺敬德【二】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272章 兵臨邢州【二】第三卷 北門喋血_第373章 絕地反擊【五】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259章 平定江南【十】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291章 洛水之戰(zhàn)【十七】
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159章 取美良川【四】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112章 誅殺李密【四】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194章 收服猛將【一】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248章 鄭國滅亡【六】第一卷 大唐開國_第013章 連和突厥【二】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282章 洛水之戰(zhàn)【八】第三卷 北門喋血_第368章 出巡洛陽【五】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190章 千里追襲【七】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159章 取美良川【四】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070章 兵敗高墌【二】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216章 圍攻洛陽【二】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193章 千里追襲【十】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292章 洛水之戰(zhàn)【十八】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131章 齊王敗北【一】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268章 攻取相州【三】第三卷 北門喋血_第337章 將計(jì)就計(jì)【一】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185章 千里追襲【二】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240章 虎牢之戰(zhàn)【十】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153章 兵進(jìn)龍門【四】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230章 齊王顯威【四】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203章 智取慈澗【三】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219章 圍攻洛陽【五】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128章 大涼覆滅【二】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170章 攻取蒲阪【一】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234章 虎牢之戰(zhàn)【四】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249章 鄭國滅亡【七】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097章 平定西秦【六】第三卷 北門喋血_第356章 謀殺行動(dòng)【五】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150章 兵進(jìn)龍門【一】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120章 世充稱帝【四】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191章 千里追襲【八】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085章 輕取偃師【二】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158章 取美良川【三】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101章 招降李軌【二】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202章 智取慈澗【二】第一卷 大唐開國_第009章 剷除異己【四】第一卷 大唐開國_第063章 李淵登基【十六】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288章 洛水之戰(zhàn)【十四】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317章 太子親征【四】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095章 平定西秦【四】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194章 收服猛將【一】第一卷 大唐開國_第058章 李淵登基【十一】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122章 世充稱帝【六】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119章 世充稱帝【三】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173章 攻取蒲阪【四】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109章 誅殺李密【一】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242章 虎牢之戰(zhàn)【十二】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211章 大戰(zhàn)邙山【六】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157章 取美良川【二】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184章 千里追襲【一】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072章 化友爲(wèi)敵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248章 鄭國滅亡【六】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202章 智取慈澗【二】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141章 兵敗介休【四】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176章 謀反未遂【一】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309章 捲土重來【六】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095章 平定西秦【四】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083章 邙山之戰(zhàn)【五】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074章 兄弟之爭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171章 攻取蒲阪【二】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319章 大戰(zhàn)魏州【二】第一卷 大唐開國_第016章 連和突厥【五】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255章 平定江南【六】第一卷 大唐開國_第018章 連和突厥【七】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218章 圍攻洛陽【四】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135章 齊王敗北【五】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154章 兵進(jìn)龍門【五】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300章 洛水之戰(zhàn)【二十六】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320章 大戰(zhàn)魏州【三】第一卷 大唐開國_第033章 兵進(jìn)長安【二】第一卷 大唐開國_第054章 李淵登基【七】第三卷 北門喋血_第365章 出巡洛陽【二】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107章 兵伐河?xùn)|【五】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167章 大敗敬德【一】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143章 文靜之死【二】第三卷 北門喋血_第338章 將計(jì)就計(jì)【二】第三卷 北門喋血_第374章 絕地反擊【六】(二)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114章 殞命聊城【二】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221章 鄭夏聯(lián)手【一】第一卷 大唐開國_第059章 李淵登基【十二】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180章 柏壁之戰(zhàn)【一】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134章 齊王敗北【四】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069章 兵敗高墌【一】第一卷 大唐開國_第064章 李淵登基【十七】第三卷 北門喋血_第337章 將計(jì)就計(jì)【一】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101章 招降李軌【二】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225章 發(fā)兵虎牢【二】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263章 平定江南【十四】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140章 兵敗介休【三】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258章 平定江南【九】第一卷 大唐開國_第051章 李淵登基【四】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136章 齊王敗北【六】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172章 攻取蒲阪【三】第一卷 大唐開國_第062章 李淵登基【十五】第三卷 北門喋血_第336章 刺殺敬德【二】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272章 兵臨邢州【二】第三卷 北門喋血_第373章 絕地反擊【五】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259章 平定江南【十】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291章 洛水之戰(zhàn)【十七】
主站蜘蛛池模板: 福泉市| 浦江县| 麦盖提县| 合川市| 吴川市| 东乌珠穆沁旗| 平塘县| 泰和县| 延庆县| 祁连县| 广南县| 睢宁县| 集贤县| 白水县| 临潭县| 龙州县| 苍梧县| 余姚市| 墨竹工卡县| 轮台县| 郓城县| 东乡| 高要市| 甘德县| 永吉县| 永兴县| 沙田区| 墨竹工卡县| 赤峰市| 井冈山市| 大理市| 宜黄县| 漠河县| 抚松县| 任丘市| 宣城市| 雅江县| 吕梁市| 阿合奇县| 北票市| 东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