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067章 東都之變【一】

李淵終於如願以償?shù)嘏狭她埮郏隽嘶实郏瑑?nèi)心自是欣喜不已。爲此,他一反慣有的低調(diào)和節(jié)儉,於宮中大擺筵席,犒勞文武百官,又從府庫中取出大量綿帛錢財賞賜自己的功臣。一時間羣臣同慶,歌舞昇平,似乎完全將殘酷的戰(zhàn)爭與嚴峻的形勢拋置腦後。

然而事實並非如此,當李淵從酒精暫時的麻醉狀態(tài)中清醒過來後,他的目光冷冷地投向與自己相毗鄰的“秦帝”薛舉。他清楚薛舉的存在對自己有多大的威脅。他必須儘快把這條惡狼消滅掉,以消除自己的憂慮,並邁出開疆拓土的第一步。因此在興奮過後,他冷靜地思考著即將開展的軍事行動。爲此,他幾乎每日都要跟裴寂、蕭瑀、劉文靜、李世民等大臣討論征討薛舉之事。

這時,朝中衆(zhòng)臣分成兩派。以裴寂、蕭瑀爲首的文臣們主張暫時不打薛舉,理由是連戰(zhàn)數(shù)月,須休養(yǎng)生息,待養(yǎng)精蓄銳後再作良圖。而李世民、劉文靜、屈突通等武將則希望借連勝的勢頭一舉殲滅薛舉這個並不算強大的敵人。兩派之爭令李淵頗爲躇躊,遲遲拿不定主意。

就在李淵猶豫不決之際,薛舉卻果斷率軍大舉東進,企圖攻取長安,顛覆李淵新建的唐王朝。薛舉這一挑釁行徑無疑給了李淵當頭一捧,使他在咬牙切齒的憤恨之中作出了討伐敵人的決定。他很快就下旨任命秦王李世民爲行軍元帥,統(tǒng)帥劉文靜、柴紹、殷開山、屈突通、劉弘基、竇軌、樑實等八路總管軍約二十餘萬奔赴河西,征討薛舉。裴寂、蕭瑀、王珪等大臣見形勢突變,也就只好掉過關(guān)來支持李淵出兵反擊薛舉的舉動。

兩天後,李世民、劉文靜等將帥奉旨發(fā)兵。於是,大部隊冒著火辣辣的太陽,雄糾糾氣昂昂地開赴前線。

在李世民率軍討伐薛舉的同時,宇文化及也已率軍逼迫東都洛陽。皇泰主楊侗聞?wù)f宇文化及要攻佔自己的地盤,不禁六神無主,他手下的一班大臣也是惶恐不安,沒了主意。就在羣臣不知所措之時,蓋琮前來叩見皇泰主,力諫楊侗派使者前往李*遊說,好讓他歸附東都,聯(lián)手一起反擊宇文化及。這的確是個不錯的主意,元文都、盧楚等人當即就附和蓋琮的主張,勸皇泰主遣人前去與城外的李密言和。

楊侗也認爲這是則一箭雙鵰的妙計,既能解自己的燃眉之急,同時又可令宇文化及和李密兩賊互鬥,等他倆軍力消耗殆盡,自己便可出兵輕而易舉地把他們收拾了。到時候,宇文化及和李密必爲自己所擒,這豈非看鷸蚌相爭,坐收漁人之利?這麼一想,楊侗不由心花怒放,那張長時間繃緊的面龐綻出絲笑容。沉默了會兒,他就準了蓋琮的奏摺,並任命他出城遊說李密歸降。

此時,李密率領(lǐng)的瓦崗軍已與王世充的東都軍相持了數(shù)月,進行了一系列規(guī)模宏大的戰(zhàn)役。瓦崗軍雖取得了多次勝利,斬殺了費青奴、劉長恭等多名大將,但始終被困在洛陽堅城之下,無法佔領(lǐng)它。而且由於瓦崗軍長期鏖戰(zhàn),實力逐漸被消弱,開始出現(xiàn)了走下坡路的頹勢。現(xiàn)如今宇文化及又派大將王軌等人率軍攻打黎陽、倉城,致使他窮於應(yīng)付,深感有些力不從心。倘若此時王世充再出城抄瓦崗軍的後背,那情形就極爲不妙,甚至有可能大敗。這一切,作爲瓦崗軍的統(tǒng)領(lǐng),李密是看得十分清楚的,他常爲自己的窘境而愁眉不展。這時候,他就會暗自後悔自己殺掉翟讓,心想如果翟讓現(xiàn)在還在,瓦崗軍也不至於落到這種腹背受敵的田地。然而,後悔是解決不了實際問題,他必須想辦法度過眼前的難關(guān)。

兵陷困境,軍心自然難穩(wěn)。這時候,瓦崗軍中不斷傳出士卒叛逃、將帥言降的風(fēng)聲。李密很氣惱,想用鐵的手腕控制局面,卻又深感力不從心,頗爲無奈。面對強敵夾擊、軍心渙散的不利形勢,李密的思想也開始產(chǎn)生了一絲動搖,他想在宇文化及與皇泰主之間作個選擇,聯(lián)合一方攻擊另一方,如此或可擺脫當前的困境,且能從中漁利。

因此,當東都使者蓋琮帶著皇泰主的招降書來到營中時,李密心中頓生一種莫可名狀的興奮與喜悅。他好生款待了一番蓋琮,並上表向皇泰主乞降,請求討伐宇文化及來贖自己所犯下的罪過。皇泰主楊侗確認李密願歸降自己,大喜過望,隨即就大擺宴席,高規(guī)格接待了李密,並封他爲太尉、尚書令、東南道行臺行軍元帥、魏國公。皇泰主爲了能夠穩(wěn)住李密,親口向他許諾,只要他能平定宇文化及,就請他入朝輔政,位居人臣之首。

李密能得到皇泰主楊侗如此信任和器重,自然喜出望外。他一再向皇泰主表忠心,信誓旦旦地承諾自己一定會盡力平定宇文化及,竭忠輔佐皇上。楊侗聽信李密,又將東都兵權(quán)交付於他,由他統(tǒng)帥全軍。這一下可大大觸動了一向兵權(quán)獨攬的王世充,他對皇泰主過分器重李密大爲不滿,同時也十分忌恨李密奪了他手中的權(quán)力。只不過王世充爲人奸猾,深藏不露,沒讓人察覺到他內(nèi)心的真實想法。因此,誰也沒能發(fā)覺他對皇泰主的怨懟,也沒看出他與李密的不和。

元文都是素來看不慣王世充獨掌軍權(quán)、飛揚跋扈的得意勁兒。今見皇泰主重用李密,授之朝政大權(quán),從而消弱了王世充的權(quán)力,元文都自是喜不自禁。元文都以爲李密足智多謀,頗有雄才大略,且手下兵多將廣,有了他這麼一個大能人必定能平定天下。因此,他想方設(shè)法接近李密,不失時機地巴結(jié)對方。李密心裡明白元文都這麼做的有意,無外乎是想借助自己的力量打壓王世充。而李密對王世充與自己面善心不和的實情也是心知肚明,所以很想同元文都一派結(jié)盟,以震懾王世充,使自己處在更有利的位置。因而,李密也趁元文都取悅自己之際,向他頻頻示好。很快他們倆就結(jié)成了政治同盟,合力挑戰(zhàn)王世充。

王世充見李密跟元文都攪和在一起,且處處同自己作對,心裡頭自然極不痛快。他想自己想要獨攬朝綱,權(quán)傾朝野,那就必須得將這顆刺拔掉。爲此,他絞盡腦汁思謀著對策。以王世充的智慧,找到對付元文都和李密的辦法也不是什麼大不了的難事。這不,不用多久他就頭腦生出靈光,尋得條妙計。他立馬給皇泰主楊侗上了道奏摺,建議他趕緊令李密率軍攻打宇文化及。皇泰主正有此意,算是與王世充不謀而合,便當即準奏,下令李密即日率兵開赴衛(wèi)州,與宇文化及決戰(zhàn)。

李密接到皇泰主的聖旨,心裡非常高興,因爲他從楊侗的詔書中讀到了他對自己的信任和器重。當然更爲重要的是,由於皇泰主對自己堅信不疑,他就沒有了東都的後顧之憂,可以傾盡全力攻打宇文化及。他不無自負地認爲,以自己的實力打敗宇文化及這頭蠢驢根本沒任何問題。故而接到聖旨之後,李密就馬上行動,率領(lǐng)自己的精銳部隊向衛(wèi)州進發(fā)。

王世充一聽說李密的部隊開往衛(wèi)州,心裡一陣狂喜。冷靜後,他就馬上採取第二步行動。他趁大家爲李密連連告捷之機,向自己部下潑冷水,挑撥他們,說元文都、盧楚他們只是刀筆吏,庸碌無能,不久必爲李密所擒。軍士們知道自己的頭兒與元文都有隙,大都不以爲然。王世充不氣也不惱,繼續(xù)煽風(fēng)點火,提醒他們多次與瓦崗軍打仗,期間殺了他們很多父兄子弟,一旦他們成了李密的部下,那肯定沒有一個人能躲避對方的報復(fù),到時只有死路一條。這一下子說到問題的關(guān)鍵之處,衆(zhòng)將士疑慮重重,惶恐不安,一個個向王世充討求生之道。

面對此情此景,王世充心中不由一樂。接著,他神情詭秘地告訴衆(zhòng)人,要想保全性命,那就必須殺掉元文都、盧楚這夥勾結(jié)李密的叛徒,拒李密於東都之外。將士們聽信了王世充的說辭,一個個發(fā)誓支持自己的上司剪除元文都之黨,而且人人滿腹牢騷,憤恨不已。王世充見手下將士被自己說服了,十分高興。隨即,他便跟他們密謀起具體的行動計劃。

王世充一向小心謹慎,然百密也難免一疏,自己的行動還是給元文都察覺到了。元文都得知這絕密情報後,內(nèi)心充滿了恐懼,當即就召集盧楚、段達等人商議。最後他們決定在王世充明日早朝之時,於過道中伏兵誅殺他。這計策應(yīng)該不錯,可惜的是段達擔(dān)心這事不成則必死無疑。考慮再三,他還是決定站到手握兵權(quán)的王世充一邊。於是,他連夜派女婿張志向王世充告密,同時自己也回營下令部隊嚴整以待,以應(yīng)不測。

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158章 取美良川【三】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115章 殞命聊城【三】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080章 邙山之戰(zhàn)【二】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309章 捲土重來【六】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117章 世充稱帝【一】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090章 稱帝魏縣【二】第三卷 北門喋血_第350章 秦王亮劍【二】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129章 大涼覆滅【三】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117章 世充稱帝【一】第一卷 大唐開國_第041章 兵進長安【十】第一卷 大唐開國_第006章 剷除異己【一】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109章 誅殺李密【一】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187章 千里追襲【四】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326章 大戰(zhàn)魏州【九】第一卷 大唐開國_第034章 兵進長安【三】第三卷 北門喋血_第362章 裴寂進諫【三】第一卷 大唐開國_第042章 兵進長安【十一】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316章 太子親征【三】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169章 大敗敬德【三】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131章 齊王敗北【一】第一卷 大唐開國_第056章 李淵登基【九】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306章 捲土重來【三】第三卷 北門喋血_第364章 出巡洛陽【一】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178章 平遙之戰(zhàn)【一】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324章 大戰(zhàn)魏州【七】第一卷 大唐開國_第056章 李淵登基【九】第一卷 大唐開國_第009章 剷除異己【四】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170章 攻取蒲阪【一】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251章 平定江南【二】第一卷 大唐開國_第008章 剷除異己【三】第三卷 北門喋血_第333章 深結(jié)燕王【二】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126章 世充稱帝【十】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208章 大戰(zhàn)邙山【三】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164章 孝基平叛【一】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241章 虎牢之戰(zhàn)【十一】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217章 圍攻洛陽【三】第三卷 北門喋血_第336章 刺殺敬德【二】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203章 智取慈澗【三】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122章 世充稱帝【六】第一卷 大唐開國_第043章 兵進長安【十二】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252章 平定江南【三】第一卷 大唐開國_第003章 力諫反隋【三】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259章 平定江南【十】第一卷 大唐開國_第003章 力諫反隋【三】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144章 文靜之死【三】第三卷 北門喋血_第333章 深結(jié)燕王【二】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094章 平定西秦【三】第三卷 北門喋血_第369章 絕地反擊【一】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255章 平定江南【六】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192章 千里追襲【九】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163章 浩州之戰(zhàn)【二】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296章 洛水之戰(zhàn)【二十二】第一卷 大唐開國_第002章 力諫反隋【二】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312章 捲土重來【九】第三卷 北門喋血_第338章 將計就計【二】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132章 齊王敗北【二】第三卷 北門喋血_第357章 謀殺行動【六】第三卷 北門喋血_第363章 裴寂進諫【四】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182章 柏壁之戰(zhàn)【三】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312章 捲土重來【九】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068章 東都之變【二】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276章 洛水之戰(zhàn)【二】第一卷 大唐開國_第045章 兵進長安【十四】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180章 柏壁之戰(zhàn)【一】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307章 捲土重來【四】第一卷 大唐開國_第063章 李淵登基【十六】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161章 截擊敵軍【二】第一卷 大唐開國_第033章 兵進長安【二】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140章 兵敗介休【三】第三卷 北門喋血_第347章 文幹謀反【六】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082章 邙山之戰(zhàn)【四】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279章 洛水之戰(zhàn)【五】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075章 李軌歸唐第一卷 大唐開國_第023章 霍邑之戰(zhàn)【三】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170章 攻取蒲阪【一】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115章 殞命聊城【三】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241章 虎牢之戰(zhàn)【十一】第一卷 大唐開國_第030章 霍邑之戰(zhàn)【十】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090章 稱帝魏縣【二】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170章 攻取蒲阪【一】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242章 虎牢之戰(zhàn)【十二】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241章 虎牢之戰(zhàn)【十一】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162章 浩州之戰(zhàn)【一】第一卷 大唐開國_第045章 兵進長安【十四】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283章 洛水之戰(zhàn)【九】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264章 兵伐黑闥【一】第一卷 大唐開國_第032章 兵進長安【一】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323章 大戰(zhàn)魏州【六】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068章 東都之變【二】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206章 大戰(zhàn)邙山【一】第三卷 北門喋血_第364章 出巡洛陽【一】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080章 邙山之戰(zhàn)【二】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267章 攻取相州【二】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134章 齊王敗北【四】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289章 洛水之戰(zhàn)【十五】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091章 稱帝魏縣【三】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083章 邙山之戰(zhàn)【五】第一卷 大唐開國_第013章 連和突厥【二】第三卷 北門喋血_第347章 文幹謀反【六】
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158章 取美良川【三】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115章 殞命聊城【三】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080章 邙山之戰(zhàn)【二】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309章 捲土重來【六】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117章 世充稱帝【一】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090章 稱帝魏縣【二】第三卷 北門喋血_第350章 秦王亮劍【二】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129章 大涼覆滅【三】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117章 世充稱帝【一】第一卷 大唐開國_第041章 兵進長安【十】第一卷 大唐開國_第006章 剷除異己【一】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109章 誅殺李密【一】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187章 千里追襲【四】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326章 大戰(zhàn)魏州【九】第一卷 大唐開國_第034章 兵進長安【三】第三卷 北門喋血_第362章 裴寂進諫【三】第一卷 大唐開國_第042章 兵進長安【十一】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316章 太子親征【三】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169章 大敗敬德【三】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131章 齊王敗北【一】第一卷 大唐開國_第056章 李淵登基【九】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306章 捲土重來【三】第三卷 北門喋血_第364章 出巡洛陽【一】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178章 平遙之戰(zhàn)【一】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324章 大戰(zhàn)魏州【七】第一卷 大唐開國_第056章 李淵登基【九】第一卷 大唐開國_第009章 剷除異己【四】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170章 攻取蒲阪【一】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251章 平定江南【二】第一卷 大唐開國_第008章 剷除異己【三】第三卷 北門喋血_第333章 深結(jié)燕王【二】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126章 世充稱帝【十】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208章 大戰(zhàn)邙山【三】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164章 孝基平叛【一】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241章 虎牢之戰(zhàn)【十一】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217章 圍攻洛陽【三】第三卷 北門喋血_第336章 刺殺敬德【二】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203章 智取慈澗【三】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122章 世充稱帝【六】第一卷 大唐開國_第043章 兵進長安【十二】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252章 平定江南【三】第一卷 大唐開國_第003章 力諫反隋【三】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259章 平定江南【十】第一卷 大唐開國_第003章 力諫反隋【三】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144章 文靜之死【三】第三卷 北門喋血_第333章 深結(jié)燕王【二】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094章 平定西秦【三】第三卷 北門喋血_第369章 絕地反擊【一】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255章 平定江南【六】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192章 千里追襲【九】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163章 浩州之戰(zhàn)【二】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296章 洛水之戰(zhàn)【二十二】第一卷 大唐開國_第002章 力諫反隋【二】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312章 捲土重來【九】第三卷 北門喋血_第338章 將計就計【二】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132章 齊王敗北【二】第三卷 北門喋血_第357章 謀殺行動【六】第三卷 北門喋血_第363章 裴寂進諫【四】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182章 柏壁之戰(zhàn)【三】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312章 捲土重來【九】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068章 東都之變【二】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276章 洛水之戰(zhàn)【二】第一卷 大唐開國_第045章 兵進長安【十四】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180章 柏壁之戰(zhàn)【一】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307章 捲土重來【四】第一卷 大唐開國_第063章 李淵登基【十六】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161章 截擊敵軍【二】第一卷 大唐開國_第033章 兵進長安【二】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140章 兵敗介休【三】第三卷 北門喋血_第347章 文幹謀反【六】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082章 邙山之戰(zhàn)【四】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279章 洛水之戰(zhàn)【五】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075章 李軌歸唐第一卷 大唐開國_第023章 霍邑之戰(zhàn)【三】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170章 攻取蒲阪【一】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115章 殞命聊城【三】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241章 虎牢之戰(zhàn)【十一】第一卷 大唐開國_第030章 霍邑之戰(zhàn)【十】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090章 稱帝魏縣【二】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170章 攻取蒲阪【一】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242章 虎牢之戰(zhàn)【十二】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241章 虎牢之戰(zhàn)【十一】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162章 浩州之戰(zhàn)【一】第一卷 大唐開國_第045章 兵進長安【十四】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283章 洛水之戰(zhàn)【九】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264章 兵伐黑闥【一】第一卷 大唐開國_第032章 兵進長安【一】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323章 大戰(zhàn)魏州【六】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068章 東都之變【二】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206章 大戰(zhàn)邙山【一】第三卷 北門喋血_第364章 出巡洛陽【一】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080章 邙山之戰(zhàn)【二】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267章 攻取相州【二】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134章 齊王敗北【四】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289章 洛水之戰(zhàn)【十五】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091章 稱帝魏縣【三】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083章 邙山之戰(zhàn)【五】第一卷 大唐開國_第013章 連和突厥【二】第三卷 北門喋血_第347章 文幹謀反【六】
主站蜘蛛池模板: 肃南| 南部县| 浮山县| 呼伦贝尔市| 祁门县| 福安市| 高邮市| 巍山| 吴旗县| 菏泽市| 克东县| 旬阳县| 江永县| 广南县| 河西区| 盐边县| 宁晋县| 建昌县| 八宿县| 道孚县| 天长市| 洪雅县| 涿州市| 乐陵市| 尖扎县| 辽中县| 岳阳县| 张家界市| 磴口县| 汝州市| 遂宁市| 安多县| 华宁县| 垫江县| 鄂伦春自治旗| 独山县| 辛集市| 印江| 北宁市| 中西区| 宣化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