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163章 浩州之戰【二】

然而,一切都來不及了。就在定楊軍準備撤退之際,大將劉弘基和丘行恭引兩千精銳反撲過來。丘行恭率小部直奔壕塹,他們立在兩人之深的壕溝旁,拈弓搭箭朝陷進其內的敵人直射過去。一聲聲慘號令人毛骨悚然,不寒而慄。看到溝中層層疊疊堆積的鮮血直流的屍體,唐兵卻沒有一絲一毫的惻隱之心,反倒滿心歡喜地哈哈直笑。他們一邊懷著勝利的喜悅大笑,一邊不住手地向溝內垂死掙扎的敵人放箭。

與此同時,劉弘基率領大部人馬繞道抄苑君愷背後飛馳而去,很快就截斷了敵軍的後路。苑君愷見狀大驚,顧不上指揮軍隊撤退,獨自策馬就逃。劉弘基豈肯放過這員猛將,他舉鞭往馬背上使勁一抽,挺槍直追而去。苑君愷一面拚命打馬奔逃,一面頻頻回頭往後瞧。他看見劉弘基快追上自己,心裡面反倒不驚懼,那張肌肉結實的臉上居然綻出絲冷笑。旋即,他瞅準時機,用力將攥在手心裡的一枚鵝蛋般大小的鐵丸擲向身後緊追不捨的唐將。但見那小鐵球閃著亮光,飛快地朝劉弘基奔去。說時遲哪時快,劉弘基快如閃電般一伸手,穩穩地將那鐵蛋抓在手掌中。苑君愷見自己的殺手鐗不生效,不由大驚失色,飛馬就往前跑。誰知那馬不知怎的,跑得好好的突然前蹄一曲跪倒在地,生生把自己的主人掀翻在地。苑君愷驚呼一聲,翻身欲起,卻被及時趕到的劉弘基一槍刺中脖子,當即就一命嗚呼了。

劉弘基槍挑苑君愷的頭顱,奔回敵陣,一邊勸敵軍投降。此時定楊軍所剩兵馬尚有兩千,由副將趙元通指揮作戰。原本他們想努力拼殺,突出重圍,然見主帥苑君愷已死,一下子就像失去了精神支柱,戰鬥意志轟然瓦解。他們眼見自己被唐軍團團圍住,難以脫身,又聽說降者無罪,就紛紛拋戈棄戟,伏地請降。然趙元通極有骨氣,誓死不降,他手舞長槍奮勇殺敵,欲憑一已之力殺開血路,突出重圍。

丘行恭見趙元通單槍匹馬如入無人之境,不由大怒,拍馬舞刀直奔趙元通而來。趙元通瞧見丘行恭,也不搭話,挺槍直刺敵手。兩馬相錯,大戰起來。真是將遇良才,棋逢對手!兩人槍來刀往,快似閃電,呼呼生風,大戰近二百回合也不分勝負。一旁的劉弘基見了,也是讚不絕口,一心想留下趙元通這員猛將爲自己所用。於是,他不想放冷箭,而是策馬上前,耐心勸趙元通歸順大唐,博取功名利祿。哪知趙元通非但不領情,反而棄下丘行恭,挺槍朝劉弘基直奔而去。好在劉弘基早有準備,提槍一把擋住對方刺向胸口的那條銀蛇槍。緊接著,兩員大將便大斗起來。

鬥得正酣之際,突然嗖地一聲,一支利箭從右側疾速飛向趙元通。只聽啊地一聲,趙元通就應弦落馬。那箭頭不偏不倚,正好射中了趙元通的腦門,當即斃命。劉弘基低頭看著鮮血噴涌的敵將,心裡居然一點快意也沒有。此時,他在爲這位年輕的猛將而惋惜,也在爲自己未能如願而嘆惜。

當東邊那彎月兒斜斜地掛在樹梢頭時,山谷中又漸漸地平靜下來了。劉弘基提槍跨在馬背上,打量了番眼前堆積如山的屍首,內心深處莫名地生出一絲憐惜之情,有點兒傷感了。默然凝視良久,他忽然一聲吆喝,策馬率軍奔向自己的營寨。

這一仗打得非常漂亮,在較短的時間內徹底消滅了敵軍,而唐軍的損失相當小,不過兩百人而已。戰鬥結束後,劉弘基並沒有馬上撤回隰州,而是決定繼續駐守在這兒。他認爲,此處是個極其重要的關隘,既可截斷宋金剛北上取糧,也可阻止劉武周南下增援,有扼喉之勢。丘行恭聽劉弘基這麼仔細一分析,也認爲很有道理,切不可輕易放棄這道關寨。於是,他不僅不反對劉弘基長期扼守要寨的決定,還主動要求留下來同他一塊堅守。劉弘基自然是求之不得,滿心歡喜。欣喜之餘,他伏於帳內,提筆給秦王上書,闡述自己扼守浩州關寨的理由。完畢,他便把信函交與親信,由他快馬加鞭送往柏壁。

兩日後,李世民就接到了劉弘基的親筆信,獲知成功阻擊了宋金剛的運糧部隊,他非常高興,當即嘉獎了番劉弘基、丘行恭以及所有的參戰人員。不過,他對劉弘基決定孤軍堅守浩州關寨,有些猶豫不決。他擔心劉弘基因兵力不足而被劉武周擊敗,到時不但失去要塞,而且還會危及到隰州的安危。倘若隰州失守,那劉武周便可分兵從隰州向龍門挺進,抄自己的後路,與宋金剛形成合圍之勢。果真如此,唐軍就危矣。

杜如晦得知李世民在浩州關寨去留問題上遲遲拿不定主意,就於當晚親自來到秦王營帳內。這時,李世民正獨自坐在幾案前沉思默想。他聽到腳步聲,猛地擡起頭,一眼瞧見杜如晦面含微笑地朝自己走過來,心頭不禁一喜。他欠起身,面帶笑容地請杜如晦入座。

行過禮,杜如晦就在李世民身邊的團凳上就座。他看見秦王忽然又陷入到沉思之中,就用試探的口氣問道:

“秦王,看你面含憂慮之色,是不是在爲劉將軍的事而煩惱呀?”

“是呀,克明!”李世民輕嘆一聲答道,“不瞞你說,我整整一天都在爲這事煩惱。浩州要塞自然重要,可隰州也不能忽視呀。”

“秦王說的是!”杜如晦附和道,“隰州離幷州較近,對我軍不久將來進攻晉陽十分重要。它可是我軍一條極其重要的補給線,自然不能讓劉武周佔據。而浩州,乃是通往晉陽的咽喉之地。我軍若能據守其關要,一者可以截斷宋金剛北上運糧,二者能夠阻擊劉武周南下馳援柏壁,可謂有一舉兩得之功效。這對我軍日後擊敗宋金剛,贏得柏壁一戰非常重要。因而,這浩州關寨是無論如何也不能無軍把守啊,秦王!”

“這道理,我也明白。”李世民沉吟著說,“浩州與隰州對我軍擊敗劉武周,收復失地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兩洲若有失,不,哪怕任何一州失守,都會嚴重地影響我軍的下一步行動,甚至直接導致這次征討劉武周的失利。正因如此,我才得格外小心,不敢輕易作決斷。”

“秦王雖年輕,然處事十分謹慎,穩重,這點令在下佩服之至!”杜如晦由衷地說道。

“我乃三軍統率,決定的正確與否直接關係到戰爭的勝負,關係到無數將士的生命,甚至關係到大唐的存亡。克明,你說我敢不謹慎從之嗎?”李世民鄭重地答道,“我自知肩上責任重大,故每遇事,不論鉅細,都得再三斟酌,考慮周全,直至萬無一失,方敢作出決斷。”

“秦王英明神武,故而屢戰屢勝,爲大唐立下蓋世功勳,可比湯、武、漢、光也!”杜如晦毫不恭維地讚道。

“世民不才,豈敢與先賢聖人同日而語!”李世民謙虛道,“我能有今日之微功,皆賴你等謀士勇將所賜。今天下未定,還須你等竭力效命!”

“如晦,當爲秦王竭忠效死,以感激秦王對在下的知遇之恩!”杜如晦動容地揖禮答道。

“好!我視克明爲心腹,克明又豈會辜負我一片情意呢!”李世民朗聲笑道,“克明,我今正遇難決之事,請賜教!”

“不敢當,不敢當!”杜如晦連忙謙恭道,“秦王,依在下愚見,當令劉弘基、丘行恭二位將軍堅守浩州關道,不知秦王以爲如何?”

李世民聽杜如晦這麼一說,兩道濃眉不禁跳了下。默然片刻,他緩聲說道:

“如此說來,克明是贊同弘基的想法了?”

“是,秦王!”杜如晦堅定地答道,“在下以爲,劉將軍扼守關要的想法相當正確。秦王當下令命他屯兵於關寨,多加防範敵軍偷襲。”

“我也有這個想法,只是擔心劉武周遣軍襲隰州呀!”李世民面露憂色地說句。

“秦王,請勿憂!”杜如晦微微一笑說,“在下有一計,可保隰州無虞!”

“是嗎?”李世民眼睛一亮,轉憂爲喜道,“克明,你足智多謀,當有妙計確保隰州不失。是何良策,請快說來聽聽!”

“回稟秦王,在下以爲當遣將軍李仲文率部入隰川,固守城池。”杜如晦拱手答道,“李將軍所部距隰州不遠,且無敵軍阻撓,一日便可抵達。”

“嗯,克明這主意不錯!”李世民贊成道,“李仲文能征善戰,且部下有萬餘兵馬,皆爲精銳。若能令他前往鎮守,那就可保隰州不失!”

“既然秦王也這麼認爲,那何不趁早發手諭傳告李將軍呢?”杜如晦見李世民採納了自己的建議,興奮地笑道,“時間緊急,請秦王下令吧!”

“克明之計未曾有失,我也就不用擔心什麼了!”李世民高興地說道,“好,我現在就寫道手諭,請筆墨伺候!”

第三卷 北門喋血_第334章 深結燕王【三】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152章 兵進龍門【三】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282章 洛水之戰【八】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319章 大戰魏州【二】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172章 攻取蒲阪【三】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124章 世充稱帝【八】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182章 柏壁之戰【三】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077章 出兵高墌【二】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202章 智取慈澗【二】第三卷 北門喋血_第337章 將計就計【一】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207章 大戰邙山【二】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299章 洛水之戰【二十五】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167章 大敗敬德【一】第一卷 大唐開國_第007章 剷除異己【二】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205章 智取慈澗【五】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266章 攻取相州【一】第一卷 大唐開國_第048章 李淵登基【一】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284章 洛水之戰【十】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279章 洛水之戰【五】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120章 世充稱帝【四】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309章 捲土重來【六】第三卷 北門喋血_第355章 謀殺行動【四】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295章 洛水之戰【二十一】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259章 平定江南【十】第一卷 大唐開國_第032章 兵進長安【一】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222章 鄭夏聯手【二】第三卷 北門喋血_第340章 峰迴路轉【二】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303章洛水之戰【二十九】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191章 千里追襲【八】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253章 平定江南【四】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125章 世充稱帝【九】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183章 柏壁之戰【四】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166章 孝基平叛【三】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069章 兵敗高墌【一】第一卷 大唐開國_第049章 李淵登基【二】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258章 平定江南【九】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198章 秦王東征【一】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113章 殞命聊城【一】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304章 捲土重來【一】第一卷 大唐開國_第032章 兵進長安【一】第一卷 大唐開國_第028章 霍邑之戰【八】第一卷 大唐開國_第050章 李淵登基【三】第一卷 大唐開國_第061章 李淵登基【十四】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289章 洛水之戰【十五】第一卷 大唐開國_第015章 連和突厥【四】第一卷 大唐開國_第064章 李淵登基【十七】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085章 輕取偃師【二】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203章 智取慈澗【三】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248章 鄭國滅亡【六】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201章 智取慈澗【一】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079章 邙山之戰【一】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156章 取美良川【一】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273章 兵臨邢州【三】第三卷 北門喋血_第362章 裴寂進諫【三】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205章 智取慈澗【五】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072章 化友爲敵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247章 鄭國滅亡【五】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262章 平定江南【十三】第三卷 北門喋血_第371章 絕地反擊【三】第三卷 北門喋血_第337章 將計就計【一】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217章 圍攻洛陽【三】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102章 懋功歸唐第三卷 北門喋血_第333章 深結燕王【二】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304章 捲土重來【一】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328章 平定叛亂【二】(二)第一卷 大唐開國_第031章 霍邑之戰【十一】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209章 大戰邙山【四】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228章 齊王顯威【二】第一卷 大唐開國_第038章 兵進長安【七】第三卷 北門喋血_第338章 將計就計【二】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126章 世充稱帝【十】第三卷 北門喋血_第359章 謀殺行動【八】第一卷 大唐開國_第013章 連和突厥【二】第一卷 大唐開國_第034章 兵進長安【三】第三卷 北門喋血_第331章 飲宴思母【二】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262章 平定江南【十三】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192章 千里追襲【九】第一卷 大唐開國_第026章 霍邑之戰【六】第一卷 大唐開國_第054章 李淵登基【七】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194章 收服猛將【一】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291章 洛水之戰【十七】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239章 虎牢之戰【九】第三卷 北門喋血_第336章 刺殺敬德【二】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128章 大涼覆滅【二】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198章 秦王東征【一】第一卷 大唐開國_第036章 兵進長安【五】第三卷 北門喋血_第335章 刺殺敬德【一】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262章 平定江南【十三】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257章 平定江南【八】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205章 智取慈澗【五】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174章 攻取蒲阪【五】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217章 圍攻洛陽【三】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220章 圍攻洛陽【六】第三卷 北門喋血_第372章 絕地反擊【四】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323章 大戰魏州【六】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215章 圍攻洛陽【一】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222章 鄭夏聯手【二】第一卷 大唐開國_第038章 兵進長安【七】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229章 齊王顯威【三】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240章 虎牢之戰【十】
第三卷 北門喋血_第334章 深結燕王【三】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152章 兵進龍門【三】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282章 洛水之戰【八】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319章 大戰魏州【二】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172章 攻取蒲阪【三】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124章 世充稱帝【八】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182章 柏壁之戰【三】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077章 出兵高墌【二】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202章 智取慈澗【二】第三卷 北門喋血_第337章 將計就計【一】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207章 大戰邙山【二】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299章 洛水之戰【二十五】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167章 大敗敬德【一】第一卷 大唐開國_第007章 剷除異己【二】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205章 智取慈澗【五】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266章 攻取相州【一】第一卷 大唐開國_第048章 李淵登基【一】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284章 洛水之戰【十】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279章 洛水之戰【五】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120章 世充稱帝【四】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309章 捲土重來【六】第三卷 北門喋血_第355章 謀殺行動【四】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295章 洛水之戰【二十一】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259章 平定江南【十】第一卷 大唐開國_第032章 兵進長安【一】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222章 鄭夏聯手【二】第三卷 北門喋血_第340章 峰迴路轉【二】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303章洛水之戰【二十九】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191章 千里追襲【八】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253章 平定江南【四】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125章 世充稱帝【九】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183章 柏壁之戰【四】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166章 孝基平叛【三】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069章 兵敗高墌【一】第一卷 大唐開國_第049章 李淵登基【二】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258章 平定江南【九】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198章 秦王東征【一】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113章 殞命聊城【一】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304章 捲土重來【一】第一卷 大唐開國_第032章 兵進長安【一】第一卷 大唐開國_第028章 霍邑之戰【八】第一卷 大唐開國_第050章 李淵登基【三】第一卷 大唐開國_第061章 李淵登基【十四】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289章 洛水之戰【十五】第一卷 大唐開國_第015章 連和突厥【四】第一卷 大唐開國_第064章 李淵登基【十七】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085章 輕取偃師【二】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203章 智取慈澗【三】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248章 鄭國滅亡【六】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201章 智取慈澗【一】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079章 邙山之戰【一】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156章 取美良川【一】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273章 兵臨邢州【三】第三卷 北門喋血_第362章 裴寂進諫【三】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205章 智取慈澗【五】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072章 化友爲敵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247章 鄭國滅亡【五】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262章 平定江南【十三】第三卷 北門喋血_第371章 絕地反擊【三】第三卷 北門喋血_第337章 將計就計【一】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217章 圍攻洛陽【三】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102章 懋功歸唐第三卷 北門喋血_第333章 深結燕王【二】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304章 捲土重來【一】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328章 平定叛亂【二】(二)第一卷 大唐開國_第031章 霍邑之戰【十一】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209章 大戰邙山【四】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228章 齊王顯威【二】第一卷 大唐開國_第038章 兵進長安【七】第三卷 北門喋血_第338章 將計就計【二】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126章 世充稱帝【十】第三卷 北門喋血_第359章 謀殺行動【八】第一卷 大唐開國_第013章 連和突厥【二】第一卷 大唐開國_第034章 兵進長安【三】第三卷 北門喋血_第331章 飲宴思母【二】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262章 平定江南【十三】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192章 千里追襲【九】第一卷 大唐開國_第026章 霍邑之戰【六】第一卷 大唐開國_第054章 李淵登基【七】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194章 收服猛將【一】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291章 洛水之戰【十七】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239章 虎牢之戰【九】第三卷 北門喋血_第336章 刺殺敬德【二】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128章 大涼覆滅【二】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198章 秦王東征【一】第一卷 大唐開國_第036章 兵進長安【五】第三卷 北門喋血_第335章 刺殺敬德【一】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262章 平定江南【十三】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257章 平定江南【八】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205章 智取慈澗【五】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174章 攻取蒲阪【五】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217章 圍攻洛陽【三】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220章 圍攻洛陽【六】第三卷 北門喋血_第372章 絕地反擊【四】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323章 大戰魏州【六】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215章 圍攻洛陽【一】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222章 鄭夏聯手【二】第一卷 大唐開國_第038章 兵進長安【七】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229章 齊王顯威【三】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240章 虎牢之戰【十】
主站蜘蛛池模板: 黄冈市| 潼关县| 黄骅市| 兰坪| 四川省| 东平县| 页游| 防城港市| 郎溪县| 藁城市| 正阳县| 金山区| 汉源县| 丰县| 湖南省| 汉沽区| 钟祥市| 天津市| 齐河县| 伽师县| 象山县| 红安县| 中牟县| 洛扎县| 青海省| 正安县| 西畴县| 炉霍县| 许昌县| 孟津县| 庄河市| 安国市| 高清| 巴东县| 咸丰县| 五大连池市| 诸城市| 乐平市| 台湾省| 苍梧县| 巫溪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