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085章 輕取偃師【二】

此時(shí),祖君彥見情況不妙,便從一旁殺出,舞著手中那把寒光閃閃的長(zhǎng)劍與裴仁基並肩作戰(zhàn)。祖君彥文才出衆(zhòng),然劍法一般,鬥不過(guò)幾十回合,就給楊汪生擒活捉了。裴仁基見祖君彥被擒,心頭不由一驚,那槍法就露出了個(gè)破綻。段達(dá)老道,乘勢(shì)衝對(duì)方的要害處刺去。裴仁基眼疾手快,一翻身躲開了那索命的槍頭,打馬朝一側(cè)奔跑。

王世充見裴仁基敗下陣,連忙命令將士們衝鋒陷陣,攻打瓦崗軍。東都之兵大破李密,士氣正高,他們個(gè)個(gè)熱血沸騰,揮動(dòng)著手中的兵器如潮水般涌向敵陣。瓦崗將士也不甘示弱,他們?nèi)巳藸?zhēng)先恐後奮勇殺敵。一時(shí)間偃師城下殺聲震天,空中人頭和肢體亂飛,血如雨下,十分恐怖慘烈。

混戰(zhàn)了近兩個(gè)時(shí)辰,瓦崗軍終因?qū)嵙Σ粷?jì),節(jié)節(jié)敗退。老將裴仁基眼見士兵們一個(gè)個(gè)倒在血泊之中,不禁悲聲長(zhǎng)嘆,泫然欲泣。他深知大勢(shì)已去,無(wú)法戰(zhàn)勝人多且兇悍的強(qiáng)敵。轉(zhuǎn)念一想,他大喝一聲勒令倖存將士撤退。他率領(lǐng)數(shù)百人馬,朝城門飛奔而去,想趁敵軍尚未佔(zhàn)據(jù)城門之時(shí)入城堅(jiān)守。可惜,他打馬奔馳到城門口,放眼一望,看見城門正緩緩關(guān)閉。他大吃一驚,向立在城門上的鄭頲大喊開門。然而,鄭頲以恐引敵軍入城爲(wèi)由拒絕爲(wèi)裴仁基等人開門。裴仁基知道鄭頲欲藉機(jī)加害自己,便揚(yáng)聲大罵對(duì)方一通,然後領(lǐng)著部下掉轉(zhuǎn)頭再次殺進(jìn)敵陣。

背水而戰(zhàn),已無(wú)退路了。裴仁基等瓦崗將士使出全身的力氣,奮勇殺敵,他們想殺開條血路,衝出重圍,逃向洛口。然而,東都兵層層將他們圍住,密不透風(fēng),連一支箭都飛不出去。一陣廝殺過(guò)後,那幾百士卒只剩下數(shù)十人。裴仁基見狀,不禁仰天長(zhǎng)嘆,欲拔劍自刎,以盡氣節(jié)。

王世充想留住裴仁基爲(wèi)自己所用,因此他慌忙衝著把劍擱在脖頸上的老將軍大聲喊道:

“裴將軍何故如此輕生耶?常言道留得青山在,不怕沒(méi)柴燒。老將軍智勇雙全,名震四海,豈能效婦人之法,遺笑天下!”

“敗軍之將,當(dāng)以死謝罪!”裴仁基振聲道。

“此非將軍之過(guò),罪在李密!”王世充說(shuō)道,“李密剛愎自用,不聽老將軍之言,故有此敗。老將軍已盡心盡力,無(wú)愧於李密,更無(wú)罪也。”

“然魏公對(duì)裴某有恩,豈可背棄魏公!”裴仁基口氣堅(jiān)決地回道,“我裴仁基乃堂堂七尺男兒,威名遠(yuǎn)揚(yáng),豈能做背信棄義之事!”

“將軍此言差矣!”王世充振振有詞地說(shuō)道,“將軍原爲(wèi)大隋臣子,後因不得已才投靠瓦崗賊寇。今李密將亡,將軍何不棄暗投明,共扶隋室呢?現(xiàn)今皇上尚在東都,誠(chéng)盼老將軍能與本公齊心協(xié)力共復(fù)大隋江山。若老將軍能下馬拜見皇上,此乃大忠,必名留青史!請(qǐng)老將軍三思!”

裴仁基似乎被王世充一席話說(shuō)動(dòng)了,架在脖子上的那柄劍緩緩地放了下來(lái)。不過(guò),他一時(shí)遲疑不決,低頭沉思不語(yǔ)。

“老將軍深明大義,想必能爲(wèi)爲(wèi)皇上盡忠效力吧!”王世充含笑道,“再說(shuō),將軍愛子還在本公帳內(nèi)。裴將軍傷勢(shì)很重,正盼著你這位父親去見他一面哪。素聞將軍愛子如命,怎能不進(jìn)本公營(yíng)帳與愛子見上一面呢?”

裴仁基聽說(shuō)兒子受重傷,心裡十分難受,鼻頭一酸,兩眼禁不住潮溼起來(lái)。沉吟良久,他忽然開口道:

“如若鄭公肯答應(yīng)裴某的請(qǐng)求,在下可下馬投誠(chéng)。”

“是何請(qǐng)求,老將軍,請(qǐng)快說(shuō)吧!”王世充見裴仁基回心轉(zhuǎn)意肯歸順自己,內(nèi)心不禁涌出一陣歡喜之情,悅聲問(wèn)道。

“裴某隻降大隋皇上,而非鄭公也!”沉吟一下,裴仁基一本正經(jīng)地說(shuō)句。

“這……”王世充立即斂去臉上的笑容,沉思了會(huì)兒,他最後還是點(diǎn)頭同意了,“好,我答應(yīng)老將軍的請(qǐng)求,請(qǐng)放下手中那把劍吧!”

裴仁基見王世充滿足了自己的要求,也就再無(wú)話可說(shuō)了。他將劍插進(jìn)鞘中,然後翻身下馬,不下跪,只拱手對(duì)王世充揖了個(gè)禮。王世充求賢若渴,哪會(huì)計(jì)較這些。他趕緊跳下馬,哈哈大笑著走上前一把拉起了裴仁基的雙手,樣子謙恭而親熱。

裴仁基一下馬投降,其他瓦崗士卒也都紛紛拋下刀槍,伏地請(qǐng)降。

然戰(zhàn)事並沒(méi)有結(jié)束,因爲(wèi)偃師城還控制在鄭頲手上。王世充急於乘勝攻下偃師,他不顧將士飢餓疲乏,下令繼續(xù)作戰(zhàn)。於是,東都軍即刻向城門涌去,一時(shí)間殺聲四起。王世充一面指揮軍隊(duì)作戰(zhàn),一面向城上的守軍作宣傳。城內(nèi)瓦崗軍聽說(shuō)裴仁基等將士已降,甚是惶恐不安,軍心立即就渙散,他們紛紛向鄭頲提議獻(xiàn)城納降,以使城內(nèi)百姓慘遭兵禍。鄭頲雖不想背叛李密,然形勢(shì)所迫。考慮再三,他最後還是聽從了手下將士的建議,開城向王世充納降。爲(wèi)了討好王世充,鄭頲親自將被李密扣押用著逼降王世充的人質(zhì)王世偉、王玄應(yīng)、王虔恕、王瓊等送還王世充。

王世充率軍進(jìn)入偃師城,並沒(méi)有對(duì)李密部下及其家屬進(jìn)行懲處和殺戮,而是採(cǎi)取了安撫政策。這的確是明智之舉,它不僅撫慰了降者之心,使他們效忠於自己,同時(shí)也穩(wěn)定了民心,得到百姓的擁護(hù)。對(duì)此,王世充非常高興,一邊開倉(cāng)放糧賑濟(jì)窮人,一邊下令徵兵。由於王世充很好地籠絡(luò)了人心,應(yīng)徵者紛至沓來(lái),不過(guò)三兩天就募到了萬(wàn)餘新兵。接著,他親自率領(lǐng)他們?nèi)找共倬殻瑺?wèi)進(jìn)攻洛口作準(zhǔn)備。

王世充確實(shí)是一個(gè)智慧型的將才,一個(gè)頗有謀略的政治家。他善於馭人,善於投其所好地收買人心,對(duì)加官封賞也十分大方。這不,幾翻下來(lái),裴仁基父子及陳智略等降將在他的糖衣炮彈裹襲之下一個(gè)個(gè)成了他的親信,樂(lè)意爲(wèi)他效犬馬之勞。

只有祖君彥死活不肯跪倒在王世充面前,俯首歸降。祖君彥五短身材,其貌不揚(yáng),然自幼飽讀聖賢之書,深明大義,極有骨氣。他深感李密對(duì)自己的知遇之恩,常思以死相報(bào)。如此,他豈肯背叛李密而歸順王世充呢?因此,不管王世充怎麼用官職、金錢和美女誘惑他,均無(wú)果而終。這嚴(yán)重地挑戰(zhàn)了王世充忍耐的底線,使他終於憤怒了。這頭野獸一旦被激怒了,那就會(huì)張牙舞爪地抓人吃,這是一種必然。

於是,一日上午,王世充又一次叫人把打入監(jiān)牢的祖君彥提到自己面前逼他就犯,也可以說(shuō)是給他最後一次活命的機(jī)會(huì)。然而祖君彥早已抱定了寧死不降的決心,自然不會(huì)屈服於王世充的屠刀之下。面對(duì)王世充以死相脅,祖君彥面無(wú)懼聲,朗聲大笑,都快要把雕縷著精美圖案的屋頂掀翻。

王世充見祖君彥竟敢多次在自己面前如此放肆,不禁怒不可遏,兩眼直冒火星。他伸手重重地?fù)袅讼律砬暗膸装福瑓柭暫瘸獾溃?

“祖君彥,你敬酒不吃吃罰酒!本公以禮相待,你卻邈視本公,辜負(fù)本公的一片好意,遲遲不肯歸順於我,是何道理?”

“君彥與魏公左右相隨數(shù)載,情深義重,情同手足!”祖君彥睥睨了眼面色陰沉的王世充,正色道,“魏公仗義,不似你如此奸詐,我祖君彥豈可背君子而降小人?這就是我寧死不降你這奸賊的理由,哼!”

“你……祖君彥你敢辱罵我,難道就不怕本公砍下你頸上那顆腦袋?”王世充聲色俱厲地吼句。

“君彥自入瓦崗,早已將死生置之度外,胸中只有大義耳!”祖君彥正氣凜然地地回答道,“祖君彥寧可沒(méi)有頸上之頭,也不能失去胸中之大義!”

“好!既然如此,那本公今日就成全你,好讓你青史留名。”王世充眼裡透著殺氣,瞟了眼一旁的刀斧手,喝令道,“來(lái)人,把他推出去斬了!”

“深謝成全!”祖君彥面色平靜地說(shuō)句,往後退一步,靜靜地等待著。

兩位滿臉橫肉、形容兇惡的刀斧手立馬上前,一人扭著犯人一隻胳膊往外推。祖君彥很鎮(zhèn)定,昂首闊步朝門外走去。當(dāng)經(jīng)過(guò)裴仁基身邊時(shí),他用那種鄙夷不屑的目光瞥了他一眼,什麼也不說(shuō),只那麼冷冷地哼聲。裴仁基的面頰像被鞭子狠狠地抽了下,不由得紅一陣青一陣,羞愧不已。

很快,祖君彥的頭顱就被高高懸掛在城門外示衆(zhòng),那些投降於王世充帳下的瓦崗將士看見它,個(gè)個(gè)面露愧色,無(wú)地自容。

幾日過(guò)後,王世充認(rèn)爲(wèi)兵馬已經(jīng)整頓好了,便一聲令下率軍向洛口進(jìn)發(fā)。

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251章 平定江南【二】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170章 攻取蒲阪【一】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193章 千里追襲【十】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182章 柏壁之戰(zhàn)【三】第三卷 北門喋血_第362章 裴寂進(jìn)諫【三】第三卷 北門喋血_第350章 秦王亮劍【二】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085章 輕取偃師【二】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091章 稱帝魏縣【三】第一卷 大唐開國(guó)_第039章 兵進(jìn)長(zhǎng)安【八】第三卷 北門喋血_第355章 謀殺行動(dòng)【四】第三卷 北門喋血_第346章 文幹謀反【五】第一卷 大唐開國(guó)_第030章 霍邑之戰(zhàn)【十】第三卷 北門喋血_第330章 飲宴思母【一】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280章 洛水之戰(zhàn)【六】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119章 世充稱帝【三】第三卷 北門喋血_第339章 峰迴路轉(zhuǎn)【一】第三卷 北門喋血_第340章 峰迴路轉(zhuǎn)【二】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276章 洛水之戰(zhàn)【二】第三卷 北門喋血_第361章 裴寂進(jìn)諫【二】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187章 千里追襲【四】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098章 平定西秦【七】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285章 洛水之戰(zhàn)【十一】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140章 兵敗介休【三】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206章 大戰(zhàn)邙山【一】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149章 敗走澮州【三】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080章 邙山之戰(zhàn)【二】第三卷 北門喋血_第374章 絕地反擊【六】(二)第一卷 大唐開國(guó)_第023章 霍邑之戰(zhàn)【三】第三卷 北門喋血_第373章 絕地反擊【五】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140章 兵敗介休【三】第三卷 北門喋血_第372章 絕地反擊【四】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264章 兵伐黑闥【一】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252章 平定江南【三】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269章 攻取相州【四】第一卷 大唐開國(guó)_第056章 李淵登基【九】第一卷 大唐開國(guó)_第026章 霍邑之戰(zhàn)【六】第三卷 北門喋血_第345章 文幹謀反【四】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151章 兵進(jìn)龍門【二】第一卷 大唐開國(guó)_第066章 李淵登基【十九】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074章 兄弟之爭(zhēng)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197章 定楊覆滅【二】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300章 洛水之戰(zhàn)【二十六】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102章 懋功歸唐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084章 輕取偃師【一】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144章 文靜之死【三】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090章 稱帝魏縣【二】第一卷 大唐開國(guó)_第002章 力諫反隋【二】第一卷 大唐開國(guó)_第051章 李淵登基【四】第一卷 大唐開國(guó)_第029章 霍邑之戰(zhàn)【九】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198章 秦王東征【一】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146章 晉陽(yáng)淪陷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257章 平定江南【八】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260章 平定江南【十一】第三卷 北門喋血_第369章 絕地反擊【一】第一卷 大唐開國(guó)_第027章 霍邑之戰(zhàn)【七】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157章 取美良川【二】第三卷 北門喋血_第352章 謀殺行動(dòng)【一】第三卷 北門喋血_第329章 太子受賞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287章 洛水之戰(zhàn)【十三】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253章 平定江南【四】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092章 平定西秦【一】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096章 平定西秦【五】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301章 洛水之戰(zhàn)【二十七】第一卷 大唐開國(guó)_第057章 李淵登基【十】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134章 齊王敗北【四】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280章 洛水之戰(zhàn)【六】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222章 鄭夏聯(lián)手【二】第一卷 大唐開國(guó)_第022章 霍邑之戰(zhàn)【二】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193章 千里追襲【十】第一卷 大唐開國(guó)_第002章 力諫反隋【二】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071章 兵敗高墌【三】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263章 平定江南【十四】第三卷 北門喋血_第356章 謀殺行動(dòng)【五】第三卷 北門喋血_第364章 出巡洛陽(yáng)【一】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105章 兵伐河?xùn)|【三】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157章 取美良川【二】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321章 大戰(zhàn)魏州【四】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144章 文靜之死【三】第三卷 北門喋血_第352章 謀殺行動(dòng)【一】第三卷 北門喋血_第359章 謀殺行動(dòng)【八】第三卷 北門喋血_第373章 絕地反擊【五】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294章 洛水之戰(zhàn)【二十】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075章 李軌歸唐第三卷 北門喋血_第357章 謀殺行動(dòng)【六】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085章 輕取偃師【二】第一卷 大唐開國(guó)_第012章 連和突厥【一】第三卷 北門喋血_第368章 出巡洛陽(yáng)【五】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301章 洛水之戰(zhàn)【二十七】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283章 洛水之戰(zhàn)【九】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314章 太子親征【一】第一卷 大唐開國(guó)_第014章 連和突厥【三】第三卷 北門喋血_第329章 太子受賞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095章 平定西秦【四】第三卷 北門喋血_第357章 謀殺行動(dòng)【六】第一卷 大唐開國(guó)_第033章 兵進(jìn)長(zhǎng)安【二】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291章 洛水之戰(zhàn)【十七】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082章 邙山之戰(zhàn)【四】第三卷 北門喋血_第369章 絕地反擊【一】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134章 齊王敗北【四】
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251章 平定江南【二】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170章 攻取蒲阪【一】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193章 千里追襲【十】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182章 柏壁之戰(zhàn)【三】第三卷 北門喋血_第362章 裴寂進(jìn)諫【三】第三卷 北門喋血_第350章 秦王亮劍【二】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085章 輕取偃師【二】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091章 稱帝魏縣【三】第一卷 大唐開國(guó)_第039章 兵進(jìn)長(zhǎng)安【八】第三卷 北門喋血_第355章 謀殺行動(dòng)【四】第三卷 北門喋血_第346章 文幹謀反【五】第一卷 大唐開國(guó)_第030章 霍邑之戰(zhàn)【十】第三卷 北門喋血_第330章 飲宴思母【一】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280章 洛水之戰(zhàn)【六】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119章 世充稱帝【三】第三卷 北門喋血_第339章 峰迴路轉(zhuǎn)【一】第三卷 北門喋血_第340章 峰迴路轉(zhuǎn)【二】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276章 洛水之戰(zhàn)【二】第三卷 北門喋血_第361章 裴寂進(jìn)諫【二】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187章 千里追襲【四】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098章 平定西秦【七】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285章 洛水之戰(zhàn)【十一】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140章 兵敗介休【三】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206章 大戰(zhàn)邙山【一】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149章 敗走澮州【三】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080章 邙山之戰(zhàn)【二】第三卷 北門喋血_第374章 絕地反擊【六】(二)第一卷 大唐開國(guó)_第023章 霍邑之戰(zhàn)【三】第三卷 北門喋血_第373章 絕地反擊【五】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140章 兵敗介休【三】第三卷 北門喋血_第372章 絕地反擊【四】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264章 兵伐黑闥【一】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252章 平定江南【三】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269章 攻取相州【四】第一卷 大唐開國(guó)_第056章 李淵登基【九】第一卷 大唐開國(guó)_第026章 霍邑之戰(zhàn)【六】第三卷 北門喋血_第345章 文幹謀反【四】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151章 兵進(jìn)龍門【二】第一卷 大唐開國(guó)_第066章 李淵登基【十九】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074章 兄弟之爭(zhēng)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197章 定楊覆滅【二】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300章 洛水之戰(zhàn)【二十六】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102章 懋功歸唐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084章 輕取偃師【一】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144章 文靜之死【三】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090章 稱帝魏縣【二】第一卷 大唐開國(guó)_第002章 力諫反隋【二】第一卷 大唐開國(guó)_第051章 李淵登基【四】第一卷 大唐開國(guó)_第029章 霍邑之戰(zhàn)【九】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198章 秦王東征【一】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146章 晉陽(yáng)淪陷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257章 平定江南【八】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260章 平定江南【十一】第三卷 北門喋血_第369章 絕地反擊【一】第一卷 大唐開國(guó)_第027章 霍邑之戰(zhàn)【七】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157章 取美良川【二】第三卷 北門喋血_第352章 謀殺行動(dòng)【一】第三卷 北門喋血_第329章 太子受賞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287章 洛水之戰(zhàn)【十三】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253章 平定江南【四】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092章 平定西秦【一】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096章 平定西秦【五】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301章 洛水之戰(zhàn)【二十七】第一卷 大唐開國(guó)_第057章 李淵登基【十】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134章 齊王敗北【四】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280章 洛水之戰(zhàn)【六】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222章 鄭夏聯(lián)手【二】第一卷 大唐開國(guó)_第022章 霍邑之戰(zhàn)【二】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193章 千里追襲【十】第一卷 大唐開國(guó)_第002章 力諫反隋【二】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071章 兵敗高墌【三】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263章 平定江南【十四】第三卷 北門喋血_第356章 謀殺行動(dòng)【五】第三卷 北門喋血_第364章 出巡洛陽(yáng)【一】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105章 兵伐河?xùn)|【三】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157章 取美良川【二】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321章 大戰(zhàn)魏州【四】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144章 文靜之死【三】第三卷 北門喋血_第352章 謀殺行動(dòng)【一】第三卷 北門喋血_第359章 謀殺行動(dòng)【八】第三卷 北門喋血_第373章 絕地反擊【五】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294章 洛水之戰(zhàn)【二十】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075章 李軌歸唐第三卷 北門喋血_第357章 謀殺行動(dòng)【六】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085章 輕取偃師【二】第一卷 大唐開國(guó)_第012章 連和突厥【一】第三卷 北門喋血_第368章 出巡洛陽(yáng)【五】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301章 洛水之戰(zhàn)【二十七】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283章 洛水之戰(zhàn)【九】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314章 太子親征【一】第一卷 大唐開國(guó)_第014章 連和突厥【三】第三卷 北門喋血_第329章 太子受賞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095章 平定西秦【四】第三卷 北門喋血_第357章 謀殺行動(dòng)【六】第一卷 大唐開國(guó)_第033章 兵進(jìn)長(zhǎng)安【二】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291章 洛水之戰(zhàn)【十七】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082章 邙山之戰(zhàn)【四】第三卷 北門喋血_第369章 絕地反擊【一】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134章 齊王敗北【四】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宁蒗| 吉木萨尔县| 乌什县| 阳东县| 疏勒县| 毕节市| 桃园县| 彰化县| 凉城县| 龙门县| 乌兰察布市| 万载县| 银川市| 丹凤县| 洛扎县| 宝清县| 鹤庆县| 措勤县| 东方市| 炎陵县| 佛教| 华容县| 景谷| 安徽省| 苍梧县| 平顺县| 黔江区| 临泽县| 芷江| 泰兴市| 舟曲县| 喀喇沁旗| 宜黄县| 临沂市| 安化县| 抚州市| 泽州县| 兴业县| 上杭县| 诸暨市| 太仆寺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