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216章 圍攻洛陽【二】

出發(fā)的時(shí)間終於到了,唐軍將士們一個(gè)個(gè)披甲執(zhí)械,滿心歡喜地朝各自的集合地點(diǎn)跑過去。不多久,大校場(chǎng)裡面就黑壓壓地?cái)D滿了士兵,人頭攢動(dòng),嘈雜一片。當(dāng)秦王李世民身披銀甲,來到點(diǎn)將臺(tái)前時(shí),場(chǎng)上即刻安靜了下來。李世民高高地挺立在臺(tái)上,用威嚴(yán)的目光掃視了衆(zhòng)將士好一會(huì)兒,然後聲音洪亮地向他們下達(dá)嚴(yán)厲的軍令,發(fā)表慷慨激昂的戰(zhàn)前動(dòng)員,以激勵(lì)全軍的鬥志。將士一邊聽著,一邊情緒高漲地高呼必勝的口號(hào)。

一聲令下,人涌馬動(dòng)。唐軍將士依次從各通道出了營寨,他們?cè)跂|征元帥李世民的率領(lǐng)之下,沿著那條寬闊的大道,浩浩蕩蕩地奔向洛陽。一路上,人馬飛馳,旌旗飄揚(yáng),馬蹄聲震動(dòng)山谷,飛揚(yáng)的塵土遮天蔽日。十萬大軍齊奔騰,氣勢(shì)磅礴,蔚然壯觀。

唐軍倍道而行,日落時(shí)分,他們先後抵達(dá)洛陽城下,並從四面將城池團(tuán)團(tuán)包圍。接著,秦叔寶、程知節(jié)就引玄甲軍衝到城門下,向鄭軍挑戰(zhàn)。

王世充聽說李世民已率軍圍住了洛陽城,不由得有些惶恐不安,神情相當(dāng)緊張。當(dāng)晚,他就升殿,召集羣臣商議禦敵之事。

大殿中燈火輝煌,氣氛莊嚴(yán)肅穆。王世充端坐於龍椅之上,兩眼威嚴(yán)地注視著立於兩側(cè)的文武官員。當(dāng)他看見他們臉上大都顯露出驚惶失措的樣子,心裡頭很不痛快,忍不住重重地冷哼了聲。羣臣見皇上陰沉著臉,心內(nèi)越發(fā)慌亂了。他們一個(gè)個(gè)擡眼望著高高在上的皇帝,緩緩地蠕動(dòng)著兩片嘴脣,卻又不知道說什麼好。接著,他們彼此面面相覷,都期望著對(duì)方先開口進(jìn)言。然而半天過去了,殿內(nèi)依然是一片令人不安的靜寂。

王世充的面孔繃得越來越緊,臉色陰沉得就像暴風(fēng)雨即將來臨的天空。他目光冷冷地盯著階下的衆(zhòng)臣看了半晌,然後含著怒氣地諷刺道:

“你等平日裡不都是口若懸河,能說會(huì)道的嗎,怎麼如今兵臨城下了,一個(gè)個(gè)倒給朕三緘其口,故作深沉啊?”

衆(zhòng)臣聽後,不覺面紅耳赤,誠惶誠恐,更不敢說話了。這倒不是他們拿不出主意,而是一時(shí)間琢磨不透皇上的心思,怕因說出不合意的話而惹來殺身之禍。這可不是危言聳聽,而是有血的教訓(xùn)。前日,大臣郭子高因勸諫皇上不可沉迷於酒色而被他一怒之下砍了腦袋。因此,爲(wèi)了明哲保身,他們都不敢開口進(jìn)諫,就算說,那也只能說些歌功頌德令皇上開心之類的話兒。不過,他們心裡清楚這時(shí)候即便這種諂媚之言也是不能說,這很可能會(huì)惹惱惹皇上,招來橫禍。正因爲(wèi)這樣,此時(shí)他們寧可遭受皇上的冷嘲熱諷,也不肯把自己的心裡話向他說出來。

只有一個(gè)人另外,那就是老臣蘇威。他知道自己在皇上心目中的地位,決不會(huì)因諫言而身首異處。於是,沉默了一陣,他顫巍巍地出了班列,微微彎了下腰對(duì)王世充揖了個(gè)禮,然後用沙啞而低緩地聲調(diào)說道:

“皇上,老臣以爲(wèi)東都城池堅(jiān)固,軍中糧草充足,當(dāng)堅(jiān)守城池,拒不出戰(zhàn)。到時(shí),唐軍便會(huì)因久攻不下而疲憊思?xì)w,敵自退矣。此乃上策啊!”

“蘇大人所言極是!”衆(zhòng)臣聽蘇威這麼一說,也都隨聲附和道,“李世民遠(yuǎn)道而來,連戰(zhàn)數(shù)日,將士疲乏。如若我軍堅(jiān)守城池,他必不攻而自退。”

“此計(jì)雖好,然恐難以湊效!”沉吟良久,王世充才皺著眉頭說道,“東都城池雖固,然已成孤城。李淵賊軍已先後攻取我大鄭之回洛、懷州、洛口、伊闕、軒轅等地,對(duì)我東都形成了合圍之勢(shì)。故而,不論城池有多堅(jiān)固,糧草有多充足,終難抵李世民的強(qiáng)攻。由此看來,蘇愛卿之計(jì),只是權(quán)宜之計(jì),不可保東都萬無一失。若想擊退李世民,保住東都,當(dāng)另想對(duì)策呀!”

“皇上聖明!”桓法嗣接口說道,“臣亦以爲(wèi)以孤城抵十萬敵軍,非安邦之策!城雖堅(jiān)固,也有可破之處;倉稟雖滿,也有空乏之時(shí)。故而,堅(jiān)守之策只能自保一時(shí),然無法使城外敵軍退去,更不能擊潰他們。等我軍糧盡而自亂之際,其必乘機(jī)攻城。如此,東都危矣,大鄭危矣!”

“愛卿所言甚是有理,深合朕之意!”王世充頷首說道,“當(dāng)然,蘇愛卿所提的堅(jiān)守之計(jì)也有可取之處。今大敵當(dāng)前,我軍當(dāng)堅(jiān)守不戰(zhàn),以阻李世民於城牆之下。”說著,他又把目光投向段達(dá)、張績、郭什柱等將領(lǐng),厲聲下令道,“衆(zhòng)將聽旨,你等務(wù)必率軍守住城池,若有失,定斬不饒!”

“是,皇上!”衆(zhòng)將齊聲領(lǐng)命道,“請(qǐng)皇上放心,我等定將誓死確保城池不失!”

“好!各位愛卿若能替朕守住東都,朕當(dāng)大加封賞!”王世充向衆(zhòng)將作出承諾,想以此穩(wěn)住人心。沉默了會(huì)兒,他又微蹙雙眉嘆口氣說道,“守城只是權(quán)宜之計(jì),若想保東都不失,保我大鄭千秋萬代,當(dāng)?shù)糜型藬持钣?jì)呀。諸位愛卿,你等有何匡扶社稷之良謀?請(qǐng)說吧,朕當(dāng)重賞!”

“皇上,臣以爲(wèi),爲(wèi)今之計(jì)當(dāng)向大夏救援!”桓法嗣拱手答道,“倘若夏軍肯前來援助皇上,那便可一舉而擊退城下之?dāng)耻姡越鈻|都之圍。”

“此計(jì)甚好!”王世充點(diǎn)頭說道,“若竇建德率軍前來,那便可與朕裡應(yīng)外合共同夾擊李世民。如此,必能大破唐軍於城牆之下矣!”

說到這,王世充竟高興得哈哈笑了起來。不過,這種好心情很快就被殿下的老臣蘇威給破壞了。話音剛落,蘇威就向王世充潑冷水道:

“計(jì)策雖好,然恐難成事呀!昔日皇上與竇建德多有相爭,恐其懷恨於心。此時(shí),竇建德不趁火打劫就好了,豈能指望他救大鄭呢?”

“是呀,皇上!”御史大夫鄭頲丐出列,向王世充揖禮諫道,“正如蘇大人所言,夏與我大鄭起過不少衝突,恩怨深結(jié)。今竇建德見李世民引兵攻打東都,說不定心裡正幸災(zāi)樂禍,他又怎麼會(huì)派兵援救我們呢?臣想,即便皇上您親自前去,也未必能說服竇建德向大鄭伸出援助之手啊!”

“鄭大人知之其一,而不知其二!”桓法嗣瞟了眼身旁的鄭頲丐,冷笑著說,“不錯(cuò),鄭、夏兩國曾因城池之爭交過戰(zhàn),也結(jié)下了仇恨。竇建德是個(gè)心胸狹窄之人,他不可能不記仇懷恨。然今天下時(shí)勢(shì)已日漸明朗,大唐欲掃平天下諸雄,一統(tǒng)山河。李世民今番率大軍圍攻東都,就是想滅我大鄭。倘若不幸,大鄭之地悉歸大唐,那接下來被大唐吞食的就是大夏。竇建德乃明智之人,豈會(huì)看不到這一層?因此,爲(wèi)了救大夏,竇建德當(dāng)會(huì)捐棄前嫌,拋卻恩怨,親率大軍前來增援我軍。因而對(duì)竇建德援救東都一事,皇上不必多疑,儘可放心好了!”

“嗯,愛卿所言甚是!”王世充思忖著說,“夏與我大鄭相毗鄰,實(shí)乃脣齒相依。大鄭若有閃失,夏又何以生存。正所謂脣亡齒寒,竇建德又豈能不知?今李世民兵臨城下,竇建德自當(dāng)前來助朕一臂之力。這不僅僅是在援助我大鄭,更是在救他自己呀。如此,竇建德又怎麼不欣然而來呢?”

“皇上英明!”張績走出班列,拱手進(jìn)諫道,“今鄭、夏、唐形成鼎足相持之勢(shì),若鄭與夏聯(lián)兵擊唐,必可抵禦唐軍的進(jìn)犯。相反,若夏、鄭兩國各自爲(wèi)陣,互不相援,便有被唐軍逐個(gè)擊破的危險(xiǎn)。夏廷中不乏有識(shí)之士,當(dāng)會(huì)明白此理。皇上只須遣一人前往金城宮曉以此理,事必成矣!”

“張將軍說的是!”段達(dá)附和道,“今事危急,臣請(qǐng)皇上下旨,遣一舌辯之士前往河間,遊說竇建德出兵與我軍一道夾擊李世民!”

“不可,皇上!”鄭頲丐連忙諫阻道,“竇建德乃虎狼之人,早有吞併我大鄭之心。今日遣人請(qǐng)他入東都,這無異於引狼入室。皇上,請(qǐng)三思啊!”

“皇上,鄭大人言之有理!”蘇威用蒼老的聲音繼續(xù)勸道,“竇建德雖是一耕夫,卻野心勃勃,一心想併吞我大鄭,進(jìn)而西取長安,一統(tǒng)天下。今若皇上遣人前往河間向夏求救,那無異於飲鴆止渴,到時(shí)悔之晚矣。今老臣冒死進(jìn)諫,實(shí)爲(wèi)大鄭社稷著想,請(qǐng)皇上採納!”

“蘇大人嘴上雖說爲(wèi)大鄭社稷著想,其實(shí)是有害社稷!”桓法嗣嘴角浮出絲譏笑,尖刻地說道,“今敵軍就在城下,且來勢(shì)洶洶,若無外援,何以退敵?如若不能儘快擊退李世民,待倉中無糧,軍心動(dòng)盪,那時(shí)東都便不攻自破。蘇大人身爲(wèi)朝中老臣,難道願(yuàn)意眼睜睜看著東都落入唐軍之手?”

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172章 攻取蒲阪【三】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074章 兄弟之爭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313章 捲土重來【十】第一卷 大唐開國_第031章 霍邑之戰(zhàn)【十一】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109章 誅殺李密【一】第一卷 大唐開國_第016章 連和突厥【五】第三卷 北門喋血_第348章 文幹謀反【七】第三卷 北門喋血_第345章 文幹謀反【四】第三卷 北門喋血_第349章 秦王亮劍【一】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114章 殞命聊城【二】第一卷 大唐開國_第056章 李淵登基【九】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222章 鄭夏聯(lián)手【二】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308章 捲土重來【五】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255章 平定江南【六】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313章 捲土重來【十】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139章 兵敗介休【二】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201章 智取慈澗【一】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308章 捲土重來【五】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312章 捲土重來【九】第三卷 北門喋血_第334章 深結(jié)燕王【三】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151章 兵進(jìn)龍門【二】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097章 平定西秦【六】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201章 智取慈澗【一】第一卷 大唐開國_第052章 李淵登基【五】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119章 世充稱帝【三】第一卷 大唐開國_第027章 霍邑之戰(zhàn)【七】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194章 收服猛將【一】第一卷 大唐開國_第038章 兵進(jìn)長安【七】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215章 圍攻洛陽【一】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170章 攻取蒲阪【一】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218章 圍攻洛陽【四】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249章 鄭國滅亡【七】第一卷 大唐開國_第060章 李淵登基【十三】第三卷 北門喋血_第336章 刺殺敬德【二】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140章 兵敗介休【三】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181章 柏壁之戰(zhàn)【二】第一卷 大唐開國_第054章 李淵登基【七】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211章 大戰(zhàn)邙山【六】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322章 大戰(zhàn)魏州【五】第一卷 大唐開國_第007章 剷除異己【二】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286章 洛水之戰(zhàn)【十二】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188章 千里追襲【五】第一卷 大唐開國_第052章 李淵登基【五】第一卷 大唐開國_第040章 兵進(jìn)長安【九】第一卷 大唐開國_第046章 兵進(jìn)長安【十五】第三卷 北門喋血_第372章 絕地反擊【四】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229章 齊王顯威【三】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126章 世充稱帝【十】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247章 鄭國滅亡【五】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154章 兵進(jìn)龍門【五】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092章 平定西秦【一】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141章 兵敗介休【四】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304章 捲土重來【一】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152章 兵進(jìn)龍門【三】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327章 平定叛亂【一】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185章 千里追襲【二】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246章 鄭國滅亡【四】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242章 虎牢之戰(zhàn)【十二】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151章 兵進(jìn)龍門【二】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192章 千里追襲【九】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171章 攻取蒲阪【二】第三卷 北門喋血_第369章 絕地反擊【一】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083章 邙山之戰(zhàn)【五】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147章 敗走澮州【一】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127章 大涼覆滅【一】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327章 平定叛亂【一】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317章 太子親征【四】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120章 世充稱帝【四】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113章 殞命聊城【一】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116章 殞命聊城【四】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296章 洛水之戰(zhàn)【二十二】第三卷 北門喋血_第341章 針鋒相對(duì)第三卷 北門喋血_第339章 峰迴路轉(zhuǎn)【一】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076章 出兵高墌【一】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278章 洛水之戰(zhàn)【四】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125章 世充稱帝【九】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283章 洛水之戰(zhàn)【九】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119章 世充稱帝【三】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137章 齊王敗北【七】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130章 大涼覆滅【四】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252章 平定江南【三】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208章 大戰(zhàn)邙山【三】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138章 兵敗介休【一】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133章 齊王敗北【三】第一卷 大唐開國_第016章 連和突厥【五】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116章 殞命聊城【四】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303章洛水之戰(zhàn)【二十九】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068章 東都之變【二】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142章 文靜之死【一】第一卷 大唐開國_第024章 霍邑之戰(zhàn)【四】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250章 平定江南【一】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192章 千里追襲【九】第三卷 北門喋血_第348章 文幹謀反【七】第一卷 大唐開國_第004章 力諫反隋【四】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113章 殞命聊城【一】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282章 洛水之戰(zhàn)【八】第三卷 北門喋血_第368章 出巡洛陽【五】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093章 平定西秦【二】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181章 柏壁之戰(zhàn)【二】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311章 捲土重來【八】
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172章 攻取蒲阪【三】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074章 兄弟之爭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313章 捲土重來【十】第一卷 大唐開國_第031章 霍邑之戰(zhàn)【十一】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109章 誅殺李密【一】第一卷 大唐開國_第016章 連和突厥【五】第三卷 北門喋血_第348章 文幹謀反【七】第三卷 北門喋血_第345章 文幹謀反【四】第三卷 北門喋血_第349章 秦王亮劍【一】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114章 殞命聊城【二】第一卷 大唐開國_第056章 李淵登基【九】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222章 鄭夏聯(lián)手【二】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308章 捲土重來【五】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255章 平定江南【六】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313章 捲土重來【十】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139章 兵敗介休【二】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201章 智取慈澗【一】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308章 捲土重來【五】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312章 捲土重來【九】第三卷 北門喋血_第334章 深結(jié)燕王【三】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151章 兵進(jìn)龍門【二】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097章 平定西秦【六】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201章 智取慈澗【一】第一卷 大唐開國_第052章 李淵登基【五】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119章 世充稱帝【三】第一卷 大唐開國_第027章 霍邑之戰(zhàn)【七】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194章 收服猛將【一】第一卷 大唐開國_第038章 兵進(jìn)長安【七】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215章 圍攻洛陽【一】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170章 攻取蒲阪【一】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218章 圍攻洛陽【四】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249章 鄭國滅亡【七】第一卷 大唐開國_第060章 李淵登基【十三】第三卷 北門喋血_第336章 刺殺敬德【二】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140章 兵敗介休【三】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181章 柏壁之戰(zhàn)【二】第一卷 大唐開國_第054章 李淵登基【七】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211章 大戰(zhàn)邙山【六】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322章 大戰(zhàn)魏州【五】第一卷 大唐開國_第007章 剷除異己【二】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286章 洛水之戰(zhàn)【十二】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188章 千里追襲【五】第一卷 大唐開國_第052章 李淵登基【五】第一卷 大唐開國_第040章 兵進(jìn)長安【九】第一卷 大唐開國_第046章 兵進(jìn)長安【十五】第三卷 北門喋血_第372章 絕地反擊【四】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229章 齊王顯威【三】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126章 世充稱帝【十】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247章 鄭國滅亡【五】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154章 兵進(jìn)龍門【五】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092章 平定西秦【一】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141章 兵敗介休【四】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304章 捲土重來【一】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152章 兵進(jìn)龍門【三】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327章 平定叛亂【一】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185章 千里追襲【二】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246章 鄭國滅亡【四】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242章 虎牢之戰(zhàn)【十二】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151章 兵進(jìn)龍門【二】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192章 千里追襲【九】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171章 攻取蒲阪【二】第三卷 北門喋血_第369章 絕地反擊【一】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083章 邙山之戰(zhàn)【五】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147章 敗走澮州【一】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127章 大涼覆滅【一】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327章 平定叛亂【一】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317章 太子親征【四】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120章 世充稱帝【四】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113章 殞命聊城【一】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116章 殞命聊城【四】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296章 洛水之戰(zhàn)【二十二】第三卷 北門喋血_第341章 針鋒相對(duì)第三卷 北門喋血_第339章 峰迴路轉(zhuǎn)【一】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076章 出兵高墌【一】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278章 洛水之戰(zhàn)【四】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125章 世充稱帝【九】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283章 洛水之戰(zhàn)【九】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119章 世充稱帝【三】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137章 齊王敗北【七】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130章 大涼覆滅【四】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252章 平定江南【三】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208章 大戰(zhàn)邙山【三】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138章 兵敗介休【一】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133章 齊王敗北【三】第一卷 大唐開國_第016章 連和突厥【五】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116章 殞命聊城【四】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303章洛水之戰(zhàn)【二十九】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068章 東都之變【二】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142章 文靜之死【一】第一卷 大唐開國_第024章 霍邑之戰(zhàn)【四】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250章 平定江南【一】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192章 千里追襲【九】第三卷 北門喋血_第348章 文幹謀反【七】第一卷 大唐開國_第004章 力諫反隋【四】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113章 殞命聊城【一】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282章 洛水之戰(zhàn)【八】第三卷 北門喋血_第368章 出巡洛陽【五】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093章 平定西秦【二】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181章 柏壁之戰(zhàn)【二】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311章 捲土重來【八】
主站蜘蛛池模板: 剑川县| 应用必备| 新田县| 当涂县| 鸡东县| 隆德县| 隆德县| 新田县| 阿拉尔市| 南岸区| 东阳市| 平利县| 微山县| 永顺县| 合阳县| 肇源县| 开江县| 鹤峰县| 凌源市| 凌源市| 浦北县| 汉源县| 耒阳市| 河源市| 德庆县| 贞丰县| 高州市| 木兰县| 兴隆县| 江华| 东光县| 新田县| 梅河口市| 洞头县| 大港区| 乐昌市| 弋阳县| 靖江市| 霍州市| 巩留县| 永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