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一卷 大唐開國_第040章 兵進長安【九】

正在此時,一位身材高大、器宇軒昂的文官站了起來。他面無懼色地看了眼面目猙獰的胡賊頭領,緊接著將目光轉向太守,朗聲說道:

“方今天下大亂,唐國公舉義兵討亂賊,匡扶隋室,救天下蒼生於水火之中,此實爲高、光之聖舉,天下響者雲集。今義軍兵臨城下,且兵強將猛,又敦煌公李世民熟知兵法,驍勇善戰。若與正義之師戰,其必敗也。爲數萬將士和城中百姓計,在下房玄齡跪地請求將軍棄暗投明,出城納降!”說時撲通一聲跪倒於地。

劉鷂子一聽房玄齡的話,就不覺火冒三丈,大吼一聲令韋仁則斬了他。韋仁則雖恨房玄齡出言不遜,然則向來愛其文才,不想殺他。於是,他只聲色俱厲地喝斥了房玄齡一番,然後令人將他攆出公堂。

房玄齡回到府中,正一邊飲茶,一邊思索著如何勸說太守韋仁則投靠義軍,以使全城百姓免於塗炭。正在這時,守城副將王德成慌慌張張地跑進廳堂,告訴房玄齡劉鷂子將要謀害他。房玄齡聽罷,不覺大驚,隨即仰天長嘆道:

“房玄齡死不足惜,只可惜了全城的將士和百姓哪!”

“房大人顧念百姓,心繫天下,的確令王某敬佩!”王德成拱手道,“房大人,請走吧,在下送你出城。”

“這……”房玄齡遲疑著說,“王將軍,你的好意房某心領了。不是房某有違將軍美意,是怕連累了將軍呀!”

“在下死不足惜,房大人若有閃失,將失一國之棟樑,此乃在下之罪也!”

說著,王德成一把拽住房玄齡的手臂,不由分說地將他拉出廳堂。接著王德成又將房玄齡扶上自己的坐騎。於是,兩人乘連夜逃出城去。

王德成心念韋仁則對自己的知遇之恩,不忍棄之而去。因此不論房玄齡怎麼苦苦相勸,他就是不肯同他一道投奔李世民。房玄齡清楚王德成此去兇多吉少,不禁緊握住他的手,傷心落淚。王德成也深知自己回去就是死路一條,然爲義氣,他還是決定回城。真的,王德成剛踏進城門,就被劉鷂子截住殺害了,連見韋仁則一面的機會都沒有,更不用說向他申訴了。不過,韋仁則得知王德成被殺,情不自禁地痛哭了一場,然後將他厚葬於涇陽之東。

房玄齡別過王德成後,便抄條小路,腳步慌亂地朝李世民的營寨飛也似的跑去。快到營門前時,他給侍衛厲聲喝住。那小個子侍衛懷疑房玄齡是奸細,細細盤問了一番之後,將他押送到大都督李世民的帳中。

此時李世民正與長孫順德謀劃攻城之事,見兩士兵進帳,頗爲不悅,怨他們打擾了自己的思路。然當李世民擡眼瞅見一身青袍、拱手施禮的房玄齡時,不禁兩眼放光,興奮不已。他立即起身上前,緊握住房玄齡的手熱情寒暄,親自爲他拂凳請坐,態度相當恭敬。李世民之所以這麼做,是因爲他素聞房玄齡的賢名,十分敬重他的人品和才識。今見自己所慕之士連夜而來,哪能不以厚禮待他呢?

房玄齡也心慕李世民已久,現又親眼見他如此禮賢下士,不覺感動不已。他又對李世民深深施了個禮,方在身邊的團凳上落座。之前李世民雖與房玄齡從未謀面,然心中有種一見如故的感覺,就像他是自己多年的摯友一樣。他敞開心扉,與房玄齡暢談,大加讚賞對方智謀過人,有王佐之才,若能得到他,如同周得呂望、漢得張良。李世民的賞識和器重使房玄齡慶幸自己終於遇到了知音,他內心不由感激萬分。房玄齡投桃報李,稱讚李世民年少志高,英明神武,有湯、武、高、光之才。接著,他便語氣極爲誠懇地表達了自己願爲李世民效犬馬之勞。

李世民聽後,喜不自禁,當下就任命房玄齡爲行軍記室參軍,籌劃並參決軍務,成爲自己的謀士。房玄齡感激涕零,想自己半生飄零,懷才不遇,今終遇明主,必能大展雄才,實現平生之志。他霍地從凳子上站起來,面對著敦煌公撲通一聲跪拜於地,行大叩禮。

李世民連忙起身,上前將房玄齡扶起,坐在自己身邊。接著,他便向房玄齡問起攻佔涇陽之策,言語相當謙卑。房玄齡久在涇陽,對守軍和胡賊的虛實瞭如指掌,加上自己善謀多計,因此略加思索後,他就開口對李世民說:

“大都督,依在下對涇陽的瞭解,強攻乃是下策,智取方爲上上策。若能智取涇陽,不僅不會損兵折將,而且還能保全城中百姓,這實爲兩全齊美!”

“玄齡所言甚是,與我不謀而合。”李世民點頭笑道,“只是我與長孫將軍商議多時,也未曾思得良策呀。今大賢人在,請你教我吧!”

“不敢當,不敢當!”房玄齡謙然一笑說,“在下知大都督深知兵法,謀略超羣。玄齡所言,不過是拋磚引玉,僅供大都督參考而已。”

“玄齡,你過謙了。”李世民朗聲笑道,“我知道你腹有良謀,請快快說出來,以解我燃眉之急呀。”

“是呀,房大人,這幾天韋仁則堅守不出,讓大都督愁得都快吃不下飯,睡不著覺了。”長孫順德催促道,“怎麼個智取法,請快說吧!”

“引蛇出洞。”房玄齡簡短地答了聲,緊接著又說,“韋仁則知大都督遠道而來,糧草不足,欲求速戰,故而閉門自守,欲困義軍於城下,然後趁大都督兵乏糧缺而自退之時,出城乘勢追殺。因此,大都督想攻取涇陽,那就必須想方設法將城中守軍引出來才行哪。”

“玄齡分析得精闢,倘若韋仁則、劉鷂子他們遲遲不肯出城迎戰,那對我軍極爲不利,且會影響攻打長安的計劃。”李世民沉思著說,“爲今之計,正如房玄齡你所說的這樣,務必引敵出城,然後我軍方能出戰,將他們擊敗在城牆之下,啃下涇陽這塊硬骨頭。”

第一卷 大唐開國_第047章 兵進長安【十六】第一卷 大唐開國_第063章 李淵登基【十六】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229章 齊王顯威【三】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181章 柏壁之戰【二】第三卷 北門喋血_第337章 將計就計【一】第三卷 北門喋血_第365章 出巡洛陽【二】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276章 洛水之戰【二】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259章 平定江南【十】第三卷 北門喋血_第348章 文幹謀反【七】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142章 文靜之死【一】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118章 世充稱帝【二】第一卷 大唐開國_第034章 兵進長安【三】第一卷 大唐開國_第018章 連和突厥【七】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113章 殞命聊城【一】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274章 兵臨邢州【四】第一卷 大唐開國_第059章 李淵登基【十二】第一卷 大唐開國_第036章 兵進長安【五】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242章 虎牢之戰【十二】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312章 捲土重來【九】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326章 大戰魏州【九】第三卷 北門喋血_第341章 針鋒相對第三卷 北門喋血_第363章 裴寂進諫【四】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114章 殞命聊城【二】第二卷 掃滅羣雄_上架感言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250章 平定江南【一】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207章 大戰邙山【二】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272章 兵臨邢州【二】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123章 世充稱帝【七】第三卷 北門喋血_第338章 將計就計【二】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270章 攻取相州【五】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186章 千里追襲【三】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240章 虎牢之戰【十】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096章 平定西秦【五】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101章 招降李軌【二】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319章 大戰魏州【二】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271章 兵臨邢州【一】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214章 大戰邙山【九】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254章 平定江南【五】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108章 兵伐河東【六】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303章洛水之戰【二十九】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166章 孝基平叛【三】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179章 平遙之戰【二】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114章 殞命聊城【二】第一卷 大唐開國_第046章 兵進長安【十五】第三卷 北門喋血_第329章 太子受賞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260章 平定江南【十一】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114章 殞命聊城【二】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113章 殞命聊城【一】第一卷 大唐開國_第054章 李淵登基【七】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123章 世充稱帝【七】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297章 洛水之戰【二十三】第一卷 大唐開國_第044章 兵進長安【十三】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082章 邙山之戰【四】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148章 敗走澮州【二】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258章 平定江南【九】第三卷 北門喋血_第367章 出巡洛陽【四】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282章 洛水之戰【八】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200章 秦王東征【三】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076章 出兵高墌【一】第一卷 大唐開國_第003章 力諫反隋【三】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168章 大敗敬德【二】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196章 定楊覆滅【一】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240章 虎牢之戰【十】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250章 平定江南【一】第一卷 大唐開國_第026章 霍邑之戰【六】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071章 兵敗高墌【三】第三卷 北門喋血_第369章 絕地反擊【一】第一卷 大唐開國_第016章 連和突厥【五】第一卷 大唐開國_第063章 李淵登基【十六】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291章 洛水之戰【十七】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205章 智取慈澗【五】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217章 圍攻洛陽【三】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221章 鄭夏聯手【一】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147章 敗走澮州【一】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216章 圍攻洛陽【二】第一卷 大唐開國_第034章 兵進長安【三】第一卷 大唐開國_第023章 霍邑之戰【三】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317章 太子親征【四】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277章 洛水之戰【三】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290章 洛水之戰【十六】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128章 大涼覆滅【二】第三卷 北門喋血_第344章 文幹謀反【三】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078章 出兵高墌【三】第一卷 大唐開國_第058章 李淵登基【十一】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146章 晉陽淪陷第一卷 大唐開國_第020章 連和突厥【九】第三卷 北門喋血_第333章 深結燕王【二】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157章 取美良川【二】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104章 兵伐河東【二】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180章 柏壁之戰【一】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140章 兵敗介休【三】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204章 智取慈澗【四】第一卷 大唐開國_第004章 力諫反隋【四】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197章 定楊覆滅【二】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184章 千里追襲【一】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172章 攻取蒲阪【三】第三卷 北門喋血_第343章 文幹謀反【二】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231章 虎牢之戰【一】
第一卷 大唐開國_第047章 兵進長安【十六】第一卷 大唐開國_第063章 李淵登基【十六】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229章 齊王顯威【三】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181章 柏壁之戰【二】第三卷 北門喋血_第337章 將計就計【一】第三卷 北門喋血_第365章 出巡洛陽【二】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276章 洛水之戰【二】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259章 平定江南【十】第三卷 北門喋血_第348章 文幹謀反【七】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142章 文靜之死【一】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118章 世充稱帝【二】第一卷 大唐開國_第034章 兵進長安【三】第一卷 大唐開國_第018章 連和突厥【七】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113章 殞命聊城【一】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274章 兵臨邢州【四】第一卷 大唐開國_第059章 李淵登基【十二】第一卷 大唐開國_第036章 兵進長安【五】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242章 虎牢之戰【十二】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312章 捲土重來【九】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326章 大戰魏州【九】第三卷 北門喋血_第341章 針鋒相對第三卷 北門喋血_第363章 裴寂進諫【四】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114章 殞命聊城【二】第二卷 掃滅羣雄_上架感言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250章 平定江南【一】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207章 大戰邙山【二】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272章 兵臨邢州【二】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123章 世充稱帝【七】第三卷 北門喋血_第338章 將計就計【二】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270章 攻取相州【五】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186章 千里追襲【三】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240章 虎牢之戰【十】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096章 平定西秦【五】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101章 招降李軌【二】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319章 大戰魏州【二】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271章 兵臨邢州【一】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214章 大戰邙山【九】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254章 平定江南【五】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108章 兵伐河東【六】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303章洛水之戰【二十九】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166章 孝基平叛【三】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179章 平遙之戰【二】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114章 殞命聊城【二】第一卷 大唐開國_第046章 兵進長安【十五】第三卷 北門喋血_第329章 太子受賞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260章 平定江南【十一】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114章 殞命聊城【二】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113章 殞命聊城【一】第一卷 大唐開國_第054章 李淵登基【七】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123章 世充稱帝【七】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297章 洛水之戰【二十三】第一卷 大唐開國_第044章 兵進長安【十三】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082章 邙山之戰【四】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148章 敗走澮州【二】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258章 平定江南【九】第三卷 北門喋血_第367章 出巡洛陽【四】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282章 洛水之戰【八】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200章 秦王東征【三】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076章 出兵高墌【一】第一卷 大唐開國_第003章 力諫反隋【三】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168章 大敗敬德【二】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196章 定楊覆滅【一】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240章 虎牢之戰【十】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250章 平定江南【一】第一卷 大唐開國_第026章 霍邑之戰【六】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071章 兵敗高墌【三】第三卷 北門喋血_第369章 絕地反擊【一】第一卷 大唐開國_第016章 連和突厥【五】第一卷 大唐開國_第063章 李淵登基【十六】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291章 洛水之戰【十七】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205章 智取慈澗【五】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217章 圍攻洛陽【三】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221章 鄭夏聯手【一】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147章 敗走澮州【一】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216章 圍攻洛陽【二】第一卷 大唐開國_第034章 兵進長安【三】第一卷 大唐開國_第023章 霍邑之戰【三】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317章 太子親征【四】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277章 洛水之戰【三】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290章 洛水之戰【十六】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128章 大涼覆滅【二】第三卷 北門喋血_第344章 文幹謀反【三】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078章 出兵高墌【三】第一卷 大唐開國_第058章 李淵登基【十一】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146章 晉陽淪陷第一卷 大唐開國_第020章 連和突厥【九】第三卷 北門喋血_第333章 深結燕王【二】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157章 取美良川【二】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104章 兵伐河東【二】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180章 柏壁之戰【一】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140章 兵敗介休【三】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204章 智取慈澗【四】第一卷 大唐開國_第004章 力諫反隋【四】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197章 定楊覆滅【二】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184章 千里追襲【一】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172章 攻取蒲阪【三】第三卷 北門喋血_第343章 文幹謀反【二】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231章 虎牢之戰【一】
主站蜘蛛池模板: 静宁县| 汝阳县| 阿合奇县| 丽江市| 民勤县| 太仆寺旗| 恩施市| 驻马店市| 吉林省| 新昌县| 通化县| 右玉县| 白玉县| 荆州市| 宁国市| 霸州市| 晋城| 盐山县| 噶尔县| 稻城县| 三河市| 宁安市| 万安县| 密山市| 略阳县| 鄱阳县| 苗栗市| 龙南县| 洪雅县| 鸡东县| 昌乐县| 淮滨县| 金昌市| 靖远县| 石景山区| 安康市| 西丰县| 封开县| 高安市| 诏安县| 北流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