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101章 招降李軌【二】

次日早朝,李淵正襟危坐於龍椅之上,接受文武百官的朝拜。禮畢,李淵開始問政。大臣們紛紛出列向皇上稟奏要事,其中大都是有關軍務。李淵向來信任各位重臣,對他們辦事能力不曾有絲毫懷疑,所以對他們所稟之事一一準奏。不過令他不解的是,這幾位大臣當中居然沒有一人提及到李軌稱帝一事,就連剛剛提升爲戶部尚書的劉文靜也隻字不提。這是爲什麼呢,難道他們連近在眼前的威脅都遺忘了嗎?對此,李淵有些兒不高興,就緩緩擡起眼睛,目光威嚴地掃視著面前的諸位大臣,最後定在裴寂的臉上。

裴寂一直沒開口,這會兒見皇上的眼睛盯著自己,就明白了一切。於是,他挺直腰身,上前向皇上行了個禮,然後聲如洪鐘地奏請道:

“啓稟皇上,微臣有要事稟報!”

“什麼事,裴愛卿請說吧!”李淵心裡清楚裴寂要說什麼,心中一喜,卻明知故問道。

“皇上,今秦王已掃平了西秦,然河西尚未爲大唐所有。且李軌背義忘恩,假稱皇帝,此有辱我大唐聲威,當立即擒拿李軌,剷除河西之患哪!”

“裴大人所言極是!”話音剛落,蕭瑀連忙奏道,“皇上,河西與我大唐毗鄰,李軌野心勃勃,有吞我邊境之志,久之必爲後患,當乘勢剪除他。”

“是呀,皇上,請下旨征討大涼!”接著,王珪、唐儉、李綱等大臣紛紛請求李淵出兵討伐李軌。

李淵面色和悅了許多,望著諸位大臣沉思了半晌,然後纔開口道:

“衆愛卿爲國操勞,甚慰朕心。今李軌妄稱皇帝,負朕之恩,逆我大唐,當除之而後快。”

“臣願領軍前往涼州平定李軌,懇請皇上準奏!”劉文靜立即毛遂自薦道。

“李軌乃區區一小賊寇,哪用得著你這等大將前往,豈非擡舉了他!”李淵微微一笑,“朕以爲遣一偏裨小將即可,勿須煩勞將軍你呀?!?

此言頗有褒揚之意,擱在別人身上一定會心存感激,萬謝皇恩??蓜⑽撵o聽了,心裡有些不痛快,他覺得李淵是在有意冷落自己,不願再信任和重用他了。這也難怪,自打高墌之敗,劉文靜就漸漸被李淵疏遠了?,F今雖憑藉平定薛仁杲之功被任命爲戶部尚書,可李淵依然沒有器重他的跡象。要是換著他人,也就算了,可偏偏劉文靜是個不甘心失寵之人,時刻都想憑自己的功勞爭奪到更大的權力,一心想位居裴寂之上。因此,見李淵不想派自己上戰場建立功勳,他心中難免生出些怨望。不過,他極力控制住自己這種不良情緒,準備向李淵再次奏請。

可就在這時,裴寂站了出來。他當然不是爲了幫劉文靜這位政敵說話,相反是爲了進一步打擊他的政治企圖。於是,他對李淵說道:

“皇上聖明!今李軌內外交困,人心背離,勢頹力弱,何須大軍前往,浪費糧草。微臣以爲,遣一舌辯之士前往說降足矣。”

“裴大人,你這也太小瞧了李軌吧!”劉文靜冷笑一聲,針鋒相對道,“李軌足智多謀,勇猛善戰,手下不乏精兵猛將,豈可小覷他?”

說著,劉文靜又扭頭對著李淵拱手急切道:

“皇上,請勿聽信裴大人所言!此乃事關國家興盛,萬不可掉以輕心。臣請皇上下旨,遣大軍討伐李軌!”

“劉大人,你何時變得如此膽小如鼠,連個李軌也怕成這樣,看來高墌之敗令你投鼠忌器了,哈哈!”裴寂乘機嘲諷道。

“你……”劉文靜氣得兩眼直冒火星,忍不住說道,“裴大人,你也太過分了吧!文靜之言,也是爲國操勞,豈可招此譏諷,哼!”

滿朝文武眼瞅著裴、劉二位大臣鬥嘴都不置一詞,怕一不小心就掉進*的旋渦之中而萬劫不復。也是,裴寂是皇上最寵幸的宰相,而劉文靜與秦王關係非同一般,得罪誰都可能招致滅頂之災。出於明哲保身之故,他們只能姑妄聽之,而不敢妄加評判。再說,裴、劉之爭也不是第一次,沒什麼大驚小怪,他們都習以爲常了。此時,他們神色平靜,像什麼也沒發生似的,只一個個把眼睛轉向高高在上的皇帝李淵。

李淵雖心念劉文靜的卓著功勳,如今卻越來越對他不滿,甚至頗有怨恨。這不僅僅是因爲他屢屢與自己所寵幸的大臣對著幹,更重要的是他鐵了心緊跟著李世民,成了秦王勢力的中堅力量,而這纔是李淵最忌怕之處,因爲他直接威脅到東宮太子?;洞?,李淵自然會疏遠並排斥他。此時,他看見劉文靜對裴寂出言不遜,心裡十分不悅。不過,他還是忍住了氣,聲音較爲平和地說道:

“二位愛卿皆爲朝中大臣,朕所倚重之人,何須如此處處針鋒相對呢?朕望衆愛卿能夠團結一致,齊心協力治理國家,而非爲私人恩怨相互對立,公然爲敵。若此,朕必將治其大罪!”

“臣知罪,請皇上寬恕!”裴寂慌忙伏地請罪,緊跟著劉文靜也依葫蘆畫瓢。

“知錯就好,這次就數了吧!”李淵輕輕拂了拂長袖,示意他們倆平身。

裴寂和劉文靜一齊站起身,彼此對視了一眼,那眼神裡仍舊帶著敵意。

此時,太極殿內一片靜寂。過了會兒,李淵掃了眼站在自己面前的臣子們,口氣堅定地說道:

“朕以爲裴大人所言深有道理,今李軌君臣失和,民心背離,正處危機四伏之中。如若此時能派一得力之士前往遊說,說不定能招降李軌。如此不費一兵一卒就能收復河西之地,豈非絕佳之策?只是……不知哪位愛卿願爲朕分憂呀?”

“臣願爲皇上效犬馬之勞!”話音未落,一側的安興貴就出列,上前跪拜道,“若皇上信得過臣,臣願即刻動身前往大涼!”

“安愛卿一向對朕忠心耿耿,朕深信不疑!”李淵見安興貴主動請纓,欣喜道,“只是李軌爲人固執自負,難以說服,不知安愛卿有何妙計?”

“臣悉知李軌的品性,此人的確不能輕易說服,然臣仍將盡力而爲?!卑才d貴答道,“皇上,請勿憂!即便臣不能說服李軌歸順大唐,也會想盡一切辦法就地擒獲李軌,決不會讓皇上失望!如若不能完成使命,任由皇上處治!”

“好,愛卿真乃社稷之臣也!”李淵龍顏大悅道,“請問愛卿,你有何妙計擒獲李軌呢?”

“回稟皇上,臣將以兄長一道密謀,暗結吐谷渾圍逼涼州城,如此李軌必爲臣所擒?!卑才d貴高聲奏道。

“好,好!”李淵聽罷,連聲稱好,“安愛卿計策周全,朕無憂也,只管坐等愛卿佳音,哈哈!”

“是呀,皇上,有安大人親自出馬,河西不日即可平定?;噬?,您儘管放心好了!”裴寂瞧見李淵開懷大笑,忙獻殷勤道。

“有衆愛卿同心協力輔助朕,此乃朕之所幸,大唐之福也!”李淵頗富感情地望著諸位大臣,高聲說句。

“皇上聖明,臣等當鞠躬盡瘁,死而後矣!”衆臣子齊拜,高呼萬歲。

李淵見衆臣如此忠心於自己,龍顏大悅。他欠了欠身,輕拂龍袍,笑請衆愛卿平身。然後,他眼光轉向一邊的李密,忽然語氣嚴肅地問句:

“皇弟,你已入朝多時了,可你的部下徐懋功至今仍然據守黎陽,遲遲不肯歸附我大唐,這是何道理呀?”

“回稟皇上,徐懋功雖爲臣舊部,然此人心高氣傲,難以馴服。臣雖想爲皇上分憂,然實在是愛莫能助,望皇上恕罪!”李密推卸道。

“聽皇弟如此一說,那豈不是非要朕派兵攻取黎陽不可?”李密的這種口氣令李淵有些不悅,他臉色一沉,冷聲說道。

“臣以爲,不動兵戈恐難收復黎陽,請皇上三思!”李密脫口而出。

“不可,皇上!”魏徵疾步出列,揖禮奏道,“若皇上依邢國公所言,派兵攻打黎陽,那必定會逼徐懋功轉投竇建德。如此,皇上將失一員大將!”

“魏大人言之有理!”李世民連忙附和道,“父皇,兒臣以爲不可貿然出兵攻取黎陽,而當遣一舌辯之士前往說降。徐懋功乃忠義之士,又知邢國公入朝,只要父皇誠意所至,他必定會以黎陽歸順我大唐。請父皇三思!”

李淵當然希望不動兵戈就能得到黎陽和徐懋功這位智勇雙全的大將,所以聽魏徵和李世民這麼一說,也就打消了出兵的念頭。沉吟一下,他說道:

“倘若能不動一兵一卒而得到黎陽,那自是上上策!然,徐懋功恃才傲物,難以說服。請問諸位,誰肯替朕前往黎陽?”

“微臣願往!”魏徵拱手揖禮道,“臣與徐懋功頗有交情,想必他能念舊交而聽臣只語片言,回心轉意歸順大唐?!?

“既然如此,那就有勞魏大人了!”思忖一下,李淵下旨道,“朕命魏徵爲秘書丞,前往黎陽說降徐懋功,並出使潼關招撫瓦崗餘部。魏徵聽旨!”

“微臣領旨!”魏徵跪地接旨。

第一卷 大唐開國_第063章 李淵登基【十六】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294章 洛水之戰【二十】第三卷 北門喋血_第363章 裴寂進諫【四】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067章 東都之變【一】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210章 大戰邙山【五】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221章 鄭夏聯手【一】第一卷 大唐開國_第005章 力諫反隋【五】第三卷 北門喋血_第349章 秦王亮劍【一】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236章 虎牢之戰【六】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289章 洛水之戰【十五】第三卷 北門喋血_第362章 裴寂進諫【三】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084章 輕取偃師【一】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295章 洛水之戰【二十一】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092章 平定西秦【一】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322章 大戰魏州【五】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128章 大涼覆滅【二】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198章 秦王東征【一】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184章 千里追襲【一】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299章 洛水之戰【二十五】第一卷 大唐開國_第016章 連和突厥【五】第三卷 北門喋血_第371章 絕地反擊【三】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224章 發兵虎牢【一】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203章 智取慈澗【三】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131章 齊王敗北【一】第一卷 大唐開國_第052章 李淵登基【五】第三卷 北門喋血_第348章 文幹謀反【七】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261章 平定江南【十二】第一卷 大唐開國_第046章 兵進長安【十五】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310章 捲土重來【七】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067章 東都之變【一】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219章 圍攻洛陽【五】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104章 兵伐河東【二】第一卷 大唐開國_第066章 李淵登基【十九】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252章 平定江南【三】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261章 平定江南【十二】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173章 攻取蒲阪【四】第一卷 大唐開國_第015章 連和突厥【四】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263章 平定江南【十四】第三卷 北門喋血_第366章 出巡洛陽【三】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079章 邙山之戰【一】第一卷 大唐開國_第058章 李淵登基【十一】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076章 出兵高墌【一】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222章 鄭夏聯手【二】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071章 兵敗高墌【三】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214章 大戰邙山【九】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122章 世充稱帝【六】第三卷 北門喋血_第329章 太子受賞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213章 大戰邙山【八】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078章 出兵高墌【三】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091章 稱帝魏縣【三】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095章 平定西秦【四】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324章 大戰魏州【七】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160章 截擊敵軍【一】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192章 千里追襲【九】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140章 兵敗介休【三】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315章 太子親征【二】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202章 智取慈澗【二】第一卷 大唐開國_第023章 霍邑之戰【三】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157章 取美良川【二】第一卷 大唐開國_第065章 李淵登基【十八】第三卷 北門喋血_第371章 絕地反擊【三】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210章 大戰邙山【五】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208章 大戰邙山【三】第三卷 北門喋血_第355章 謀殺行動【四】第一卷 大唐開國_第013章 連和突厥【二】第一卷 大唐開國_第023章 霍邑之戰【三】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321章 大戰魏州【四】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278章 洛水之戰【四】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105章 兵伐河東【三】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128章 大涼覆滅【二】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188章 千里追襲【五】第三卷 北門喋血_第359章 謀殺行動【八】第一卷 大唐開國_第028章 霍邑之戰【八】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219章 圍攻洛陽【五】第三卷 北門喋血_第354章 謀殺行動【三】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213章 大戰邙山【八】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297章 洛水之戰【二十三】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136章 齊王敗北【六】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115章 殞命聊城【三】第三卷 北門喋血_第370章 絕地反擊【二】第三卷 北門喋血_第338章 將計就計【二】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205章 智取慈澗【五】第三卷 北門喋血_第347章 文幹謀反【六】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322章 大戰魏州【五】第一卷 大唐開國_第021章 霍邑之戰【一】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200章 秦王東征【三】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146章 晉陽淪陷第一卷 大唐開國_第023章 霍邑之戰【三】第一卷 大唐開國_第023章 霍邑之戰【三】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318章 大戰魏州【一】第一卷 大唐開國_第043章 兵進長安【十二】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299章 洛水之戰【二十五】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285章 洛水之戰【十一】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262章 平定江南【十三】第三卷 北門喋血_第350章 秦王亮劍【二】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228章 齊王顯威【二】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328章 平定叛亂【二】(二)第一卷 大唐開國_第061章 李淵登基【十四】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113章 殞命聊城【一】第一卷 大唐開國_第032章 兵進長安【一】
第一卷 大唐開國_第063章 李淵登基【十六】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294章 洛水之戰【二十】第三卷 北門喋血_第363章 裴寂進諫【四】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067章 東都之變【一】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210章 大戰邙山【五】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221章 鄭夏聯手【一】第一卷 大唐開國_第005章 力諫反隋【五】第三卷 北門喋血_第349章 秦王亮劍【一】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236章 虎牢之戰【六】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289章 洛水之戰【十五】第三卷 北門喋血_第362章 裴寂進諫【三】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084章 輕取偃師【一】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295章 洛水之戰【二十一】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092章 平定西秦【一】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322章 大戰魏州【五】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128章 大涼覆滅【二】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198章 秦王東征【一】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184章 千里追襲【一】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299章 洛水之戰【二十五】第一卷 大唐開國_第016章 連和突厥【五】第三卷 北門喋血_第371章 絕地反擊【三】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224章 發兵虎牢【一】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203章 智取慈澗【三】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131章 齊王敗北【一】第一卷 大唐開國_第052章 李淵登基【五】第三卷 北門喋血_第348章 文幹謀反【七】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261章 平定江南【十二】第一卷 大唐開國_第046章 兵進長安【十五】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310章 捲土重來【七】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067章 東都之變【一】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219章 圍攻洛陽【五】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104章 兵伐河東【二】第一卷 大唐開國_第066章 李淵登基【十九】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252章 平定江南【三】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261章 平定江南【十二】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173章 攻取蒲阪【四】第一卷 大唐開國_第015章 連和突厥【四】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263章 平定江南【十四】第三卷 北門喋血_第366章 出巡洛陽【三】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079章 邙山之戰【一】第一卷 大唐開國_第058章 李淵登基【十一】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076章 出兵高墌【一】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222章 鄭夏聯手【二】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071章 兵敗高墌【三】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214章 大戰邙山【九】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122章 世充稱帝【六】第三卷 北門喋血_第329章 太子受賞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213章 大戰邙山【八】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078章 出兵高墌【三】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091章 稱帝魏縣【三】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095章 平定西秦【四】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324章 大戰魏州【七】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160章 截擊敵軍【一】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192章 千里追襲【九】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140章 兵敗介休【三】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315章 太子親征【二】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202章 智取慈澗【二】第一卷 大唐開國_第023章 霍邑之戰【三】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157章 取美良川【二】第一卷 大唐開國_第065章 李淵登基【十八】第三卷 北門喋血_第371章 絕地反擊【三】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210章 大戰邙山【五】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208章 大戰邙山【三】第三卷 北門喋血_第355章 謀殺行動【四】第一卷 大唐開國_第013章 連和突厥【二】第一卷 大唐開國_第023章 霍邑之戰【三】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321章 大戰魏州【四】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278章 洛水之戰【四】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105章 兵伐河東【三】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128章 大涼覆滅【二】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188章 千里追襲【五】第三卷 北門喋血_第359章 謀殺行動【八】第一卷 大唐開國_第028章 霍邑之戰【八】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219章 圍攻洛陽【五】第三卷 北門喋血_第354章 謀殺行動【三】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213章 大戰邙山【八】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297章 洛水之戰【二十三】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136章 齊王敗北【六】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115章 殞命聊城【三】第三卷 北門喋血_第370章 絕地反擊【二】第三卷 北門喋血_第338章 將計就計【二】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205章 智取慈澗【五】第三卷 北門喋血_第347章 文幹謀反【六】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322章 大戰魏州【五】第一卷 大唐開國_第021章 霍邑之戰【一】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200章 秦王東征【三】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146章 晉陽淪陷第一卷 大唐開國_第023章 霍邑之戰【三】第一卷 大唐開國_第023章 霍邑之戰【三】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318章 大戰魏州【一】第一卷 大唐開國_第043章 兵進長安【十二】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299章 洛水之戰【二十五】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285章 洛水之戰【十一】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262章 平定江南【十三】第三卷 北門喋血_第350章 秦王亮劍【二】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228章 齊王顯威【二】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328章 平定叛亂【二】(二)第一卷 大唐開國_第061章 李淵登基【十四】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113章 殞命聊城【一】第一卷 大唐開國_第032章 兵進長安【一】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南召县| 疏勒县| 台北市| 乐安县| 抚州市| 左权县| 清徐县| 平山县| 普兰县| 高陵县| 拉孜县| 全州县| 沾化县| 抚松县| 斗六市| 靖江市| 唐海县| 昆明市| 青川县| 扬中市| 恩施市| 乌什县| 章丘市| 岗巴县| 香港 | 东莞市| 樟树市| 句容市| 安仁县| 新竹县| 舟山市| 商丘市| 冷水江市| 宜兰市| 巴里| 苍溪县| 林州市| 博白县| 孝昌县| 东山县| 瓦房店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