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縣府的官兵接到報案之後立馬趕來,當他們看到被修理的是刺史的兒子的時候都倒吸一口冷氣,乖乖,在廣州,還有人敢打廣州刺史的公子的?
還真有。
當他們得知打人的,不,殺人的是南海郡公的夫人的時候,差點呼吸不過來,郡公雖然沒有實權,但他是皇帝親封的呀,而且還是正二品的。另外,誰知道他會不會一封奏摺把這裡的情況直接奏報皇帝?要是皇帝得知這裡的治安這麼差的話,他們失職之罪可不是開玩笑的。
這羣官吏不敢管了,急忙通知縣令。縣令說去你媽的,告訴我幹啥呢?去告訴刺史啊!
刺史謝輝廉知道後,怒摔茶杯:“這個逆子!”
謝輝廉馬不停蹄,趕到現場,來不及管躺在地上嗷嗷直叫的兒子,對著李耀桀屈身行禮:“郡公,犬子不識公顏,衝撞失禮,本官在此向您賠罪,不知郡公是否有恙?”
謝輝廉上來就先道歉,不求情,反而關心李耀桀是否受傷,讓李耀桀的心情好了一些,這纔是道歉態度嘛!要是他一上來就爲謝雲飛求情,李耀桀真不介意收拾他,只要一封奏摺,謝輝廉就玩完。老祖先,容我狐假虎威哈!李耀桀在心裡打岔。“我看到他們三個被我娘子修理之後,鄉親們都很激動,想必他們往日是做了不少壞事,人神共憤。我不打緊,但如何彌補南海縣百姓纔是最關鍵的。”李耀桀先給謝雲飛扣上一個罪大惡極的帽子,這樣第五瑤殺了這麼多人也算是名正言順,不然被追究起來,第五瑤也有不少麻煩。
“本官明白,本官一定好好教育犬子,讓他洗心革面,同時想辦法給百姓一個交代。”
謝輝廉會怎麼處理,李耀桀不想管,他壓根就沒指望謝輝廉能大義滅親,估計也就帶回家罵幾句,關幾天緊閉。回到文閒居,早早吃過晚飯,洗完澡,和第五瑤、杜蔓婉在房間裡看書,這裡的房間,李耀桀在整修的時候,也特地把主臥室和書房打通,這樣就不需要兩個房間來回走。
第二天,李耀桀戴著大唐帽子,帶著第五瑤和小萱上街。看著嶺南這邊的風土人情,主要是語言,有一小部分和現代的粵語有些類似。李耀桀在街上的回頭率有些高,一來是他的帽子,二來是第五瑤這個沉魚落雁卻帶著劍的美女,三來也是最關鍵的,他是南海郡公!昨天的事在南海縣已經傳開了。嫉惡如仇的郡公,武功高強,殺人不眨眼的郡公夫人。
聽到行人不停打招呼,李耀桀有種萬人愛戴的感覺,有種地主出門的感覺。
“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朗朗的讀書聲響徹雲霄,李耀桀不禁駐足,望著這間名爲“雲老夫子書舍”的院子裡歪歪扭扭的一羣學子,想起了當初上學時的自己,也是這般坐立不定,想著放學,想著玩。後來離開了學校,才真正明白,那段時間多麼美好。
教書先生是個五十多歲的老夫子,雪須白眉,嚴厲又慈祥,爲學子們講解詩經。講到動情處還眉飛色舞,時而大笑,時而悲愴。李耀桀和第五瑤、小萱聽得都不禁入神。
雲老夫子擡頭看到李耀桀三人,“老朽見過三位,不知三位造訪寒舍所爲何事?”
“見過雲老夫子,在下只是路過,聽得書聲朗朗,夫子解惑,不禁入迷,打擾到夫子實乃抱歉。”李耀桀作揖回答。
尊師重道是人之美德,可惜李耀桀以前沒做好,現在懂得太晚。
“原來如此。經學而駐,公子愛學,老朽佩服。”聽到李耀桀說是被他教書吸引了,不由得很開心。人都樂於被他人肯定。
“雲老夫子師而優則人學而優,亦爲南海書生南海人之大幸。”
雲老爽朗地笑了笑,雙眼瞇成一條縫,謙虛道:“公子過譽了,敢請教公子大名。”
“在下姓李,名耀桀,字懷瑾,長安人士,前日來廣州,這是在下夫人、如夫人。”
雲老夫人終日教書,並不知道李耀桀的身份,和李耀桀寒暄兩句之後,繼續教書了。
……
“下官見過李郡公!”
南海縣縣令名爲梁書,見到李耀桀還有一些緊張,畢竟昨日之事他確實是失職了。
李耀桀意不在此,也沒管他的緊張,開門見山問:“雲老書舍的夫子你瞭解嗎?”
梁書愣了一下,不明白李耀桀爲何關心這個,不過還是認真回答:“大家都叫他雲老夫人,具體名諱下官也不知道,聽鄉親們說,他以自家院落辦私學三十多年,而且都是不收學生的費用,一生貧寒。在南海縣自己附近鄉里的名望很高,大家都叫他孔夫子第二,很多人都把孩子送到他那裡學書。”
一個以畢生心血無償教書的偉人。李耀桀在心裡讚歎,他現在纔想到,他一直沒注意唐朝時期的學校制度。“縣裡沒有……學……堂嗎?”
“這個自然有,只不過因爲收費,很多寒門學子都無法入學。”
唉……這點李耀桀也明白,他剛剛上小學那會,中國還沒實行義務教育,當時家裡也不富裕,交費的時候都要“砸鍋賣鐵”,後來免學費的時候,全國人都歡欣鼓舞,一個強大的國家才能最大程度爲百姓謀福祉。“所以雲老自己辦私學?”
……
離開縣府,李耀桀低著頭,若有所思。
“相公,你是想幫雲老夫子嗎?”善解人意的第五瑤,算了,這是個人都猜得到。
“嗯。窮人也有讀書的權利。”李耀桀看著天際,豪情滿懷地說:”我大唐的錦繡山河,要讓更多人看到,才能更加錦繡輝煌!”
我大唐的錦繡山河,要讓更多人看到,才能更加錦繡輝煌!
再度來到雲老書舍,李耀桀表明了身份以及來意。
“我敬佩雲老夫子你的偉岸,我享受廣州人的租賦,理應爲廣州做些事,資助夫子,就是回報南海,回報廣州;我也是大唐的臣子,這麼做也是報國之恩。”
李耀桀由衷地說。這是他第一步要做的。一天之後,李耀桀派人送來一副鐫刻在木匾的楹聯:
上聯:幾本經書兼戒尺,磨平門檻,只因寒門無貴子。
下聯:終生赤膽與丹心,耗盡韶華,唯願天下滿賢人。
……
……
【上架了,希望大家多多支持,今天會更多點。期待大家的訂閱、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