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道於學,解惑於師,用才於人。朝耕半畝地,晚臨百階堂,百年貧苦輩,一日盡飛昇。聊以拙劣筆,引得春花壇……
雲老夫子新的私學書舍,被命名爲「南海私學」,雲老夫子正在爲學生們講解這些律詩和詞,說到動情處,還忍不住唱了出來!很多讀書人都來這裡領報紙,都想領略李耀桀的文采。李耀桀帶著第五瑤,和謝輝廉慢慢走到南海私學,看到裡面人潮擁擠,很多人買了報紙,一邊看一邊聽雲老夫子講解,多麼和諧的畫面??!
“郡公、刺史!”
人羣看到李耀桀和謝輝廉,紛紛行禮打招呼。李耀桀笑著和他們打招呼,看到私學裡,一羣懵懵懂懂的眼神裡充滿了對知識的渴望,充滿了改變命運的信念,忍不住勉勵他們一番:“雖然說,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但是,想活得榮華富貴,想獲得崇高地位,最好的辦法還是讀書!”
雖然李耀桀不太喜歡「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的謬論,但目前,在古代,升官發財的最好辦法還是讀書?!拔覀兇筇疲綀A幾百萬裡的山川,你們想去看嗎?”
當然想!
“京城裡幾萬達官貴人的權貴富裕,你們想享受嗎?”
當然想!
“想的話,那就好好讀書,爭取功名,你們要知道,知識改變命運!……”李耀桀發現,現代的那些口號還挺好用的,“讀好書,不僅要讀,要學,還要會用。會用不僅僅是寫文章,還要明白事理,明白百姓疾苦,明白百姓所需!這有這樣,才能當官,當好官!”
古代的人分三六九等,當了官,那就是一等公民,對於這些普通人的吸引是無比巨大的。所以,李耀桀說,讀書好的人能當官,改變地位,這些學子自然心往神馳,暗自決定,努力奮鬥!至於有多少人成才,那就看他們的了。
“大唐的江山需要所有人一起守護,大唐的繁榮需要你們來創造!你們讀書,不僅是爲了自己的命運,也是爲了大唐的崛起!”
李耀桀的一番話說得激情四射,振聾發聵,底下所有人都聽得心情澎湃,熱血沸騰,壯志滿懷!恨不得立馬身爲大官,爲大唐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恨不得提槍上馬,爲大唐血染沙場!一邊的第五瑤也有些懵,自家相公的號召力還挺厲害的啊,而且覺悟挺高的。
……
跟著謝輝廉來到縣學院,這裡畢竟是官辦學校,學生遠遠多於雲老夫子的私學,來這裡領報紙的讀書人也比雲老夫子那邊的多,看到李耀桀來,也同樣都紛紛行禮。李耀桀的才華出衆,這裡的學子都很尊重他,還有一點就是。因爲李耀桀,謝輝廉和長史降低了三成的學費,這對於他們而言都是一個大好事。
李耀桀同樣用剛剛在雲老夫子的南海私學的那番話來激勵這些讀書人,不過李耀桀現在才明白一件事,他其實,並不需要自己刊印報紙啊!他可以把詩詞送到縣學堂,因爲縣學堂本來就會張貼一些優秀學生的詩文,只有他的詩詞寫的不錯,縣學堂應該會刊發他的詩詞的,畢竟地位在這呢!
“刺史,劉長史,我覺得縣學堂可以用我印發報紙的方式,刊發一些優秀的詩文,一來可以表彰優秀的學生,打響他們的名聲,以鼓勵他們。二來可以讓更多人領會到學堂裡的風采,吸引更多人讀書。”
謝輝廉想了想,覺得可行,“我覺得不錯,長史你覺得呢?”
長史劉伯作揖:“郡公妙計,下官覺得十分可行。”
“我還有一個建議,雲老夫子那邊,如果學生有好作品,也可以讓他送來,並且優秀的學生,可以免費招入縣學堂?!崩钜钐嶙h道,這樣形成一種升學機制,對於那些孩子也是一種吸引力,說句實在話,雲老夫子一個人教的東西肯定比不上一個完備的縣學堂,如果有好的苗子,送到縣學堂裡,也是一種好的培養方法。
和劉伯對視了一眼,謝輝廉由衷敬佩道:“郡公真乃神人也!不過,下官也希望,郡公的詩文可以繼續送讓縣學,讓我們學子可以繼續拜讀郡公的佳作?!?
“那是自然?!崩钜钚χf,心中打岔:你不說我也硬塞給你們~
李耀桀的提議也得到雲老夫子的贊同:“郡公一心爲了南海百姓,老朽衷心敬佩,如此甚好!老朽只願這些孩子,有個好的前途,郡公的想法正是給了他們一條康莊大道,郡公大德!如斯甚好!如斯甚好!哈哈!”
“雲老夫子過譽了。”李耀桀老臉一紅,他這麼做也是有私心的,“雲老夫子一生爲了南海百姓,高風亮節,光輝偉岸,在下區區小事,豈能和雲老夫子相提並論?!?
李耀桀這番話不是恭維,而是發自肺腑的,每一個用心教書的老師都值得被尊重,更何況是這樣,無私奉獻了一輩子的人民教師?如果唐朝也有個感動大唐十大人物,李耀桀肯定會給雲老夫子投票的。
回到家中,和杜蔓婉說清楚了他的決定,杜蔓婉也表示這樣最好,“這樣相公就不用勞累了。呵呵!”
李耀桀嘴角一抽,一個個的,都喜歡黑我了是嗎?不過這倒也是,他也不想杜蔓婉辛苦,關鍵是——“我們可以省下一大筆錢!”
……
……
【第五更,感謝大家的訂閱,感謝書友的月票,弱弱地求一下月票,明天繼續努力多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