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98章 必有近憂

聽了復漢大業四個字之後,郭嵩燾慢慢安靜了下來,優雅的一拉長袍下襬,緩緩坐下身,面容恢復了平日的從容,“季高兄原來有如此遠大的抱負,在下燕雀不知鴻鵠之志,倒是失敬了。”

郭嵩燾話雖恭維,但語氣中舒無敬意,反而滿是諷刺之意,左宗棠卻不以爲意,微微一笑道:“伯琛兄以爲我說的復漢大業這四個字不對麼?”

郭嵩燾哼了一聲道:“我漢人依舊安居樂業,漢家儒學依舊傳世流芳,漢民學子依舊入朝從政,造福一方,復漢大業何從談起?難道真換個漢人做皇帝便是復漢大業了麼?爲了一己私慾,便要天下百姓飽受戰亂之苦,這樣的復漢大業我寧可不要。”

左宗棠點點頭道:“你我都是讀書人,若我說的復漢大業真是這樣,我也寧可不要。”

郭嵩燾瞪眼道:“那你還要從賊?!”

左宗棠搖搖頭道:“我說的復漢大業可不是伯琛兄所說那樣。伯琛兄,你適才所說有失偏頗了,漢人安居樂業?自滿清入關以來,歷代清帝治下,哪一朝沒有咱們漢人起兵造反的?近的就說嘉慶川楚白蓮教起兵之事、天理教起兵之事,道光朝起兵造反的也多如牛毛,前些年我們湘中就有雷再浩、李沅發等人起事。真要是百姓能安居樂業,怎會有這麼多的人起來造反?!漢家儒學這就更可笑了,自從滿清入關以來,大興蚊子獄,禁錮我儒家思想,自清以來,讀書人只注重考據,而已經少有推陳出新了,已然沒有了明朝時的變復更新,通變救弊,經世致用,這些儒家遺風。滿清以官家一家之言統御儒林,伯琛兄,你倒說說這還是我漢家儒學的風尚麼?”

郭嵩燾默然無語,他乃是讀書人,卻也是個漢人,自然知道這些,從前也有這樣的困惑,但很快就被做官入仕的熱情淡化了。

左宗棠又緩緩續道:“入朝爲官,哈哈,滿清就是以功名利祿讓我們這些讀書人漸漸淡忘了儒家遺風。”說到這裡左宗棠目光炯炯的盯著郭嵩燾道:“伯琛兄,你知道我們漢家衣冠原本是什麼樣的麼?”

郭嵩燾呆愣了半晌才緩緩苦笑道:“書上看到過。”

左宗棠輕嘆一聲道:“是啊,今後我們漢人只能在書本上看到我們漢人衣冠到底是什麼摸樣了,真是可憐、可嘆、可悲。”

郭嵩燾沉默片刻道:“長毛就能興復漢家儒學?恢復漢家衣冠了麼?他們可是信奉洋教的啊。”

左宗棠沉聲說道:“長毛以洋教蟻聚無知民衆,矇蔽百姓作亂的確可恨,但他們有一點是好的,那就是真心的想要驅逐胡奴,還我漢家河山!我在城中待了這許多天,冷眼旁觀之下,發覺這些長毛不行滿人禮節,不穿滿人服飾,更不剃髮結辮。他們也沒見過漢家衣冠是什麼模樣,所以他們寧可穿起戲服,也不要穿戴滿人服飾,這份氣節的確令人敬佩。”

“雖然長毛有此等堅毅之心,但他們怪力亂神,遲早還是會敗亡,也成不了復漢大業。但當我和他們的西王認識之後,我便開始有所改觀。”左宗棠站起身負手踱了幾步接著道:“西王此人初見時,會讓人覺得粗鄙無狀,但卻是粗中有細,目光看得很是長遠,行事常常出人意表,他入了長沙之後,並未燒殺搶掠,更爲損壞書堂廟宇,足見他與尋常的長毛不同。”

郭嵩燾點點頭道:“長毛西王在長沙的所爲我也知道,此人的確是個人傑,不似一般的賊寇,他那棋盤納捐便看得出,他是個胸中有乾坤之人。”

左宗棠又道:“還有他夫人西王妃,也是爲奇女子,一介女流不但武藝高強,更難得的是還學富五車。”當下左宗棠將洪韻兒論儒之語說了。

郭嵩燾輕嘆道:“想不到長毛西王夫婦倆有如此見識,難道季高就是因爲二人有此見識而投效的?須知他二人似乎不是長毛之主啊。”

左宗棠點點頭道:“這個我自然知道,左某投效的乃是西王,並非怪力亂神的天王洪秀全!既然西王有此等見識,而手下兵馬其心可用,又已然佔據了長沙,左某爲湘中百姓著想,也爲我漢家儒學著想,索性便輔佐西王,讓西王能成就大業,而不會從此走上歪路,禍害天下。清廷腐朽不堪,朝中官吏敗壞,兵將不思進取,已然不可敷用,左某近日看朝廷行事,實在是寒透了心肺,既然我等不可能寄望滿清朝廷能安定天下,那我等何不投身太平,引導太平尊儒重道,濟世救民,興復漢家儒學?左某寧可身敗名裂,也不願太平以洋教禍害我中華文種,所以左某隻能輔佐見識非凡的西王殿下,希望西王能聽我勸諫,放棄洋教,勵精圖治,驅逐胡奴,而非幫著滿清屠殺起事的漢民!”

郭嵩燾怔怔的看著左宗棠半晌才道:“原來季高兄你是以身飼虎,抱著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的想法投效長毛的啊。”

左宗棠苦笑道:“今日我看到了朝廷的文告,賽尚阿、羅饒典和長沙一干官吏盡皆逮入京城問罪,敗於賊手不想著如何勵精圖治,只知道嚴刑峻法,咸豐皇帝看來也非明君。西王雖然如今勢力尚小,但好在船小好調頭,左某也有意替他披荊斬棘,成就一番大業,纔不枉一身所學啊。”

郭嵩燾無力的垂下手道:“季高兄這般想法在下實在汗顏,也只有如此大無畏的氣度才能下此決心,須知這是條不歸路啊。”

左宗棠淡淡一笑道:“人生如棋,不到最後一步,你又怎麼知道最早下的一步是對是錯焉?”

兩人沉默了片刻,左宗棠起身道:“伯琛兄想來不是我一路之人,在下今日來見伯琛,乃是顧念昔日情誼,我這便告辭了,我會替伯琛向西王說項,放了伯琛兄。將來你我或許會在戰場上相見,那時候各爲其主,我是不會留手的。”

郭嵩燾心頭一陣黯然,輕嘆道:“並非是你我,或許湘中子弟也會手足相殘,甚至天下漢民也會各爲其主刀兵相向,那時候又是誰對誰錯呢?”

左宗棠打開鐵門,回頭淡淡一笑道:“那還用說?自然是勝者爲王,敗者爲寇了。” wωw ?ttκa n ?c ○

……

左宗棠果然還是去求請蕭雲貴放了郭嵩燾,但蕭雲貴一口就拒絕了,只說擔心郭嵩燾放了之後,會對左宗棠湘潭之行不利。雖然左宗棠再三保證,以郭嵩燾的爲人斷不會賣友求榮,但蕭雲貴只是不許,他可不想自己辛苦挖來的人才被清軍抓去咔嚓了,只答應等左宗棠在湘潭的事辦完回到軍中之後,再放了郭嵩燾。左宗棠知道蕭雲貴的好意,也只得答應了。

翌日,左宗棠便帶著家小取道湘潭,臨走時蕭雲貴和洪韻兒親自送到南門之外的浮橋渡口,左宗棠一家是走水路南下,也可避過從陸路廝殺而來的郴州太平軍和清軍。

一隻腳踏上上船的船板時,左宗棠又回頭對蕭雲貴說道:“西王殿下,人無遠慮必有近憂,眼下最緊要的便是聚攏舊部,找好藉口南下。天王、東王二人的秉性,你比我清楚,宗棠實在不敢胡亂獻策,以免畫虎不成反類犬。但宗棠想來,既然西王和天王、東王二人相識於微時,一同起兵於草莽之間,左右定是還有幾分手足之情的,若是到了緊要關頭,當真無計可施之際,不妨真情流露,以昔日兄弟之情說之,事情或可有轉機。”

蕭雲貴拍了拍左宗棠的臂膀道:“先生金石良言,本王記住了,先生一路保重,本王派了童強勝等兄弟跟你南下,他們辮髮還在,又是湘人,斷不會有人起疑。若有什麼危難,他們也會即時報與本王,不管有多麼兇險,本王第一時間就會提兵趕去相救!”

左宗棠心中一暖,深深一揖道:“宗棠自會料理好事務,無需西王擔憂,宗棠此去定會說服宗族舉族來投,宗棠在湘潭掃榻迎候西王大旗到來!”

蕭雲貴呵呵大笑著點頭道:“本王靜候好音!咱們湘潭再見,不見不散!”

客船載著左宗棠、童強勝等人逆湘水而上,舫影最終消失在清晨的秋霧之中。

蕭雲貴眺首遠望,心情忽然開朗起來,仰天哈哈大笑三聲,左近的侍從都是有些驚愕,只是少了個湊趣的人上來問聲殿下何故發笑。

“大清早的發什麼神經。”洪韻兒走到他身邊低聲嘟囔道。

蕭雲貴臉上一**:“我這是豪氣干雲的大笑,你個四眼妹不識貨!”

洪韻兒哼了一聲道:“西市口砍人你去不去看看?”

蕭雲貴一愣道:“砍誰?”

洪韻兒鄙夷的看了他一眼道:“你不是下令讓翼王監斬,今日處斬駱秉章、翁同爵二人嗎?”

蕭雲貴方形腦袋搖個不停:“不去,砍死人頭有什麼好看的。”

洪韻兒淡淡的說道:“怎麼說都算是死在你手上的第一個歷史名人,你不去看看?”

蕭雲貴哼了一聲道:“不去,將來死在我手上的歷史名人只會越來越多,我纔不去呢。再說了,要駱秉章、翁同爵死的又不是我,是咸豐。”

洪韻兒嗯了一聲,自顧自的道:“有人沒膽看砍頭!”

蕭雲貴大怒,轉頭向衆親衛牌刀手喝道:“咱們去西市口看斬清妖!”衆牌刀手轟然領命,牽過馬匹來。

蕭雲貴和洪韻兒一起上馬,往西市口行去,蕭雲貴皺眉看著在馬上一顛一顛的洪韻兒道:“你爲何一定要我去看砍人頭?難道你不害怕麼?”

洪韻兒臉色有些蒼白,但語氣還是很平靜的道:“有些慘烈的事將來我們還要經歷很多,如果我們不能儘快適應這種人吃人的黑暗,早晚有一天我們會被黑暗吃掉。”說到這裡洪韻兒忽然陰測測的一笑道:“或許你看了之後會喜歡上砍死人頭的。”

蕭雲貴打了個寒顫,低聲罵道:“沒你那麼變態!”但見洪韻兒嬌柔的身軀在馬背上輕輕晃動,她身軀的輕顫越來越明顯,蕭雲貴這一刻才明白,她其實心裡是有些害怕的,但就像她說的那樣,你越害怕就越不能適應這種現實,遲早會被現實反噬,也不知道兩人要走下去的這條路上,還會經歷多少這樣血淋淋的場面。

第307章 新政諸事第692章 投票結果第133章 西王遠征第277章 沿途軼事第282章 無上奢華第381章 僵持不下第719章 與我何干第283章 內外聯手第415章 大沽對峙第250章 上海軍政第442章 北上隨駕第643章 刺刀潰敵第294章 讓路換城第702章 一家所累第138章 出人意料第498章 初至上海第54章 城南書院第509章 詔書新衙第156章 定都之議第458章 失掉信仰第398章 攘外安內第691章 最後嘗試第336章 整編章程第577章 實業聯合第693章 太平動向第686章 舟山海戰第423章 得意忘形第671章 勢如破竹第390章 權力更迭第307章 新政諸事第463章 不堪一擊第367章 罷戰三日第494章 假若開戰第733章 新塘血戰第524章 三名副使第538章 出兵援桂第187章 大軍禮拜第124章 定計留客第410章 製造麻煩第22章 去投長毛第289章 湘軍窘境第204章 商貿之路第28章 諸將議事第287章 定有所第446章 兩枚御印第249章 海關顧問第168章 大明國夢第577章 實業聯合第92章 雙王際會第519章 分兵西進第677章 自在爲王第217章 個個保齊第238章 魚死網破第236章 三岔阻擊第610章 前哨之戰第454章 捨我其誰第275章 再世爲人第220章 胥口之戰第512章 重新部署第488章 泉州海港第710章 王者智者第49章 香帳軟玉第179章 傳教之士第265章 經濟特區第500章 大文字獄第155章 各有苦惱第96章 終得名士第92章 雙王際會第362章 入幕之賓第509章 詔書新衙第142章 御前侍衛第516章 屹立不倒第586章 大偵察隊第657章 順理成章第664章 電報大樓第482章 天王國宗第197章 故人情分第229章 寧波海盜第280章 越俎代庖第592章 二次羞辱第302章 田畝均制第266章 東西聯手第671章 勢如破竹第22章 去投長毛第78章 柳莊靈秀第100章 推心置腹第290章 長蛇之尾第195章 江北大營第302章 田畝均制第54章 城南書院第614章 別無他法第245章 錢江軼事第300章 盛會初始第288章 鎮筸總兵第511章 皆大歡喜第493章 能屈能伸第63章 陰險小人第4章 耶穌下凡第734章 決戰開始
第307章 新政諸事第692章 投票結果第133章 西王遠征第277章 沿途軼事第282章 無上奢華第381章 僵持不下第719章 與我何干第283章 內外聯手第415章 大沽對峙第250章 上海軍政第442章 北上隨駕第643章 刺刀潰敵第294章 讓路換城第702章 一家所累第138章 出人意料第498章 初至上海第54章 城南書院第509章 詔書新衙第156章 定都之議第458章 失掉信仰第398章 攘外安內第691章 最後嘗試第336章 整編章程第577章 實業聯合第693章 太平動向第686章 舟山海戰第423章 得意忘形第671章 勢如破竹第390章 權力更迭第307章 新政諸事第463章 不堪一擊第367章 罷戰三日第494章 假若開戰第733章 新塘血戰第524章 三名副使第538章 出兵援桂第187章 大軍禮拜第124章 定計留客第410章 製造麻煩第22章 去投長毛第289章 湘軍窘境第204章 商貿之路第28章 諸將議事第287章 定有所第446章 兩枚御印第249章 海關顧問第168章 大明國夢第577章 實業聯合第92章 雙王際會第519章 分兵西進第677章 自在爲王第217章 個個保齊第238章 魚死網破第236章 三岔阻擊第610章 前哨之戰第454章 捨我其誰第275章 再世爲人第220章 胥口之戰第512章 重新部署第488章 泉州海港第710章 王者智者第49章 香帳軟玉第179章 傳教之士第265章 經濟特區第500章 大文字獄第155章 各有苦惱第96章 終得名士第92章 雙王際會第362章 入幕之賓第509章 詔書新衙第142章 御前侍衛第516章 屹立不倒第586章 大偵察隊第657章 順理成章第664章 電報大樓第482章 天王國宗第197章 故人情分第229章 寧波海盜第280章 越俎代庖第592章 二次羞辱第302章 田畝均制第266章 東西聯手第671章 勢如破竹第22章 去投長毛第78章 柳莊靈秀第100章 推心置腹第290章 長蛇之尾第195章 江北大營第302章 田畝均制第54章 城南書院第614章 別無他法第245章 錢江軼事第300章 盛會初始第288章 鎮筸總兵第511章 皆大歡喜第493章 能屈能伸第63章 陰險小人第4章 耶穌下凡第734章 決戰開始
主站蜘蛛池模板: 根河市| 朝阳县| 榆社县| 泌阳县| 武鸣县| 和静县| 剑川县| 邢台市| 黄浦区| 兴安盟| 荥经县| 敖汉旗| 都兰县| 麟游县| 阳谷县| 泸西县| 河曲县| 珠海市| 应城市| 承德县| 孟州市| 翼城县| 临泽县| 昔阳县| 惠安县| 郧西县| 荔浦县| 若尔盖县| 吉林市| 大安市| 正安县| 张家界市| 永和县| 汝南县| 拉孜县| 郁南县| 霍城县| 海晏县| 鹤壁市| 奉节县| 玉林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