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一千零一章 【徙民】

金國對大宋的戰爭,到目前爲止來說,還真未發生過需要驅逐擄掠百姓爲前驅的激烈攻城之戰。

但是這樣的攻城戰並非是沒發生過,之前金軍攻克遼國的大定府、析津府、大同府還有臨潢府時,每一戰都是採用了這等策略。尤其是臨潢府之戰時,親自下達掠民命令的不是別人,正是宗望本人。

而當時金軍僅是在十日之內便掠得遼國百姓計有十餘萬人,全部驅趕至臨潢府城下用以消耗守城遼軍的武器和士氣,經歷整整三日的屠殺便也死傷殆盡,爲金軍最終攻克臨潢府起了非常關鍵的作用。

只是,隨著金國的逐步建立,以吳乞買爲核心的新一代金國領導層也漸漸有了一定的治國思路,倒也知道起兵滅遼時的隨意劫掠、擄殺等等手段不可能是治國的新常態,一個國家想要長治久安,自然還是需要農工商軍四個方面的均衡發展。

所以,在軍事上,金國的新核心吳乞買確定了以侵略大宋爲新的經濟增長點,而農工商也按照遼國的固有方式(農奴、奴工、受田)來進行發展。

雖然在攻遼的時候,金軍對契丹族大勢殺戮,使得契丹人的數量急劇減少,但隨著金國逐漸將遼國的國土全面吞併,到了後期這樣有針對性的殺戮實際上也大大減少。就宗望所知的數據,如今在金國之內,算上完顏、鐵麗、東海、白山和全部的黑水靺鞨,整個女真民族的人口還不足百萬,而在金國如今治下的土地上,契丹族人便超過了二百萬有餘,再算上雜胡、渤海、奚人以及鮮人(高麗人),使得整個金國的主體民族與附庸民族的比例達到了四比一。

遠處不說,也就說如今黃傑佔著的遼陽城,按照早先宗望所知,在金國佔下此城後,剩下的總人口差不多近五萬人,可是僅有三千守軍是女真族人,其餘皆是契丹、雜胡,並且還有少量的渤海和鮮人奴隸,並無女真族人居住在此城之中的。

只是,按照吳乞買的想法,以及完顏希尹制定的策略,金國的確是已經把這遼陽城裡的所有人都當成了大金的百姓,要對他們的生命財產負責。

那麼,如此問題也就來了,若是黃傑按照金軍以往對付遼軍的手段,也驅逐這些百姓來戰,那時金軍又將如何纔好?

難道就這麼殺了麼?這可大金的百姓啊!

頓時,隨著郭藥師把問題給宗望點出來,宗望也才悚然一驚,真真開始正視起了這個問題來。

然而也就在宗望在帥帳中研究克破宋軍之策的時候,城內的黃傑也沒閒著,在送走了看戲的完顏希尹,又給高臺上執行“惡敵之策”(噁心敵人)的儈子手們“慢慢殺”,一定要留下足夠的人數殺到正月十五後,便也離了城門樓子去往了原先遼陽城城守所居的城主府邸。

而他來到府前之時,便也瞧著至少數百依著光鮮的各色人等,都捧著禮物候在門前,有挑著禮盒、禮擔的,也有捧著禮盤、禮包,還有牽著牛羊和駿馬,看樣子很像是來拜年的,若不是這些一個個都梳著典型的契丹髮式,黃傑還會誤以爲回到了大宋。

待得黃傑一行策馬過來,也就瞧著門口等著送禮的遼陽百姓紛紛跪拜在地,以參差不齊的語調喚著亂七八糟的口號。

黃傑也不在在意,徑直來到府門之前,便也瞧著一身戎裝正在門前巡視的種萱上前來迎,便也下馬問道:“這些遼陽百姓,何事登門?”

種萱與黃傑行禮後,便也道:“自然是爲徙民之事!”

黃傑聽來一笑,便也道:“挑幾個德高望重的庶老入府一敘便是!”

說完黃傑便也大步進去,先去了後宅更衣換了一身常服,又去書房檢視了剛剛送達的公文,待得種萱前來知會,也才慢步來了花廳,也就瞧見六老二耄耋已經等候在花廳之中,邊上還擺著一大堆禮擔、禮盒,黃傑便與這些人使了個客氣的眼色,座了主位後便也開口來問:“不知幾位當中,可有通得宋言之人?”

便也將一個扎著兩條純白色辮子的耄耋老人聞言急忙起身來拜,用帶著濃重燕地語調的宋言答道:“老朽等人本是燕北漢民、渤海民,老朽祖上易居雖然已有五代,鄉音卻不敢忘!”

聽得這老人一句“鄉音不敢忘”,黃傑頓時就覺得與他親近了幾分,忙也道:“庶老快快請起,燕雲之地,本是我華夏故土,好一句鄉音不敢忘,既然如此,何故不肯回遷大宋?”

府外的人今日之所以來搞事情,黃傑當然知道緣由,當初他攻克遼陽府,花了三日時間也才肅清完顏希尹散在城中的女真殘兵後,便也立時貼出了安民告示解了宵禁,許諾宋軍絕不擾民。

同時也拿出了一個徙民的政策,凡是遼陽百姓,只要願意回遷大宋,按每戶十五貫給予安家費,在此基礎之上,若一戶人家超過六口,則每增一丁便可多得兩貫、每增一口可多得一貫,當然戶籍須得按照早先在金國報備的底數來算。

至於還居遼陽府不願搬走的居民,宋軍雖然答應給予保護,但也申明將來不論是因爲城破還是其他原因而造成的生命財產損失,宋軍概不負責。

可由於如今遼陽府中居住的大多是契丹人和雜胡,所以宋軍的告示貼出之後,遼陽的居民並不怎麼買賬,雖然因爲害怕宋軍的威勢,自打宋軍進了遼陽城後,百姓絕大多數都躲在家中不敢出來搞事情,可還是有一些較爲機靈的,或者說是知道華夏風俗的,便也選在了正月初一正是年節的日子前來打探消息。

卻說那老耄耋聽得黃傑來問,便也愁容滿面的將手一攤道:“好叫郡王知道,家有組訓,人賤如草,樹貴紮根,與我等燕地漢民而言,紮根處便是故鄉,輕易豈敢背井離鄉!”

黃傑聞言卻是一笑:“本王此次徙民,非是要叫諸位背井離鄉,而是如今宋金國戰在即,遼陽已是險地,怕是傷及無辜罷了!告示上不也說得清清楚楚,你等家業、田產、房舍等物,走時登記造冊,託管與我軍,他日遼陽若還在我大宋治下,歸來按冊交割便是!”

老耄耋聞言,卻是大著膽子來問道:“可是……若是……若是郡王失了遼陽,如何?”

卷六 梁山破 第五百二一章 【發飆】卷四 蜀道難 第三百二五章 【花鞋】卷七 燕雲急 第五百八六章 【亡國之相】第一百零八章 【脫殼】卷五 東京寒 第四百四五章 【狠毒】卷五 東京寒 第四百二六章 【筵無好筵】第一千零五章 【不答應】卷七 燕雲急 第五百六一章 【買買買】第一千零十八章 【備戰】卷九 挽天傾 第七百六十四章 【懷璧其罪】第二百一三章 佈局第一百九六章 先修路第一百五五章 【謬論】第一百七二章 中計卷八 靖康變 第六百九九章 【無能】卷七 燕雲急 第五百四六章 【金使】第二百二四章 認輸卷四 蜀道難 第三百四四章 【苛政】卷八 靖康變 第七百零七章 【燕京陷落】卷六 梁山破 第五百三十章 【飛霜】第一千零四四章 【鐵浮屠】卷四 蜀道難 第二百七一章 【踏春】卷五 東京寒 第四百章 【入道】卷七 燕雲急 第五百八五章 【直覺】卷十一 射天鷓 第九百零七章 【豁然開朗】第一千零二三章 【大開口】第九百七七章 【可教】卷六 梁山破 第四百七二章 【鴻門宴】卷十 向北行 第八百三四章 【向北行】卷八 靖康變 第七百零八章 【吃土】第九百二六章 【開了眼界】第一百九二章 遊擊卷七 燕雲急 第五百七六章 【仙人跳】卷四 蜀道難 第三百二十章 【美男計】卷十 向北行 第八百一一章 【上朝】第六十二章 【北行】卷四 蜀道難 第三百一九章 【展十八】卷七 燕雲急 第五百八二章 【意外】卷七 燕雲急 第六百零九章 【要務】卷十 向北行 第八百四九章 【收復燕京】第一千零六五章 【艨艟】卷十 向北行 第八百五二章 【琉球】卷八 靖康變 第六百五五章 【吳乞買】卷五 東京寒 第三百八五章 【大機緣】卷六 梁山破 第五百二三章 【稀遠爲貴】卷三 江南蕩 第二百四十章 【夢警】第一千零四一章 【陣斬】卷七 燕雲急 第五百四九章 【非禮也】卷六 梁山破 第五百零八章 【分析】卷六 梁山破 第四百八十章 【毒殺】卷十 向北行 第九百章 【一觸即發】卷八 靖康變 第六百六三章 【回大宋】卷九 挽天傾 第七百五十章 【女將】卷七 燕雲急 第六百二六章 【冗兵】卷五 東京寒 第四百二一章 【通真先生】卷六 梁山破 第四百九八章 【討野火】第六十八章 【議定】第四十五章 【試味】第一千零五三章 【佈陣】第一百六二章 【拆屋】卷十 向北行 第八百五九章 【問罪】第二百零八章 坐探第七十三章 【入學】第一百八五章 安置卷八 靖康變 第六百八八章 【突圍】卷五 東京寒 第三百六三章 【智深】卷十 向北行 第八百九八章 【太極旗飄揚】卷五 東京寒 第四百二三章 【雷火手炮】卷八 靖康變 第七百零一章 【休養】第一千零七九章 【塵埃落定】卷五 東京寒 第四百一十章 【盜馬賊】卷九 挽天傾 第八百零七章 【美差】卷七 燕雲急 第五百八十章 【唏噓】卷十 向北行 第八百九二章 【宋麗友誼路】卷七 燕雲急 第五百六十四章 【故智】第一千零八十章 【大宋之道 金甌無疆】大結局!卷六 梁山破 第四百六二章 【擒李逵】第一千零二三章 【大開口】卷八 靖康變 第六百六二章 【該走了】第一千零七章 【蛇狗貓】卷五 東京寒 第四百四四章 【太子】卷五 東京寒 第四百一六章 【讓步】第八十六章 【變故】第九百八四章 【大捷】卷七 燕雲急 第五百九八章 【送上門來】第一千零六九章 【暗流】第一千零一章 【徙民】卷六 梁山破 第五百二四章 【塞爾柱】卷十 向北行 第八百六二章 【匡扶】卷六 梁山破 第五百零一章 【大捷】卷三 江南蕩 第二百六六章 【觀戰】卷九 挽天傾 第七百三七章 【倉惶】第一百十六章 【替天行道】卷六 梁山破 第四百六六章 【不稱職】第八章 【柺子】卷六 梁山破 第五百一十章 【情種】卷九 挽天傾 第七百六六章 【鬥將】卷四 蜀道難 第二百七八章 【事端】卷四 蜀道難 第三百四十章 【由民自主】卷九 挽天傾 第七百三一章 【汴梁手札】
卷六 梁山破 第五百二一章 【發飆】卷四 蜀道難 第三百二五章 【花鞋】卷七 燕雲急 第五百八六章 【亡國之相】第一百零八章 【脫殼】卷五 東京寒 第四百四五章 【狠毒】卷五 東京寒 第四百二六章 【筵無好筵】第一千零五章 【不答應】卷七 燕雲急 第五百六一章 【買買買】第一千零十八章 【備戰】卷九 挽天傾 第七百六十四章 【懷璧其罪】第二百一三章 佈局第一百九六章 先修路第一百五五章 【謬論】第一百七二章 中計卷八 靖康變 第六百九九章 【無能】卷七 燕雲急 第五百四六章 【金使】第二百二四章 認輸卷四 蜀道難 第三百四四章 【苛政】卷八 靖康變 第七百零七章 【燕京陷落】卷六 梁山破 第五百三十章 【飛霜】第一千零四四章 【鐵浮屠】卷四 蜀道難 第二百七一章 【踏春】卷五 東京寒 第四百章 【入道】卷七 燕雲急 第五百八五章 【直覺】卷十一 射天鷓 第九百零七章 【豁然開朗】第一千零二三章 【大開口】第九百七七章 【可教】卷六 梁山破 第四百七二章 【鴻門宴】卷十 向北行 第八百三四章 【向北行】卷八 靖康變 第七百零八章 【吃土】第九百二六章 【開了眼界】第一百九二章 遊擊卷七 燕雲急 第五百七六章 【仙人跳】卷四 蜀道難 第三百二十章 【美男計】卷十 向北行 第八百一一章 【上朝】第六十二章 【北行】卷四 蜀道難 第三百一九章 【展十八】卷七 燕雲急 第五百八二章 【意外】卷七 燕雲急 第六百零九章 【要務】卷十 向北行 第八百四九章 【收復燕京】第一千零六五章 【艨艟】卷十 向北行 第八百五二章 【琉球】卷八 靖康變 第六百五五章 【吳乞買】卷五 東京寒 第三百八五章 【大機緣】卷六 梁山破 第五百二三章 【稀遠爲貴】卷三 江南蕩 第二百四十章 【夢警】第一千零四一章 【陣斬】卷七 燕雲急 第五百四九章 【非禮也】卷六 梁山破 第五百零八章 【分析】卷六 梁山破 第四百八十章 【毒殺】卷十 向北行 第九百章 【一觸即發】卷八 靖康變 第六百六三章 【回大宋】卷九 挽天傾 第七百五十章 【女將】卷七 燕雲急 第六百二六章 【冗兵】卷五 東京寒 第四百二一章 【通真先生】卷六 梁山破 第四百九八章 【討野火】第六十八章 【議定】第四十五章 【試味】第一千零五三章 【佈陣】第一百六二章 【拆屋】卷十 向北行 第八百五九章 【問罪】第二百零八章 坐探第七十三章 【入學】第一百八五章 安置卷八 靖康變 第六百八八章 【突圍】卷五 東京寒 第三百六三章 【智深】卷十 向北行 第八百九八章 【太極旗飄揚】卷五 東京寒 第四百二三章 【雷火手炮】卷八 靖康變 第七百零一章 【休養】第一千零七九章 【塵埃落定】卷五 東京寒 第四百一十章 【盜馬賊】卷九 挽天傾 第八百零七章 【美差】卷七 燕雲急 第五百八十章 【唏噓】卷十 向北行 第八百九二章 【宋麗友誼路】卷七 燕雲急 第五百六十四章 【故智】第一千零八十章 【大宋之道 金甌無疆】大結局!卷六 梁山破 第四百六二章 【擒李逵】第一千零二三章 【大開口】卷八 靖康變 第六百六二章 【該走了】第一千零七章 【蛇狗貓】卷五 東京寒 第四百四四章 【太子】卷五 東京寒 第四百一六章 【讓步】第八十六章 【變故】第九百八四章 【大捷】卷七 燕雲急 第五百九八章 【送上門來】第一千零六九章 【暗流】第一千零一章 【徙民】卷六 梁山破 第五百二四章 【塞爾柱】卷十 向北行 第八百六二章 【匡扶】卷六 梁山破 第五百零一章 【大捷】卷三 江南蕩 第二百六六章 【觀戰】卷九 挽天傾 第七百三七章 【倉惶】第一百十六章 【替天行道】卷六 梁山破 第四百六六章 【不稱職】第八章 【柺子】卷六 梁山破 第五百一十章 【情種】卷九 挽天傾 第七百六六章 【鬥將】卷四 蜀道難 第二百七八章 【事端】卷四 蜀道難 第三百四十章 【由民自主】卷九 挽天傾 第七百三一章 【汴梁手札】
主站蜘蛛池模板: 津市市| 东阿县| 彩票| 巴里| 辽阳市| 称多县| 柳江县| 木兰县| 金阳县| 乐都县| 阿城市| 拉孜县| 建德市| 股票| 柯坪县| 琼结县| 平舆县| 浏阳市| 岳普湖县| 获嘉县| 陵川县| 汕尾市| 湘潭县| 阿城市| 留坝县| 崇仁县| 钟山县| 周口市| 屏东县| 惠州市| 女性| 云龙县| 建湖县| 金川县| 鲁甸县| 呼图壁县| 神农架林区| 林口县| 湘潭市| 河源市| 广东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