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卷十 向北行 第八百五九章 【問罪】

朱桃椎的離世,對黃傑而言是個不小的打擊。

不眠不休守靈七日之後,便也按照朱桃椎的遺言,將遺體火化。所得骨灰一半拋與長江,另一半便也葬在了龍山上的一個風景優美之處。

之後,黃傑沒來由的發了一場風寒,足足病了月餘纔好,等回過神來時已經是十月末了。這期間,西、北兩線也沒生出什麼事端,西面的種師中坐鎮蘭州,李乾順那廝根本就不敢過來討野火,反倒是學著當年宋廷的做法,在河東八館一線大修土木玩地堡戰術。

只不過這等招數拿來懟以往的宋軍還成,真要碰上了黃傑支援西北的炮兵部隊,估計就會死得很難看,而種師中得了火炮之後沒急著進攻估計也是在忙著吃透炮兵這個新兵種的特性,這老廝當真跟他兄長一樣,光靠一個“穩”字就能立於不敗之地了。

而北線的種師道比起他老弟來,自然更是“穩之又穩”的典範,得了黃傑從黃州支援的工匠後,他直接就在雄州背後的莫州(今河北任丘)秘密建造了一座火炮鑄造工場,然後直接將以往不科學的仿造技術全部推翻,聽取黃州工匠的意見來大力鑄造。

然後又動用了一切手段,直接把河北路出產的硝土都包圓了,一個勁的是死命爆兵的做派看得便是黃傑都暗中咂舌不已。

至於燕東一帶,老種也是心黑手穩,在派出了大量的工匠將燕京等城池大致修繕後,他並沒有急著向這些地方遷民,而是讓工匠們就地工改農,開始將城外已經拋荒的土地重新拓荒,而拓荒之後的田土一不種糧二不種麥,反倒是種上了馬不能食的各種蒿草和少量的瓜菜。

並且在重新拓荒的同時,更是加大力度翻修原先的灌溉用農渠,生生將一些原本只有兩三丈寬度的灌溉溝渠給挖成了七八丈甚至十幾丈寬,能夠跑船的大渠,硬是將燕東的北方沃野改成了江南水鄉。

由於老種這一手實在太狠,等到依舊窩在檀州的完顏宗弼回過神來,派出探子查出要從檀走去往雄州城下,除掉白溝河這條界河不算,至少還要橫渡十七條十餘丈寬的大渠,否則就要繞行至少二百餘里的時候,一切都已經悔之晚矣。

轉眼到了十一月初三,這日一早,趙桓身邊的近臣吳敏又千里迢迢跑到了黃州,直來見了鄭太后道:“上皇思念甚緊,太上皇后可北歸焉?”

誰知鄭太后卻是笑問道:“上皇在龍德宮居得可隨心呼?既然思戀本宮甚緊,何不親來?”

頓時將吳敏鬧了個大紅臉,隨後吳敏又去見趙福金,卻是被拒之門外,惱怒之下便來尋了黃傑,劈頭蓋腦便道:“汝不放太上皇后北歸,是何居心?”

黃傑聽得無語,便也笑答道:“古有挾天子以令諸侯,黃某如今欲挾太上皇后以令諸侯,如何?”

頓時便將吳敏懟得沒了脾氣,只得悻悻然而去,不過黃傑這句“欲挾太上皇后以令諸侯”卻是很快就從汴梁城中傳播開來,在如今天下人皆知趙桓將他親老子趙佶軟禁在龍德宮中的大背景之下,黃傑這句看似“玩笑話”的“玩笑話”,無疑是再一次打了趙桓的臉,而趙桓偏偏拿他沒有辦法,甚至於朝中有人提出將黃傑貶黜,隨便流去江南某地,然後伺機接回太上皇后的建議,趙桓非但沒有采納,還把提出這個建議的倒黴蛋給流去了嶺南。

說實話,若要論起趙桓此生最爲害怕的對象,如果金人排第一的話,那麼排第二的鐵定就是黃傑這個親妹夫了!

到了這年的十一月(冬月)十五,估計也就是吳敏趕回汴梁,將沒辦法哄了太上皇后北歸的消息傳給趙桓之後,黃傑的便宜大舅哥便也只能悻悻然下詔,將一拖再拖的泰山封禪付諸實施。

趙桓最終確定的節禮是冬至,十五這日的大朝會上便連下了十二詔書,一股腦的將汴梁城中的皇親國戚和各國使臣,包括被軟禁在龍德宮內的趙佶一塊打包上路,以捧日、龍衛和御車三軍爲護衛,浩浩蕩蕩往泰山行去。

這次負責護送去往泰山的捧日、龍衛和御車三軍共計十萬人,而趙桓一行去往泰山封禪觀禮的人也不過區區萬餘,這般的護衛人手自然是夠了,加上近年來趙桓暗中也是多次彩排,並且還命人將汴梁去往泰山的官道多加修繕,諸般準備怎麼看都是萬無一失的樣子。

而冬月十八的時候,黃傑這個名義上本朝唯一的上柱國外加便宜妹夫也接到了趙桓發來的詔書,要求他帶上趙福金和太上皇后同去泰山觀禮,自然黃傑依舊選擇了封還,理由還是自己病體未愈,太上皇后和趙福金偶感風寒。

黃傑又不傻,自然也就沒興趣跑去什麼山高水遠的泰山看趙桓弄的封禪鬧劇,再說趙桓對鄭太后的打算大夥又不是不知道,三番兩次來騙都不曾給他得手,如今又怎麼會給他送上門去。

只是,待到冬月二十八,先聽得趙桓的封禪隊伍剛抵達了曲阜,祭祀了孔夫子並將孔家第四十八孫孔玠封爲衍聖公,便就得了種師道的八百里飛遞,稱探得金軍一路過萬人馬突然自檀州往西經儒州(今延慶)、弘州(今陽原)抵達了應州(今應縣),動向不明。

到了二十九這日,種師道的後續情報便也傳來,卻是金國派了使者抵達了雄州,向大宋興師問罪而來。

而金使所問之罪,一共到有三條:其一、大宋未按昇平之約將餘下的賠償如期交付;其二、未曾如約割讓太原(今山西太原)、中山(今河北定縣)、河間(今河北河間)三鎮給金國;三、臨潢府守備右都監耶律餘睹作反使得耶律敖魯斡攻破城池,並使得棄城逃走的諳班勃極烈完顏杲被活捉,後經查實搜得耶律餘睹與南朝(大宋)書信十餘封,其中兩封是之前童貫意圖策反耶律餘睹的書信。

這三條罪中,前兩條自然是賴不掉,畢竟大宋這邊沒有履行“昇平之約”是國策,板上釘釘之事如何推脫?

至於這第三條就有些不講道理了,當初童貫暗中策反耶律餘睹就算是真,如今也是時過境遷,再說那耶律餘睹後來作反也沒有叛了大宋,反倒是投了北遼的天鎮帝耶律敖魯斡,這如何能算到大宋的頭上來?

卷十 向北行 第八百九十章 【負荊請罪】卷四 蜀道難 第二百八二章 【死磕】第一百七一章 【王慶上山】第九百六二章 【十面】第九百八八章 【協防】第一千零十七章 【送行】卷八 靖康變 第六百五二章 【鹿死犬亡】第七十章 【標牌】第九百四二章 【天衣無縫】卷十 向北行 第八百四二章 【高麗來朝】卷三 江南蕩 第二百四七章 【向東】卷五 東京寒 第四百四二章 【智闖】卷七 燕雲急 第六百一八章 【瞎話】第三十二章 喜事卷四 蜀道難 第三百五三章 【辭官】卷五 東京寒 第四百零三章 【莫須有之】卷四 蜀道難 第三百二六章 【鴆毒】卷三 江南蕩 第二百五六章 【混戰】卷五 東京寒 第四百零六章 【香客】第八十四章 【救援】第一百十九章 【十八彩】卷十 向北行 第八百九八章 【太極旗飄揚】第十四章 【脫干係】卷七 燕雲急 第五百六十四章 【故智】第一千零二三章 【大開口】卷六 梁山破 第五百零八章 【分析】卷三 江南蕩 第二百四七章 【向東】第一百零二章 【登門】卷十一 射天鷓 第九百零六章 【嫁禍之計】第七章 【喜事】第一千零六九章 【暗流】卷八 靖康變 第七百零四章 【捅刀子】卷八 靖康變 第六百五六章 【未知數】卷十 向北行 第八百三七章 【人心難知】第五十六章 【拜師宴】第八十二章 【警訊】第六十五章 【秘法】第一千零三六章 【締約】卷七 燕雲急 第六百二八章 【連襟兄弟】第一千零八十章 【大宋之道 金甌無疆】大結局!第一百二四章 【憂惱】第一千零四二章 【雙殺】卷七 燕雲急 第五百四五章 【改元】第二百零四章 不稱意卷三 江南蕩 第二百五三章 【馳援】卷四 蜀道難 第三百一一章 【殺狗官】卷六 梁山破 第四百七七章 【如了你意】第六十八章 【議定】卷六 梁山破 第五百零五章 【振捷】卷六 梁山泊 第四百五六章 【燕青】第一千零六六章 【故人】卷五 東京寒 第三百六九章 【操刀鬼】第五十三章 【大賣】第一千零六五章 【艨艟】第二十二章 【蹊蹺】卷三 江南蕩 第二百五五章 【夜襲】卷五 東京寒 第四百一五章 【信你】卷十 向北行 第八百五十章 【喜訊】卷四 蜀道難 第三百三一章 【毒計】卷四 蜀道難 第三百零六章 【棲鳳樓】卷四 蜀道難 第三百三四章 【虎豹嶺】第三十四章 【打算】卷八 靖康變 第六百四五章 【徒勞】卷三 江南蕩 第二百四四章 【收服】卷九 挽天傾 第七百五一章 【駭然】卷八 靖康變 第六百四六章 【賤人】卷三 江南蕩 第二百六七章 【伏擊】卷九 挽天傾 第七百八一章 【亡國之君】第一千零七六章 【破局】卷十一 射天鷓 第九百零一章 【甲順】卷六 梁山破 第五百一一章 【節外之枝】第十章 【脫險】卷四 蜀道難 第三百四八章 【包工頭】第三十九章 【晨起】第一百零九章 【連環計】卷五 東京寒 第三百八一章 【善人蠱】第一千零二九章 【草簽】第一百九六章 先修路卷七 燕雲急 第五百六一章 【買買買】卷九 挽天傾 第八百零四章 【衝鋒】第一百十五章 【陰陽箭】第九百七五章 【人牆】卷十 向北行 第八百七一章 【太學生】卷十 向北行 第八百六七章 【倒戈】第一百九二章 遊擊第九百五三章 【佯攻】第一千零四章 【僵持】卷五 東京寒 第四百三四章 【黃州衛】第一百七四章 【成害】卷七 燕雲急 第五百九五章 【恍惚】第一百二二章 【鬧心】卷六 梁山破 第四百七二章 【鴻門宴】卷九 挽天傾 第八百章 【虎穴龍潭】卷七 燕雲急 第六百一七章 【逆鱗】卷三 江南蕩 第二百六十九章 【走脫】卷六 梁山破 第四百七九章 【假死丹】卷三 江南蕩 第二百七十章 【還家】卷八 靖康變 第六百八八章 【突圍】卷三 江南蕩 第二百四一章 【救援成功】卷十 向北行 第八百一四章 【尋刀】
卷十 向北行 第八百九十章 【負荊請罪】卷四 蜀道難 第二百八二章 【死磕】第一百七一章 【王慶上山】第九百六二章 【十面】第九百八八章 【協防】第一千零十七章 【送行】卷八 靖康變 第六百五二章 【鹿死犬亡】第七十章 【標牌】第九百四二章 【天衣無縫】卷十 向北行 第八百四二章 【高麗來朝】卷三 江南蕩 第二百四七章 【向東】卷五 東京寒 第四百四二章 【智闖】卷七 燕雲急 第六百一八章 【瞎話】第三十二章 喜事卷四 蜀道難 第三百五三章 【辭官】卷五 東京寒 第四百零三章 【莫須有之】卷四 蜀道難 第三百二六章 【鴆毒】卷三 江南蕩 第二百五六章 【混戰】卷五 東京寒 第四百零六章 【香客】第八十四章 【救援】第一百十九章 【十八彩】卷十 向北行 第八百九八章 【太極旗飄揚】第十四章 【脫干係】卷七 燕雲急 第五百六十四章 【故智】第一千零二三章 【大開口】卷六 梁山破 第五百零八章 【分析】卷三 江南蕩 第二百四七章 【向東】第一百零二章 【登門】卷十一 射天鷓 第九百零六章 【嫁禍之計】第七章 【喜事】第一千零六九章 【暗流】卷八 靖康變 第七百零四章 【捅刀子】卷八 靖康變 第六百五六章 【未知數】卷十 向北行 第八百三七章 【人心難知】第五十六章 【拜師宴】第八十二章 【警訊】第六十五章 【秘法】第一千零三六章 【締約】卷七 燕雲急 第六百二八章 【連襟兄弟】第一千零八十章 【大宋之道 金甌無疆】大結局!第一百二四章 【憂惱】第一千零四二章 【雙殺】卷七 燕雲急 第五百四五章 【改元】第二百零四章 不稱意卷三 江南蕩 第二百五三章 【馳援】卷四 蜀道難 第三百一一章 【殺狗官】卷六 梁山破 第四百七七章 【如了你意】第六十八章 【議定】卷六 梁山破 第五百零五章 【振捷】卷六 梁山泊 第四百五六章 【燕青】第一千零六六章 【故人】卷五 東京寒 第三百六九章 【操刀鬼】第五十三章 【大賣】第一千零六五章 【艨艟】第二十二章 【蹊蹺】卷三 江南蕩 第二百五五章 【夜襲】卷五 東京寒 第四百一五章 【信你】卷十 向北行 第八百五十章 【喜訊】卷四 蜀道難 第三百三一章 【毒計】卷四 蜀道難 第三百零六章 【棲鳳樓】卷四 蜀道難 第三百三四章 【虎豹嶺】第三十四章 【打算】卷八 靖康變 第六百四五章 【徒勞】卷三 江南蕩 第二百四四章 【收服】卷九 挽天傾 第七百五一章 【駭然】卷八 靖康變 第六百四六章 【賤人】卷三 江南蕩 第二百六七章 【伏擊】卷九 挽天傾 第七百八一章 【亡國之君】第一千零七六章 【破局】卷十一 射天鷓 第九百零一章 【甲順】卷六 梁山破 第五百一一章 【節外之枝】第十章 【脫險】卷四 蜀道難 第三百四八章 【包工頭】第三十九章 【晨起】第一百零九章 【連環計】卷五 東京寒 第三百八一章 【善人蠱】第一千零二九章 【草簽】第一百九六章 先修路卷七 燕雲急 第五百六一章 【買買買】卷九 挽天傾 第八百零四章 【衝鋒】第一百十五章 【陰陽箭】第九百七五章 【人牆】卷十 向北行 第八百七一章 【太學生】卷十 向北行 第八百六七章 【倒戈】第一百九二章 遊擊第九百五三章 【佯攻】第一千零四章 【僵持】卷五 東京寒 第四百三四章 【黃州衛】第一百七四章 【成害】卷七 燕雲急 第五百九五章 【恍惚】第一百二二章 【鬧心】卷六 梁山破 第四百七二章 【鴻門宴】卷九 挽天傾 第八百章 【虎穴龍潭】卷七 燕雲急 第六百一七章 【逆鱗】卷三 江南蕩 第二百六十九章 【走脫】卷六 梁山破 第四百七九章 【假死丹】卷三 江南蕩 第二百七十章 【還家】卷八 靖康變 第六百八八章 【突圍】卷三 江南蕩 第二百四一章 【救援成功】卷十 向北行 第八百一四章 【尋刀】
主站蜘蛛池模板: 玉门市| 靖江市| 大新县| 元江| 邵阳市| 隆化县| 綦江县| 合阳县| 白沙| 偃师市| 伽师县| 孟津县| 保康县| 六枝特区| 阜康市| 福建省| 揭东县| 神池县| 梧州市| 平安县| 邵武市| 新野县| 油尖旺区| 渭源县| 游戏| 拉孜县| 宜章县| 综艺| 泰和县| 炉霍县| 郁南县| 蕲春县| 武胜县| 威远县| 武隆县| 夏津县| 永德县| 横山县| 昆明市| 宣恩县| 呼和浩特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