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一千零十七章 【送行】

大宋乾道三年(1130年)的正月初八,一大早天還矇矇亮時,遼陽城的南門便也早早開了。

便見得百多輛帶車廂的馬車順著南門大街一字排開,而城門口上正擁擠著至少數千人在井然有序的排著長隊等著唱名。便見得城門口出負責唱名的官吏一個個的查驗戶籍文書和身份牌子,點夠了二十個人便指使他們登上一輛帶箱的馬車,並且還給上車的人每一個發一個足有成人臉盤大小的炊餅和一皮袋清水,便算是一日的乾糧了。

熙熙攘攘莫約用了差不多一個多時辰,便也瞧見百餘輛馬車都按每車二十人的編制裝滿後,也才魚貫出了南門,而此時南門的官道路邊上,卻早有數千宋軍騎兵嚴陣以待。

說是數千,是因爲人數確實太多一時半會還真數不過來,而且這些騎兵還不是什麼“光騎”(指單人獨騎),但見每一隊人數約有五十騎的騎兵小隊裡,除了騎兵胯下騎乘的戰馬之外,還牽有數十騎不等的馱馬,馬上馱著大小不等的包袱或武器架子,還有一些則用帆布遮罩得嚴嚴實實,不叫人知道到底馱的是什麼了。

所以,由於人多馬也多,所以這夥騎兵到底有多少人,還真叫人一時半會數不清楚。但也見得百多輛馬車出得城池後,便也順著官道向南魚貫前行,而宋軍的騎兵們也開始一隊隊的在道路兩邊隨行護送。

城門之前,黃傑著一身冬季常服,卻也笑呵呵的在瞧著全副武裝準備隨行的楊可世,以及跟在楊可世身後的許多熟人。

只見黃傑笑呵呵的與楊可世道:“楊將軍留在遼陽坐鎮便好了,何必與小的們爭搶些許戰功?”

楊可世聽來哈哈一笑,便也答道:“郡王說得輕巧,老夫豈能與弟兄們爭搶戰功?只是郡王在遼陽對那金國元帥使那熬鷹訓犬之計,卻把老夫憋得口中快淡出個鳥來,還不容老夫去尋些事做?”

黃傑只得尷尬一笑,便也與跟在楊可世身後的孫新,還有如今已經是敢戰士軍中軍官的史進、周通、李忠等人道:“也罷!楊將軍要尋些快活,你等只管遮護好將軍側翼便是了。”

孫新、史進和周通、李忠等人,雖然一早是以教頭身份入的御車軍,在御車軍教導營裡任職教官,隨著種師道和黃傑在河北籌備北伐之事後,他們都不願意繼續呆在教導營裡混吃等死,便向黃傑請戰。

後來隨著楊宗保糾集了天道盟中的各路英雄好漢,來河北投軍組建敢戰士營,黃傑乾脆便也一股腦的將他們都調來了做了敢戰士營的軍官,讓他們也好有個用武之地。

聽得黃傑交代,大夥都是哈哈一笑,自然是沒口子的答應下來。待得又寒暄了幾句之後,楊可世便也動身上路,衆人隨行而去,獨留下了孫新落在最後。

黃傑便來扶了孫新馬繮,低聲道:“二兄此去,保重身體爲要啊!”

便也瞧得如今的孫新也是頜下一大把花胡,面色略顯黃疸,看起來精神頭遠不如從前了。想來也是,孫立、孫新兄弟本就大了黃傑足足十五歲還多,如今黃傑都已經三十出頭了,他兄弟倆現在自然都已經四十過半的年紀,哪能如當年一般健壯。

今次乃是孫新跟著部隊登陸耀州時,在海上受了風寒,抵達遼東後雖然黃傑也與他抓藥整治,但畢竟人上了年紀,一旦病邪入侵之後,想要痊癒便不如壯年時那般麻利,如今雖然在遼陽休養了旬日,大的病竈倒也摘除,但病去如抽絲,也不說一下就好利索。

原本黃傑倒是向讓孫新在遼陽再養些日子,只是如今敢戰士必須開拔前往膠東半島自行滲透任務,他作爲楊可世的副官,也是敢戰士中黃傑一系的核心人物,自然不能缺席了。

聽得黃傑交代,孫新倒是朗聲一笑道:“大郎多慮了,莫非忘了當年我與你大兄生平所願,便是收復燕雲之地。如今勝利在望,某怎捨得馬革裹屍,定要活下來瞧著大宋收復失地,迎還二帝纔是!”

黃傑聽得陪著一笑,便也道:“二兄有如此念頭便好,待到了寧州且與俺給宗保哥哥問好便是。”

孫新笑著答應下來,本欲拍馬就走,可是想想還是勒馬停步與黃傑道:“大郎,你可還記得我家三哥?”

黃傑一想,倒也記得那三哥(孫新的第三子)是孫新一家在黃州落戶後,由孫三婆婆做主,請得媒人聘得黃州本地一戶大家閨秀所生,名字喚作孫豹,算起來年紀應該還小,政和五年(1115年)與青霞(生母姚玉)前後腳出生,如今該有十五歲了。

說著孫新從懷裡摸出了一塊小銅牌來,交與黃傑道:“這是我家三哥在龍山書院拿的獎牌,他對大郎你家的七娘(妹娘,生母青禾)有些小心意,託某轉交,只是一直沒有機會。”

黃傑接來一看,倒也見得是龍山書院在乾道元年十月辦法的校內六藝比賽射術一等獎的獎牌,瞧著獎牌上的孫豹二字都被摩擦得閃閃發亮,先是一呆,但旋即瞭然。

當下便也鄭重點頭笑道:“二兄放心,俺必定轉交與妹娘,也叫三哥好好學藝,這想要做俺家女婿倒也容易,至少打得過俺閨女才成!”

孫新聽得哈哈大笑,自然答應下來,便也拍馬跟上隊伍,追了上去。

瞧著孫新遠去的背影,黃傑不知道爲什麼心中突然一緊,眼前恍惚閃過了當年在黃州,他與大兄孫立遠遠騎馬過來,由師兄公孫正引薦給自己的一幕,那時孫新青春年少,穿一身武服勁裝,將兩把鐵鐗交叉背在身後,也不多話,只是一臉的木訥彪悍跟在孫立身旁。

恍惚間,黃傑遙遙看得遠去的孫新背影似乎轉身與自己招手,他便也舉手作別,沒來由雙眼一潤,竟有一股子悲蒼瀰漫胸中。

黃傑師從朱桃椎,道門之中的種種秘書多少都有涉獵,自然明白天人感應之道,所以也立時反應過來,只怕孫新此去恐有劫難,或許就是他大限所在,所以纔有這番交代。雖然黃傑立時就動意想要派人將他追回,可又想到方纔孫新所言這收復燕雲乃是他的平身所願,便也只能止住了心思。

最終,只能遙遙望著孫新的背影與三千敢戰士融爲一體,漸行漸遠。

卷四 蜀道難 第二百八八章 【坐寇】第九百八十章 【奪旗】第二百一四章 暗算第一千零七七章 【約成】卷四 蜀道難 第三百零二章 【生路】第九百三八章 【起兵討伐】卷七 燕雲急 第六百零五章 【密約】卷七 燕雲急 第五百八五章 【直覺】第二百二五章 喜訊卷三 江南蕩 第二百六三章 【花容】卷九 挽天傾 第七百五四章 【智取】第四十三章 【收服】第九百八八章 【協防】卷五 東京寒 第四百一八章 【天渠】卷八 靖康變 第七百一九章 【火器展示】卷三 江南蕩 第二百六十四章 【變化】卷十 向北行 第八百一二章 【見鬼】卷七 燕雲急 第五百五七章 【金玉盟約】第十一章 【禍事】第九百三六章 【元帥烏朱】卷十 向北行 第八百二十章 【氣數未盡】卷八 靖康變 第七百一六章 【童貫封王】卷四 蜀道難 第二百七五章 【掌心雷】卷四 蜀道難 第二百九五章 【蹊蹺】卷五 蜀道難 第三百六十四章 【青雲觀】第一百四五章 【楊槐】卷四 蜀道難 第二百七九章 【官道使】卷九 挽天傾 第七百六七章 【一騎當千】卷七 燕雲急 第五百六一章 【買買買】卷十 向北行 第八百四一章 【三國】卷四 蜀道難 第三百零五章 【****一票】第八十一章 【懈怠】卷八 靖康變 第六百三七章 【又是大捷】第九百三一章 【喜憂參半】第一千零六九章 【暗流】卷六 梁山破 第五百一二章 【老相識】卷四 蜀道難 第三百二八章 【避嫌】卷七 燕雲急 第五百七十章 【猜著了】卷五 東京寒 第四百三四章 【黃州衛】卷六 梁山破 第四百八六章 【巧合】卷四 蜀道難 第三百五一章 【開工】卷六 梁山破 第五百零三章 【說法】第九百九九章 【欺惱】卷八 靖康變 第六百六八章 【白帳】第九百八四章 【大捷】卷三 江南蕩 第二百四二章 【狄昊】第一百九五章 隱秘第二百一六章 招募卷九 挽天傾 第七百八七章 【定策】卷四 蜀道難 第三百四一章 【蜀錦】卷九 挽天傾 第七百六五章 【怒不可遏】卷七 燕雲急 第六百零一章 【普大喜奔】卷七 燕雲急 第五百五六章 【魯綈之謀】卷十 向北行 第八百七二章 【干政】卷十 向北行 第八百六七章 【倒戈】卷七 燕雲急 第五百八六章 【亡國之相】卷七 燕雲急 第五百七六章 【仙人跳】第十四章 【脫干係】卷五 東京寒 第四百零四章 【老廝】卷五 東京寒 第四百零四章 【老廝】卷八 靖康變 第六百六二章 【該走了】卷六 梁山破 第五百三三章 【新方】卷十 向北行 第八百一五章 【去泰山】卷九 挽天傾 第七百八十九章 【縋城】第一百零八章 【脫殼】卷六 梁山破 第五百零七章 【意外】第一百三六章 【起事】卷八 靖康變 第六百五三章 【地龍翻身】卷七 燕雲急 第六百零九章 【要務】第一百四十章 【開粥】第一千零二五章 【取捨】卷五 東京寒 第四百二十章 【步行街】第九百五十章 【戰場再見】第二百一五章 城隍司第五十五章 【賺錢了】第十二章 【皮蛋】第六章 【書童】卷五 東京寒 第四百一七章 【修路成癮】第九百五五章 【軍議】第二百二七章 安慶城下卷六 梁山破 第五百二十章 【公道】卷五 東京寒 第三百六二章 【護法】卷九 挽天傾 第七百九二章 【十萬火急】第一百五四章 【滅跡】卷六 梁山破 第四百八四章 【瞧好戲】第四十四章 【大幹】第一百零一章 【宗保】第一百二一章 【噩耗】卷五 東京寒 第四百三一章 【喜悅】卷九 挽天傾 第八百零五章 【陷陣】第九百七二章 【啞謎】第二百二八章 不請自來卷六 梁山破 第五百二五章 【********】卷六 梁山破 第五百三七章 【繼續吹】卷五 東京寒 第三百七九章 【小王太尉】第二十二章 【蹊蹺】第一百零六章 【切磋】卷六 梁山破 第四百五三章 【得失】卷七 燕雲急 第六百二九章 【駙馬會】第二百零九章 心魔
卷四 蜀道難 第二百八八章 【坐寇】第九百八十章 【奪旗】第二百一四章 暗算第一千零七七章 【約成】卷四 蜀道難 第三百零二章 【生路】第九百三八章 【起兵討伐】卷七 燕雲急 第六百零五章 【密約】卷七 燕雲急 第五百八五章 【直覺】第二百二五章 喜訊卷三 江南蕩 第二百六三章 【花容】卷九 挽天傾 第七百五四章 【智取】第四十三章 【收服】第九百八八章 【協防】卷五 東京寒 第四百一八章 【天渠】卷八 靖康變 第七百一九章 【火器展示】卷三 江南蕩 第二百六十四章 【變化】卷十 向北行 第八百一二章 【見鬼】卷七 燕雲急 第五百五七章 【金玉盟約】第十一章 【禍事】第九百三六章 【元帥烏朱】卷十 向北行 第八百二十章 【氣數未盡】卷八 靖康變 第七百一六章 【童貫封王】卷四 蜀道難 第二百七五章 【掌心雷】卷四 蜀道難 第二百九五章 【蹊蹺】卷五 蜀道難 第三百六十四章 【青雲觀】第一百四五章 【楊槐】卷四 蜀道難 第二百七九章 【官道使】卷九 挽天傾 第七百六七章 【一騎當千】卷七 燕雲急 第五百六一章 【買買買】卷十 向北行 第八百四一章 【三國】卷四 蜀道難 第三百零五章 【****一票】第八十一章 【懈怠】卷八 靖康變 第六百三七章 【又是大捷】第九百三一章 【喜憂參半】第一千零六九章 【暗流】卷六 梁山破 第五百一二章 【老相識】卷四 蜀道難 第三百二八章 【避嫌】卷七 燕雲急 第五百七十章 【猜著了】卷五 東京寒 第四百三四章 【黃州衛】卷六 梁山破 第四百八六章 【巧合】卷四 蜀道難 第三百五一章 【開工】卷六 梁山破 第五百零三章 【說法】第九百九九章 【欺惱】卷八 靖康變 第六百六八章 【白帳】第九百八四章 【大捷】卷三 江南蕩 第二百四二章 【狄昊】第一百九五章 隱秘第二百一六章 招募卷九 挽天傾 第七百八七章 【定策】卷四 蜀道難 第三百四一章 【蜀錦】卷九 挽天傾 第七百六五章 【怒不可遏】卷七 燕雲急 第六百零一章 【普大喜奔】卷七 燕雲急 第五百五六章 【魯綈之謀】卷十 向北行 第八百七二章 【干政】卷十 向北行 第八百六七章 【倒戈】卷七 燕雲急 第五百八六章 【亡國之相】卷七 燕雲急 第五百七六章 【仙人跳】第十四章 【脫干係】卷五 東京寒 第四百零四章 【老廝】卷五 東京寒 第四百零四章 【老廝】卷八 靖康變 第六百六二章 【該走了】卷六 梁山破 第五百三三章 【新方】卷十 向北行 第八百一五章 【去泰山】卷九 挽天傾 第七百八十九章 【縋城】第一百零八章 【脫殼】卷六 梁山破 第五百零七章 【意外】第一百三六章 【起事】卷八 靖康變 第六百五三章 【地龍翻身】卷七 燕雲急 第六百零九章 【要務】第一百四十章 【開粥】第一千零二五章 【取捨】卷五 東京寒 第四百二十章 【步行街】第九百五十章 【戰場再見】第二百一五章 城隍司第五十五章 【賺錢了】第十二章 【皮蛋】第六章 【書童】卷五 東京寒 第四百一七章 【修路成癮】第九百五五章 【軍議】第二百二七章 安慶城下卷六 梁山破 第五百二十章 【公道】卷五 東京寒 第三百六二章 【護法】卷九 挽天傾 第七百九二章 【十萬火急】第一百五四章 【滅跡】卷六 梁山破 第四百八四章 【瞧好戲】第四十四章 【大幹】第一百零一章 【宗保】第一百二一章 【噩耗】卷五 東京寒 第四百三一章 【喜悅】卷九 挽天傾 第八百零五章 【陷陣】第九百七二章 【啞謎】第二百二八章 不請自來卷六 梁山破 第五百二五章 【********】卷六 梁山破 第五百三七章 【繼續吹】卷五 東京寒 第三百七九章 【小王太尉】第二十二章 【蹊蹺】第一百零六章 【切磋】卷六 梁山破 第四百五三章 【得失】卷七 燕雲急 第六百二九章 【駙馬會】第二百零九章 心魔
主站蜘蛛池模板: 台前县| 休宁县| 衡南县| 简阳市| 马关县| 安平县| 沙湾县| 万年县| 山东省| 辽宁省| 咸阳市| 西峡县| 化德县| 陆丰市| 泊头市| 子洲县| 清远市| 五原县| 灌南县| 仁寿县| 会宁县| 伊川县| 阜宁县| 台州市| 泸西县| 齐齐哈尔市| 六盘水市| 惠州市| 金沙县| 柳林县| 开化县| 永春县| 茂名市| 昭平县| 桂平市| 崇左市| 晋宁县| 阿图什市| 罗定市| 武鸣县| 荔浦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