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一千零二九章 【草簽】

這一句聽說大宋要賣軍器,各國使者都覺得腦中轟然一響,血壓立時便飆高不少。

大宋的軍器好啊!

刀槍劍戟、鎧甲盾牌,還有步戰利器神臂弓、攻城殺器八牛弩,據說如今大宋還有一種名爲雷神的軍器更是厲害,居然能如天雷一般擊破城牆,凡人的血肉之軀更是不能抵擋,只要碰上便是一個五雷轟頂,死無全屍。

只是,後一句這什麼簽訂“國約”,卻是叫人有些摸不著頭腦了,這個什麼“保護戰俘及平民公約”到底又是個什麼鬼?

黃傑既然敢叫他們來,自然是有準備的,便也拿出了中午版本的公約文書與各國使者研究,雖然這些外國使者未必個個都是大宋通,但也在磕磕碰碰的互相幫助中搞明白了這“公約”的意思,雖然不明白大宋搞這玩意兒有什麼用,可瞧起來還是很厲害的樣子。

不過,對於那些所謂的來朝貢,就是爲了騙吃騙喝的蕞爾小國而言,這種看起來就高大上,而且也文明得有些過了頭的所謂戰俘公約,倒也不是不可以籤。畢竟一個是他們的國家太小,什麼國際政治、國際關係、國際輿論都還用不著,再一個他們來這裡本身也是等同於受了宋廷的要挾。

反正宋廷已經用了朝貢權來要挾他們奔赴遼東,如果不識時務的不給面子,或許宋廷未必就不會拿朝貢權來逼迫大家簽約。以其這樣,還不如擺明車馬談一談簽署這什麼戰俘公約到底能拿到什麼好處纔是。

不過,對於北遼、西夏和吐蕃的使者而言,卻是叫他們都瞧出了這份公約之中的有關平民部分的所謂貓膩。

向來說北遼,雖然北遼算是遼國的殘孽,但它畢竟脫胎於遼國,因此不論政治經濟還是習俗都繼承了遼國,因此“打草谷”這種寓教於樂的民俗活動,自然也是完全繼承了下來。

所謂的“打草谷”,也即是軍隊出征,“人馬不給糧草,日遣打草谷騎四出抄掠以供之”(《遼史·兵衛志上》)。而這種無專門的後勤保障,靠軍人自籌給養,擄掠民間糧草財物的方式,被遼人稱作“打草谷”。

只是如今因爲大宋暗中支持北遼與金國開懟的正義戰爭,被北遼天鎮帝視爲了親密夥伴級的盟友(天鎮帝吃人嘴短,當然不會提當年宋金滅遼之事,而且大宋不也吃了苦頭),自然不能再把大宋作爲打草谷的對象(想來也來不了),只能打打金國的草谷。

而西夏的捉生軍(又名擒生軍),來歷也是相當的不簡單,當初李元昊稱帝西夏後,他以黃河爲標界,在西夏國內把軍隊劃爲左、右兩部廂軍,設十二監軍司,分別命以軍名,規定駐紮地(宋朝也有類似廂軍設置,如同今天的“軍區”)。

由此,李元昊健全了西夏軍隊的指揮體系,其次他還別出心裁的開發並固定了幾個新兵種:鐵鷂子、擒生軍、衛戍軍、潑喜軍和撞令郎。

鐵鷂子又稱“鐵林”,是西夏最精銳的騎兵部隊,此種部隊配以最良的戰馬,最精良的盔甲,總人數三千人,分爲十隊;擒生軍,是西夏爲了在戰爭中俘掠對方百姓專門成立的部隊,被大宋稱爲“捉生軍”,此種部隊爲西夏“首創”,初始人數極多,約有十萬之衆,後歷代不斷消減,如今還有具體還有多少人馬也就不得而知了;衛戍軍是西夏禁衛軍,共五萬人,皆爲西夏貴族子弟充任;潑喜軍是“炮兵”,主要在攻城時用拋石機協助進攻,最初時人數最少,才二百人,後歷代不斷增補,如今據說早超過了萬人級別的規模。

此外,最富於心機、最缺德的李元昊軍制裡,是他特意挑選被俘漢人組成“撞令郎”軍,以這些“戰奴”爲先頭部隊,讓他們衝在本族主力軍隊前面充當炮灰,最大限度減少西夏黨項兵士的傷亡。

總而言之,西夏人用捉生軍的方式與遼國打草谷如出一轍,都是用來劫掠物資或者人力物力,便是如今在西北,種師中都不敢掉以輕心,時刻都要把邊防鞏固,防止西夏捉生軍悄悄越境來大宋境內搞事情。

至於吐蕃,那就不用細說了,境內的強盜多如牛毛,不但搶錢還搶糧搶人,甚至都不分男女俊醜。

因此,雖然什麼回紇、于闐並不跟大宋接壤,可他們跟西夏和吐蕃接壤,當然也要有點反制措施對不對?

所以這幾個國家的使者在看見了公約文本後,首先第一個想到的便是大宋這是要挖坑埋自己啊!你說要讓他們簽字畫押承諾以後再也不打草谷和捉生,這不是搞笑麼?

於是,來的三十七國使者裡,其中二十幾個感覺就是來詐貢(詐騙式朝貢)的使者當即滿口答應願意簽約,還有幾個表示要看大宋給出什麼好處才肯簽約,只有北遼、吐蕃、西夏、回紇四國使者表示簽約事大,需要回稟國內定奪云云,明擺著是不想給黃傑的面子。

對此,黃傑倒也不以爲意,先提出瞭如今也不需要各國正式簽署這分公約,可以先簽署一個草約備忘錄,表示知道有這麼一個“公約”就成了,是否正式加入可以慢慢來談。

隨後也大度的給出了三日的時間讓大家研究商量,並且這三日時間也不浪費,將會用來舉辦一場“大宋尖端(黑科技)軍事裝備展示會”,得知如此各國使者也不敢說什麼,便也只能答應下來。

而黃傑還專門修書一封,派岳飛親自走了一趟金營投與宗望,既邀請他前來參加展示會,也邀請他來參與“天下”各國即將舉行的“公約”草簽備忘錄的簽字儀式。

只是,岳飛帶書走後,楊可世、趙朔等人卻都是認爲宗望就算接了投書,也未必敢來,只有黃傑嘿嘿一笑,摸出一柄重新配了刀鞘的小金刀一面輕輕摩挲,一面輕笑道:“他一定回來!某敢做東,何人敢與某博上一局?”

最終,衆人爲了給黃傑面子,便也在黃傑開出的盤口上各自下了賭注:宗望敢來一賠十,共收得賭注五十一貫;宗望不敢來一賠百,收得賭注四千八百五十八貫。

卷八 靖康變 第六百七二章 【南行】卷四 蜀道難 第三百五十章 【籌備】卷七 燕雲急 第六百二六章 【冗兵】卷八 靖康變 第六百七四章 【陌路人】卷六 梁山破 第五百零一章 【大捷】卷六 梁山破 第五百章 【昇平樓】卷八 靖康變 第七百一四章 【靖康變】卷十一 射天鷓 第九百零九章 【攻城】卷十 向北行 第八百一一章 【上朝】卷五 東京寒 第三百九四章 【秦晉之盟】卷七 燕雲急 第六百章 【買一贈二】卷六 梁山破 第四百七四章 【死心】卷八 靖康變 第六百七十章 【驚詫】卷七 燕雲急 第五百九七章 【秦晉之好】卷八 靖康變 第六百六二章 【該走了】卷七 燕雲急 第六百二四章 【內藏密庫】第一千零七二章 【苛政】第一千零五三章 【佈陣】卷三 江南蕩 第二百五十章 【洗塵】卷六 梁山破 第五百二一章 【發飆】第六十二章 【北行】卷五 東京寒 第三百九六章 【遊地府】第一千零四二章 【雙殺】卷五 東京寒 第四百一一章 【思量】卷四 蜀道難 第三百四三章 【僰巫】卷四 蜀道難 第二百九七章 【妙法】第六十五章 【秘法】第一千零五六章 【變陣】卷八 靖康變 第六百八二章 【難去】卷十 向北行 第八百四四章 【福有多至】第九章 【淫賊】第一百五十章 媼相卷三 江南蕩 第二百五一章 【哭笑不得】卷七 燕雲急 第五百六三章 【老套路】卷五 東京寒 第四百零七章 【撲跤】第九百九十章 【大好】卷十 向北行 第八百九六章 【明日開戰】卷十 向北行 第八百四四章 【福有多至】卷八 靖康變 第六百五六章 【未知數】卷七 燕雲急 第五百七二章 【種師中】第二百二三章 獨門生意卷八 靖康變 第六百七六章 【血戰】第十八章 【銀錢】第二十三章 【一清】卷六 梁山破 第五百三八章 【淨琉璃】卷十 向北行 第八百三六章 【老矣】第一千章 【乖張】第一百七三章 【復剿】卷五 東京寒 第四百四十章 【找事】第九百六四章 【撤兵】卷六 梁山破 第五百一一章 【節外之枝】卷九 挽天傾 第七百七六章 【賣妹夫】第一百八三章 賑濟卷四 蜀道難 第三百五三章 【辭官】卷四 蜀道難 第二百九三章 【遇險】卷四 蜀道難 第三百二一章 【密諜】第一百十四章 【死不休】卷八 靖康變 第六百九六章 【轉還】第九百三九章 【此攻彼擊】第三十五章 【天機】第一千零十八章 【備戰】卷十一 射天鷓 第九百零七章 【豁然開朗】卷四 蜀道難 第三百四一章 【蜀錦】卷八 靖康變 第七百零三章 【譁然】卷三 蜀道難 第二百八四章 【投資】第九十七章 【好買賣】卷九 挽天傾 第八百一十章 【挽天之傾】第十四章 【脫干係】第四十三章 【收服】卷十 向北行 第八百六六章 【生爲宋卒】卷十 向北行 第八百七一章 【太學生】第二百一三章 佈局卷七 燕雲急 第五百六十四章 【故智】卷八 靖康變 第六百七九章 【還陽湯】卷十 向北行 第八百五七章 【契機】卷八 靖康變 第六百六一章 【故人】第二百一五章 城隍司卷八 靖康變 第六百七七章 【打帶跑】卷十 向北行 第八百九八章 【護僑】卷九 挽天傾 第七百三七章 【倉惶】卷十 向北行 第八百三八章 【捨得】第八十六章 【變故】第九百八二章 【待罪】第一千零二八章 【盛會】第九百八五章 【免戰】卷九 挽天傾 第七百五八章 【審時度勢】卷九 挽天傾 第八百零五章 【陷陣】卷四 蜀道難 第二百七五章 【掌心雷】第九百九二章 【誤國】第九百五一章 【菱堡戰術】卷十 向北行 第八百四二章 【高麗來朝】卷七 燕雲急 第五百五五章 【算賬】卷四 蜀道難 第三百一八章 【轉回】卷九 挽天傾 第七百五九章 【狐疑】第九百四四章 【宗望來援】卷九 挽天傾 第七百三七章 【倉惶】卷七 燕雲急 第五百五八章 【綢繆有算】卷四 蜀道難 第三百零八章 【殺官讖】第十四章 【脫干係】第九百六三章 【埋伏】
卷八 靖康變 第六百七二章 【南行】卷四 蜀道難 第三百五十章 【籌備】卷七 燕雲急 第六百二六章 【冗兵】卷八 靖康變 第六百七四章 【陌路人】卷六 梁山破 第五百零一章 【大捷】卷六 梁山破 第五百章 【昇平樓】卷八 靖康變 第七百一四章 【靖康變】卷十一 射天鷓 第九百零九章 【攻城】卷十 向北行 第八百一一章 【上朝】卷五 東京寒 第三百九四章 【秦晉之盟】卷七 燕雲急 第六百章 【買一贈二】卷六 梁山破 第四百七四章 【死心】卷八 靖康變 第六百七十章 【驚詫】卷七 燕雲急 第五百九七章 【秦晉之好】卷八 靖康變 第六百六二章 【該走了】卷七 燕雲急 第六百二四章 【內藏密庫】第一千零七二章 【苛政】第一千零五三章 【佈陣】卷三 江南蕩 第二百五十章 【洗塵】卷六 梁山破 第五百二一章 【發飆】第六十二章 【北行】卷五 東京寒 第三百九六章 【遊地府】第一千零四二章 【雙殺】卷五 東京寒 第四百一一章 【思量】卷四 蜀道難 第三百四三章 【僰巫】卷四 蜀道難 第二百九七章 【妙法】第六十五章 【秘法】第一千零五六章 【變陣】卷八 靖康變 第六百八二章 【難去】卷十 向北行 第八百四四章 【福有多至】第九章 【淫賊】第一百五十章 媼相卷三 江南蕩 第二百五一章 【哭笑不得】卷七 燕雲急 第五百六三章 【老套路】卷五 東京寒 第四百零七章 【撲跤】第九百九十章 【大好】卷十 向北行 第八百九六章 【明日開戰】卷十 向北行 第八百四四章 【福有多至】卷八 靖康變 第六百五六章 【未知數】卷七 燕雲急 第五百七二章 【種師中】第二百二三章 獨門生意卷八 靖康變 第六百七六章 【血戰】第十八章 【銀錢】第二十三章 【一清】卷六 梁山破 第五百三八章 【淨琉璃】卷十 向北行 第八百三六章 【老矣】第一千章 【乖張】第一百七三章 【復剿】卷五 東京寒 第四百四十章 【找事】第九百六四章 【撤兵】卷六 梁山破 第五百一一章 【節外之枝】卷九 挽天傾 第七百七六章 【賣妹夫】第一百八三章 賑濟卷四 蜀道難 第三百五三章 【辭官】卷四 蜀道難 第二百九三章 【遇險】卷四 蜀道難 第三百二一章 【密諜】第一百十四章 【死不休】卷八 靖康變 第六百九六章 【轉還】第九百三九章 【此攻彼擊】第三十五章 【天機】第一千零十八章 【備戰】卷十一 射天鷓 第九百零七章 【豁然開朗】卷四 蜀道難 第三百四一章 【蜀錦】卷八 靖康變 第七百零三章 【譁然】卷三 蜀道難 第二百八四章 【投資】第九十七章 【好買賣】卷九 挽天傾 第八百一十章 【挽天之傾】第十四章 【脫干係】第四十三章 【收服】卷十 向北行 第八百六六章 【生爲宋卒】卷十 向北行 第八百七一章 【太學生】第二百一三章 佈局卷七 燕雲急 第五百六十四章 【故智】卷八 靖康變 第六百七九章 【還陽湯】卷十 向北行 第八百五七章 【契機】卷八 靖康變 第六百六一章 【故人】第二百一五章 城隍司卷八 靖康變 第六百七七章 【打帶跑】卷十 向北行 第八百九八章 【護僑】卷九 挽天傾 第七百三七章 【倉惶】卷十 向北行 第八百三八章 【捨得】第八十六章 【變故】第九百八二章 【待罪】第一千零二八章 【盛會】第九百八五章 【免戰】卷九 挽天傾 第七百五八章 【審時度勢】卷九 挽天傾 第八百零五章 【陷陣】卷四 蜀道難 第二百七五章 【掌心雷】第九百九二章 【誤國】第九百五一章 【菱堡戰術】卷十 向北行 第八百四二章 【高麗來朝】卷七 燕雲急 第五百五五章 【算賬】卷四 蜀道難 第三百一八章 【轉回】卷九 挽天傾 第七百五九章 【狐疑】第九百四四章 【宗望來援】卷九 挽天傾 第七百三七章 【倉惶】卷七 燕雲急 第五百五八章 【綢繆有算】卷四 蜀道難 第三百零八章 【殺官讖】第十四章 【脫干係】第九百六三章 【埋伏】
主站蜘蛛池模板: 蓝田县| 宝应县| 兰州市| 革吉县| 镇江市| 揭东县| 西丰县| 尉犁县| 石棉县| 北海市| 平顶山市| 英超| 江西省| 通河县| 栾城县| 南漳县| 潮州市| 厦门市| 玉门市| 余姚市| 西丰县| 佳木斯市| 台前县| 恩施市| 通海县| 怀来县| 双鸭山市| 元谋县| 修文县| 吕梁市| 盘锦市| 汪清县| 尖扎县| 麻江县| 陇南市| 崇信县| 吉隆县| 洛扎县| 苍梧县| 延吉市| 寿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