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一千零二三章 【大開口】

被叉出昇平樓的李畢庚,一開始的時候還是很慌張的,如他這般作爲西夏使者居然被人叉出了國宴,這事說出去一個有辱西夏國格的罪名鐵定是跑不了,回去就算李乾順不治他的罪,他也恐怕會被西夏人用唾沫星子給淹死。

不過,待兩位架著他的大漢將軍一路急行出了昇平樓後,卻是沒有往禁門方向行去,反倒把他帶到了昇平樓旁一座規格看起來很是高級的宮室,頓時懸著的心也就落回了肚子裡。

想想國禮這個事情有多大,宋廷當真敢賭一把的可能性確實不高嘛!

入得宮室,兩位大漢將軍便也客氣的請了李畢庚入座,隨後便一左一右守在了門口。李畢庚一時也安下心來,便整理了袍服安心等待,不一會也就瞧見李邦彥單獨一人來了。

李邦彥進來便見得李畢庚皮笑肉不笑的模樣,便也叉手道:“方纔得罪了!”

“好說!”李畢庚也拱手做禮,而後便也瞧著李邦彥道:“不知相公將某領來此處,卻有什麼說道?”

李邦彥聞言一笑,便也大喇喇坐下,從袖籠裡摸出了一張單子交與李畢庚道:“小小玩物,算是與夏使消折方纔之事,還望夏使笑納!”

李畢庚聞言結果單子一瞧,便也瞧見是一封禮單,寫著“珍珠如意汴繡一對、青玉翡翠玉獅子一對、蘇杭綢緞十二匹、徽州御品文房四寶一套、燕文季《溪山樓觀圖》一幅”等等,倒也是一份下了十足本錢的禮物,當即李畢庚便也毫不客氣的“笑納”,將禮單收進了袖籠之中。

這裡要多說一句,古人送禮並不是直接把實物擺出來,而是以禮單的形式把要送的禮物寫出來交與收禮人過目,如果收禮人對禮物滿意或者對送禮要求的事情能夠辦到,就會收下禮單,而如何對禮單不滿意或者事情辦不了,就會以各種理由退還禮單。

如此,這送禮也就顯得文雅很多,叫人瞧起來不那麼市儈。

見得李畢庚欣然笑納了禮物,李邦彥便也走到此人性格如何,當即開誠佈公道:“如此,便來說說正事,若是我大宋欲迎還夏國三駙馬……不知該備怎般程儀?”

聽得李邦彥不直呼其名,卻以“夏國三駙馬”來代指寧王趙諶,李畢庚倒也配合,便道:“夏宋結盟之前議不變,此外……請撤西北諸-榷場,改榷興慶府。”

李邦彥聽來,當即眉頭一皺,感覺特麼的西夏這是獅子大開口。

這所謂的夏宋結盟,實際上是去年年底時就提出來了,也不知道李乾順從什麼地方搞到了黃傑跑去高麗搞事情的消息還是因爲其他原因,西夏這邊派出使者以催討歲賜的名義進入宋境後,向秦州坐鎮的種師中提出了希望夏宋結盟的提議,而報上宋廷的結盟文本上顯示,西夏方面首先希望兩國關係能回到宋仁宗與西夏毅宗李諒祚時期,與大宋重新結爲“叔侄之邦”。(當時宋仁宗是叔叔,李諒祚是侄兒。)

這所謂的“叔侄之邦”,在之前看來應該是以李乾順與趙桓的輩分代差來算的叔侄,不過如今得了趙諶成了西夏三駙馬的消息,也才明白李乾順當時提到的叔侄原來是這個意思,不過來看便是“叔侄之邦”也不貼切,按照李乾順的想法他最想要的恐怕是“翁婿之邦”纔對吧?

然後,除了“叔侄之邦”之外,他還希望夏宋兩國合兵進攻金國,並且對於戰勝金國後的土地分配也是大有所圖,希望將金國大同府至臨潢府及以西、北遼鎮州以南,與西夏接壤的全部金國土地劃歸西夏,當然這大宋“自古以來”的燕雲之地他也不染指,還是歸大宋所有,此外金國在關外的土地他們也一寸不要,都歸大宋就是。

我們先也不說這大同府所屬的區域有多少能算在燕雲十六州的地界之內,光是找個地圖看一看也就知道,這所謂“金國大同府至臨潢府以西、北遼鎮州以南,與西夏接壤的全部金國土地”差不多等於是涵蓋了後世的內、外蒙全部的地盤,這要不算獅子大開口的話,也就不知道如何才能定義獅子大開口了。

而且,說是什麼夏宋合兵伐金,還有關外的土地他一寸也不要,這話估計也就騙騙三歲的小孩,如白時中、李綱、李邦彥這些比猴都精的人豈會當真相信?

所以這西夏的提議傳到宋廷後,內閣直接就不與理會,而且也當真是沒時間理會,因爲當時正是黃傑要登陸遼東的緊要關頭,所以這李畢庚來到東京後便也被冷落在賓館之中,便是正旦的大朝會上也沒來得及拋出他的“國禮”,直至今日才得了機會。

不過,在說完了“前議”,還得說說剛剛他又增加的條件,也即是請撤西北諸榷場,改榷興慶府,這特麼更是心黑手狠,看樣子李乾順已經不再滿足於收收保護費、過路費,偶爾還客串一下強盜馬匪的日子,想要坐地分贓黑吃黑了。

這要是撤西北諸榷場,改榷興慶府,也即是把控住了整個西北的物資流動,到時李乾順坐鎮興慶府既可以輕輕鬆鬆的收稅,又可能拿捏如回紇、吐蕃、于闐、北遼這些小國的咽喉,而且物流通道全在西夏境內,到時那一支商隊值得搶、搶不搶、在哪裡搶、在何時搶,還不是都由他說了算?

在此,李邦彥倒也算是明白了西夏的圖謀如何,看似兩個簡簡單單的要求,卻無異於蛇吞象一般的想法。

旋即李邦彥便也請李畢庚少待,便將消息傳了回去,聽得西夏要求如此過分之後,李綱等人都是愕然。尤其是如今掌管著戶部的吳敏,更是強烈反對撤銷西北榷場改榷興慶府的這條要求,並且也與衆人交了個底,他掌管戶部以後翻出老帳查驗,僅僅是前年(乾道元年)一整年,西北八個榷場的稅收入項就達一千七百萬貫之多,除掉各種實物(有時收不著錢,就拿貨物抵扣)和折算成糧秣、馬匹、軍械就近供應給西軍的物資,以及解送途中的各項火耗,單是西北榷場解送東京的真金白銀也有整整的四百萬貫,這對於大宋的中央財政而言無疑也是一筆巨大的財富。

要知道當年趙桓剛即位,大宋國內也是一片凌亂,西北榷場的稅賦都如此巨大,如今大宋與西夏的局勢平歇穩定,西北的未來只怕將要更爲穩定和富庶,如何能將這金娃娃一般的西北榷場之禮拱手讓給西夏?

卷四 蜀道難 第三百零九章 【民憤】卷五 東京寒 第三百九七章 【奪造化】卷七 燕雲急 第五百七八章 【佳話】卷七 燕雲急 第五百七二章 【種師中】第八章 【柺子】第九百六五章 【再攻】卷四 蜀道難 第三百四六章 【便宜行事】卷七 燕雲急 第五百八三章 【黑科技】第一百十五章 【陰陽箭】卷八 靖康變 第六百七六章 【血戰】卷九 挽天傾 第七百八七章 【定策】卷九 挽天傾 第七百三六章 【劫數】卷七 燕雲急 第六百二五章 【攻夏三利】卷六 梁山泊 第四百五六章 【燕青】卷十 向北行 第八百五三章 【攻略】卷十 向北行 第八百八九章 【兵發高麗】第一百九十章 謀劃卷四 蜀道難 第三百二五章 【花鞋】第二百二一章 正題第九百七三章 【大坑】卷五 東京寒 第三百七二章 【相國寺】第一百三四章 【變數】卷十 向北行 第八百六十四章 【護送】卷九 挽天傾 第七百五三章 【壞消息】卷七 燕雲急 第六百零一章 【普大喜奔】第九百五一章 【菱堡戰術】卷五 東京寒 第四百三五章 【軍車】卷八 靖康變 第六百五三章 【地龍翻身】卷七 燕雲急 第五百四三章 【與虎謀皮】第一百二三章 【紅月】卷九 挽天傾 第七百四十章 【北上】卷六 梁山破 第五百三二章 【黃白朮】卷十 向北行 第八百四十章 【金蟬脫殼】卷六 梁山破 第四百七一章 【魚餌】卷五 東京寒 第四百三三章 【車城】卷五 東京寒 第四百五十章 【東京寒】卷四 蜀道難 第三百五三章 【好官】卷八 靖康變 第七百二十章 【鎮院之寶】卷八 靖康變 第六百七一章 【靖康】卷七 燕雲急 第五百五六章 【魯綈之謀】卷九 挽天傾 第七百四三章 【失心瘋】第一百二八章 【旺夫】卷六 梁山破 第五百二十章 【公道】卷七 燕雲急 第五百七三章 【邊將戍朝】第三十三章 【吃酒】卷七 燕雲急 第六百零六章 【巡按】第九百十九章 【謀略義州】卷六 梁山破 第四百九九章 【發威】第一千零十二章 【發威】第一百四二章 【稀爲貴】卷八 靖康變 第六百八六章 【有緣】卷八 靖康變 第六百三二章 【猜著了】第九百三二章 【擾亂朝綱】第一百五十章 媼相卷十 向北行 第八百九六章 【言出如山】卷五 東京寒 第三百九九章 【蕞爾之國】卷七 燕雲急 第六百一七章 【逆鱗】卷六 梁山破 第四百七九章 【假死丹】卷八 靖康變 第六百六七章 【鐵驪部】第三十三章 【吃酒】卷四 蜀道難 第三百二一章 【密諜】第二百一六章 招募卷十 向北行 第八百二八章 【想開】第一百四六章 【了斷】第三十二章 喜事卷三 江南蕩 第二百四四章 【收服】卷三 江南蕩 第二百五九章 【外援】第五章 【拜師】第一百十三章 【二道旗】卷十 向北行 第八百九三章 【軍令如山】第二百二三章 獨門生意卷六 梁山破 第四百五五章 【撞鬼】卷五 東京寒 第三百九七章 【奪造化】卷六 梁山破 第四百七七章 【如了你意】卷四 蜀道難 第二百九四章 【天經地義】卷六 梁山破 第五百二七章 【國事艱難】卷七 燕雲急 第五百四六章 【金使】卷六 梁山破 第五百二一章 【發飆】卷七 燕雲急 第五百七八章 【佳話】第九百四四章 【宗望來援】卷八 靖康變 第七百零八章 【吃土】卷九 挽天傾 第七百九六章 【截擊】第一百四五章 【楊槐】卷六 梁山破 第四百九七章 【殺敵】第九百五四章 【湯池堡】卷四 蜀道難 第三百三九章 【仙人】卷六 梁山破 第五百四十章 【帝姬】卷八 靖康變 第六百六六章 【會寧府】第九百八一章 【獻旗】卷六 梁山破 第四百六九章 【再博一鋪】第二百二八章 不請自來卷九 挽天傾 第七百七六章 【賣妹夫】卷四 蜀道難 第二百九四章 【天經地義】卷九 挽天傾 第七百九五章 【解圍】卷九 挽天傾 第七百六三章 【恐慌】卷七 燕雲急 第五百九三章 【勿惱】卷九 挽天傾 第七百四二章 【絕情】卷八 靖康變 第六百八五章 【退讓】卷十 向北行 第八百四一章 【三國】卷八 靖康變 第六百六二章 【該走了】
卷四 蜀道難 第三百零九章 【民憤】卷五 東京寒 第三百九七章 【奪造化】卷七 燕雲急 第五百七八章 【佳話】卷七 燕雲急 第五百七二章 【種師中】第八章 【柺子】第九百六五章 【再攻】卷四 蜀道難 第三百四六章 【便宜行事】卷七 燕雲急 第五百八三章 【黑科技】第一百十五章 【陰陽箭】卷八 靖康變 第六百七六章 【血戰】卷九 挽天傾 第七百八七章 【定策】卷九 挽天傾 第七百三六章 【劫數】卷七 燕雲急 第六百二五章 【攻夏三利】卷六 梁山泊 第四百五六章 【燕青】卷十 向北行 第八百五三章 【攻略】卷十 向北行 第八百八九章 【兵發高麗】第一百九十章 謀劃卷四 蜀道難 第三百二五章 【花鞋】第二百二一章 正題第九百七三章 【大坑】卷五 東京寒 第三百七二章 【相國寺】第一百三四章 【變數】卷十 向北行 第八百六十四章 【護送】卷九 挽天傾 第七百五三章 【壞消息】卷七 燕雲急 第六百零一章 【普大喜奔】第九百五一章 【菱堡戰術】卷五 東京寒 第四百三五章 【軍車】卷八 靖康變 第六百五三章 【地龍翻身】卷七 燕雲急 第五百四三章 【與虎謀皮】第一百二三章 【紅月】卷九 挽天傾 第七百四十章 【北上】卷六 梁山破 第五百三二章 【黃白朮】卷十 向北行 第八百四十章 【金蟬脫殼】卷六 梁山破 第四百七一章 【魚餌】卷五 東京寒 第四百三三章 【車城】卷五 東京寒 第四百五十章 【東京寒】卷四 蜀道難 第三百五三章 【好官】卷八 靖康變 第七百二十章 【鎮院之寶】卷八 靖康變 第六百七一章 【靖康】卷七 燕雲急 第五百五六章 【魯綈之謀】卷九 挽天傾 第七百四三章 【失心瘋】第一百二八章 【旺夫】卷六 梁山破 第五百二十章 【公道】卷七 燕雲急 第五百七三章 【邊將戍朝】第三十三章 【吃酒】卷七 燕雲急 第六百零六章 【巡按】第九百十九章 【謀略義州】卷六 梁山破 第四百九九章 【發威】第一千零十二章 【發威】第一百四二章 【稀爲貴】卷八 靖康變 第六百八六章 【有緣】卷八 靖康變 第六百三二章 【猜著了】第九百三二章 【擾亂朝綱】第一百五十章 媼相卷十 向北行 第八百九六章 【言出如山】卷五 東京寒 第三百九九章 【蕞爾之國】卷七 燕雲急 第六百一七章 【逆鱗】卷六 梁山破 第四百七九章 【假死丹】卷八 靖康變 第六百六七章 【鐵驪部】第三十三章 【吃酒】卷四 蜀道難 第三百二一章 【密諜】第二百一六章 招募卷十 向北行 第八百二八章 【想開】第一百四六章 【了斷】第三十二章 喜事卷三 江南蕩 第二百四四章 【收服】卷三 江南蕩 第二百五九章 【外援】第五章 【拜師】第一百十三章 【二道旗】卷十 向北行 第八百九三章 【軍令如山】第二百二三章 獨門生意卷六 梁山破 第四百五五章 【撞鬼】卷五 東京寒 第三百九七章 【奪造化】卷六 梁山破 第四百七七章 【如了你意】卷四 蜀道難 第二百九四章 【天經地義】卷六 梁山破 第五百二七章 【國事艱難】卷七 燕雲急 第五百四六章 【金使】卷六 梁山破 第五百二一章 【發飆】卷七 燕雲急 第五百七八章 【佳話】第九百四四章 【宗望來援】卷八 靖康變 第七百零八章 【吃土】卷九 挽天傾 第七百九六章 【截擊】第一百四五章 【楊槐】卷六 梁山破 第四百九七章 【殺敵】第九百五四章 【湯池堡】卷四 蜀道難 第三百三九章 【仙人】卷六 梁山破 第五百四十章 【帝姬】卷八 靖康變 第六百六六章 【會寧府】第九百八一章 【獻旗】卷六 梁山破 第四百六九章 【再博一鋪】第二百二八章 不請自來卷九 挽天傾 第七百七六章 【賣妹夫】卷四 蜀道難 第二百九四章 【天經地義】卷九 挽天傾 第七百九五章 【解圍】卷九 挽天傾 第七百六三章 【恐慌】卷七 燕雲急 第五百九三章 【勿惱】卷九 挽天傾 第七百四二章 【絕情】卷八 靖康變 第六百八五章 【退讓】卷十 向北行 第八百四一章 【三國】卷八 靖康變 第六百六二章 【該走了】
主站蜘蛛池模板: 朝阳区| 昭平县| 侯马市| 九江县| 正镶白旗| 通河县| 甘南县| 江津市| 南丰县| 丰台区| 浠水县| 香河县| 津市市| 文水县| 广州市| 柳林县| 邻水| 北票市| 砚山县| 进贤县| 阿荣旗| 惠东县| 石首市| 景洪市| 大兴区| 顺平县| 齐齐哈尔市| 新乐市| 江都市| 高唐县| 内丘县| 启东市| 泰宁县| 威海市| 深圳市| 栾川县| 安化县| 镇雄县| 永嘉县| 封开县| 新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