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卷十 向北行 第八百九六章 【言出如山】

乾道二年十月十四這日,本來對於高麗西京的百姓而言,倒也是平常的一天,不過由於昨夜突然聽聞又不明身份的軍隊出現在西京城外,城牆周圍的百姓都被軍隊驅趕著上了城頭,於此城中心區域的百姓也陷入了惶恐。

而位於城南西廂的留京(高麗西京也稱留京)鴻臚館中,被安置於此的秦檜昨夜倒也沒聽到什麼消息,也是一早就起來,便叫書童研磨開始整理起欲往國內彙報的材料,以及明日準備拜訪如今坐堂於城內的高麗上將軍崔卓時,所要用到的材料和說辭。

這西京修路工地發生的“樸氏女事件”,叫秦檜調查來看,倒也完全是一起突發的事件,責任既不在大宋,也不在修路工程隊。但隨後發生暴亂就有些出人意表,並且便是如秦檜也能瞧出其中的不妥之處。

比如說,暴亂的人羣的確是拿著修路工地上的工具進攻的西京,但他們殺入城池後並非如正常的暴民一般見誰搶誰,反倒是如有預謀一般將目標指向了西京城中的高門大戶,而且一些高門大戶還豢養了打量的護衛和家丁。

其次是,根據秦檜入城後暗中使錢找來當地的地頭蛇調查的結果顯示,這次民亂中雖然西京有差不多八百多戶人家,五十餘戶高門遭到了暴民的搶掠,但受災了高門之中,雖然有崔姓七家,但沒有一家跟崔卓有關係。

若這還不能說明什麼的話,那麼城中未被暴民侵害的崔姓高門裡,卻有崔卓的兩個堂兄和一個親侄兒,這又如何解釋?

再說了,崔卓來了之後,打著平亂的名義,倒也是派人四處抓捕曾經參與搞事的暴民,但卻直門直入的派人一連查抄了西京附近的七處修路工地,不但抓到了所謂的暴民,也在暴民的指認下捕走了百多個大宋的匠人。

最爲重要的是,查抄暴民的官兵不但帶走了人,還隨手牽羊的拉走了工地中儲備的糧食物資和三合土,你說官兵如匪隨手搶些錢糧倒也可以理解,可搶三合土又是什麼意思?

而如今,秦檜抵達西京也快有旬日,幾次上書求見崔卓而不得,自然也就明白了這崔卓定然別有用心。

秦檜怎麼說也是正牌進士出身,又當過太學教授,還在金營裡九死一生的走了一遭,這點問題如果都看不出來,又如何能擔負黃傑與他的重託來高麗搞事情呢?

只是,辰時前後,卻聽聞鴻臚館外傳來喧譁,叫人一問才知道不知何故高麗人派了重兵將整個鴻臚館給包圍了起來,但也並無入內侵擾的意思,這個情況讓秦檜皺眉之餘,心中也隱隱生出了不安的預感。

待到午時前後,也就聽得城東方向隱隱傳來人聲,畢竟西京城小,還不足開封內城的四分之一大小,倒也聽得真切。

而直到此時,秦檜也沒想到城外是什麼情況,還在筆走游龍的書寫將要傳遞給國內的書信,便也見其中字句道:“……麗之上將軍崔某,此番種種,無不別有用心。以會之淺見,民亂之事,始作俑者應有其人,用意無非是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火中取栗謀一己之私也……”

待到未時前後,也不說秦檜洋洋灑灑,便也寫得數篇書信,卻在這時聽見院門被人擂如鼓響,待書童急忙跑去開門後,也就瞧見鴻臚館的管事扶著一個高麗老臣跌跌撞撞的衝了進來,瞧那老臣倒也面善,該也是曾有過一面之緣的留京禮部尚書金達中,只是如今他華髮散亂,官服上點點滴滴滿是血腥,甚至腳上的官靴更沾滿了黑紅色的血泥。

待管事將他扶到秦檜面前時,便也瞧見雙眼佈滿血絲的金達中猛然掙扎著站直了身子,抓著秦檜的手道:“上使!上使!還請救救我西京一城百姓吶!”

秦檜聽來納悶,忙也問道:“不知生了何事?”

金達中便也哆哆嗦嗦,將早上至今的事情原原本本的說了,當秦檜聽得黃傑居然猶如神兵天降一般領著大宋軍隊兵臨城下前來護僑時,自然感覺腦門充血,激動不已,可當聽說黃傑要求崔卓三個時辰內放還大宋僑民並負荊請罪的時候,又感覺到了極度的危險氣息,但最終聽得金達中將那城前的血腥地獄描述出來時,卻也只能嘆息一聲,無言以對了。

瞧著金達中老淚縱橫的模樣,秦檜胸中猶如烈火翻騰,又如冰山傾覆,不過最終臉色還是趨於平靜道:“此事,只怕會之恕難從命也!我大宋淮南郡王,一向言出如山,迄今爲止,便是秦某,也未曾見過忤逆他意而得活者!”

若是黃傑此刻聽得秦檜之語,只怕也要豎起大拇指稱讚一句:這個逼裝得可以,給滿分!

有了秦檜此話打底,自然把金達中給震得再無他想,只能是連哭帶嚎的求著秦檜從中斡旋,不使黃傑真的攻城。若是黃傑真的攻城,也不說攻破與否,事後他這高麗留京的禮部尚書肯定是無路可走,必須得自絕於高麗人民和高麗王面前纔是。

很快,便也在金達中的帶領下,秦檜先去了留京上將軍別府瞧望了一眼腿上尚且插著根大牙籤的崔卓,又在金達中的催促下匆匆來到東門,登上城樓一瞧,便也看見宋軍戰陣正在慢慢的遷移,如今也就在距離城牆不足六百步的地方。

回憶起黃傑曾經與自己解說過的御車軍作戰特點,秦檜忙與金達中道:“金大人,我宋國之軍擺出此陣,便是專門用於攻城的戰陣,若不想西京城破,百姓生靈塗炭,請速速打開城門,迎王師入城纔是!”

金達中一聽之下也是滿臉驚愕,可他不過是區區一個禮部尚書,而如今城池的指揮權卻在崔卓手中,就算他想命人打開城門迎接黃傑和宋軍入城,這守城的將官也未必答應呀!

一時間,金達中也知事情嚴重,忙也滿頭大汗的去找守城的將領商議此事,可是想要說服這些被嚇破了膽的人,倒也不是這麼容易只是。

不久,也就瞧見宋軍陣中出來一位銀袍小將,一手執宋軍戰旗,一手提著把丈八的長槍,緩緩進入城前的血腥地獄來到了棧橋之前,揚聲用宋言喝道:“大宋淮南郡王、上柱國將軍黃傑殿下有令:爾等若在今日申時二刻之前,不放還我國僑民並使上將軍崔卓出城負荊請罪,我大宋天軍必將揮軍攻城,爾等可聽明白了!”

卷五 東京寒 第四百四九章 【但行好事】第九百九十章 【大好】卷五 東京寒 第四百三九章 【賞月】卷八 靖康變 第六百三八章 【問計】卷八 靖康變 第六百三四章 【開張】卷六 梁山破 第五百零五章 【振捷】卷四 蜀道難 第三百零八章 【殺官讖】第一百二二章 【鬧心】第一百十四章 【死不休】卷五 東京寒 第三百六三章 【智深】第九百五十章 【戰場再見】卷五 東京寒 第四百四九章 【但行好事】卷五 東京寒 第四百零八章 【少年遊】卷七 燕雲急 第五百五十章 【福薄】卷四 蜀道難 第二百七一章 【踏春】第九百二九章 【鎮國神器】卷十 向北行 第八百九六章 【言出如山】卷五 東京寒 第三百九四章 【秦晉之盟】卷十 向北行 第八百七一章 【太學生】第一百九三章 報應第九百四七章 【亡國滅種】第一千零三七章 【約戰】卷八 靖康變 第七百一一章 【方臘滅了】卷十 向北行 第八百二七章 【反目】第一千零五三章 【佈陣】卷八 靖康變 第七百零一章 【休養】卷五 東京寒 第三百七二章 【相國寺】卷七 燕雲急 第五百七五章 【壞菜】卷九 挽天傾 第七百六六章 【鬥將】卷十 向北行 第八百七十章 【入城】第六十六章 【商議】卷四 蜀道難 第二百八八章 【坐寇】卷七 燕雲急 第五百七七章 【奪情】第二章 【黃牛兒】第二百一四章 暗算卷七 燕雲急 第六百二十章 【狂狷】卷七 燕雲急 第五百七二章 【種師中】卷八 靖康變 第六百七二章 【南行】卷三 江南蕩 第二百五一章 【哭笑不得】卷九 挽天傾 第七百七二章 【再斬】卷五 東京寒 第四百四五章 【狠毒】卷六 梁山破 第四百六十四章 【進退兩難】第一千零十四章 【不急】卷十 向北行 第八百七三章 【誰家天下】第一百五六章 【高俅】卷五 東京寒 第四百二十章 【步行街】卷四 蜀道難 第三百三一章 【毒計】卷五 東京寒 第四百三八章 【來訪】第九百五六章 【謀劃】卷七 燕雲急 第五百四四章 【大捷】第一百章 【說服】卷七 燕雲急 第六百零一章 【普大喜奔】第一千零六六章 【故人】第九百八八章 【協防】卷十 向北行 第八百五五章 【親唐】第一千章 【乖張】第一千零九章 【倒戈】卷六 梁山破 第五百零八章 【分析】卷四 蜀道難 第三百二二章 【三峽】第九百九二章 【誤國】卷五 東京寒 第三百七七章 【畫中仙】卷六 梁山破 第五百一八章 【撮合】卷六 梁山破 第五百二五章 【********】卷六 梁山破 第五百零七章 【意外】卷六 梁山破 第四百五三章 【得失】卷十 向北行 第八百九四章 【秦檜入彀】卷八 靖康變 第六百六五章 【脫離】卷十 向北行 第八百九一章 【耀武揚威】卷三 江南蕩 第二百六一章 【圍城】卷十 向北行 第八百七七章 【尷尬】第一百五四章 【滅跡】第一百七一章 【王慶上山】卷六 梁山破 第五百三二章 【黃白朮】卷十 向北行 第八百五七章 【契機】第一千零四七章 【破陣】卷九 挽天傾 第八百零三章 【突擊】第九百七三章 【大坑】第三十七章 【嚯哈】卷十 向北行 第八百二八章 【想開】卷四 蜀道難 第二百七三章 【分派】卷九 挽天傾 第七百二三章 【覆轍】第一百六八章 【新時代】第一百二五章 【綠林粉】第九百七一章 【壞事】第一百二九章 【管賬】卷十 向北行 第八百一一章 【上朝】卷十一 射天鷓 第九百十二章 【獻城】卷八 靖康變 第七百零四章 【捅刀子】第二百一二章 【亂點鴛鴦】卷七 燕雲急 第五百八五章 【直覺】卷十 向北行 第八百七一章 【太學生】卷四 蜀道難 第三百零九章 【民憤】第一百六七章 【中旨】卷八 靖康變 第六百三六章 【進軍】第一千零一十章 【臨衝】卷八 靖康變 第六百五四章 【金主崩逝】卷五 東京寒 第四百三十章 【北來】卷十 向北行 第八百七三章 【誰家天下】卷八 靖康變 第七百零一章 【休養】卷四 蜀道難 第三百三二章 【伏法】
卷五 東京寒 第四百四九章 【但行好事】第九百九十章 【大好】卷五 東京寒 第四百三九章 【賞月】卷八 靖康變 第六百三八章 【問計】卷八 靖康變 第六百三四章 【開張】卷六 梁山破 第五百零五章 【振捷】卷四 蜀道難 第三百零八章 【殺官讖】第一百二二章 【鬧心】第一百十四章 【死不休】卷五 東京寒 第三百六三章 【智深】第九百五十章 【戰場再見】卷五 東京寒 第四百四九章 【但行好事】卷五 東京寒 第四百零八章 【少年遊】卷七 燕雲急 第五百五十章 【福薄】卷四 蜀道難 第二百七一章 【踏春】第九百二九章 【鎮國神器】卷十 向北行 第八百九六章 【言出如山】卷五 東京寒 第三百九四章 【秦晉之盟】卷十 向北行 第八百七一章 【太學生】第一百九三章 報應第九百四七章 【亡國滅種】第一千零三七章 【約戰】卷八 靖康變 第七百一一章 【方臘滅了】卷十 向北行 第八百二七章 【反目】第一千零五三章 【佈陣】卷八 靖康變 第七百零一章 【休養】卷五 東京寒 第三百七二章 【相國寺】卷七 燕雲急 第五百七五章 【壞菜】卷九 挽天傾 第七百六六章 【鬥將】卷十 向北行 第八百七十章 【入城】第六十六章 【商議】卷四 蜀道難 第二百八八章 【坐寇】卷七 燕雲急 第五百七七章 【奪情】第二章 【黃牛兒】第二百一四章 暗算卷七 燕雲急 第六百二十章 【狂狷】卷七 燕雲急 第五百七二章 【種師中】卷八 靖康變 第六百七二章 【南行】卷三 江南蕩 第二百五一章 【哭笑不得】卷九 挽天傾 第七百七二章 【再斬】卷五 東京寒 第四百四五章 【狠毒】卷六 梁山破 第四百六十四章 【進退兩難】第一千零十四章 【不急】卷十 向北行 第八百七三章 【誰家天下】第一百五六章 【高俅】卷五 東京寒 第四百二十章 【步行街】卷四 蜀道難 第三百三一章 【毒計】卷五 東京寒 第四百三八章 【來訪】第九百五六章 【謀劃】卷七 燕雲急 第五百四四章 【大捷】第一百章 【說服】卷七 燕雲急 第六百零一章 【普大喜奔】第一千零六六章 【故人】第九百八八章 【協防】卷十 向北行 第八百五五章 【親唐】第一千章 【乖張】第一千零九章 【倒戈】卷六 梁山破 第五百零八章 【分析】卷四 蜀道難 第三百二二章 【三峽】第九百九二章 【誤國】卷五 東京寒 第三百七七章 【畫中仙】卷六 梁山破 第五百一八章 【撮合】卷六 梁山破 第五百二五章 【********】卷六 梁山破 第五百零七章 【意外】卷六 梁山破 第四百五三章 【得失】卷十 向北行 第八百九四章 【秦檜入彀】卷八 靖康變 第六百六五章 【脫離】卷十 向北行 第八百九一章 【耀武揚威】卷三 江南蕩 第二百六一章 【圍城】卷十 向北行 第八百七七章 【尷尬】第一百五四章 【滅跡】第一百七一章 【王慶上山】卷六 梁山破 第五百三二章 【黃白朮】卷十 向北行 第八百五七章 【契機】第一千零四七章 【破陣】卷九 挽天傾 第八百零三章 【突擊】第九百七三章 【大坑】第三十七章 【嚯哈】卷十 向北行 第八百二八章 【想開】卷四 蜀道難 第二百七三章 【分派】卷九 挽天傾 第七百二三章 【覆轍】第一百六八章 【新時代】第一百二五章 【綠林粉】第九百七一章 【壞事】第一百二九章 【管賬】卷十 向北行 第八百一一章 【上朝】卷十一 射天鷓 第九百十二章 【獻城】卷八 靖康變 第七百零四章 【捅刀子】第二百一二章 【亂點鴛鴦】卷七 燕雲急 第五百八五章 【直覺】卷十 向北行 第八百七一章 【太學生】卷四 蜀道難 第三百零九章 【民憤】第一百六七章 【中旨】卷八 靖康變 第六百三六章 【進軍】第一千零一十章 【臨衝】卷八 靖康變 第六百五四章 【金主崩逝】卷五 東京寒 第四百三十章 【北來】卷十 向北行 第八百七三章 【誰家天下】卷八 靖康變 第七百零一章 【休養】卷四 蜀道難 第三百三二章 【伏法】
主站蜘蛛池模板: 体育| 昆山市| 穆棱市| 周口市| 嘉义县| 大关县| 肥城市| 射洪县| 呼图壁县| 五大连池市| 谢通门县| 广宗县| 德清县| 凤山县| 沁源县| 高平市| 陇川县| 西畴县| 望谟县| 南川市| 铁岭市| 长岛县| 光山县| 高邑县| 城步| 太和县| 军事| 中西区| 宾川县| 自贡市| 七台河市| 连云港市| 西藏| 高要市| 秦皇岛市| 阳西县| 古交市| 钟祥市| 庄浪县| 体育| 唐海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