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一千零七九章 【塵埃落定】

金甌自古以來都被用來描述天下,比喻疆土之完固,亦用來代指國土。

如今的大宋雖然收回了念念不忘的燕雲十六州,可比起盛唐時代的天下而言,真要稱什麼“金甌無缺”倒也頗有些勉強了。

當然,這並不是重點!

重點是金國的戰略意圖是如此的明顯,而偏偏宋金之間的這場國戰卻是打不下去了,至少是眼下打不下去了,畢竟有一句奇夢裡的話黃傑是十分認同的,那就是:最勉強之和平亦勝過最正義之戰爭!(出自德西德里烏斯·伊拉斯謨的《論自由意志》,其人生卒約1466-1536年,中世紀尼德蘭著名人文主義思想家和神學家,曾拒受樞機主教職位)

且經過這年逾的交戰,黃傑也知道以大宋目前的實力和國力,想要與生機勃發,銳不可當的金國一決雌雄也並非易事。畢竟大宋只不過是有了黃傑這麼一根“金手指”而已,而金國的崛起卻是應運、應勢而生,可以說全身上下都是“金”的。

不信大夥兒可以掰開手指頭來算上一算,金國玩戰略的前有阿骨打,後有吳乞買,搞戰術的有宗望、宗弼(金兀朮),拼戰力有悍不畏死的女真鐵騎,且都還是打得契丹遼人嗷嗷叫的雙持野蠻人。

所以女真人崛起於黑山白水之間本就是天道大勢,如黃傑這般開了金手指的傢伙能夠挽個狂瀾也就差不多,想要輕鬆反推未免太過強人所難。

反正,不管怎麼說,待一切塵埃落定之時,李、周兩個邦彥好似護崽兒的母雞一般護著金宋議和的約書和被當成個屁一樣放掉的前太上皇趙佶,一路顫顫巍巍從瀋州出發,繞道西州(今瀋陽北鎮)經錦州入得勝關返回大宋。

隊伍先於乾道三年的十月初一抵達霸州,再經月餘的行止,最終於十一月初八抵達東京。

只是,趙佶車駕抵達東京的當日,除朝臣及鄭太后、晉王趙福金等人的迎駕儀仗之外,東京城中出迎者甚寥,甚至因聽聞有一班太學生早早等在宣德門前要搞事情,更有數萬東京百姓圍在朱雀門後的御街兩側,等著瞧看什麼熱鬧,所以就算臉皮猶如城牆一般的趙佶也不敢提什麼擺駕回宮,最後只能灰溜溜的被羣臣押著送去了龍德宮。

隨後,前太上皇趙佶在龍德宮中一連下了三道罪己詔,又用太上皇的璽印簽發了一道敕命晉王趙福金監國攝政的詔書,便也算是徹底完成了他所能肩負的歷史使命。

整個過程中的諸多細節也就不說了,唯一叫人詬病之處,便是迎駕返宋的隊伍從瀋州出發後,不走數十萬大軍鎮守的遼陽,反倒偏偏繞道西州,自然叫人認爲趙佶與黃傑這岳丈與姑爺是生了什麼齷蹉,倒是沒人知道爲了迎駕這事趙福金曾經手書一封並附上了秀髮一縷,乞求黃傑能夠親自赴迎駕至遼陽,卻叫黃傑以大軍枕戈待旦,主將不宜出迎,太上皇的御駕也不宜到遼陽,恐動搖軍心給拒絕了。

對於趙佶這個老丈人,自打當年他爲了脫身強制把皇位禪讓給趙桓,然後趙桓居然逼迫趙福金去金營茍且這事開始,黃傑就再也沒拿他當過什麼老丈人了。

就事論事的說,大宋的士大夫們都不傻,正如黃傑因禪讓之事看白了趙佶一般,他們也從趙佶後來要搞復辟這事上給他下了定論,所以如今朝中除了幾個特傻特天真的人還把趙佶看成是個寶外,其餘的人絕大多數都將他視爲了一個活著的“不”吉祥之物。

大夥其實都看著呢!沒有大小兩位官家這幾年搞事情,大宋不也過得挺好麼!

而且,趙福金這個晉王雖然不怎麼會搞朝政,可她也沒亂指揮啊!大宋朝廷內外由著幾個能相、明相商量著操持,不也一切都挺好的麼?

不過,本來這事要是冷處理一下,倒也說過去就過去,可偏偏趙佶好事不幹,非得要下什麼罪己詔,而且還在罪己詔裡隱晦的說什麼趙桓既忤逆不孝、又狂妄自大要封禪泰山,這才引來國難,所以罪不在寡人云雲。

這退位的太上皇倒也還能稱朕,可趙佶偏要自稱寡人,寓意自己是孤家寡人,結果如此“罪己”的詔書自然又引來朝野聳動,從來不怕事大的太學生乾脆在臘月初八這日,以東京城中各處賑濟臘八粥爲由聚集,以摔碗爲號,竟是糾集了三千餘人衝撞龍德宮,嚇得剛剛起身的趙佶僅穿一身內衣爬上了龍德宮中後花園的假山之上不敢下來,結果受了風寒從此一病不起。

至於黃傑這邊,他倒也不能對宋廷簽署的議和協議不聞不問或者說是陽奉陰違,在金國十分有誠意的按約率先撤出大同,又放了趙佶南歸之後,北征大軍也停止了一切攻伐之事,就地在遼陽整編。

十月初,在確定了趙佶的儀仗進入得勝關順利返回宋境之後,共計五十三萬北征大軍宣佈班師。

不過,宣佈班師是沒錯了,但具體怎麼個班師回朝的實施步驟,自然也就要在研究研究、考慮考慮、商議商議、協調協調。

旋即,合計約有二十二萬餘河北諸路招募的敢戰士以及正兵、輔兵以朝廷的命令就地卸甲改籍,安置耀州、遼陽,分發土地設立軍屯,成爲了屯田戍邊軍戶。

其後,剩餘的三十一萬大軍之中,隸屬京畿各路、禁軍以及西北各軍的戰兵約十八萬餘人,開始分批撤回大宋。但由於海上運力有限,因此宋軍特別通報了一下金國,這批戰兵估計要用時十八個月才能全數撤回,大概也就是每個月撤個一萬人的規模。

如果金國方面等不及的話,倒是可以商量一下讓宋軍借道錦州走得勝關歸宋的事情。

對此金國方面表示:我們能怎麼辦?我們也很絕望啊!我們那裡敢給你們幾十萬大軍借道啊?你們該幹嘛就幹嘛吧!

最後的最後,在最後剩下的十三萬人馬中,劃了六萬精銳設立鎮遼軍,軍州治所設在耀州的湯池堡,而鎮遼軍節度使的官印則掛在了遼國公黃玄霸的脖子上。

其餘的七萬人,三萬作爲遼陽守備廂軍,另外四萬則充爲遼陽城中百姓,也就這麼著了。

第一百四三章 【尋親】第九百二六章 【開了眼界】卷九 挽天傾 第七百七五章 【賣妹求榮】卷六 梁山破 第四百八三章 【禍從天降】卷六 梁山破 第五百零一章 【大捷】卷三 江南蕩 第二百六一章 【圍城】卷六 梁山破 第四百六二章 【擒李逵】卷十 向北行 第八百六九章 【陣斬】卷九 挽天傾 第七百九二章 【十萬火急】卷七 燕雲急 第六百零六章 【巡按】卷八 靖康變 第六百三一章 【白溝】卷七 燕雲急 第六百零一章 【普大喜奔】卷四 蜀道難 第二百八七章 【搶親】第二百零八章 坐探第一千零二章 【用意】【楔子】卷六 梁山破 第五百零一章 【大捷】卷九 挽天傾 第七百八一章 【亡國之君】卷十 向北行 第八百三六章 【老矣】卷十一 射天鷓 第九百十七章 【請罪】卷十 向北行 第八百三五章 【有恃無恐】第九百九一章 【喜事】卷八 靖康變 第六百四六章 【賤人】卷六 梁山破 第四百八九章 【武二來尋】卷六 梁山破 第四百六五章 【搞笑】卷六 梁山破 第四百七四章 【死心】卷十 向北行 第八百一二章 【見鬼】卷六 梁山破 第五百零一章 【大捷】卷四 蜀道難 第三百四九章 【合資企業】卷十 向北行 第八百七二章 【干政】卷四 蜀道難 第三百三三章 【入蜀】卷五 東京寒 第四百二七章 【疏籬曲徑】第六十八章 【議定】卷八 靖康變 第六百八十九章 【將功折罪】第一百十四章 【死不休】卷八 靖康變 第六百三六章 【進軍】卷六 梁山破 第五百三二章 【黃白朮】卷七 燕雲急 第五百七一章 【汝敵有子】卷八 靖康變 第六百七四章 【陌路人】第一千零七一章 【猛虎】第一百四八章 全身退卷五 東京寒 第四百二十章 【步行街】卷十 向北行 第八百九十章 【坐井觀天】卷六 梁山破 第五百零二章 【猛將】卷十 向北行 第八百八九章 【兵發高麗】卷九 挽天傾 第七百八六章 【來投】卷七 燕雲急 第六百二七章 【築城】卷六 梁山破 第四百七十章 【送人頭】卷五 東京寒 第四百二七章 【疏籬曲徑】第一千零二五章 【取捨】卷九 挽天傾 第七百七七章 【昏君】卷九 挽天傾 第八百零四章 【衝鋒】卷六 梁山破 第五百零三章 【說法】第二百一三章 佈局第九百八八章 【協防】卷十 向北行 第八百五六章 【尾大不掉】第二百三三章 【羅馬】卷八 靖康變 第六百三七章 【又是大捷】第一千零二六章 【妙計】第七十九章 【中招】卷十 向北行 第八百二二章 【如坐鍼氈】第四十一章 【切磋】卷五 東京寒 第三百八四章 【王黼】卷十一 射天鷓 第九百十七章 【請罪】卷九 挽天傾 第七百二四章 【封侯】第一千零五五章 【平戎萬全】卷四 蜀道難 第三百二八章 【避嫌】第九百六十章 【送上門來】卷五 東京寒 第三百八五章 【大機緣】第一千零四二章 【雙殺】第二十四章 【避險】卷九 挽天傾 第七百四二章 【絕情】卷七 燕雲急 第六百零二章 【不幹】卷十一 射天鷓 第九百零八章 【拉開序幕】卷十 向北行 第八百九一章 【耀武揚威】第九章 【淫賊】卷五 東京寒 第四百一一章 【思量】卷七 燕雲急 第五百四二章 【序幕】卷八 靖康變 第七百一三章 【借道】第十七章 【表妹】卷十 向北行 第八百六三章 【向北行】第一百二八章 【旺夫】第一百六十章 【三驚】卷十 向北行 第八百九七章 【樸氏女事件】卷四 蜀道難 第三百零七章 【黑箭俠】卷七 燕雲急 第五百四九章 【非禮也】卷五 東京寒 第四百零三章 【莫須有之】卷四 蜀道難 第二百九五章 【蹊蹺】卷十 向北行 第八百三十章 【天書】第九百三十章 【驅魔部隊】卷九 挽天傾 第七百二六章 【重寶】卷八 靖康變 第六百五一章 【輕鬆取勝】卷四 蜀道難 第三百五九章 【憂之甚甚】卷七 燕雲急 第五百八七章 【免罪】第九百四八章 【滅種真言】第一千零十五章 【使賴】第一百三七章 【天有眼】第九百八十章 【奪旗】第一千零四六章 【陣圖】卷九 挽天傾 第七百九五章 【解圍】
第一百四三章 【尋親】第九百二六章 【開了眼界】卷九 挽天傾 第七百七五章 【賣妹求榮】卷六 梁山破 第四百八三章 【禍從天降】卷六 梁山破 第五百零一章 【大捷】卷三 江南蕩 第二百六一章 【圍城】卷六 梁山破 第四百六二章 【擒李逵】卷十 向北行 第八百六九章 【陣斬】卷九 挽天傾 第七百九二章 【十萬火急】卷七 燕雲急 第六百零六章 【巡按】卷八 靖康變 第六百三一章 【白溝】卷七 燕雲急 第六百零一章 【普大喜奔】卷四 蜀道難 第二百八七章 【搶親】第二百零八章 坐探第一千零二章 【用意】【楔子】卷六 梁山破 第五百零一章 【大捷】卷九 挽天傾 第七百八一章 【亡國之君】卷十 向北行 第八百三六章 【老矣】卷十一 射天鷓 第九百十七章 【請罪】卷十 向北行 第八百三五章 【有恃無恐】第九百九一章 【喜事】卷八 靖康變 第六百四六章 【賤人】卷六 梁山破 第四百八九章 【武二來尋】卷六 梁山破 第四百六五章 【搞笑】卷六 梁山破 第四百七四章 【死心】卷十 向北行 第八百一二章 【見鬼】卷六 梁山破 第五百零一章 【大捷】卷四 蜀道難 第三百四九章 【合資企業】卷十 向北行 第八百七二章 【干政】卷四 蜀道難 第三百三三章 【入蜀】卷五 東京寒 第四百二七章 【疏籬曲徑】第六十八章 【議定】卷八 靖康變 第六百八十九章 【將功折罪】第一百十四章 【死不休】卷八 靖康變 第六百三六章 【進軍】卷六 梁山破 第五百三二章 【黃白朮】卷七 燕雲急 第五百七一章 【汝敵有子】卷八 靖康變 第六百七四章 【陌路人】第一千零七一章 【猛虎】第一百四八章 全身退卷五 東京寒 第四百二十章 【步行街】卷十 向北行 第八百九十章 【坐井觀天】卷六 梁山破 第五百零二章 【猛將】卷十 向北行 第八百八九章 【兵發高麗】卷九 挽天傾 第七百八六章 【來投】卷七 燕雲急 第六百二七章 【築城】卷六 梁山破 第四百七十章 【送人頭】卷五 東京寒 第四百二七章 【疏籬曲徑】第一千零二五章 【取捨】卷九 挽天傾 第七百七七章 【昏君】卷九 挽天傾 第八百零四章 【衝鋒】卷六 梁山破 第五百零三章 【說法】第二百一三章 佈局第九百八八章 【協防】卷十 向北行 第八百五六章 【尾大不掉】第二百三三章 【羅馬】卷八 靖康變 第六百三七章 【又是大捷】第一千零二六章 【妙計】第七十九章 【中招】卷十 向北行 第八百二二章 【如坐鍼氈】第四十一章 【切磋】卷五 東京寒 第三百八四章 【王黼】卷十一 射天鷓 第九百十七章 【請罪】卷九 挽天傾 第七百二四章 【封侯】第一千零五五章 【平戎萬全】卷四 蜀道難 第三百二八章 【避嫌】第九百六十章 【送上門來】卷五 東京寒 第三百八五章 【大機緣】第一千零四二章 【雙殺】第二十四章 【避險】卷九 挽天傾 第七百四二章 【絕情】卷七 燕雲急 第六百零二章 【不幹】卷十一 射天鷓 第九百零八章 【拉開序幕】卷十 向北行 第八百九一章 【耀武揚威】第九章 【淫賊】卷五 東京寒 第四百一一章 【思量】卷七 燕雲急 第五百四二章 【序幕】卷八 靖康變 第七百一三章 【借道】第十七章 【表妹】卷十 向北行 第八百六三章 【向北行】第一百二八章 【旺夫】第一百六十章 【三驚】卷十 向北行 第八百九七章 【樸氏女事件】卷四 蜀道難 第三百零七章 【黑箭俠】卷七 燕雲急 第五百四九章 【非禮也】卷五 東京寒 第四百零三章 【莫須有之】卷四 蜀道難 第二百九五章 【蹊蹺】卷十 向北行 第八百三十章 【天書】第九百三十章 【驅魔部隊】卷九 挽天傾 第七百二六章 【重寶】卷八 靖康變 第六百五一章 【輕鬆取勝】卷四 蜀道難 第三百五九章 【憂之甚甚】卷七 燕雲急 第五百八七章 【免罪】第九百四八章 【滅種真言】第一千零十五章 【使賴】第一百三七章 【天有眼】第九百八十章 【奪旗】第一千零四六章 【陣圖】卷九 挽天傾 第七百九五章 【解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雷州市| 长寿区| 双城市| 安义县| 丰台区| 南乐县| 天祝| 泰顺县| 河津市| 岚皋县| 洪洞县| 普宁市| 伊金霍洛旗| 宣武区| 黄平县| 报价| 平和县| 宜宾县| 额尔古纳市| 青海省| 孝义市| 磐石市| 宁陕县| 玉环县| 怀宁县| 阆中市| 鄂温| 军事| 松潘县| 江油市| 开阳县| 大余县| 南溪县| 陆良县| 通山县| 仪陇县| 甘谷县| 安溪县| 丁青县| 乌兰察布市| 闻喜县|